聂姓源流详解

作者:聂启君 原创作者:聂启君 来源:信息来源 1970-01-01 08:00
文章摘要
聂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72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26位。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丁公给其支庶子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急就篇注》记载,西周时期,齐太公姜尚之子齐丁公姜伋,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茌平),为齐国的附庸国,史称聂国。 后世子孙以国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从民族宗教上讲,犹太群体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旧约》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艾萨克成为犹太人祖先,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其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发音易斯玛仪)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但根据基督教《圣经》记载,艾萨克有两子,长子以扫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次子雅各布是犹太人的祖先,而以实玛利流亡埃及不知所终。 犹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各布(叶尔孤白),雅各布是艾萨克的儿子、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孙子,后来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和神搏斗的人”,而且因为他在和神搏斗的时候伤了腿筋,所以犹太人在宰杀动物时都要把腿筋挑出来丢弃。 传说雅各布生有十二个儿子,由于约瑟的关系,在七个荒年的第二年迁移到埃及,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西克索斯人的优待,居住在尼罗河下游,转变为农业民族。西克索人被努比亚人暴动赶出埃及后,以色列人的地位急剧下降,沦为埃及人的奴隶,他们在摩西(穆萨)的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坦定居,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的后代形成十二支族,原来在巴勒斯坦分居,后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先由便雅悯支族中的扫罗作王四十年。之后由犹大支派中的大卫担任国王,以色列国家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苏莱曼大帝)担任国王期间达到鼎盛。 所罗门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承王位。由于他及一班年青的大臣所施行的苛刻政策,北部十个支族的人分离出去,单独成立以色列王国,并推举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为王;犹大支族和便雅悯支族联合成立了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不久即被亚述人消灭,犹大王国尚坚持了几百年,后来也终于被巴比伦帝国攻占,人民被虏到巴比伦成为奴隶。 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犹太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到了公元一世纪,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是没有来往的。耶稣死后不久,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自称为犹太人。 犹太族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意第绪语”。 在宋朝时期迁徙到中国的一部分犹太族人,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是不食猪肉,因此被中国人误称为“蓝帽回回”、“朮忽回回”,长久以往,如同所有在中国的其它外来少数民族一样,在强大深邃的汉族文化影响下,该支犹太族人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传统,被与其它回族混淆起来,这在全世界所有犹太族人中是唯一的特例。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这部分犹太族人在元、明诸朝时按汉俗将自己的多音节姓氏改汉字单姓为聂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夷化托姓为氏。 元朝末期,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成吉思汗的曾孙孛儿只斤·都哇率军统领新疆、青海、藏边一带地区,到了他的孙子孛儿只斤·秃黑鲁帖木尔执政时期,强令天山、青海地区、甘肃一带十六万蒙古族人全部改奉伊斯兰教,周边的其他民族如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羌族、以及一部分汉族亦随之改变宗教信仰,该地区的道教、佛教等其他宗教势力因此受到大力压制。 在此期间,居于青海西宁地区的汉族聂氏家族也被强行改奉伊斯兰教,由此将聂氏带入回族,成为今天的回族聂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聂格哩氏,满语为Ningger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聂氏。 ⑵.满族聂佳氏,满语为Ninggiya Hala,这是满族的脱谱姓氏之一,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今北京市满族中有此姓,所冠汉姓即为聂氏。 ⑶.满族宁古塔氏,满语为Ningguta Hala,汉义“六”,既清六祖世居地,以地为氏,所冠汉姓为宁氏、刘氏、艾氏、文氏等,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珲春(今吉林珲春)、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和佟吉(今吉林敦化)等地。该支聂氏始祖为宁古塔·聂牛克,满洲镶黄旗人,世居宁古塔,其父为宁古塔·僧格,在后金国建立初期率三百户归附佟·努尔哈赤,被授予世管佐领,宁古塔·聂牛克后来以前锋参领从征厦门时阵亡,追赠世袭云骑尉。