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进士、举人外,还有哪些人有资格出任知县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谱亲文化 2022-04-18 13:06
清代的知县出身无非二途,一曰进士,二曰举人。当然对清史了解的读者,肯定也知道捐纳。如果从大的方面来分,官员出身主要分为正途与异途。 ..
清代的知县出身无非二途,一曰进士,二曰举人。当然对清史了解的读者,肯定也知道捐纳。如果从大的方面来分,官员出身主要分为正途与异途。

根据《清史稿·选举五》的记载: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

所谓的科甲即指进士、举人,而恩、拔、副、岁、优贡生是指地方选拔出来在国子监深造的学生,注意这些人需要通过考试才能授职的。所谓的荫生包括恩荫、难荫两种,具体的后面细说。除了这些出身以外的官员,其他的则归入异途。御史这里并不想把范围延伸至所有的文武官员,而是仅以知县为例加以说明。

哪些人有资格铨选知县?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的所有知县中,进士出身占比并不是压倒性的,只有46%左右。这不是说进士的任职资格不够,而是每一届的新科进士中有40%被选为庶吉士,这些人多在京城为官。

没有成为翰林的进士,也有一部分在京城各部担任主事、内阁中书等小京官。因此从流向上来说,进士首次授职主要集中在京城。数年后有了一定的资历且到了郎中、员外郎这个级别,则有很高机率外放道府。换言之,进士出身者担任知县属于出路最差的。多为二甲后列及三甲进士。

清代共有27000名进士(大致数字),而举人的数量则有157000余名,是进士的5.6倍。正常情况下,进士的入仕率为百分之百,举人则要低很多,仅有25%。但举人的基数大,即便只有25%能入仕,其数量也比进士要多。

通过不同的史料进行对比,得出一个不太负责任的数据,清代知县中举人出身的大概占了26%左右。可以看出,清代的知县科甲出身绝对是主流。

举人出任知县属于高配,清初时期尚较为常见,乾隆以后举人担任知县的难度明显增加,仅有“大挑”一途。

敲一下黑板,所谓的大挑就是朝廷为了照顾那些落榜举人而出台的一个照顾性的政策,规定五次落榜(乾隆朝定,此前为三科落榜)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大挑,且为六年一次。录取比例为15%,其标准是不论文章才华,只看颜值。

更多的举人入仕集中在各府、州、县教职岗位,以及州县佐贰。当然有的还会被选入国子监担任低级别的监丞、博士一类的。

清代知县除了进士、举人外,正途出身的也有不少监生,他们通过考试后,位列一等的可以选为知县,但朝廷给予的名额不多。需要指出的是,荫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上面提到荫生分恩荫、难荫两种(特荫个别故不计)。

恩荫是即皇帝推恩,令官员子弟入仕。这个是有具体标准的:“公、侯、伯一品官荫生以部院五品缺用,二品官荫生以六品缺用,三品官荫生以七品缺用,四品官荫生以八品缺用”。

显然,不管是文武官职,只要到了四品这个级别,就可以荫子一名委以不同的缺用,最低的是八品。但朝廷也有规定,所荫之子需要通过考核,在确保德行、才能的情况下,才能实授。

难荫是指官员因公殉职而推恩子孙,这个就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果子孙已经有官职,一般予以加级;如果子孙正在读书科考,则赐予生员、举人、进士;如果年龄尚小,则特恩入国子监等等。

这就表明,各省的地方官缺中,就有不少出自恩荫、难荫,这个比率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旗人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在入仕方面比汉人要优越很多。整个清代共有27000左右的进士,其中旗人进士仅为1417人,占比不多。而且清初、中期,旗人的科举难度比汉人低很多,含金量严重不足。

况且,旗人入仕不以科甲为主,贵族之家以世职、侍卫担任高级官员,而一般的旗人子弟则通过八旗官学入仕。八旗官学生的水平十分有限,往大了说仅和汉人的秀才水平相当。

旗人在官学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吏部的铨选程序,或在各旗担任武职,或在京、在外充任文职,其中就有不少人被委以州县官。整体来看,旗人担任知县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加上荫生,至少要占到20%左右。

除了进士、举人、监生、荫生、旗人以外,剩下的就是捐纳了。按规定,以捐纳入仕者,京官最高为郎中,外官最高为道员。事实上,郎中、道员不过是噱头,绝大部分的捐纳者,只要能从千千万万的候补队伍中,实授一个知县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

当然,这也取决于个人的财力和政治背景,清代以捐纳出任知县的还是不少的,但绝对不是主流。

此外,一些州县的教官,县丞、主簿也会因考核位列一等,或被擢为知县。一些八旗低级武职,也可以转为知县,这不是常态现象,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已有1020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