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聶字的造字想到的聂地在哪里

作者:宗亲会 原创作者:聂金城 来源:信息来源 2011-06-27 10:36
文章摘要
               聶字真有特色,三耳构成。《说文解字》对其解释为“附耳私小語也”,并将其定为本义。从三耳,尼輒切。但聶字出现在古文献中,还有聶北一词,是为地名。地名以“附耳私小語”名之,似有难理解的地方。如此看来聶字造出来的本义不应只是“附耳私小語”,而还应有一个其它的造字方法的含义。如果按《康熙字典》理解,因多了“摄”、“薄切”的含义(摄是统摄,是个较大气的概念,与“附耳私小語”意义相反,薄切是细分解,与“附耳私小語”倒还有挨得近的相近意义),鄙人以为聶的象形意义可能还原始些。如果我们将聶字认定为一个象形字,那么,我们从聶字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本文研究聶,本意为寻找古聂地,故探讨内容主要是根据聶字找聶地,故言语叙述间集中一点,不及其它。一、聶字象形则聶地乃是一个由数块平整土地聚合的地方聶,目前的楷书构成为三个耳,在上古到底是三个耳还是三个目或是三个田、三个日、三个“框”?聶作为地名字有什么含义?鄙人以为,就单个的耳(目、田、日、口、“框”)来看,就是一片平整方块形的耕地,聶地应该是一个由几大块非常平整的土地构成的面积比较大的平原地域了。说其平整,是因为是“耳”或者“目”,每垄地都是垄沟笔直,一望无垠,当是旱作农业。说其比较大,是因为是三个“耳”或者“目”,有“摄”的含义,被强有力的统辖摄制为一体。按聶的字形,其区域可能是有一条比较大的河沟和一道甚至几道小的溪流,成“丁”字形将该区域隔开为三个甚至更多的农业耕作区域。但几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非常一致的,因为“薄切”的含义,各地起的垄沟都是一个朝向,整个地域都被密密的垄沟所切割,遂构成一个独立的人文地理单元,这就是聶。聶,鄙人究其本意就是“合一”,就是捏和到一起的意思。这与摄的意义就相近了。有聶为什么还要造一个摄字?这是后人所为的。远古无摄只有聶。故【管子•侈靡篇】有:十二歲而聶廣(【註】代將亂而攝其廣)。【莊子•大宗師】有:瞻明聞之聶許(【註】聶許,許與也。攝而保之,無所施與也)。捏合到一起了,人们说话当然就近,必然就引申出了“附耳私小語也”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要将这样的地写成聶?因为三口为品,三日为晶,三田为畾,已经有规定的含义,只好写成三耳或三目了。与聶字相似的字有聮、聚、聊等。聮乃连,耳连于颊,从糸,糸连不绝;聚,一耳四人,会也、积也;聊,愿也,赖也。二、由聶字联想到的聂地所具备的几个地貌及人文特点按照我在第一大点中对聶字的分析,聶地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地势平坦,处于平原,适宜农耕,且有发达的农业;2、有溪河分割,但绝不是黄河,而是比黄河要小的的小溪河;3、整个区域生产方式(耕作方式)基本一致,都是开沟起垄,沟垄间距交密,各农户耕地可能还是非块状,而是成长条状;4、村镇依水而建(依水而建治理地为人类发展的规律),且有中心辐射功用,长期都是一个行政管理机关驻地,因而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应有春秋时代遗址显现;5、与聮、聚、聊字有密切关系(聮、聚两字都有聶的“摄”的相近意义。聊字我们可以将其看为平整的土地上河流较多,聂地比之聊地少水但耕地更多。提出聊字主要是猜想聶聊两地相近,且聶比聊离大水更远〔聊,人云因古聊河得名,则聶地溪河小于聊河〕)。三、古籍文献中关于聶地的记载与辩证聂地在哪?现摘抄几段古代文献供思考之。1、【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註】聶北,邢地。鄙人曾广泛收罗资料,发现聂北应该在山东聊城以北。既然古籍说聂北为邢地,那么当然地应该在当时邢国的地盘内。当时当今河南濮阳、清丰、冠县、临西、鸡泽和山东莘县等县地属卫,山东聊城、茌平、高唐、河南的威县属齐。其余齐之西、卫以北属邢。按此,聂北当在夏津县境。但山东茌平县史料记载,该县北有摄城王菜瓜遗址,认为此地原为邢地,春秋时并入齐国。许多资料称此为古聂北,入齐后称摄城。似此,则聂北有根了。但是,摄聂还是有别,鄙人曾在一篇文章中肯定地说:“有聂,才会有聂北。有聂北,则聂在其南。聂北为邢地,则聂不一定为邢地,但聂至少与聂北相近,否则聂北难以叫聂北。若聂北入齐后改聂北为摄,更说明已有一个地方叫聂,当然将聶和聂北合并改称摄也是可能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摄城附近去找聂地。建议有识者可到该县博平镇、郭摄庄村去调查研究一下。2、【後漢•郡國志】東郡有聶戚。东郡,秦王政五年(前242)置,治濮阳。汉因之。