在宁古塔·聂牛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的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聂氏,世代相传至今。 ⑷.满族乌尔古宸氏,亦称吴尔古禅氏、吴尔古察氏,满语为Urguce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锡喇木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吴氏、聂氏。该支聂氏始祖为乌尔古宸·聂勒库,满洲正红旗人,世居讷殷,以监察御史之职从征山西时阵亡,追赠世袭云骑尉。在乌尔古宸·聂勒库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的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聂氏,世代相传至今。 ⑸.满族武聂氏,满语为Unin Hala,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所冠汉姓为聂氏、武氏等。 第六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蒙古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聂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聂氏,世代相传至今。聂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姓氏,人口约一百七十二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的0.11%左右。   关于聂氏之确切发源地,当在今鲁西北一带应无疑义。   见诸史册的第一位聂氏族人是战国时的聂政,为韩国轵人(今河南济源),其后西汉有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州)聂壹(一作聂翁壹),东汉有颖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聂季宝,另有蜀郡太守(今四川成都)后为廷尉的聂尚。表明在东汉之前,聂氏基本以北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地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聂氏族人在今山西的夏县一带发展迅速,并呈现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于是产生了聂氏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东郡。另外,由于此际社会动荡,聂氏族人已有播迁江南者,其中落籍于新安江流域的聂氏族人,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聂氏的新安郡望。此际见诸史册之人物有三国吴人聂友,乃豫章人(今江西南昌),南朝梁有聂松,可见此际聂氏已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一带。   隋、唐时期,聂氏族人在上述两大郡望依旧繁衍兴盛,并以两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播迁。   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聂氏族人以南方人居多,而且今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尤其是南宋偏安临安之后更甚。南宋末期, 由于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相对南方较为稳定,聂氏繁衍出现新特点,即北方发展平稳,南方避乱播迁。   元朝末期,由于军阀纷争,瘟疫流行,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饿殍遍野,赤地千里。到了朱明王朝一统天下后,为恢复当地经济,强行从战火波及不到的山西进行移民。于是,山西聂氏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之聂氏有迁台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今四川、重庆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时,有两湖之聂氏入川。   清朝以后,聂氏族人已经分布到全国各地。   如今,聂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地区为多,约占全国聂氏人口的14%左右。 各支始祖  江南聶氏始祖:聂弼→聂以忠→聂丰→聂铭→聂春→聂安→聂训→聂政(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轵→聂逵(子二)次子聂浚(后裔待考,估计住河南郑州),长子聂清→聂泰→聂建→聂济→聂楫→聂凤起→聂良(颖川太守)→聂由→聂吉→聂时华→聂壹(大才子,隐居雁门马邑)→聂明华→聂用→聂发→聂世明→聂顺(子二);长子聂佶(后裔待考),次子聂伦→聂奇(子二,长子名师德,居江西永丰磊源,后裔待考),次子聂师道(吴国国师,号“问政先生”)→聂友(丹阳太守)→聂懋昭→聂抃→聂明→聂仪→聂易→聂元→聂盘(子三);长子聂来亨、次聂来泰(二人后裔待考),三子聂来复→聂熺(此公有大才,晋元帝求其不仕)→聂珪→聂祚→聂康→聂赞→聂芬→聂润→聂莹→聂邱→聂世良(子二);次子聂赞化(后裔待考),长子聂淳化(丰城荷塘始祖,幼居郑州,因任丰城县令而定居下来。此公子数与徙居地均不详,只知五子名聂谦)→聂谦→聂阿→聂纪→聂甡→聂旸→聂肇元(子二);次子聂阶(后裔待考),长子聂陛→聂灿→聂鹏(子二);长子聂五(居杏花村,后裔不明),次子聂六(子四,住荷塘)生长子聂洪英(迁居川塘)→聂裕→聂鸾→长子聂昌嗣(子三:聂仲、聂伸、聂佐,住丰城、清江);次子聂昌华(子五,住临江等);三子聂昌蕴(生七子,住清江、丰城);四子聂昌绮(子二,居清江、丰城);聂昌胄(生四二、四五二公,裔住清江、丰城)。聂昌华次子聂馔→长子聂全(生聂铙、聂锡二人,裔居丰城、清江);次子聂海(生聂哲、聂卿、聂京、聂卓、聂济五人,裔居清江、丰城。其十五世孙聂崇义曾编“三礼图”);三子聂减→聂国卿→聂安常→聂营(次子聂齐之、聂逸之);长子聂用之(次子聂崇)→长子聂昌(长子聂昂子六,裔居临川湾溪进贤罗坊等地)→次子聂升(宋绍兴年间人,次子聂宋臣,裔居丰城县小塘槎溪竹村)→长子聂缙臣(由川塘游学清江,定居鳌溪),后在江苏泰州高港有群居,又因为发了一次大洪水,各奔东西。   聂宗达:为江苏、安徽、山东等三省交汇点八县诸地有记载的聂氏始祖。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祖遵大明太祖皇帝移民之命,自山西布政使司曲沃县治下之柳河村迁徙至南直隶徐州下丕。历三世单传,至宽公始有弟兄二人,聂同宣、聂崇宣。聂同宣子嗣多数居于江苏、山东两省。聂崇宣则南迁至苏州,复至五河,为安徽省五河县之聂氏先祖。