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隔历史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武汉聂凯 2012-09-26 12:07
刘家隔镇是汉川的古代名镇。公元958年始设县治,历时400余年。古代曾称金鼓城、大赤、郧城、义川、汊川、城隍台、鼓楼台等。刘隔自古商贾云集、 ..
刘家隔镇是汉川的古代名镇。公元958年始设县治,历时400余年。古代曾称金鼓城、大赤、郧城、义川、汊川、城隍台、鼓楼台等。刘隔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有“小南京”之美誉,有三台、六景、七十二条街巷、七坊、十三桥等名胜,是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刘隔处国际大都市武汉第一辐射圈,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有耕地6.9万亩,可利用水面8619亩,优质商品粮基地4万亩,优质莲藕基地3万亩,精养渔池4500 亩.境内膏壤平川,盛产粮食、棉花、莲藕、荸荠、鲜鱼,是镶嵌在江汉平原上的一块璞玉。刘隔交通四通八达。南距汉川城区9公里,向北30公里抵孝感,东南15公里达武汉,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9公里;川刘、刘麻、虾三、虾民四条干道纵横交错,出进方便。“兰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出口也建在刘隔。刘隔将是汉川市唯一无障碍的高速出口门户。
历史古镇、明清巨镇 
刘家隔镇有几古老?历史在这里是否有过断档?笔者可以肯定地说,有据可考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仅刘家隔这个地名的延续就有一千多年。让我们用历史的红线把过去的时光串一下吧,刘家隔的兴衰轨迹还真耐人寻味。
  刘家隔历史远久。从笔架台古文化遗址大量的绳纹陶片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周朝这里属郧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处于郧楚对垒的前沿,又是汉水和yun水的交汇地,郧君在此筑城戍守,因此,刘家隔最早的地名叫郧城。楚平郧后遂为楚地。秦属南郡。汉晋以后,名为大赤,均属江夏郡安陆县。北周保定元年,甑山置县,此地是其辖境。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汉川县治移徙于此,至元代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县治在此达404年。(一说县治始于唐至德三年,即公元756年,县治长达602年)此时的刘家隔城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金鼓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因避宋太祖赵光义讳,加之汉水河道流经城南,改“义川县”为汉川县。可见,现在的市名“汉川”就诞生于这里。关于刘家隔名称的来历,明代礼部尚书黎谆记:宋知军事刘谊(相当知州)在此隔岸种荻(荻是一种与芦苇相似的植物,比芦苇坚硬,当地人称为刚柴),故称刘家隔。另一种说法是,楚人称水滨为塥,土业归刘氏所有,“塥”字在第一次文字改革后改作“隔”。明清这里一直是大赤乡(含现在的麻河镇,云梦县的道桥镇,新河镇的民乐片)乡治所在地。民国元年,废府设道,随汉川县属江汉道,1932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后因并区,改属第三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几度出现过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1949年解放以后,这里一直是区、人民公社和镇的行政所在地。
  刘家隔古镇曾是一个巨镇。
  世代相传刘家隔昔日是“小南京”。从城里头古青云街分支两条十里长街,一条大街向西北方向穿迎凤牌楼,绕城隍台,过宏通寺,抵达yun河边;另一条大街向东北方向通县衙,连元通寺,接下渡口,直到粮草库(火烧塌),由此,“chan头分市”作为当时的一道胜境而流传至今。城隍台是汉川市文物局命名的古文化保护遗址,初步勘查有80万m2。一九六九年开挖汉北河主河槽时,在这里挖出了大量的唐、元文化遗物,残砖碎瓦层有一、二尺厚,有整齐的砖石街道,众多的砖井和木井,宫殿和庙宇用的大筒瓦残片,精美的绿瓷瓶和青花瓷碗,制作精良的铜剑、戈、矛等兵器,银庄铸锭的炉碴和银块(刘隔银行干部魏望发于 1970年挖到一块重6公斤的银坯交给了国家银行),加工作坊的石制和铁制工具。笔者在2004年和2005年春节后到此访古时,捡得唐朝钱币“开元通宝”和宋朝“政和通宝”多枚。由此可知,在元代及以前,这里就是繁华的闹市。这还只是掀开了地下古城的一角。