约当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部分地区。 晋初,东郡省,其地分属濮阳国、济北国、东平国、平原国、阳平郡。又见:“博平聊城有夷儀聚,有聶戚”。此聶戚应该较古老,估计就是我在上段言及的摄城了,似此,不必赘述。3、【山海經】濛水出漢陽,西入江聶陽西。【註】聶陽,水經注引此作灄陽。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析安陆东界建立滠阳县,南朝宋齐也同晋。陈太建五年(573年)陈伐齐,郢州刺史李综克滠口城,滠阳县入陈;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始置黄陂县时又废滠阳入黄陂,滠阳的置县史仅275年。县治在今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附近的藤子岗(又称牛湖堡)。此滠阳县太年轻,但聶陽年不年轻不知道,待考。4、【山海經】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爲人兩手聶其耳。此书之聂耳之國与我们要找的聂地相隔十万八千里,不予查证。5、【大名府志】十六卷:“春秋僖元,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志以为即此城也”。又见现代《濮阳市土地志•清丰卷》:周惠王十八年,即鲁僖公元年(前659年),齐师、宋师、曹师兴于聂(即今聂城,在今清丰县北聂城)北救邢。春秋卫大夫食采于聂,其后以地名为氏,始有聂姓。此两说所言之地为现清丰县乜城(清丰县元、明、清时期隶属大名府)。该乜城也有写成聂城的。鄙人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论述聂北不是乜城,因为乜城为乜姓得姓之地,聂乜非同姓,而聂姓得姓于聂地,故古乜地不应是古聂地。但是,一家一时之言,能为准否?以上为国史名著的记载。下面看看家史族谱的记载:5、湖北通城谱:河东郡糸出姜姓,周武王有天下,封姜太公丁公支子奭于聂城,为齐附庸,以国为氏,而姓始焉。6、山东蓬莱聂氏宗谱:自春秋齐丁公封姜氏之子于聂城,因地得姓,源远流长。7、湖北黄梅谱:聂氏之先本姜姓也,盖自太公股肱,周室始封于齐,因以齐地聂城,封其支子为齐附庸,后遂以国为氏,此聂氏得姓之源也,奭(齐丁公支子,名衡),周平王时为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此为姓之源也。8、河东聂氏显荣仕籍本末概述谱牒:鼻祖讳奭公名衡系齐丁公支子周平王时为卫大夫官食采于聂地因以地赐姓故为聂氏得姓始祖。9、湖南娄底印渓族谱:姜尚封于齐(齐丁公)封支子于山西聂城,以邑为氏,郡河东,聂受姓始祖弼。10、皖、贑、鄂三省历届宗谱《姓源总括》:聂氏之先本姜姓也。盖自太公股肱周室,始封于齐,其子继世象贤就齐,开国为周虎贲氏。历五月而报政而齐始盛焉。下造丁公泱泱乎大风国;犹未可量也。因以齐地聂城(今山东聊城聂城镇),封其支子为其附庸,后遂以国为氏,此聂氏得姓之源也。11、湖北族谱载:遽伯玉支庶子封于聂,子孙以地为氏。12、江西川塘谱:我姓实始春秋,卫大夫有功于王室,周天子录其功食采于聂邑,因以为姓,肇自河东,受姓始祖奭。    13、江西吉水县大巷谱:受姓始祖奭,齐大夫食采于聂,因以姓为焉,地属河南开封原武县。14、重庆云阳聂氏源流综序:聂姓源於楚地聂北(今山东聊城境内),楚大夫食采於聂,因以聂姓。上述5—14项认定聂地为齐地的有4项(其中认定在现聊城的有2项,包含将聊城视为楚地1项),认定在卫地的2项,认定先齐地后卫地的1项,认定在山西的1项,认定在河南开封原武的1项,经查阅地图,上面所讲的聂地,大致就在今西起河南原阳、经濮阳、过山东聊城、东至茌平的一条线上,东西纵横近300公里,南北宽度则不大。从目前的地理看,上述聶地在黄河以东以北的黄泛区。但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以来,黄河主流大改道达二十有六次之多,决口达千五百余次。当时聶地到底是不是在黄河以北不敢认定。目前,大多数聂族宗亲通过对史籍研究,基本认同聂地的根在山东聊城附近,鄙人亦持此说,但更想要认证到更为具体的地点。四、寻找聶地不能不考虑到的黄河因素黄河历史上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达二十六次。黄河的“善淤、善决、善徙”,改变了过去河南原阳、经濮阳、过山东聊城、东至茌平的一线的地形地貌。聶地很可能早已成为地下古村,地上已没有任何一物值得聂氏族人凭吊。但为了寻根,作为聂氏一份子还是应该用心寻找聶地。据查相关资料,聂氏得姓前后(战国以前),黄河的河道在先秦文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禹贡大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此时聂地当在黄河以南。