六百年来,聂宗达之子孙后代已经繁衍绵延二十五代,人丁兴旺达万余。而五河聂崇宣之后绵延二十世亦有三千之众,遍布城乡。 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堂号   河东堂:以望立堂。现居青海省民和县松树乡一带有一小部分聂氏家族。   新安堂:以望立堂。荆林聂族、升山聂族等堂号。   悯农堂:唐朝进士聂夷中,很同情农民,写有《悯农诗》(二月卖新丝,五月舂新谷。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脍炙人口。   垂裕堂:湖南衡阳县金兰镇双厚聂族的堂号,人口五万余。   光裕堂:江西丰城、湖南衡山后山、常宁松柏答家洞等聂族堂号。   崇德堂:江西樟树、湖南衡山前山的荆林聂族堂号。   三礼堂:湖北监利聂族的堂号,人口七万余。   崇本堂:江西泰和县塘州镇桃源聂族堂号。   理学堂:湖南省武冈市稠树塘镇杨柳村聂族堂号。   赐书堂:资料有待补充。   环溪堂:资料有待补充。   肇修堂:资料有待补充。   问政堂:资料有待补充。聂姓家谱文献   江西宜黄聂氏宗谱十六卷,(清)聂心良、聂心焕等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狮子口乡丁家坞村。   浙江衢州聂氏重修宗谱,(清)聂绍标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沅江聂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三卷,(清)聂正贻、聂正澐、聂大并等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临湘聂市南庄谢氏九续族谱,(清)谢守琨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第一卷。   四川长寿聂氏族谱四卷,(清)聂合忠、聂献廷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长寿县晏家乡红旗村。   湖庄聂氏四修谱两卷,(清)聂典顺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肇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清江湖庄聂氏四修族谱二卷,(清)聂典顺、聂凌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肇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西清江城西香田聂氏重修族谱三卷,(清)聂志剑纂,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沣县聂氏族谱六卷,(民国)宋云清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沣县档案馆。   湖南衡山聂氏家谱四卷,(民国)聂其昌、聂其煌等编,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安徽潜山聂氏六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聂骥君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问政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二卷、第八卷、第十四卷、第十九卷、第二十四卷、第二十八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广东南海聂氏家谱,(清)聂绰彝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河东郡鹿颈岗聂氏家谱,(民国)聂禄初校订,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德庆新新印务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聂姓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聂国;望出河东:全联典指巩姓的源流和郡望。   豪侠报德;寒士悯农: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轵人聂政,因避仇隐于屠者之间。韩烈侯时,大臣严遂和相国韩傀在争权中结下怨恨,求聂政代为报仇,送黄金百镒为聂母祝寿,聂政以母亲在不许为由,当时未答应他。母亲去世后,他单独持剑入相府刺杀了韩傀,然后自杀。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聂夷中,字坦之,河南人,家境贫寒。咸通末年中进士,官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语言通俗,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之作,《伤田家》一诗描绘了农民的疾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跟前疮,割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   悯农有咏;贡士得人: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聂夷中,工诗,有《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聂昌,由太学上舍累官户部尚书,领开封府。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   五言通用联:   草泽辛楚第;晚唐诗韵家:此联为聂氏宗祠“赐书堂”堂联。   六言通用联:   隐娘得师成侠;书儿诛盗酬恩: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聂隐娘随老尼学成剑术。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聂书儿之父命案遭冤,得臬司昭雪,乃献书儿为婢,后臬司落职归,遇盗,书儿皆诛之。   七言通用联:   河山依旧风光美;东方既明气象新: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聂氏郡望“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播千古英风之侠:谋九重武士之豪: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轵人聂政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巨富聂壹事典。   八言以上通用联:   摩天岭上,勇名传万古;连山关前,功勋盖千秋:全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直隶提督聂士成,合肥人。性勇敢,清光绪年间中法越南之战时,他防守台湾有功。中日之战,士成以孤军守摩天岭,屡退日寇,收复连山关,杀日寇军官。后总统武毅军。八国联军攻天津时,聂士成力战拒敌,终于阵亡。   