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今天17时38分发射 3位航天员亮相

作者:admin 2013-06-11 19:15
神舟十号今天17时38分发射 将在轨飞行15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6 ..
神舟十号今天17时38分发射 将在轨飞行15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神舟十号将在轨飞行15天。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营轨道。
  即将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10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首度亮相,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见面会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处于三级医学隔离状态的航天员坐在一面巨大的国旗下、隔着一道玻璃墙回答了媒体的提问。记者看到,三人精神饱满,状态良好。
  在这次任务中,48岁的聂海胜少将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47岁的张晓光担任指令长助手,负责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等任务,并担任太空授课活动的摄像师;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乘组生活照料,并担任太空授课主讲人。
  张晓光介绍说,这次飞行将开展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实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根据三名航天员的不同口味,专家们制订了个性化食谱。
  对于即将开始的太空之旅,来自“80后”群体的王亚平充满期待。“在完成好科学试验任务和其他工作外,我还将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充分体验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我平时喜欢摄影、音乐、篮球,也很喜欢旅行,但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很少有机会外出。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次太空之旅,会及时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感、所悟。”
  今天下午,航天员将从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前往发射场,踏上执行神十飞行任务的征程。
  人物
  “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一声令下,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聂海胜:首位将军航天员
  在担任指令长的同时,聂海胜还将承担手控交会对接的操作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这两项艰巨任务首次由同一人承担。
  与“神九”一样,按照“新老搭配”的思路,曾在2005年执行过“神六”任务的聂海胜被选入此次“神十”乘组,并担任指令长之职。
  在2005年执行“神六”任务时聂海胜是飞船操作手。实际上聂海胜与“神舟”亲密接触的不只是2005年那一回,作为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选定的第一批航天员中的一员,1964年出生的聂海胜,是唯一一位从“神五”到“神九”四次入选载人任务的梯队成员。
  一路走来,聂海胜的确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空军战士。在1989年被正式分入空军作战部队时,聂海胜就在一次飞行中遭遇了因机械故障而起的事故,当时他做挽救努力无果,在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的高度跳伞逃生,与死神擦肩而过。事故后27天聂海胜就重返蓝天,日后成长为飞行副大队长、入选航天员,在2005年和费俊龙搭载“神六”在太空度过了5天6夜,对载人航天已积累起了丰富经验。
  了解聂海胜的人称他是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人,“在参选航天员的时候,他就顶着妻子反对的压力,毅然做出了要为‘国家的事业’出力的决定”。2011年9月,聂海胜和与他一同执行“神六”任务的指挥长费俊龙一同晋升为少将军衔。今天,聂海胜则将成为首位以将官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13年4月,聂海胜以优秀成绩入选神十飞行乘组。一年前,刘旺手控操作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聂海胜在地面提供技术支持。这一次要自己上阵了,他很有信心:“压力肯定有,但我们经历了千锤百炼,绝对不会被压力打垮!”
