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再谈“聂氏始源”》的商榷

作者:宗亲会 原创作者:聂学锋 来源:信息来源 2011-09-01 13:36
文章摘要
聂氏始源的探讨是中华聂姓一个不可逾越的重大课题。现在秋征宗亲等一大批聂姓宗亲参加到探讨这一重大课题上来,是可喜可贺之事,是聂姓兴旺发达的表现,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聂氏始源的探讨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前不久,有的宗亲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认为我们这样探讨聂氏始源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主张通过联谱修通谱的办法来追溯聂氏始源,各家的谱都拿来,联谱后,最后鼻祖是谁,就是谁,也不用去争。这条办法应该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现在修通谱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总不能坐到那里等修谱,与其坐着等,还不如边讨论边等。一是丰富了聂网的气氛,二是初步理出了头绪,三是为今后修通谱节约了开支。何乐不为。此外,他还忽视了一点,就是现在各地的谱源源出多头,说法不一。不管怎样找捷径,最后九九归一,还是要走我们这一步,必须去伪存真,必须求同存异,这是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只不过他的方法是放在联谱之后,我们的方法是放在联谱之前而已。当然,他的方法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避免很多争议,对这点本文将另表。同时,他还认为我们聂姓不是一个来源,是多个来源,没有必要探讨。如果照这位宗亲的看法是多个来源,那么我们聂姓问题就大了,祖宗都不同,还谈什么修通谱,修通谱又有什么意义。我认为既然有人认为聂氏始源是多个来源,那么我们在修通谱之前,更有必要探讨聂氏始源,如果最后得出的结论真的是多个来源,我们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财力去修通谱。到时,我们聂姓各家,源出卫大夫的对卫大夫,源出齐丁公的对齐丁公,大家各俸自己的鼻祖,各行其是。皮之不附,毛之焉存,不是同一鼻祖,还有什么好谈,修通谱岂不多此一举。所以先修通谱,再来探源的方法,和我们先探源,再合谱的办法是不矛盾的,而且我们的方法更切合实际。秋征宗亲的《再谈“聂氏始源”》(以下简称《再谈》),鄙人拜读了大作。此大作就聂氏始源谈了很多好的看法,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他的,我们研究应该以汉族同一血统的我族“聂氏始源”为研究对象,这个思路我尤为赞同。不过秋征宗亲的其他补充看法,虽然好,但是值得斟酌。一、关于“奭公”的家世渊源。聂姓宗亲大多数人都承认“奭公”是聂姓的得姓始祖,但是“奭公”的家世渊源,却有不同的认识。秋征宗亲认为“奭公”的家世渊源是源于姜姓。我却不能认同。他在文章里大篇幅地引用了中华聂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聂世敏会长编撰的《中华聂姓文化探源》里的212、219页文章,以此来论证聂姓是源于姜姓。不可否定,聂世敏会长编撰的《中华聂姓文化探源》(以下简称《探源》)是论述聂姓文化探源的不可多得的专著。但是他的聂姓是源于姜姓之说值得商榷。的确,《探源》一书,212、219页大量篇幅阐述聂姓来自姜姓。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感人,读了一定会对聂姓来自姜姓一说深信不疑。不过,我要提醒各位宗亲,聂姓在我国是一个小姓,有关记载聂姓的历史资料非常非常的有限。像212、219页所叙述的情节,如果是放在文学里确实是一篇精彩文章。但是作为史料,非常值得斟酌。《再谈》引用《探源》(221页)叙述道:公元前1045年,太公去世时,齐丁公应是67岁,封聂城聂国的奭公也是在35岁左右,因丁公姜汲29岁(即公元前1083年)生长子姜乞,奭公为次子。约在公元前1080年之间,由于太公功高显赫,又是周成王的外公,奭公与周成王按亲戚份上,是表兄表弟,太公去世,奭公受封于“卫国任大夫,故有卫大夫食采于聂”之说。按照《探源》的叙述,公元前1045年奭公是35岁左右,那么奭公的出生时间就是公元前1080年,奭公被封聂城聂国时间是公元前1080年之间。这里奭公出生时间与被封时间是矛盾的。我们暂且不管它们时间上的矛盾。从《探源》里我们知道了奭公的出生时间是公元前1080年。此外,我们从谱上知道我们的一世祖昭是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6年)丙寅四月初四已时生,文帝十五年后元六年(公元前157年)癸未二月二十九日卯时殁,而且知道昭是“奭”公的十三世孙。按这样计算,“奭”公的十三世孙昭的出生时间公元前236年与奭公的出生时间公元前1080年相差844年,十三代去除,每代相隔65年,怎么生?!这在科学上没有办法解释的。皖南宣城猷轩宗亲在最近发表的《中华聂姓源流考》论述道:可以从最早出现的《聂氏族谱》资料中,找到相关的佐证。