侠烈同出一门,捐躯靖难;节义上闻十事,下诏旌闾:上联典指周朝时期的名士聂政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史士聂尧事典。   酒罢客将归,一阁峥嵘斜照紫;曲终人不见,数峰杳霭暮烟青:此联为云南省昆明圆通山聂耳亭联。亭在圆通山顶,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公元1912~1935)而建。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三十多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写新词后,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同年3月5日通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姓名人 聂姓历史名人  聂政:(公元前?~前397年待考),轵邑深进里人(今河南济源轵城)。著名战国时期韩国侠客。   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受丞相侠累的迫害流亡他国。游历各地,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刺杀侠累。后闻听魏国轵地人聂政因杀人避仇,携母及姐隐迹于齐国,在市场做市贩屠狗生意。其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严仲子遂赴齐,寻至聂政所居,数次登门拜访,并备酒馔亲向聂母致礼,赠黄金百镒与聂母为礼。聂政坚辞不受,但已心许严仲子为知己。   不久,聂母辞世。严仲子亲执子礼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此后,聂政服母丧三年,并嫁其姐。无一切后顾之忧后,聂政到严仲子府问得其仇家具体情况,并谢绝严仲子为他提供的敢死队相助的要求,只身去韩国为严仲子报仇。   侠累府宅护卫森严。当时侠累正高坐府堂,执戟甲士侍立两旁。聂政仗剑直入韩府,诸多甲士反应不及,聂政以白虹贯日之势长剑已刺入侠累胸膛,侠累顷刻命丧。顿时府中大乱,甲士们齐上围攻聂政。聂政仗长剑击杀数十人后,难逃重围,遂倒转剑柄,以剑尖划破面颊,剜出双眼,破腹而死。   聂政死后,韩王暴其尸于市,悬赏购求能辨认其人者。聂政的姐姐聂荣闻听消息,即刻与人言:“此必聂政,昔蒙韩相仇人严仲子国士相交,政必报其知遇之恩,我当往认之。”遂动身赴韩,至市,果认出尸乃聂政。聂荣抱尸恸哭,大声道:“此轵地深井里人吾弟聂政啊!”   路上有往来人,好心劝止道:“此乃刺韩相之凶手,韩王悬赏千金欲求其姓名,你不躲避,怎么还敢来辨认呀?”聂荣回答:“我知道!聂政之所以蒙受屈辱隐迹于市贩之中,是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严仲子认识吾弟聂政于屠贩之中,屈身结交,此深厚知遇之恩怎可不报!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不过是因为我才毁坏自己的躯体,以免被人辨认出来牵连与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牵连而任聂政的英名埋没!”   话说完,聂荣长呼三声 “天!天!天!”然后自杀于聂政的尸体旁。有市人感其姐弟侠义,收其尸厚殓之。   聂良:(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颖川太守。见《汉书》。   聂尚:(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护羌校卫。见《汉书》。   聂壹:(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雁门马邑豪。见《史记》。   聂季宝:(生卒年待考),襄城人。著名东汉文士。乡党以为贤能。欲拜会名士李膺,以出身寒微不敢见。杜密知其贤,转告李膺。李膺随呼季宝相见面,与之言谈,当即评论宝当作国士。后季宝果如李膺所言,为国大器。《河南历代名人词典》。   聂友:(生卒年待考),字文悌;豫章新淦人。著名三国时期孙吴大臣。丹阳太守,神明正直、国赖以康,东晋朝追封为“英明惠烈王”,建祠于樟树镇(今江西)祀之。   张辽:(公元169~222年),原姓聂,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著名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将领。 张辽是西汉初年著名商人聂壹的后代,后来聂氏族人为了避难而改姓张。    聂熊:(生卒年待考),三国人,著名曹魏国中书令。   聂师道:(生卒年待考),字宗徽,号“问政先生”。著名三国时期孙吴国国师。修道之所在南岳衡山的降真观(旧名白云观)。   聂道真:(公元270~340年待考),晋怀帝时人。著名晋朝佛学家。 晋怀帝永嘉中(公元307~312年)将竺护法译着编成《众经录目》,其中包含他自己的译着。这部最早的佛教经录也称《聂道真录》,亦称《竺护法录》,其着录内容包括佛经的书名和翻译时间。   聂松:(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梁国画家。善画人物,与嵇宝均齐名。无的师范,而意兼真俗。赋彩鲜丽,观者悦情。若辨其优劣,则僧瑶之亚。有支道林像传于世,姚最谓其画“赋彩鲜丽,观者悦情,为张僧繇之亚。”   聂夷中:(公元837~884年待考),字坦之;河东郡人(今山西永济)。著名唐末诗人。   聂夷中,河东人。唐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登第,曾官华阴县尉。   由于出身寒苦,仕途失意,诗篇中多有关怀民生疾苦和讽喻时世之作,语言朴素流畅,言近意远。   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代表作有《咏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发邺北经古城》、《杂怨》等,其中以《咏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传最广。《咏田家》写农家不停地劳作种收,但只不过是以“剜却心头肉”的代价来“医得眼前疮”,虽勤勉不息,但终究是为他人(官家)作嫁衣裳,自己仍过着朝虑夕食的生活。所以诗人大声疾呼:“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读来真令人不禁心弦叩响,产生发自灵府深处的极强共鸣。   在唐朝末期日趋浮艳颓靡的诗坛上,聂夷中是一个以反映社会现实而显示其创作特色的诗人。他和皮日休、于濆等人的诗风比较接近,卷中常可见到关怀民生疾苦或讽喻时世之作。在艺术表现上,他一反当时雕饰藻绘的不良风气,常出之以浅近平朴的语言,明畅自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还在封建时代,有些评论家就称他的诗“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他现存诗共三十二首,载于《全唐诗》。   在他的诗中,也有不少嗟贫伤老、陶情醉饮之作,这固然是由于黑暗现实压抑所致,但也流露了封建时代某些知识分子消沉的个人情绪。   