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为在《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记载的“大河故渎”。胡渭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这条“大河故渎”的具体径流是: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胡渭叙述较详;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谭其骧考订,认为这条河道始于周定王五年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这条“大河故渎”的形成很可能早于《禹贡》、《山经》河,在春秋战国时代,它们曾长期并存,造为主次。“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此段时期好像聂地仍然在黄河以南。其后黄河不断改道,到如今,流经地已在濮阳、聊城南一线了。如果是这样,聶地早已被黄河的泥沙埋没,欲求其准确地点只能是地下考古。五、平坦的聶地被黄河泥沙淹没后还会具备什么特征数千年来,黄河就因流经黄土高原而不是一条清水河,它夹杂的泥沙实在太多。因此,凡黄河流经的下游平原地域,都不会出现大的水流冲刷,而是呈现泥沙堆积。聶地作为一块平原的土地,应该是比较平均地黄泥沙堆积,目前当还是一块西南高东北低的平原。当年土地的主人绝对早已迁徙。地下考古才是我们寻找的唯一途径。我想来,秉承地下考古之意,目前聶地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千百年来应有春秋时期文物出土,有较大的可能性已发掘到遗址。2、其地域应该会出现古河床。3、古集镇地方应该会有异样的植物生长迹象。4、也许垄沟迹象还会在部分地方有所起伏表现。现将原阳县至茌平一线已发现的遗址收集如下:A1, 原阳县――毛国地。史家考证,周文王第八子毛伯政被封于毛国(荥阳郡阳武县),因此原阳县是毛氏祖先发源地。A2,原阳县――自荐亭。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前257年,秦围赵都,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毛遂自告奋勇要随平原君赴楚,平原君因平时未听说过毛遂其人,不愿带其前往,毛遂极力说服,才勉强得到平原君允诺。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他机智勇敢凭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慨叹道:“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不敢再失去这样的人才了”。毛遂故里在原阳县城西12公里的师寨镇路庄村,这里有自荐亭和十余通石刻,记载着毛遂自荐的动人故事。B1, 延津县――黄河古渡口遗址,俗称“吴起城”。相传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时的屯兵处。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刘海旺说:“这是全国第一个被发掘出的黄河古渡口遗址,北窄南宽,高约2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还首次发现了宋代的农田。” 目前,在城址南墙的底部夯土层中,已发现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板瓦、筒瓦、陶器等残片。官方提供消息称,根据发掘清理,现在地表1.5米以下为金元时期城址,3米以下为北宋时期遗迹,7米以下则为战国至西汉遗迹。C1,滑县――张家遗址。位于大寨乡张家村东南半公里处。遗址长和宽各120米,面积1.44万平方米,稍高于周围耕地。1984年秋,文物大普查时发现,文化层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1985年4月,在遗址西南部又发现很多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属仰韶文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2, 滑县――白云观遗址。位于赵营乡中新庄村东80米处。