在聂族的早期祖先中,只有战国时期的聂政公和西汉时期的聂昭公、聂壹公,在现存史籍和《聂氏族谱》中载有具体的生活年代。被列为聂奭公第八世孙的聂政公,是在“韩哀侯(公元前376—375年)时”,因帮助“韩卿严遂(即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而“自屠出肠,遂以死”。(《史记•刺客列传》)此时距离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才只有260年,每代相隔30多年,这种代际间隔时间是大致合理的;但与齐丁公相差630年,每代相隔70多年,这种代际间隔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真实出现的。猷轩宗亲又指出:再以被列为聂奭公第十四世孙的聂壹公为例,“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匈奴请和亲,边塞将军王恢反对和亲。马邑(今山西朔州)豪帅聂壹(有作聂翁壹),向太行令王恢献破匈奴之计:由他去设法诱匈奴单于入塞,王恢率30万大军埋伏在马邑,以图全歼匈奴军。匈奴单于相信了聂壹,率军10万人入塞,当正走到武州塞(今山西朔县北至大同西一带)时,得悉有伏兵,急忙撤退。汉武帝大怒,责备王恢为什么不出击匈奴锱重。计谋是聂壹出的,失败了,也只好由聂壹抵罪。于是,聂壹被诛。”(《三明姓氏考略》)由此年代向前推算,也可得出与上面相同的结论,即:聂奭公本是卫国大夫;其生活年代应是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之后的几十年。综上所述,聂姓源于姜姓是不可信的。持聂姓源于姜姓的宗亲,他们在引用资料时,忽视了一个重大的、关键的问题,就是逻辑推理,不问有没有这种可能性。聂姓源于姜姓之说故事编得离奇,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如,《探源》说奭公为丁公次子。《再谈》说的《姜姓世系表》中记有‘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究竟是丁公次子,还是五子,同一文中就矛盾重重。《再谈》还以《姜姓世系表》为证,说该表记叙了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按常规说,姜姓人的资料是不能作为聂姓人的依据。我在这里要问一下有的宗亲,为什么不相信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而相信其他姓的人呢。好,退一步来说,我们暂且不相信我们自己的老祖宗,相信外姓人。我反复查阅了姜姓世系,没有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之说这样的记载。不过确是有一个现代的姜姓编了一个《姜姓世系表》,提及了丁的次子是聂姓。一个现代的姜姓人编的一个表就可以证明我们聂氏是丁公的后,那么我们聂姓人未免太幼稚了吧。为了慎重起见,我查阅了有关齐丁公的资料,资料是这样表述的:齐丁公,姜姓,吕氏,名伋。齐太公吕望之子。齐国第2代国君。前1014年—前976年在位。周成王、周康王时期为周王室重臣。齐丁公死后,嫡子季子本该即位,却让位于其弟吕得,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其后为崔氏。齐丁公之后又有丁氏。资料还叙述道:姜太公于西周初年官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其儿子名极,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后中国丁氏家族人土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一支丁氏,史称丁姓正宗。正宗的有关姜姓的资料,压根儿没有提及什么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之说。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点了。二、关于卫大夫食采于聂。《再谈》引用《探源》221、222页论述说“周成王以防殷人和东夷再度反叛,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军事上,往卫国派兵二万,人事上任用血系亲人,先是任用自己的亲叔叔姬封为卫国国君,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等等”。 好,既然是周成王治国的主要措施,那一定有历史记载。那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我查阅了大量的周成王的资料,结果是根本查不到:“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军事上,往卫国派兵二万”,“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的记载。