聂从义:(生卒年待考),唐朝人,曾参与讨论礼法制度、监造祭器。   聂文进:(生卒年待考),并州人。著名五代后汉大臣、将领。少为军卒,善书筭,给事汉高祖帐中。后汉高祖镇太原,以为押司官。后汉高祖即位,历拜领军屯卫将军、枢密院承旨。周太祖为枢密使,颇亲信之,及谋杀杨邠等,文进指挥杀戮,以为己任。后汉隐帝遇弒,文进亦见杀。   聂文进:(生卒年待考),并州人(今山西太原)。著名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历任兵马押司空、枢密院承旨、屯卫大将军。后渐骄横,与李业叛乱,为郭威所杀。   聂崇义:(生卒年待考),河南洛阳人。著名后周、北宋大臣。   少举《三礼》,善《礼》学,通经旨。   汉乾佑中期,累官至国子《礼记》博士,校定《公羊春秋》,刊板于国学。   周显德中期,累迁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世宗诏崇义参定郊庙祭玉。   聂崇义因取《三礼图》再加考正,宋建隆三年四月表上之。宋太祖览而嘉之,赐崇义紫袍、犀带、银器、缯帛以奖之。未几,卒,《三礼图》遂行于世,并画于国子监讲堂之中。   聂冠卿:(公元988~1042年),字长孺;歙州新安人(今浙江新安)。著名北宋大臣、学者。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进士。以荐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预撰景祐广乐记。   曾奉命出使大辽国,大辽国君主慕其文诗,礼遇甚厚。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以兵部郎中知制造拜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   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逝世,终年五十五岁。   嗜学好古,尤工诗。著有《蕲春集》等,今已失传。   聂厚载:(生卒年待考),宋朝人。著名宋朝官吏。宋皇佑中知秀州,以循政闻。   聂昌:(公元1083~1132年),字幸远;抚州临川人。著名宋朝大臣。   始繇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召除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   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宋钦宗立,拜兵部侍郎,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昌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   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王时雍欲寘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京师戒严,拜同知枢密院。入谢,即陈扞敌之策。金人再议和,割两河。诏耿南仲及聂昌往,至绛,绛人闭壁拒之。聂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聂昌,年四十九。   宋建炎四年,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忠愍。其父聂用之,年九十,以忧死。   聂昌为人疏隽,喜周人之急,然恩怨太明,卒至祸变。   聂山:(生卒年待考),宋朝新昌人。著名宋朝学者、大臣。山有读书堂,在新昌庆门院,自序云:顷岁读书于此。面方池,池面有竹百余竿。一日,洪少颖见访,题诗壁间。比蒙恩自都司,除河南漕挈,家新昌。寻少颖题,已漫灭矣。追忆其韵,乃和三绝。官至枢密。   聂致尧:(生卒年待考),宋朝邵阳人。著名宋朝大孝子。事亲孝,临财廉,周给贫困,邦人义之,列举孝行节义十事,守宰以闻,诏表其门,张栻为题其额。   聂子述:(生卒年待考),字善之;南城人。著名宋朝大臣。绍熙中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寻以制置使出帅西蜀,勋名益着,已而致政归。适有盗杀郡守,朝廷遣将屠城。子述单骑至麾下,力陈民冤,乃止,杀其渠魁,民赖以安。卒,谥文定。   聂绍元:(生卒年待考),字伯初,自号无名子,宋朝歙县人。好文史,尤精玄学。据传羽化成仙。   聂胜琼:(生卒年待考),女;长安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南宋词人。丈夫名叫李之问,存词一首。   聂天骥:(公元?~1233年待考),字元吉;山西五台人。著名金国大臣。   至至宁元年进士,调汝阴簿,历睢州司候、封丘令。   金兴定初年,辟为尚书省令史。寻授吏部主事,权监察御史。忤太后旨。出为同知汝州防御使事,未赴,陜西行尚书省驿召,特旨遥领金安军节度副使,兼行尚书省都事。   未几,入为右司员外郎,转京兆治中,寻为卫州行尚书六部事。庆阳围急,朝廷遣宿州总帅牙古塔救之,以聂天骥充经历官。围解,从别帅守邠,帅欲弃州而东,聂天骥力劝止之,不从,帅坐是被系逮,聂天骥降京兆治中。   寻复右司员外郎。丁母忧,夺哀复职。金哀宗迁归德,聂天骥留汴中。崔立变,聂天骥被创甚,卧一十余日。   其女聂舜英谒医救疗,聂天骥叹曰:吾幸得死,儿女曹乃为谒医,尚欲我活耶。竟郁郁以死。聂舜英葬其父,明日亦自缢。   聂天骥沉静寡言,不妄交。起于田亩,能以雅道自将,践历台省若素宦然。   聂珪:(生卒年待考),平定州寿阳人(今山西寿阳)。著名元朝将领。金末率众降蒙古,以功授平定等州总管都元帅。与元好问、李敬斋等友善。   聂辉:(生卒年待考),聂珪之孙。著名元朝大臣。历任广东、山西、云南等地方官,后又任兵、工二部尚书、陕西省参知政事。   聶從政:(生卒年待考),著名元朝官吏。大德中守南丰州。其巡行境内,必自赍粮,清苦而能持久,夙兴晏罢。修水利,尽地力,旱饥有备。   聂炳:(生卒年待考),字韫夫;江夏人。著名元朝大臣。元统元年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平昌州事,转宝庆路推官。至正十二年,迁知荆门州,纔半岁,淮、汉贼起,荆门不守,炳出,募土兵,得众七万,复荆门。又与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咬住复江陵。既而贼势复振,合兵来攻,炳率孤军昼夜血战,援绝城陷,为贼所执。极口骂不绝,贼支解之。未几,贼陷潜江县,达鲁花赤明安达尔出斗死,其家歼焉。   聂大年:(公元1402~1455年),字寿卿;江西临川人。著名明朝官吏、学者、书法家。   聂大年博通经史,亦善诗、词。宣德末,为仁和县教谕。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被荐入翰林,不久病逝。   聂大年当时以填词著称,但其多数词作内容偏枯,风格绮靡,境界狭小,实际成就并不显著。只有少数词作尚能较形象地吐露情愫,如《卜算子•杨柳小蛮腰》描写“学得琵琶出教坊“的舞女,《卜算子•粉泪湿鲛绡》描写“只恐情郎薄”的怨妇,能将她们的轻愁淡恨,栩栩如生地烘托出来。   聂大年的诗歌,气骨与其词相仿。《尧山堂外记》认为他的《题画》诗中“玉楼人醉东风晚,高□红□看杏花”是“真词笔也”,可以说明他的诗的特点。