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溪聂族之根锁定双厚聂族

作者:聂光永 原创作者:聂斐斌 来源:信息来源 2011-03-02 11:01
文章摘要
四川南溪聂族之根锁定双厚聂族聂久即双厚十八代祖聂九显 一、聂久肯定是双厚聂族人    1、南溪聂族简介。据南溪聂族提供的“口传资料”,始祖聂久,原籍江西省泰和县,生前任衡阳市的“后宰门”将军。其第四代孙媳妇因生于万历丁酉年而名邓酉娘,衡阳县籍人氏。曾经有老谱,带入南溪后被意外之火烧了。    2、双厚聂族简介。该族位于衡阳市西边70公里处的金兰寺石坳乡,今人口5万。始祖聂祥发于北宋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迁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早禾冲。双厚为衡阳市衡阳县、娄底市双峰县、邵阳市邵东县的交界之地,蒸水河从此发源。双厚之地不同于衡阳市郊的紫色页岩地貌,而处于山势向西渐高的丘陵地带,一年四季山青水绿。双厚聂族的辈份诗为:肇祥;汉安荣时大,祖庆朝杞良(以上江西带入,以下双厚自编。今最高天字辈,最低焕字辈);原永文世通,必显志均公;泰元思汝道,天宝福如东;廷献鸿猷焕······    双厚聂族因居地四周20公里为高山环抱,中间为盆地,故而粮田广阔而肥沃,地虽偏但不能保温饱。与聂为邻的姓氏有申、舒、佘、刘、李、赵、付、胡、周、邹、邓、常、曾、黄、王、吕、易等。双厚聂族所在区域还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王船山基于对明朝灭亡的反思,开始著书立说,把两千多年来以教化平民百姓为主的孔孟儒家学说,转变为教育官吏“勤政为民”。后来的学者概括总结为,孔夫子思想是关于“做人的学问”,而王夫子思想则是关于“做官的学问”,以致与双厚聂族紧邻的王船山故乡曲兰周边100公里区间,现已成为华人区的“高官摇篮”。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朱镕基、贺国强、胡耀邦、聂焘、聂缉规、聂砚铭、夏明翰、刘兆玄、谢彬,以及今天台湾的马英九、宋楚瑜等,代有达人。    双厚聂族历史悠久,历史上有两次大的迁徙。一次是元朝末年,双厚聂族族谱记载第12、13代祖先有多位元帅、将军、千户侯等,但大多后裔不详。双厚在明朝初之前,所有先人的名字除辈名、名、字、号外,还有一个按排行定的郎序号。1994年,有1000余人口的常宁聂族来双厚寻根,双厚老谱上没有其始祖聂仲楚,但其祖排行仲十郎,确定是明洪武元年从双厚迁出的。再查双厚谱有仲1郎、仲21郎,但细加对照两边的老谱,结果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仲十郎的儿子排贤25郎,却比双厚的贤18郎聂永铭公年长18岁。为何双方都同意这样改呢?显然,双厚这些元帅、将军都是与朱元璋为敌的,后朱当了皇帝,他们便外迁隐居了。再来查先人排行,发现原、永、文三辈,有多个郎家谱都没有记载。如此,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双厚族谱的“故意遗漏”实是为了防止“株连九族”。所以,现常宁房单独使用一套字辈。即仲贤文世通,达显志恩荣;奇贵兴九祖,万代正有忠;理学家全绍,诗名德望崇······    双厚原永文三辈的隐居外迁与300多年后的第二次大迁徙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这三代人大多都很富有,而300多年后被强制移民蜀地的,大多都与后来国民政府“抓壮丁”类似,多是些没有田产和文化的贫困户。