该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从遗址西边断层看,文化层厚度约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纹饰为方格纹、粗绳纹、细绳纹、人字纹等;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陶胎薄而坚硬;还有红陶钵、夹砂鼎、绳纹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经鉴定为仰韶文化遗址,1980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3,滑县――惠子冢。在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目前保护较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C4,滑县――晏子墓。位于焦虎乡晏口村东北半公里处。长13.5米,宽12.5米,高1.1米。据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被奸臣车裂,百姓极为哀痛,暗地将其尸体巡葬于此。奸臣知道后,要把其尸抛骨扬尘,人们为迷惑他们,土封起许多假墓,奸臣元法辨认。后来假墓相继平掉。唯剩此墓保存至今。C5,滑县――卫国都城遗址。位于今八里营乡殿上村,故称楚丘。卫懿公当政时,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后北狄入侵,卫国战败,卫懿公兵败被杀,被北狄人吃掉,只剩一肝。当时一位旧臣怀抱君王之肝痛哭不已,最后竟然剖腹,将君王之肝放入自己腹中,自己做了陪葬,这也就是尸位素餐的来历。卫国经历此次浩劫,几乎灭国,后经齐桓公帮助卫文公才得以复国,迁都楚丘(也就是今八里营殿上村),卫国的首都也从淇县迁到了滑县。后因黄河泛滥,卫国国都又北迁濮阳的帝丘。虽然卫国国都在楚丘不长,但是留下了不少遗迹。比如卫国的都城遗址(大跃进中被毁),并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物品,人殉,和墓葬。但是因疏于管理,这些出土的文物大多流落于民间,更有甚者竟有盗墓者明目张胆的掘墓,现在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却已是无迹可查,无址可寻。可以说遗迹被破坏殆尽。据传卫庄公死后,其陵寝建在周围,但是年代久远,已无据可考。至今周围农村农家还能见到古砖,陶器等文物。如能收集,也是一个补救的机会,相信会对研究卫国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D1,浚县――军寨古冶金遗址。位于县北9公里前、后军寨村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地春秋时称牵城。《春秋》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汉书•地理志》载:“黎阳城北十八里有牵城。”清嘉庆《浚县志》载:“牵城在县北十八里,一名脾上梁间”。D2,浚县――大八角古窑遗址。位于县城西北32公里大八角村北。遗址断崖处暴露残窑5座,排成一线。相传大八角有72窑。现存残窑大小各异,呈圆形,高约2至5米,平底,壁厚约0.3米。窑内土褐色,杂以红烧土块、残块及少许瓷片。经鉴定,该遗址为汉至宋砖窑。《太平寰宇记》载:“宛城……在卫县(今卫贤集)北四十里。”《水经注》:“宛水自堰东注宛城,西屈迳其城南(即今大八角)”。D3,浚县――黎阳津遗址。县城东南4公里处。据记载,古黄河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曾经流经浚县境内。黎阳津始建于战国时期,是古黄河重要渡口,在历史上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而且地处军事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D4,浚县――鹿台遗址。在县城西24公里刘寨与申寨间,西、南濒淇河,面积100余亩。因年深日久,遗址被分割成六块台地,从东向西排列有序。该遗址系新石器时期至两汉文化遗存。观其四周断崖暴露遗迹,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内含丰富,白灰石房基叠压数层,尚有灰坑、红烧土块等。地面散存陶片很多,均系红陶、黑陶、灰陶。纹饰以绳纹、篮纹居多,方格纹素面次之,附加堆纹极少。遗址中文物种类繁多,有石斧、石镞,石铲、石锛、石刀、石镰,彩陶钵残片、鼎足、鬲腿、骨锥、骨簪,骨镞、铜镜、铁钺、铁钩镶等。省、地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曾数次考察,采集了实物标本,一致认为是一处历史价值很高的古文化遗址。1980年文物普查时,二、六号台地被夷为平地,三号台地仅存667平方米,四号台地幸存2668平方米,唯一号、五号台地保存完好。 D5,浚县――前草店遗址。位于县西南32公里前草店村西。西靠淇河堤岸,东面为民宅。