  刘家隔的鼎盛时期是明永乐至嘉靖年间(公元1403--1566年),当时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区域中心和中转站,城市规模方圆三、四十里,高大的保和台、城隍台都在城内,碧波荡漾、岸柳成荫的后湖是城中湖。史志记载,编民七里,居民近3万人。而当时的汉川县城仅编民一里。现在居住在古城遗址上的刘家隔街道,刘隔村、云梦县的迎凤村、元通村,合起来的面积只占古城的三分之一。古城废墟上的大片土地,被群众辟成了农田、菜园和林场,残存的塘堰种着藕、养着鱼。站在后湖向两边看,古时候楼台亭榭的大土墩,历历在目。古城有四座城门,七十二条商业街。据现在城建站的老同志考证得知,古城布局科学合理,讲究天人合一,即人和自然的合谐。商业区、公署区和休闲娱乐区因地因景设立,治安、消防、卫生等设施齐全,楼堂馆所错落有致,七坊十三桥点缀其间,“三台六景”各自成趣,俨然一派“小南京”。南京是当时的首都,把刘家隔冠以“小南京”,足见其繁华与气派。难怪在以后开市的汉口镇,居然借鉴了刘家隔的城建格局。古城建筑豪华、气派。当时出名的建筑有南门的鼓楼三楹,荷花塘后的元通寺,yun河边上的文昌阁、青云街的关帝庙,衙塘旁的东岳庙,西寺台的宏通寺,三眼桥旁的晏公庙,城隍路上的迎凤关(牌楼),榨房街的贞节牌坊,孙家巷的青云桥,花楼街的红绿酒馆,还有一个龙象寺无法确定它的位置。这些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过,并充分发挥过它们的作用。旧县衙和文柏府是古代建筑中的珍品,可惜毁于战火和水灾。刘隔村草店组的社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其遗址上挖墙脚砖做队屋时,挖出了宽大的青石雕琢的石门栏,两个石门臼相距3米宽,每个门臼1.5尺见方,高2尺,臼窝比碗口还大。墙基在地下3米多深,底下还钉有并排的杉木长桩,非豪宅不会有这般设施。保和台上的儒学宫,两层歇山、碧瓦朱柱、飞檐凌空、玉栏石阶、庄重而肃穆,每年秋试,学子汇聚,锦车推书,竞相折桂。文昌阁内,魁星菩萨瞪着大眼,一手拿笔点斗,一手紧握戒尺①,一脸严肃地注视着学生用功。刘隔是水城,传说中有十三座桥,最出名的是与何仙姑有关联的青云桥,九孔卧虹,栏柱似莲花,栏板雕有荷花。影剧院前的过街大桥,长60米,宽10米,三孔,大孔能过桅船,两头各放有一双石鼓和石狮子,古朴雄浑。位于吴元洪老先生房基下的御驾桥,是用54个半石滚筑起的,曾迎接过凤辇銮驾。还有白云桥和一些已经佚名的桥,随着岁月的流失,湮灭在地下。
  刘家隔古城之大,从众多的寺庙就可见一斑。寺庙是信众顶礼膜拜做佛事的地方,也是信息交汇、小商品和食品买卖最热闹的地方。规模宏大的有元通寺、宏通寺和龙象寺,另外有关帝庙、老观庙、晏公庙、肖公庙,水府庙、青莲寺、静修庵、朝阳庵,僧尼上千人。没有众多的香客和施主,是不能支撑这么多的寺庙存在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元通寺。元通寺是江汉平原著名佛教丛林,为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督建,明朝宣德年间扩建,占地六十多亩,僧众几百人。其山门巍峨,两旁端坐大理石麒麟一双。殿宇重重,金碧辉煌。神佛罗列,高大庄严。藏经阁佛经满架,大佛塔直插蓝天。每日钟罄声脆,佛声朗朗,烧香的和游玩的多得像赶会一样,肩摩踵接。院内有说书的、算卦的、相面的、玩杂耍的、打拳的、叫卖手工艺品的、摆摊、卖小吃的……,百艺逞能,九流毕至,在高台上大雄宝殿后面,有典雅的厢房,菩提婆娑,菜肴飘香,专供官员、绅士、大商人、大施主及眷属安寝或设宴。山门前的大操场可骑马练武,四五丈高的大旗杆上吊着一盏大灯笼,每夜红光四射,它既是信众们心中避邪的圣物,也是汉水和yun河上船工们导航的标志。一只大铁钟一人多高,清晨,宏亮的钟声响彻周围几十里,与台湖北面泗洲寺的钟声遥相呼应。操场边的荷花塘清泉汩汩,荷香四溢,是朝拜者饮马和赏景的好地方。放生池直通阳新河,放生的鱼鳖让它们彻底恢复自由。传说归元寺的开山祖师白光,就是在这里受戒后大彻大悟,后来毁家建寺,在汉阳的钟家村建起了同样规模的大寺,为了不忘根本,起名为“归元寺”。可见元通寺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为了管理这座重要的商业城镇,明王朝在这里设置了许多公署。史籍记载的就有巡检司、布政分司、按察分司、课税司、湖泊管理所、驿丞等。官员达300多人。“驻节有馆,送使有舟”。一年四季,迎来送往,热闹非凡。此外,还驻扎军队三四千人,光在汉水河道巡逻的官兵就有100多人。此时的刘家隔,城外五派合流(汉水、襄水、郧水、郢水、臼水),桅樯如林,城内万头攒动,风景如画。南来北往的商人,云游挂丹的道僧,游山玩水的达官贵人,王室皇亲……,酒楼茶肆,人声鼎沸;交易场中,商贾云集;课税司里,日进万金;关隘上雄兵把守,旌旗飞扬,驿道上骏马飞驰,车水马龙,游乐河里,游船如织,夜夜笙歌。真是名噪中原,京城有声。因此,明洪武帝的后裔伎王、寿王和景王都先后分别讨封了刘家隔。为了赏美景,他们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筑起了观景台(城隍台),修建了亭榭、行宫,每来刘家隔就落轿观景台,逍遥作乐。“御驾桥”、“逼驾台”的民间传说就是反映他们在刘家隔活动的。1453年,一位名叫李公实的明朝大员赴任路过繁华的刘家隔,发出了“汉川虽县,地狭而民寡,刘家隔虽镇,地广而民众”的感叹。
已有2740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