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家庭日·新书首发式举行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聂文 2024-05-17 19:10
第四届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暨《姓氏文化学》新书首发式举行 2024年5月15日是联合国第三十一个国际家庭日,也是中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为迎 ..

第四届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暨《姓氏文化学》新书首发式举行

2024年5月15日是联合国第三十一个国际家庭日,也是中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为迎接“5·15国际家庭日”的到来,“第四届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暨《姓氏文化学》新书首发式”活动北京图书大厦“全国新书首发平台”举行。中国第一部关于姓氏文化学方面的专著《姓氏文化学》新书首次在北京图书大厦上架面世,北京图书大厦总建筑5万平方米,33万种图书开放售价方式,是全国大型国有零售书店之一,堪称规模最大的全国"第一书城″。来自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图书发行等有关方面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及读者代表在这里济济一堂,“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京城”,共话姓氏文化学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委员会主任陈宝忠做“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开幕致词。他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向选择,需要有一个共同理想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需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需要有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需要有良好的国民素质和大批优秀人才,这就是文化建设的使命。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基本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一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交织、共存共荣的历史。没有物质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没有文化生产,人类就会永远处在愚昧之中。文化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姓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姓和氏,是用来表明个人所出之家族的符号。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国家软实力凭借超越时空的特点而具有空前的传导性,对人类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日益巨大的影响。中华姓氏文化就像是一棵大树,传统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家庭是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其铭语是“在社会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体制”。联合国有关机构又确定以屋顶盖心的图案作为“国际家庭年”的标志,昭示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宗旨是提高各国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各政府机构制定、执行和监督家庭政策。

陈宝忠、秦彦士、聂振强、张一千、金明俊、姚锋、张铁中、孙凌寒等领导、专家揭幕。

由冯永胜题写的一笔双钩体书法作品,经由编著聂振强向北京图书大厦赠送《阅读点亮生活》、向山东大学出版社赠送条幅,由北京社科联二级调研员景红代为接受书法作品《为人民服务》。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张一千、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委主任张俊良、中华慈孝节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姚锋、北京中华家风館館长李正致辞贺信、女诗人、影视编导陈俊梅女士特地写来了新书首发式贺信,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会长金明俊向本书作者聂振强赠送锦旗。冯氏“一笔双钩书法”技艺非遗传承人冯永胜老师向聂振强赠送一笔双钩字书法作品《家》,并为到会每位嘉宾赠一幅双钩字书法作品;鸟虫篆名师刘长华老师向聂振强赠送鸟虫篆体书法作品《姓氏文化学》一幅。第四届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张俊良为聂振强颁发《姓氏文化研究特殊贡献奖》奖牌;聂振强为到会每位嘉宾赠《姓氏文化学》新书一册。

聂振强介绍《姓氏文化学》新书编辑出版情况。他说,此书的形成是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多年对姓氏宗亲文化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转化提交全国"两会″的农工民主党中央提案,经国家民政部提案答复函,对姓氏宗亲文化的首次公开界定。该书分为“姓氏文化的历史学研究”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学研究”上、下章两大部分,20章,60节。从中概括和总结了姓氏文化的显著特征,揭示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一部较全面反映姓氏文化学,兼具史料性、学术性、科学性的专著。章节结构安排合理、严谨和规范,便于人们较系统而完整地去掌握和了解。

姓氏文化学是一门研究和培养“人生价值”的学问。倡导“责任与价值结合的完美”的人际关系,体现“利他才能真正的利己”,实现社会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编写创作过程中,总结中华姓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作用,“以传统的姓氏宗亲文化与当代家风家教”相结合,展示“姓氏家风”的新时代、新风尚,形成“姓氏文化学”的学术理论与践行成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华侨大学周边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首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陆地老师做主旨演讲报告。

他表示,今天我赶来北京图书大厦,参加一个别具一格的图书首发式,首先是感动于我们的聂老师,聂老师和我是农工党近20年的老党员老同事。聂先生今年70多岁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姓氏文化研究的有着浓厚的兴趣,付出和推动了对姓氏宗亲文化研究的成果,这就是出于一种家国情怀,让我们为他点赞!