这些人尽管后人有了出息,但因他们上几代的文化素质低,所以,也就没有给后人留下文字依据,以致后人的后人只能凭口传,而把强制移民的“集散地”湖北的麻城和孝感误传为祖籍地。四川眉山的双厚裔使用与双厚完全一致的“天宝福如东,廷献鸿猷焕”字辈,双厚的老谱也记载了其先祖名号,但他们开始仍说“相传祖籍在麻城”。    双厚第二次大的迁徙是明末清初之事,有200多户迁去了云贵川渝地区。今找到重庆梁平县仁贤镇和四川眉山市永寿乡金花场两支,人口都在五千以上。    双厚历史上修过八次族谱。一修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由13代祖聂永铭公纂修,与993年迁出江西泰和相距416年。所以,原永文三辈早于1409年出生的旁系,族谱上是查不到的(根据祖籍江西吉安、后迁于紧邻的湖南湘乡县、湘乡周边在元朝末只有双厚一个大聂族(查娄底印溪老谱,当时的人口规模没有双厚大)、文字辈年龄相当这四个相同条件,以及迁川后家境较富有的情况,可以判定四川宜宾富顺和泸洲聂族的始祖祥龙、妙龙二公,也多半是双厚人);二修于明朝的正德四年即1510年,由17代祖聂必达公独资编修;三、四、五、六修分别修于清乾隆38年(1773年)、道光、光绪及宣统年间完成;七修于民国1941年;八修于1993年(见网上的拍摄本,可打印)。从族谱所刊外姓的赠序中可以看出,真正称“双厚聂族”是五修的道光年间开始的,二、三修谱时的赠序都称为“衡西聂族”。特别是在清康熙年间衡阳乃至整个湖南能够有谱带往四川的,就只有双厚一脉。因当时其他聂姓大多是没有成族的人口数十人的大家庭,根本不具备修谱条件。    双厚的族谱还有个导致旁系被遗漏的严重问题值得注意。明朝正德4年的二修到乾隆38年的三修,相距263年。按最大的30年一代的繁衍速度,相隔有9代人之多。我们现在活着的人都可想象,时隔9代的历史继承谈何容易?双厚当时的三修对在老家有后裔的直系是直接对接的,但对旁系则经过大量考证后再确定下来,考证不到的就注明是“徙外”或“佚考”。今天的谱上仍记载了当时的八种考证方法:口传、墓碑、神主牌位、聂必达叔叔聂通苍公所记《逝薄》(专门记载死者情况的小本子)、契约、兄弟分家合约、社会公益捐款公德碑、邻姓家谱的婚姻记录等。通过这八种方法把一些曾经存在的人及在家谱中的隶属关系确定下来。    南溪聂族也就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下被双厚老谱所遗漏的。必达公正德4年二修谱时,聂久公未成年,不数年又父母双亡,自然交由很富有的明朝武官、嫡堂伯父聂必达等抚养。正德16年,聂必达与贼寇交战牺牲,20多岁的聂久很可能通过接近于“世袭”的办法晋升武职,但到了他的第四代孙聂荣魁公所在的明崇祯年间,因双厚老家已无近亲,与聂必达的后人也早已出了五服应该无往来,加之国家被满人灭亡等因素,聂久的后人与双厚老家实际上已经没有联系。而曾经业余编写的“逝薄”,也因聂通苍公的逝世,而对聂久之后甚至是聂久都没有记载。再后来,双厚到了乾隆38年三修族谱时,老家聂必达活着的后人未必知道有聂久这支人,即使知道,也不知他们迁去了四川。所以,三修谱只好在聂久名下注明“佚考”。    3、聂久是双厚人现在可以肯定了。一是查江西泰和聂姓,原来的明朝以前的原居民聂姓都不知迁往何处了,现有的三支都是明末和清朝从江西北部樟树、新干等迁来的新移民。如泰和桃源聂族始祖定可公之孙生于成化年间。在清朝初期没有成族,所以没有修过谱。另外江西对谱管理甚严,都是限量印刷,禁止外传的。二是衡阳的衡山后山的一支聂姓是明万历年间迁入的,始祖聂汉荣,祖籍是泰和的,但因人口太少,后合并到了后山的湘南聂族中去了。而湘南聂族和另外邻近的常宁、祁阳聂族,祖籍都不是泰和的。