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厚聂族南溪房归宗合谱说明

作者:admin 2014-07-20 17:11
双厚聂族南溪房归宗合谱说明·聂斐斌编· 家学超先生并全体四川南溪房同胞:阖安! 经过近3年多时间的墓地考证与查对双厚老谱,现已经确定贵 ..
双厚聂族南溪房归宗合谱说明
·聂斐斌编·


家学超先生并全体四川南溪房同胞:阖安!
经过近3年多时间的墓地考证与查对双厚老谱,现已经确定贵房始祖聂久公就是双厚聂族聂九显公,请贵房迅速打印本文稿召开专题会议确认,而后组团来访以达成合谱共识。双厚全族新一轮30年一次的第九次编修族谱工作已经启动。
一、造成双方隔离500多年的根本原因是明朝至清朝至今日,中国历经了多次改朝换代战争与政治上的限制家族活动,导致了专门的家史研究与历史传承断代。其中,从明朝正德4年二修到清朝乾隆38年三修,间隔了296年。除在双厚有直系后裔的先祖外,其他80%以上的后裔均不知去向,三修是靠查葬簿、墓碑、邻姓婚姻、合同契约、公益捐款碑榜等途径延接的。
二、南溪房的遗忘纯属偶合。按照双厚规矩,五代内常有往来,特别是丧事,晚辈必须披麻戴孝服丧。但到聂禹公时与双厚老家刚好出“五服”进入第6代,到兴让公、荣魁公这二代,又恰逢天下大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那有心思顾及家史衔接?到了乾隆中期,双厚启动三修谱时,荣魁公裔已经全迁南溪县,乾隆时的双厚族中已无人知晓在衡阳城及今衡南县江口镇白马村,曾经有过荣魁公及长辈们。三修以二修为基础,打开只记有在聂九显的二修谱一对照,只好标注“失考”二字了。
    三、聂久公肯定是双厚聂九显公的大小依据完全吻合
1、聂久公故乡是江西吉安太和县,而衡阳在明正德以前迁于太和的只有双厚聂族,其他都是此后迁于丰城、樟树等地。
2、聂荣魁公一家迁四川时带有族谱后被烧毁,而衡阳在明朝只有双厚聂族修过两次谱。
3、明朝“正三品”以下的武官均实行“世袭”制,这肯定了聂久公不是从太和直接来衡阳的,而是祖籍太和的衡阳人。聂久公是“后宰门将军”,依明朝军职当属“从五品”官阶(也只有从五品以上的军人才“将军”)。衡州府在明朝由省直管,其文官知州也就是正五品,明朝的武官比文官高半级,则衡州城的守备应该是“从四品”。显然,聂久公的“从五品”是他在衡阳城一步步爬上去的。“世袭”制则说明,聂久公的父亲或者父辈,肯定曾是衡州城的镇守军官。
4、聂九显与聂久不是偶然吻合的两个人,而就是一个人。①聂九显的亲堂伯父聂必达公,官职不高,按照老谱上的“文林郎”也就是个“正七品”,但他在正德年期很有影响力。一是于正德16年与贼寇作战身亡,受到了朝廷嘉奖;二是双厚的二修谱序是他请一品四川按察史写的,可见其社交面较高;三是他很有钱。上下几代都妻妾成群,据说那时从双厚到衡阳市的70公里,只有3丘稻田是别人的。这从他本人及夫人的坟墓葬地也可证实,这些大气墓地离双厚达30公里。②聂九显的父母患了某种传染病而在39岁时的正德9年同亡,估计这时的“孤儿”聂九显年龄在16岁左右(双厚老谱注明他“失考”,证明他是参加过二修谱的,同时是有后人的,只是修三修谱时找不到人了而记载“失考”,这也是修史者的常规做法)。一个16岁的孤儿又正好有一个当时在朝廷很红的衡州城武官伯父,显然,聂九显的最佳谋生选择是“从军”。③“显”是明朝时双厚的一个辈份用字,按照日常交往中不使用辈份名的习惯,聂九显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名,那就是聂九或者聂久。比如,南溪房学超先生的公子聂军,他入谱的名字就应该是“聂士军”或者“聂士君”。④聂九显与聂久同时代,就具备“世袭从军”的优良背景,也只有自幼励志的孤儿聂九显,才最能成长成为将军聂久。所以,聂九显就是聂久,不是历史的巧合。⑤聂九显的成长是有“呵护”的,亲堂伯父聂必达正德16年牺牲时,他应该已23岁左右,一个能成为将军的人,幼时肯定天资聪颖,从军后更得伯父器重,现在伯父为朝廷光荣牺牲,上级也自然会更加看重这个侄儿,所以,长官的“呵护”会更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聂必达胞弟聂必武公,也是个英雄人物,相传也是武官,今看老谱上的赞语,也知他有官职且在兄长牺牲后独领风骚。所以,作为亲堂叔父,他对聂九显的成长、晋升,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反过来看,聂久公没有这样一个大家族与大家庭背景,在吏治日下的明末还真难以成为将军。
5、“聂明楚”的发现,让一切推论成为了“铁板钉钉”的事实。①“聂明楚”是南溪谱上记载的人物。这一名字的记载,不仅有利缩小查寻范围,更揭示了南溪房在双厚聂族中所处的代数。史料是段氏太婆提供的,则上面记载的“先父之义兄聂富”的“先父”,即指的聂兴让公,那“聂大用,字明楚”就肯定是聂禹公的同辈兄弟了。②据查证,双厚聂均宣公“字明楚”,而且与聂禹公恰属第6代的兄弟,但他53岁早故,没有给后人留下史料(这也不能怪罪,因当时改朝换代谁能顾上家史?聂均宣能顾及,那他的长子和他的几个亲弟弟就不会标注“失考”了)。聂明楚是聂必武的曾孙,他及他的儿侄辈聂富能够与聂禹一家往来,这也印证了聂必武对聂久的“呵护”与双方的长期交往。③聂富虽没有找到,但这已经不重要,因为古人有名、字、号等多个名字,且聂均宣的后辈又有多人失考,漏掉一个学名也就不足为奇了。④“聂明楚”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聂明楚不是聂久的后裔而是“旁系”堂孙,这也就证明:聂久公不是只身从江西吉安太和县来衡阳从军安家立业的聂姓人,而是在衡阳有“旁系家族”存在。谈到江西太和来的家族,那也就只有“双厚聂族”了。⑤聂均宣与南溪房史料中的“聂明楚”完全是同一个人。同名字、同时代、同血缘、同辈份,又同在衡阳辖区生活,世上不会有“五同”的巧合。
四、南溪史料的疑点
1、“后宰门”将军之说。明朝正德年间,衡阳没有“后宰门”,这是吴三桂在衡阳称“大周皇帝”时的康熙20年事,估计是把先祖聂久公曾经做过“管衡阳后宰门那条门的将军”,记载成了“后宰门将军”。
2、兴让公夫人邓酉娘太婆的年龄不太可能是“万历丁酉年”。查万历25年丁酉为公元1597年,荣魁公准确生于崇祯14年即公元1641年。依明朝的早婚制与女人的平均寿命等条件,邓氏44岁仍在生育的可能性不大。
2014年7月18日




聂九显即聂久公




聂均宣字明楚,正好与聂禹公是第6代的兄弟
 

已有199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