他的诗也多抒发自己生活中的主观情思,如“小楼烧烛了残棋,是我孤舟欲发时。千里宦情双鬓改,十年心事故人知。□推甲子怜衰态,醉折名花续旧诗。无限西湖风月好,抱琴相访莫教迟”。其诗中所常见的“花雾”、“栖鸦”、“绿窗”、“绮阁”、“孤舟”、“吴姬”之类,亦与词调相似。   聂震:(生卒年待考),长山人。著名明朝大臣。洪武中登进士第,历官户部员外郎。端谨有守,后升本部左侍郎。   聂循:(生卒年待考),明朝江西人,明永乐年间进士。   聂好谦:(生卒年待考),字用美;丰城人。著名明朝官吏。明永乐年间进士,知广州。洞民啸聚,好谦往抚之,贼皆感泣归款。遇寇围城,好谦与布政戴弁发官粟赈之,全活者众。病卒于官。都御史杨信民哭之曰:平生两行泪,深为越人倾。   聂用人:(生卒年待考),丰城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正统年间,以监察御史出同知、邵武府事。公平廉介,抚民有方。   聂大年:(生卒年待考),字寿卿;临川人。著名明朝书画家。一目重瞳,颖悟绝人,以诗文名,又善画。明宣德末期,荐授仁和县学教谕。教诲有法,士类振起。景泰中,以修史征入翰林。   聂豹:(公元1487~1563年),字文蔚,号双江;江西吉安永丰恩江聂家村人。著名明朝大臣、哲学家。   聂豹是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考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是明代有名的廉吏之一,名垂青史。   聂豹登第初,任华亭知县。适遇该县百年大旱,农田干裂,颗粒无收,百姓饱受缺水之苦。而有的地方官吏却勾结黑恶势力,借机敛财、贪污积弊,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让人更加不能容忍的是府中一财务总管仗着其岳父是朝廷一品大官,伙同他人私吞应蠲免的税银一万八千余两,而几任知县却不敢得罪他。聂豹上任后,以初出牛犊不怕虎的气慨,除弊立新,立法行政,首先将这位吏婿及同伙革职查办,没收税银一万八千两以抵民间积欠,百姓无不称快。期间,聂豹还大力兴修水利,疏通水渠三万余条,修复废塘一万两千余座。从此,百姓再无缺水之苦,逃荒的群众也回归故里,据县志记载:“逃亡归来的足有三千二百二十三户。”   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聂豹任监察御吏,到任才几个月,就多次上疏指斥司礼太监张佐违诏招收内监工。后又弹劾兵部尚书金献民、侍郎郑岳接受边将贿赂,使金、郑二人终被罢官。嘉靖二十年,聂豹升迁陕西按察使,因对达官显贵敢于抨击,奸党却诽谤他曾在平阳贪污,冤逮入诏狱,在狱中写成《困辨录》《幽居答述》等书稿。次年,冤案终于大白,但仍落职回永丰。为了生计,常赴青原等书院讲学。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京城屡被俺答(北方少数民族)侵犯,百姓不得安宁。明世宗颇想得到良才来解决,经吏部尚书徐阶推荐,聂豹才召回京城,任兵部右侍郎,任职不久转任兵部左侍郎,后又升任兵部尚书。聂豹善用人才,慎选将士,率先垂范带领将士修边城,建关隘,预备刍粮,控制要塞,以阻止外侵之敌。聂豹在职期间,尤能严禁请托,遵循法轨,声望赫然,被皇帝诏赠太子太保。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聂豹因反对赵文华请视师祭海神和朱隆禧差田赋开市舶,违反了皇帝旨意,受到降俸二级处分,随后,疏请退休南归故里永丰。   著有《困辨录》、《双江文集》。  聂贤:(生卒年待考),字承之;长寿人。著名明朝大臣。明弘治年间进士,历副都御史,巡抚南赣。老成安静,均平里甲,作兴学校,士民德之,累官刑部尚书。   聂瑄:(生卒年待考),字廷器;平原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正德年间进士,历少卿。   聂静:(生卒年待考),字子安;安邑人。著名明朝大臣。登明嘉靖乙未年进士,历仪制郎中。   聂瀛:(生卒年待考),字汝登;新河人。著名明朝大臣。登明嘉靖庚戌年进士,历参议。   聂尚恒:(生卒年待考),字久吾,著名明朝医学家。撰有《导引法》,多气功论述。收入《医学汇函》中。   聂宏:(生卒年待考),陕西鄠县人。著名明朝大孝子。卖酒,事亲孝,得钱易甘脆奉亲。母卒,卧父榻侧,时省视。畜犬,得饼衔饲母,人以为孝感。   聂士成:(公元?~1900年待考),字功亭;安徽合肥人。著名清末爱国将领。   聂士成是清末武童出身,公元1859年入清军,公元1862年改属淮系,随淮军宿将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屡建战功自把总累升至提督。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占基隆,聂士成主动奉命率军赴台抗法,击退敌兵。后调赴北洋,率庆军驻守旅顺。   公元1891年调往芦台统领淮、练诸军,任内因战功赏穿黄马褂。次年,授山西太原镇总兵,留芦台治军。公元1893年,常率轻骑巡阅东三省边境考察地形,将边境山川险要及邻国要塞驻军分布绘制成图编书。   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入朝作战,因聂士成治军严谨、管带有方,本人又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聂士成所部在甲午战争中作战顽强,杀敌勇猛,力阻日寇于辽东,聂士成以此战功授直隶提督。   清政府创立武卫军时,聂部马步军三十营按德国军法操练,作为武卫前军驻芦台。   1900年,义和团在山东、直隶迅速发展,聂士成曾大力镇压。5月30日,奉命保护芦保、京津铁路,6月13日,聂率所部守卫天津,抵抗八国联军侵略。7月5日,聂士成所部围攻紫竹林租界,与外国侵略军激战八昼夜,力战不退。7月9日凌晨,援军大至的八国联军六千人开始向驻守八里台的聂军反扑,由于兵力悬殊,聂士成部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   聂士成身先士卒、沉着指挥,与侵略军浴血奋战两个多小时,后因弹药匮乏,率部突围至八里台附近,身受数创后,裹伤指挥杀敌。就在聂士成在天津城外战死前不久,其母托人捎来口信:“聂家无孬种!”聂本人也曾在直隶总督裕禄面前立下壮誓:“士成在一日,天津有一日;天津如失守,士成不见大帅!”在八里台之战——其生命中最后一战中,聂士成实际上已是身处绝境:正面,是六千多人的西方联军,背后,五百名日寇步步逼近;部下连日苦战、喋血八昼夜,粮弹告罄;己方友军,早已不打招呼地提前“转进”,进退无路、腹背受敌、无援可增,唯有孤军死战。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作为军人,在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一战而再战,直到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终中弹阵亡。   著有《东游记程》、《东征日记》等。 聂姓近现代名人  聂缉椝:(1855~1911),字仲芳,曾国藩之婿;湖南衡阳人。著名清末大臣、近代民族资本家。   清光绪十年(1884年)任上海制造局总办。公元1890年升任上海道台,参与筹办官商合办企业华新纺织新局。