再就是他们的入湘始祖比聂久公年龄大不了许多,在聂久公生活的明朝正德年间,他们也未成族,也不可能编修家谱。三是聂久的武将身份注定他不是江西移民,而是衡阳的原居民。据查证,明朝的文官是科举考试面向全国包括当时的越南来选拔的,但武官在卫指挥(正三品)以下的则都是“世袭”制,即接班的。一个泰和长大的人是不可能到衡阳来任低级军官的,泰和籍的军官也只能是少年时在泰和“世袭”,等到职务升到三品卫指挥以上,才有机会调离泰和。聂久自己这个“后宰门将军”按明朝武官比同级文官高半级的惯例来推断,衡阳在明朝时称“衡州府”,是府的建制,府以下则为州、县,县为正七品,则府为正五品,同级武官则应该是从四品,“后宰门将军”显然是低于从四品的正五品或从五品军官。据查,也只有从五品以上的武官才称为将军。所以,聂久的先辈就是衡阳籍的低级军官或者与军队基层的关系很密切的人,以至他能够进入军队世袭并逐渐提升到“将军”。四是只有双厚聂族完全符合聂久公的历史资料条件。一方面祖籍相符;二方面正德四年修了谱,以至让后人有谱带往四川(眉山那支也相传有老谱,并称谱上印有祠堂图纸,与实情相符);三方面恰在比聂久公所在的正德年间及以上的近百年,双厚聂族武官特别多。先后运粮草赴湖北等地及在战场战死的有数十人之多。如标明的就有征武冈、潭溪洞、武当山等亡命的,更有最远的为“征交趾灭”,即死在了500多年前的越南战争中。二、聂久就是聂九显    从上述分析可见,聂久公是衡阳双厚人已无疑问。但他是双厚的那一位先祖之裔呢?经查阅老谱,最终只能锁定与其吻合的聂九显公其人。    聂九显公的先祖自始祖祥发公而下,依次为:汉富、和安、荣稠、时教、大开、淳祖、庆申、朝北、杞赋、良材、原真、永铭、文财、世镛、通缘、必芳配李氏生独子九显。双厚族谱对聂九显一脉的记载(见附图)很简单:必芳生于明成化12年(1476年),卒于明正德9年(1515年),39岁,其妻李氏生于成化13年,与夫同年亡故,38岁,九显公只注明“佚考”。    之所以把九显公锁定为聂久公,老谱记录虽简单,但所供信息很充分:    一是符合湖南衡阳和双厚聂族的命名传统。古湘人有辈份名字,即其中有一个字是辈份诗中来的,并按阴阳之数决定放在名中间或后面构成辈名。辈名在谱中是最大的,故而用大黑体字标注,但这个辈名一般不对外,对外的另有名、字、号(注意:多个名字的意思是相同的),因而一些坟墓上的名字往往是学名而非辈名,但后世子孙因为是以谱为准的,所以,常常注重的都是辈名。聂九显的显是辈份,因为属阴数,与前面的安、祖两辈祖先一样,全族的同辈兄弟都统一把辈份放在名字的后面。聂九显的名字在十分讲究等级礼义的封建社会,是更不可能对外使用的。九显即寓意要获得“九五之尊的显贵”,那不是想当皇帝吗?所以,他的实际常用学名,肯定就叫聂九,“九”是数,为了与名和字同义而不同字,加之九与久有相通之意,所以,聂久当是聂九显的对外用名。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衡阳和双厚至今仍沿袭了一种辈名命名方法,即在单字学名中按要求添上辈份字便成。如衡山荆林聂族曾任陕西镇安县令的聂焘,他是“先”字辈,辈名便叫聂先焘。双厚聂族的东字辈聂军,则辈名用的聂东军。    二是年龄相符并能折射出其中的个人和家庭遭遇。聂必芳公夫妇同年早亡,这可能是因为突发事故或者患流行性恶病所致。从他们夫妻的年龄差和上代及大家庭的富有来看,他们应该是早婚的,按20岁即1497年(弘治10年)生九显公,那么,父母双亡时,九显公应是18岁。这一变故至家庭条件艰苦,肯定对九显公及其子孙的婚姻都会有推迟的影响。然而,从九显公的约1497年出生到邓酉娘的明万年丁酉年(1577年)出生,历时80年。按25至30年一代的偏晚繁衍速度计算,应是第三代。