历史记载是:(《史记·周本纪》)记载道:“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穀,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史记·周本纪》又记载道: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史记·周本纪》又记载道: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周公旦辅佐成王,主要都做了哪些事呢?资料是这样表述的;首先,他制定了了一系列的日常政令,规定要优待战俘、禁止酗酒;其次,他安抚或镇压那些跟仍旧忠于商王朝的势力,将“反周复商”消灭在第一时间。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完善和确立分封制度,就是“分封诸侯,以蕃屏周”。周武王在会盟镇大会诸侯的时候,到会的有八百路诸侯,起初武王还不敢凭此用兵,说明当时开下不参与会盟的诸侯的势力更大,至少不小于参加会盟的势力。武王灭纣以后,天下都成了大周的了,因此就要对天下诸侯进行进行数量统计,统计的结果是天下约有一千八百路诸侯(不参加会盟的约有一千路,远远超过了参加会盟的,看来武王不急于出兵,还是很明智的)。这一千八百路诸侯对大周的态度是接受还是排斥,对于周朝的存亡是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周公不断的跟这些诸侯或诸侯的使者进行沟通谈话,每天忙着接见这帮人的访问。《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殷人和东夷,他的措施是:西周铜器铭文中颇多东征之役的记载,商王的领土有一部分属于微子之后,是为宋。另外有一部分是周王子康叔治下的卫。《尚书》“康诰”叙述康叔在卫的使命,康侯的铭文:“王朿伐商邑,令康侯图于卫,土眔图乍厥考彝。”则记康侯由原封国康移于卫的事(陈梦家,1955:161—164;周法高,1951:18—27)。康叔移封的原因,自然在于监视宋国与其他的殷民;然而康诰却处处嘱咐康叔必须继续殷商的法律,尊重殷商的传统。《尚书》“康诰”:“小子封恫乃身……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又告诫康叔必须进用殷商的贤人与长老。如“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康诰”:“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甚至对于殷人的饮食习惯也必须宽容,不必重责,“酒诰”:“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综合言之,卫侯的任务是怀柔殷民以建立稳固的政权。资料还论述道:周王朝平定三监之乱后,为阻止戎狄向中原扩张和监控商遗民和东夷,封建卫国于商故都,封建演过于燕山地区,但燕国距中原相当遥远,由燕国通往宗周的道路必须经过太行山东侧平原,很容易被从太行突出的戎狄阻隔,因此封建邢国成为北连燕国,南接卫国,东结齐国的以蕃屏周的重要封国。以上是周成王的治国的主要措施,他只谈到“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没有《再谈》上所说的“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的记载.那么,“卫大夫食采于聂”究竟有没有呢,我回答是有。但是这事不是发生在《再谈》说是那个年代,也不是那样一回事。“卫大夫食采于聂”,我们的祖宗是这样记载的:《熬溪聂氏谱》《聂氏原委序》记载说:“我姓实始春秋,卫大夫有功于王室,周天子录其功食采于聂邑,因以为姓,肇自河东,庆衍于河内之轵县深井里。……”。《川塘聂坊聂氏谱序》:“余未释褐时尝过舍姻聂氏家焉。阅其谱牒遡其嵿末,系春秋卫大夫弼食采於聂,功于王室,周天子缘聂赐姓,以表厥公,聂之姓所由来也。……(明崇祯三年庚午岁腊月)”。《聂氏大成族谱》的《聂氏大成族谱世系》记载说:一世始祖以忠公:“公承厥考,僎公卫大夫爵食采聂邑,甚得属地之民心,时狄人侵侮我, 祖奋神勇秉斧銊起义师佐文公,以忠與君录其功,周天子赐姓以聂,故公为聂氏一世祖。”上面我们祖宗的记载是,“卫大夫食采于聂”,是因为狄人侵侮卫国,当时的卫大夫奭公奋神勇秉斧銊率起义军帮助当时的卫文公姬毁,打败了狄人,有功于周朝,卫大夫被爵食采聂邑(聂地),故公为聂氏一世祖。查卫文公姬毁,在位25年,公元前659年-634年。这个时间,同我们推算奭公的时间是大致吻合的。我推算奭公其生活年代时间是公元前626年的几十年左右。猷轩宗亲推算奭公生活年代应是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的几十年。这里,奭公“卫大夫食采于聂”的时间与《再谈》里说的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的时间(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差几百年,说明《再谈》里所说的不可信的,而我和猷轩宗亲及我们老祖所记载的基本相同的,是可信的。。从以上资料来看,聂氏源于姜姓可能性几乎没有,是不可能信的。三、关于奭公得氏地——聂地奭公得氏地——聂地究竟在那里,至今大家说法不一,我到还没有细细考证。但是对聊城一说是持疑问。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宗亲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问题。