  这是名副其实的千锤百炼:执行任务前,聂海胜的地面模拟训练已超过2000次。结果表明,他的对接操作越来越精准,稳定系数越来越高,准确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
  “他性格沉稳,爱思考,不仅从不缺席每一次训练,还经常参加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研讨会。”航天员训练中心总设计师姜国华说。
  “他会随时随地问一些非常难的问题,让我们措手不及。”王亚平说,“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是我们乘组的‘定海神针’,有他在,什么都不怕。”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我也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
  王亚平:首个飞天“80后”
  王亚平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交会对接时,作为备份操作手,她要在每一条指令发送前准确判读数据,对操作进行提醒和读秒。
  被同伴们称为“小姑娘”“女孩儿”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与执行“神九”任务一样,这次乘组两男一女的搭配让王亚平的名字更加炙手可热。最近有机会接触她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王亚平显得更漂亮了,“她本来就是航天员大队里公认的美女,现在终于能执行飞天任务了,气色、精神状态都很好。”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农民家庭,家中还有一个小她7岁的妹妹。也许是在自幼干农活的经历中学会了坚韧,也许是在多年热爱的长跑之路上磨砺出隐忍,王亚平总是比同龄人懂事早。
  初中毕业,家里人希望王亚平读中专,不愿放弃大学梦的她背着家人报考高中。高中毕业那年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原本想当医生或律师的她被飞行员职业深深吸引,一路过关斩将进了军校。
  第一次跳伞,8个女同学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兴奋不已。指令一下,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跳了下去。接着跳第二次,机舱里突然间鸦雀无声——第一次的新鲜与好奇褪去后,袭来的是恐惧……那天返回的车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亚平和战友们一样泪流满面。
  据现有公开资料显示,1980年出生的王亚平属于我国选定的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她和刘洋作为首批被选拔的两名女航天员,都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属于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她17岁参加空军招飞选拔,成为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能飞4种机型。
  虽然是在新千年后才从航校毕业,分配到航空兵某师某团,但王亚平已经驾机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
  一年前的神九乘组选拔,成绩同样优秀的两名女航天员中,最终只有一人能成为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性。王亚平以微弱之差落选。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记得,王亚平几乎没有停顿即投入到后续训练中,那么平和,那么坚强。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王亚平喜欢摄影,爱听音乐。在满是男选手的篮球场上,她还是进球率很高的优秀前锋。
  本版文/本报记者 薛雷 综合新华社电
  “十几年的追梦历程,有过收获和喜悦,也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我深深感受到,人间万事出艰辛。”
  张晓光:15年实现飞天梦
  张晓光的主要任务是辅助指令长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确保指令发送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而作为交会对接的备份航天员,他在地面进行的模拟训练已经超过2000次。
  张晓光的老家在锦州黑山县白厂门镇城西村,满族人。1985年,要去锦州市区参加招飞考试的张晓光匆匆赶到县火车站,却发现同学们早就乘汽车出发了。原本扭头就走的他,被另一个迟到的同学拽上了火车。多年以后,1966年出生的张晓光,和杨利伟、聂海胜等人一样,同属于我国1998年首批选拔出的14名航天员之一,在苦苦等候了15年后他将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
  据报道,“张晓光是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二十七期一大队三队的学员,航天英雄杨利伟则是早他两年招到该校的。三队当时共有125名学员,来自9个省市,分为两个区队,当时张晓光和景海鹏(‘神九’首选飞行乘组梯队指令长)都在一区队”,“大家的宿舍间隔有六七米远而已,平时学习、训练、生活都在一起,彼此都比较了解和熟悉”。
  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前,张晓光已是空军某飞行大队中队长、一级飞行员。据报道,张晓光的爱人张继也是名军人,家人说张晓光先在保定的一家飞行学院上学,4年后去四川实习,那时张晓光每次完成战斗机的飞行任务,都会到疗养院进行疗养,他的爱人张继就是当时负责他身体状况的医护人员。两人在1993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多年来共同训练生活、即将并肩飞天的战友聂海胜说,张晓光很执著,为了事业自始至终坚忍不拔。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记得,初进航天员大队时,张晓光的低压缺氧耐力检查没有一次性通过,心里有些阴影,头两三年一检查这个项目就会出点问题。他没有气馁,反复揣摩、练习,状况越来越好。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张晓光希望15天的太空之旅丰富多彩。他要用摄像机和日记本记录下飞行故事,返回后讲给家人、朋友,讲给仍然怀揣飞天梦想等待的战友们听。
  他最近在读《科学的历程》,一本关于人类科学史的书。书页空白处,记下点滴心得——用的,还是28年前父亲送给自己的那支“英雄”牌钢笔。
  张晓光接到军校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把这支被全家视作宝贝的钢笔交给儿子:“用它书写你的人生。”这嘱托和张晓光的梦想一起,存放在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风雨经年,温暖依旧。
已有964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