邓酉娘正好是聂久的第三代孙媳妇,显然,聂九显与聂久的年龄是吻合的。    聂九显少时的“无产阶级”身份,注定他在老家双厚没有太多的财产,故而他的安家会与工作地紧密连在一起。这与聂久一支在衡阳工作并长居衡阳城区而不思“叶落归根”是一致的。    三是聂九显的大家庭背景与聂久当上将军的发展环境相符。能够“大器晚成”。聂久身居衡阳后宰门将军,其官阶不高,通常为从五品。而明朝的中下级武官都是“世袭”的只有超过三品的高级别军官才有资格跨省调动。由此可以肯定,聂久就是祖籍江西太和的衡阳人,而这一条件,只有出自双厚聂族才符合。因为,聂九显的嫡堂伯父聂必达在明正德年间已经是战功显赫的中级军官,并在正德16年与贼寇作战身亡(请参阅《双厚聂族家谱》电子版,http://photo.163.com/niefeibin/list/#aid=195444201&m=0&page=1)。聂必达父亲几兄弟都很发达,娶八九个妻子的有多人。此外,聂久公之孙名聂,而聂必达公的曾孙“均”字辈中,有多人的名字带一个“”字。根据堂兄弟同在名中共一个字的习惯,聂禹公也符合与均字辈是兄弟的排序习惯。    四是双厚族谱二修到三修的编修历史背景与聂久一支被遗忘相符。前面已经说了,双厚家谱之所以会漏掉聂久公这支,也符合历史情况。双厚的二修谱是正德4年由聂必达公独资编修,现在都是25或30年修一次谱,但必达公牺牲后,明朝也进入了不稳定状态,最终经过改朝换代到清朝乾隆年间才修第三修谱。此中相隔了263年。    所以,三修时除了把二修的资料照移下来外,新的资料只能靠老人回忆、祖宗堂上的神主牌位记录、墓碑记录、聂通苍公生前给全族登记的《逝薄》、乡村经济往来的契约(如房契、田契、兄弟分家合约)等,最终把大致情况弄准。然而,有些迁到外面去的人,家乡没有近亲或再过三四代没有联系的旁系,也就只好标注“佚考”了。    聂九显公父母早亡,而且是同年去世的,当时,他还未成年或接近成年。那时,按照双厚今天的规矩,他的童年即由五代内的近亲共同抚养或照顾。此后,他的工作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跟随伯父聂必达当兵是最佳选择,因当时除了读书升学,就只有种田、当兵两条路可走。聂必达公据记载在地方和军队是很吃香的一个人,十分枭勇,他牺牲后作为他的侄儿,自然会受到长官和同僚的关照。这之后,聂九显公穷人的儿子早当家,争气并成大器晋升将军,也是合理的。     对照南溪族胞提供的资料可知,聂久公及以下五代的人物命运、家庭背景、朝廷制度、人口发展速度、辈份繁衍速度、与双厚聂九显的小家庭和双厚大家族的情况等,也都是完全吻合的。    聂久的后人之所以住在衡阳城及新市街,而未住到双厚老家,原因是双厚老家是偏僻山区,田地不多。所以,他们前四代都住在衡阳市,第五代的聂荣魁公才住到与耒阳交界的新市街。这一方面是他的妻子段氏是那边人;二方面,新市在当时是一个很繁华的通商口岸。今天因陆路交通便宜多了,感觉新市很偏,但在二三百年前,陆路交通不便时,长沙、株洲、衡阳等通往经济繁荣的耒阳和广东,只能走水路,而走水路必须经过新市街。能够在新的繁华口岸建房及构置田地,表明他们当时的经济实力是强劲的。    当然,要最终确定聂久即双厚聂九显,因历史的资料全断了,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找到新市镇的段氏族谱,查准段氏的父亲段一锦的坟墓,然后找到聂荣魁公及其儿子和其母亲邓氏这三座坟墓,再作进一步的考古求证(通常都会有墓志铭介绍)。目前,已委托新市的廖姓和段姓先生在查寻,暂无结果。 双厚聂斐斌撰于湖南衡阳2011118  
已有2509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