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探访记

作者:宗亲会 原创作者:瞿泽方 来源:信息来源 2011-04-03 11:05
文章摘要
[size=21600,21600]沿路而上,有一些造得极精制的楼房,据说也都将拆光。走不多久,就见一排临时房屋,木招牌上写着:“灵隐永福寺工程项目部”(见左图)。永福寺是在祖坟上方近山顶处的一座香火并不旺盛的小庙,二十年前它的一个和尚东渡日本,在日本继续出家,入了日本籍,成了一个洋和尚。最近他化缘筹集了一笔钱,回来重修永福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重修永福寺成了扩建灵隐景区第一个开工的项目,祖坟也险些由此而遭破坏。  该工程部的左侧是一条新开出来的水泥路(见左图),可以用汽车把建筑材料运到工地。从工程部的右侧向前,是张家原先走的小路。我们沿着这条水泥路上去,下来则是走的小路。 沿水泥路上去,来到一块平坦处,这里原来是张氏后人[size=21600,21600]房屋都已推平,只留下水泥的房基依稀可见(见左图)。为了把建筑材料运到山顶,工程部想修一条水泥路,第一方案的路线被园林管理处否定了,因为按那条路线修路要破坏较多的树木。按目前的第二方案,水泥路已修到此处,再继续往上就要影响祖坟了,幸而被及时制止。为了解决运送建筑材料的问题,工程部靠着山壁,搭脚手架建起了一部升降机,照片的右上方可以看到升降机的局部。永福寺的工地就在升降机的垂直上方。左下方的照片是站在墓庐的旧址上拍的,沿着这条小路,钻进浓密的树林,往上走百余步,就可看到修筑在树木茂密的山谷中的祖坟。这条小路并不正面直达祖坟,它从祖坟的左侧经过继续向上。右下方的这张照片是站在路边看祖坟正前方的牌坊。如果想从正前方进入牌坊,就必须从这里爬上没有路的土坡。祖坟四周都是浓密的参天大树,阳光几乎全被挡住。 右下方的这张照片是在近处观看牌坊,牌坊上的字可以辨认出是“文慎公墓道”,前面的一个“瞿”字因石板残缺一块而只剩下一小部分了。右下图是一块“墓志铭”。墓碑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砸,现已不知去向。这块墓志铭因为太大、太重,所以保留了下来。三年前我也见过这块墓志铭,当时它半埋在牌坊旁的泥土里,最近张文霖受托请人把它挖出,抬到了坟墩前,可惜现已断成了两截。墓志铭上的字迹似乎不及三年前清晰,用肉眼尚可辨认,不过拍在照片上已无法读出文字了。 左面的[size=21600,21600]上面的两张照片分别是从坟的左侧与正前方拍摄的,可以看出坟墩是修筑在一个巨大的水泥平台上的。 坟前原有一对华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坏。左图是在山坡下原华表的一段石柱。另一段石柱被埋在土坡中,只露出了一小截(见左下图)。右下图是散落在山坡下草丛里的另一段华表的石柱。 左下方这张照片是站在祖坟左侧的小路边拍摄的。向右沿着小路往上走,就可以到达永福寺的原址。向左经过这座小桥,再拐向左方,沿着山径往上走不到百步,就可到达正在新址上修建的永福寺工地。右上图就是永福寺工地。这里原是一座尼姑庵,现在把尼姑庵拆了改建永福寺,而永福寺的旧址据说将修建一个“中日友谊纪念馆”。除了修永福寺的钱是日本人出的以外,我不明白还有什么“中日友谊”需要建馆纪念。在从永福寺工地出来,返回祖坟的山间小路上,笔者拍摄了左面的这张照片。小路旁灌木与修竹浓密,走在其间别有情趣。 大伯爷爷的坟在墓庐前的院子里,有墓碑,无坟墩,三年前我也曾见过。现在坟仍在,只不过墓碑横倒了,坟上堆放了不少石板(见左图)。墓碑上的字是“显考瞿公君笃府君之墓”,下款是“兼祧男同祖敬立” 左面的照片是站在已成为建筑工地的墓庐原址,向下山的方向远眺的景色。下山时我们没有走这条水泥路,走的是张氏家人以前进出必行的小路。下面就是这条小路的两张照片。见到祖坟将永远受到保护,深感欣慰。瞿文慎公的后人中只有我住在上海,来杭州最方便,半年后如有机会将再来看看。
已有160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