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的钟敬文教授更是直截了当地认为,寻根是除了食、色之外人的第三天性。古今中外学者就人的“根源”问题进行的众多研究和思考,都为姓氏文化研究的价值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充分依据。作为中国人的“根”,从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最初的八大姓,开枝散叶,中国姓氏逐渐变得丰富多彩,成千上万。近年来, 随着寻根热的升温,姓氏以及姓氏文化已成为全球华夏儿女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祭祖谒宗关注的重点。而姓氏文化的周边传播现象和规律不但自古至今一直存在,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姓氏宗亲文化是老祖宗给我们流传下来的一份宝贵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我们作为传播学研究学者,有责任把姓氏宗亲文化继承弘扬光大。传播的含义一个是纵向年代的传承,一个是横向空间的传递,左右为空间的“播”,上下为年代的“传”。传播的第一位还不是新闻而是文化,新闻是碎片化的纪实,经过数千年沉淀下来所形成的就是姓氏宗亲文化。

秦彦士教授主题演讲:“姓氏文化与中华文化--从姓氏宗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看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他阐述,今天的发布会注定载入史册,因为我们见证了一个弘扬优秀传统姓氏宗亲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这部著作从聂教授和我从策划、撰写到出版,经历了五、六年以上的时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目前国内学术、教育现状的局限,经反复修改、交涉才得以完成,而聂振强教授尤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要真正认识《姓氏文化学》的意义,必须深刻的了解姓氏文化的特殊价值。首先作为与传统文化同生共长的姓氏文化,它伴随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不讲清楚它的历史,就不可能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走向和特点价值。在历史上,“赵钱孙李”可以成为和“人之初、性本善”齐名的本民族道德文化启蒙教材,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今天由姓氏文化而形成的家国一体观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能够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粘合剂。中华民族是由上万个不同的姓氏的每一位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这个群体能够产生全世界所有其它民族没有的巨大能量。在反对分裂、统一祖国的伟业中,姓氏文化就是最好的抓手。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台独头目拒绝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他自己的大陆姓氏家族出身,成为了否定其谬论的最有力的反击证据、一记响亮耳光!媚日分子大谈其谈“日据”时期所谓台湾经济的大发展,殊不知早在两百多年前,“开台王”颜思齐就带领以其宗亲家族力量为主的创业者,为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种利益各种思想纠葛纷争的今天,这是能够找到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今天由姓氏文化而形成的家国一体观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能够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粘合剂。

专家演讲人是:孙凌寒《复兴“礼乐之邦”》、鲁丽莉《慈孝文化是中华姓氏家风文化中的基石》、张连军《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石明山《浅谈影视作品与姓氏文化相结合的方向与意义》、刘玉选《户外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刘长华《中华绝学"鸟虫篆"》、朱煜超《水城绿之源,绿水青山铸品牌》、马皓月《共建家风文化,传承生命之爱》、杨双雨《礼学文化在家风传承中的创新实践》、魏文有《姓氏家风走进农耕文化》等。央视原《人间万象》栏目特邀主持人、《健康到我家》栏目制片人,陈薪羽老师介绍了姓氏家风文化与电影艺术。 

 山东大学出版总编辑王贻社先生对此书也做了特别点评:"以家谱、祠堂、家风、家教等为代表的姓氏宗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折射着家国的印迹,一直以来为扩大海外联谊范围、拓展统战工作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书即以姓氏宗亲文化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解读历史和社会的一把钥匙,探究姓氏宗亲文化与历史、社会的互动″,本书"充分揭示了姓氏宗亲文化的的丰富内涵,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编著者努力将现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姓氏文化学学科体系的尝试″。这次活动是由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中国国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出版社为指导单位,京视网联合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北京图书大厦中华礼乐文化雅集联办,北京市写作学会、中华慈孝节组委会、院线影片《浪漫骑士》摄制组、青岛礼仪文化交流协会、联合国友好画报、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为支持单位,北京麒麟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心蓝天教肖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以及京视网手机台、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官网等多家媒体支持下的一次大联合,共同为弘扬中华文化、推进全民阅读的一次盛会。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张一千女士主持。弘扬中华姓氏文化,共铸美好家庭。(聂文)

已有36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