南北长150米,东西宽50米,面积7500平方米,在复堤起土时被毁殆尽。遗址出土文物有钵、鬲、豆、器盖、折腹盆、石斧、石铲、骨凿、蚌刀、鹿角等。 D6, 浚县――黄湾遗址。在县西南25公里卫李庄村西0.5公里处。南、北、西三面为淇河环绕,形如三角洲,俗传此地为殷纣时黄飞虎故居,故名黄湾。 D7,浚县――小艾庄遗址。遗址在县西22公里小艾庄村西1公里处。系一台地,南为小沟,东为古河道,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面积7000平方米。经考察,为一处龙山至商代文化遗址。 D8,浚县――申屯遗址。在县城西北32公里申屯村西南,系一高约10米之台地,南北长200米,宽90米,面积1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内涵丰富,从西部断壁处可见文化层堆积层次。地表层散存大量绳纹、篮纹、方格纹、素面泥质黑陶及灰陶片。出土器物有豆柄、鬲腿、鼎足、石钵、石铲、砺石、鹿角、蚌镰,兽齿等。耕作层以下为扰层,包含物有汉代残砖瓦、宋代瓷片。扰层下有陶窑,壁面呈黑红色,似琉璃状下垂欲滴,显系强火高温所致。根据出土文物考证,遗址上层为汉至宋文化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方舆纪要》载:“在废卫县(今卫贤集)东北有宛城(今大八角)。其东二里为上宫台。”《诗经•桑中》云:“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依其地理位置,申屯遗址似是古上宫台。D9,浚县――姬屯遗址、韩庄遗址、贾店遗址、亮马台遗址、前公堂遗址、北纸坊遗址。都为龙山文化至西周文化遗址。 D10,浚县――子贡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祠内有大殿五间,内供子贡塑像,东西两庑设黎公书院、学舍(又名性道书院)。栅栏门下,竖卧碑六通,为明清时重修碑记,以及奎图石刻。殿西北隅有楷树一株,直径米余,树干高大,枝叶繁茂,相传为子贡手植,祠西街旁(今城关粮管所)立碑一通,上书“先贤子贡故里”。以后,楷树因年深日久,渐次枯萎,今仅存一树干。子贡祠于五十年代末被拆除。E1,内黄县――颛顼帝喾陵 俗称“二帝陵”,是上古时代“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颛顼帝喾功昭千秋,承续了中华民族根脉,后世所演变的姓氏,几乎囊括了当今国人的所有姓氏。颛顼帝喾陵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历千年而不衰。为缅怀圣祖功德,弘扬华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满足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夙愿,自2002年起,内黄县每年农历三月十八都举办盛大的颛顼帝喾陵祭祖大典,吸引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华夏子孙前来寻根祭祖、观光旅游。2010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客家,根在中原,姓源内黄”为主题的世界客属中原寻根之旅祭祖大典,在华人华侨界产生了重要影响。E2,内黄县――商中宗陵 是商朝第九代王太戊的陵墓,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商代地上王陵。E3,内黄县――三杨庄汉代遗址 是一处引黄河泛滥而被淹没的西汉村落,2003年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发现。位于梁庄镇三杨庄村北,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保存完整、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影响深远的大规模汉代农耕聚落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誉为“中国庞贝古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0年9月内黄成功举办了“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E4, 内黄县――内黄是战国时期政治家商鞅、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生长的地方。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
已有526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