后将其帐房徐子静侵蚀的华新纺织新局股票四百五十股、共五万四千两白银据为己有。   1894年调任浙江按察使。1899年署理江苏巡抚。 1901年调补安徽巡抚。1903年改任浙江巡抚,翌年指使其旧日亲信汤癸生出面组织复泰公司,承租华新纺织新局,派其子聂云台为经理。并凭借权势,利用三千余缗垦照费在湖南沅江、南县一带洞庭湖滨取得淤田四万余亩,后由聂云台建成“种福院”。   1905年因浙江铜元舞弊案发被撤巡抚职。1908年底指使聂云台以三十一万七千两白银买下华新厂其余股票,将之改为聂氏独资经营的恒丰纺织新局。1911年因病逝世。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人。著名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军事家、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   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11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聂国烦:(1902~1930),江西武宁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先烈。1928年参加革命,任赤卫队员,1930年在武宁县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终年二十八岁。   聂鹤亭:(1905~1971),安徽阜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叶挺独立团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连长,中共东江特委教导营营长,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五团副团长,第三十三团团长,师参谋长,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军团作战科科长,甘肃野战军参谋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大队长,军委总参谋部一局局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兼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辽北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1年3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聂真:(公元1908~2005),原名聂元真;河南滑县南尖庄人。   1926年入北京中法大学预科学习,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今北京)东城区委宣传部部长、河南滑县县委书记。1932年起在北平、天津等地从事中共秘密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直南特委、冀鲁豫省委工委组织部部长,晋豫特委、太南区党委书记。1941年起任中共晋豫区党委书记兼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太岳支队政治委员,率部南下开辟太南抗日根据地。后兼任第三八六旅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太岳地区反“扫荡”作战。1943年起任中共太岳区党委代理书记兼太岳军区政治委员,领导太岳区军民粉碎了日寇秋冬季大“扫荡”。1945年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战役,后任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   1946年起,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民运部部长。1948年起,先后任华北党校、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华北大学教育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部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4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56年兼任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聂真一直保持头脑清楚,记忆力尚好,离休时是正部级干部。   2005年7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聂真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八岁。   聂松溪:(?~1989年),山东聊城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山东省保安副司令。   抗战时期,任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第五十七军军长等。   抗战胜利后,任第二十五军官总队总队长、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   1949年逃往台湾。曾任“国大”代表等职。1989年3月10日在台湾病逝。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云南昆明。著名人民音乐家。    聂济峰:(1914~1992),河北晋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7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副队长,1938年编入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独立第二团政治处干事、师轮训队特派员,第三八五旅直属队特派员,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太行军区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五旅政治部主任,豫西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进军豫西、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十五军副政治委员。1963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历任第十五军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2年2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聂凤智:(1914~1992),湖北礼山人(今湖北大悟)。