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我国商周时期,诸侯列国中,曾经有过一个聂国,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诸侯国,它的地理位置在现山东省荏平县西,姜姓,后被齐国吞并。聊城会不会是当年的聂国所属地,我们宗亲们是否把山东省荏平县西的姜姓聂国误为奭公卫国的封地。我认为聂国与聂地是两个不同的地名,两个不同的地点,值得大家注意和斟酌。鄙人在本文前面叙述过,奭公是卫国的大夫,因为狄人侵侮卫国,当时的卫大夫奭公奋神勇秉斧銊率起义军帮助当时的卫文公姬毁,打败了狄人,有功于周朝,卫大夫被爵食采聂邑(聂地)。按此说,奭公得氏地——聂地应该在卫国范围之内,这点是要引起各位宗亲注意。我们的谱记载奭公得氏地聂地具体位置的不多,记载最具体的是《安徽太湖聂氏谱》中的的《聂氏得姓辩》,他记载说,“吾族得姓之始,曰卫大夫,是姬姓之裔冑也。食采于聂,是聂为卫邑,以邑为氏者也。今即卫之疆域考之,南阳为卫边邑,在卫之西境,以晋接界;莘为卫之东;北境与齐晋宋鲁错壤;南楚邱为卫边邑,在卫之南境与曹宋错壤”。既然“北境与齐晋宋鲁错壤”,那么聂地肯定不在山东聊城。四.关于许多谱牒同有些谱牒的问题《再谈》在结论中阐述道,许多谱牒记载的“聂姓的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是可信的,而有些谱牒记载的“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也是正确的。只是他们记载的角度不一样,实际上是一回事。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本质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学告诉我们,这个概念是不能偷换的。“聂姓的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就是封支子于聂城,聂氏的鼻祖就是齐丁公。“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就是奭公食采于聂,聂氏的鼻祖就是奭公,奭公不等于齐丁公支子,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再谈》在文中用了一个“许多谱牒”和“有些谱牒”的修饰词,这里列出了一个多与少的问题。鄙人在本文开头谈到有宗亲提出用合谱修通谱的办法解决我们目前理论上争论的问题。我说本文另表,现在我就表述一下。我认为,探讨问题不在于人或谱多与少,而在于在理不在理。那位宗亲的办法确实是好办法,各家的谱合在一起,一代一代的往上接。湖北、湖南的“许多谱牒”,他们虽然“许多”都记载“聂姓的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但是他们大多数来自江西。谱合在一起,一代一代的往上接,就接到“有些”江西的谱上来了,也就是“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虽然湖北、湖南叶枝繁茂,却是清朝以后的谱牒为多。江西老谱虽然是“有些”,但是他们是根,明宋以前的居多。后裔肯定要跟着老祖宗走,现在修的谱服从民国的谱,民国的谱服从清朝的谱,清朝的谱服从明朝的谱,明朝的谱服从宋朝的谱,大家也没有必要去争议。五、关于姬姓的问题《再谈》谈到聂氏源于姬姓依据不足。我却不这样认为。聂氏源于姬姓依据还是很足的。1、《元和姓纂》记载:聂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期的卫大夫采食于聂,因而有了这个姓氏。2、《周源流史》第三节  卫国各姓氏  卫国亡后,其子孙以卫氏,又有……及、辄、聂、戚、石伯、石骀等110氏。3、《安徽太湖聂氏谱》的《聂氏得姓辩》记载道:吾族得姓之始,曰卫大夫,是姬姓之裔冑也。《河东郡聂氏渊源录》我祖衡公为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故卫康叔之裔也。卫康叔周武王同母末弟也。盖自后稷有粒我蒸民之德,故代生圣哲世续圣绪。开周家八百年之业,演姬姓之嗣,源远流长,根深而枝茂。《聂氏族谱续修新总序》记载道:据考聂氏家族源远流长。上古以来,我祖原为姬姓。自周奭公为卫大夫食邑于聂,以邑为姓,始得姓为聂氏。聂邑为古晋阳霍州之地,今天下之聂氏,皆同属于周奭公之后裔,均发迹古霍州之地。《续修新序》记载道:溯我始祖原为姬姓,自周奭公为卫大夫食邑于聂,以邑为姓,始得姓为聂氏。发迹古晋阳河东霍州之地。4、按推理,如果我们认定奭公是卫大夫,卫国是姬姓,那么卫大夫奭公就肯定是姬姓,如果不是姬姓,奭公就肯定当不到卫大夫的。按《周源流史》记载,卫国包括聂氏在内有110氏,卫国分封土地是最多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卫大夫食采于聂,是符合逻辑的。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缪误之处肯定很多,请以斧正。欢迎各位宗亲参与“聂氏始源”探讨。 二零一一年九月一日
已有255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