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刚义 身残志坚勇创业

作者:宗亲会 原创作者:王连新 来源:信息来源 2008-07-24 09:45
文章摘要
 一个家境贫寒的残疾青年,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外出打工10余年,学成技术,带回资金返家创办纺织配件加工厂,现成为年收入10多万元的“老板”,同时解决了周围1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他就是阜南县会龙乡卢庄村村民聂刚义。  聂刚义13岁时父亲因患白血病去世,还没有从悲痛中摆脱出来,自己又得了败血症,拖拖拉拉医治了3年,最后落下右下肢二级伤残。大病过后,已经17岁的聂刚义到学校重读初中二年级,他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尽快学成本领赚钱,早日摆脱贫困。初中毕业后,他参加劳动技术培训班,学习纺织车床的使用及维修,后被输送到上海一家纺织厂打工。在工厂里聂刚义勤奋好学、踏实苦干,练就了一手维修纺织机械的绝活。  生活无忧的聂刚义并没有因此小富即安。2003年初,聂刚义听说上海一家工厂要处置加工机械时,认为自己的创业机会来了。他拿出多年的打工积蓄,向亲戚朋友筹借了一部分资金,总共投资20多万元,买下了机器,运回家乡,办起了纺织配件加工厂,继而成立了阜南神力纺织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销纺织机上的配件——简易槽筒。  白手起家自然不是易事,由于缺乏经验,加上管理环节不够完善,2004年底盘点算账,竟然亏损一万多元。  聂刚义并未气馁,他分析亏本的原因,得出以下几条:一是自己对整个产品的加工流程还没有完全掌握,对所有机械的使用还不太懂;二是雇用的工人都是周围的邻居,属于“生手”,生产出的产品标准较低,无法保证质量;三是需要到浙江嘉兴去购买原料,成本较高。针对这些“症结”,他在四处取经后,逐一解决。管理经验少,到周围发展较好的乡镇企业学习;出高薪聘请技术人员维护机械;工人技术差,手把手指导,一遍一遍地教,直到按要求生产出合格的成品为止;产品销路不好,他到原来工作过的地方“拉关系”,用优质产品和优惠价格锁住固定客户,在上海、浙江联系好买家后,去时发货,回来时到嘉兴拉原料,一来一往都不空车,自然就降低了成本。  几年来,聂刚义精心管理,诚信经营,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加工厂带上了正路。目前已拥有固定职工14名,技术人员两名,流动资金20多万元,年利润10万元,同时帮助周围10多名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门路,使他们就地进厂务工,年收入在1.4万元以上。 (王连新)
已有3499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