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副营长、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副团长,红三十一军团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队长、副团长,抗大第一分校胶东支校校长,胶东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团长、旅长,中海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师长,第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五师师长,第九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七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军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4月3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聂元梓:(1921~1992),女,聂真之妹;河南滑县南尖庄人。著名文化大革命“第一张大字报”撰写者。    聂奎聚:(1926~1992),山东青州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1944年7月参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毕业,大专学历。1944年7月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7月任山东独立第一旅第三连战士,鲁中军区警卫第十团第一营班长、营部文化干事。   解放战争时期,1947~1949年任鲁中军区警卫第十团第一营文化干事,警卫第一团第一营第二连副政治指导员、第二营第六连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0年任鲁中警卫第一团第三营副政治指导员。   1950~1953年任华东海军第六舰队广州舰政治干事、副政治委员、舰长兼政治委员。1953~1956年任华东海军第六舰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兼广州舰舰长、大队长。1956~1960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   1960~1962年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训练科科长。1962~1964年任海军护卫舰支队参谋长。1964#1969年任海军护卫舰支队支队长。1969~1977年任海军基地副参谋长。   1977~1982年任海军基地司令员。1982~1985年任海军副司令员。1985年8月~1987年9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舰队党委副书记。1987年9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舰队党委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1992年7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聂力:(公元1930~今),聂荣臻之女;祖籍四川江津,出生于上海。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童年同母亲张瑞华历经磨难饱受摧残,为了生活,她被送入纱厂当童工,超强度的劳动,使她失去了幸福的童年,更没有父母的疼爱。1947年进入荣臻小学学习。1948年进入华北育才中学学习(后与北平师大女附中合并)。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高中毕业,第二年考取留学苏联预备班。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回国后,被分配到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任技术员、工程组长。   1965~1977年,任七机部一院十三所仪器室主任。1978~1982年,任国防部科委科技部副局长。   1982~1985年担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参加了远望号测量船的研制和潜艇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   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妇女联合分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24日晋升为中将军衔,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姓陆军中将。    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河北深县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 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是其个人颠峰时期,也为围棋在中国大陆的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我的围棋之路》、《聂卫平自战百局》等书。  聂远(1978.03.17~):出生于贵州镇远。中国内地演员,在2010版《三国》中饰演“赵云”。   聂卫国(1952年8月~):重庆南川人。现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稽察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聂云挺(1920年~):原名聂宪武,字勇亭,笔名于凡,山西忻州市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1943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历任太岳《新华日报》社美编,山西美协筹委会委员,《山西画报》、《天龙画报》编委,大同市文联、晋北文联副主任、《群众画报》副主编,山西省美术工作室副主任,美协山西分会秘书长、副主席等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山西美术家协会顾问、山西文联名誉委员,山西国际文化交流画院顾问,中国民俗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世界艺术家协会名誉副会长。
已有7049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