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祠堂在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作用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聂振强 2018-11-08 10:38
在祖国大地有一座堪称“中国当代祠堂大群落”,他就是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原南康市,县级市)的《百家姓和谐城》。时至今日,尚没有 ..

 

在祖国大地有一座堪称“中国当代祠堂大群落”,他就是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原南康市,县级市)的《百家姓和谐城》。时至今日,尚没有发现一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兴建的如此规模如此现代如此内涵的现代祠堂文化建筑群。他的兴建和存在有力的佐证了中华传统姓氏家文化是生生不息,久经相传,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举措”、“好抓手“。
 
一、南康百家姓和谐城的兴建
全国独一无二的百家姓宗祠群落,即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以下简称和谐城),座落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山风景区北麓。坤山艮向,雄伟壮丽,地占471亩。和谐城以108个姓氏宗祠及三座大殿为主体,包括和谐广场,和谐湖等三大部分组成。和谐城门雄伟壮观,门外连接着一千五百米长的和谐大街。街道两旁全是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大量民间传统工艺品,雕刻作坊,客家酒楼,字画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南康人民开天辟地,开始建设和谐城。至今,十度春秋,名标华夏,108姓氏宗祠,先后确址、装修、庆典和开祠。三个大殿分别展陈炎黄文化,供奉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黄帝、荛帝、舜帝(五尊铜像均高5.5米),和谐广场占地22000平方米,和谐湖占地50亩。
筹建决心大,方案具体新颖。2008年初,当时的南康市委、市政府(现赣州市南康区)下达六号文件,成立和谐城筹建委员会,市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市长任主任。市人大在代表大会上,由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和谐城项目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市政协也做出决议,各界代表一致支持和谐城项目。在选址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领相关部门在南山森林公园确定用地范围,报请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林业厅批准。采取“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和“四个优先”(优先交款,优先选祠,优先装修,优先开祠)的办法,号召全市广大市民,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认清盛世建祠的机遇,并且动员社会各界捐款。王氏理事会吸收企业老板参加议事决策,由他们带头乐捐,(王家兴老板捐款130万元),据统计,108个姓氏理事会,先后发动60多万宗亲,捐款近亿元。
和谐城108间宗祠三年建成后,按前排 26万元,中排18万元,上排10万元,由各姓氏选购,2016年4月底,最后一间由毛氏选中为毛氏宗祠,可谓顺利收官,结了个满堂彩。三大殿为公共建筑,包括铜铸人文始祖伏羲、炎、黄、尧、舜塑像,以及广场,和谐湖等建筑,市财政共投资七千多万。十年来,和谐城所有建筑质量通过保质验收,财务经过严格审计,不留任何尾巴。可以说,和谐城是一项百姓最最放心的高质量工程。
规划气魄大,建筑设计新奇。中国千年乡村宗祠,都是最能体现当地当时的人文价值观,是最有特色的经典建筑。
首先,规划设计上体现一个“雄”字,背靠南山,阰邻生佛寺,建三座大殿,连三排108间宗祠,依山就势,借景发力,达到“雄”伟壮丽之效果。
其次,在建筑体量上体现一个“大”字,大面积(总规划面积471亩),大体量(宗祠12000平米,广场22000平米,绿地六万平方米),大景观(以南山海拔400多米高为绿色屏风,以生佛寺五大寺庙为邻景,以观世音菩萨二十五米高铜像为明珠),大开大合,藏风纳气。(在格局上隐藏四个吉祥108,即108间宗祠,每祠占地108平米,从起步到最高一个台阶108步,三大殿天花顶棚绘制云龙108条)。
造型上体现一个“秀”字,明清风格的彩龙画凤,现代工艺的大红灯笼,飞檐斗拱彩雲绘画,殿内台柱楹联工整,天花金龙熠熠生辉。在百祠装修上体现一个“美”字,108姓宗祠,从大门到天井,到拜殿、神龛和两厢文化墙,各姓都充分用好祖辈功德文化资源,立牌塑像,香案,香炉,虎头铜门,风雅各异;尤其是文化墙上的姓氏来源,宗族迁徙,历史名人,当代楷模精美绝轮。
 
二、当代中华姓氏祠堂大群落
宗亲教育基金会是宗祠的内聚动能。五年来,对高考成绩优秀的学子,各姓都给予奖励。计统计,有四十多个姓氏开展了宗亲奖学,共奖励学子近五千名,奖金超过六百万元。凡考取北大,清华(超过二十位)特优生,还张挂横幅光宗耀祖,给予万元以上重奖。
“三节”即清明节,重阳节,春节三大节日。和谐城对传统的三大节日,赋予了新的内容。要求各姓氏要把传统节日与新时代结合起来,让节日教育见成效。年年清明要祭祖,和谐城炎黄公祭三年一大祭。各姓氏会长和嘉宾代表,齐集始祖殿内,宣读祭文,奉敬香烛,敬献花篮。祭祀活动气氛庄重,祭礼丰厚,参加活动的人们心灵十分震撼。岁岁重阳敬老亦已成风,登南山,远望市区高楼林立,让长者心旷神怡。子孙后辈还敬奉礼品。王氏理事会每年都深入九十岁,百岁老人家中敬送重阳礼金和物品。
春节团拜聚会,是和谐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大年三十夜晚和谐城红灯高照,和谐大殿和108个宗祠在霓红轮廊灯中闪动像天堂般的壮丽。
孝道教育的效果。最能体现在大年午夜抢敬头注香上。深夜十二点,祠门大开,等候的宗亲蜂蛹而入,此时此刻,和谐城不在沉睡。人如潮,香如海,公安交警早有安排,才让敬香的人们有序而来。这就是千百年传统敬祖新场景,其中也有不少富起来的人们感恩祖德。在春节祭祖的鞭炮声中,各姓氏民间龙灯团拜先后开场,拜年吉祥互致问候从年初一直到十五日元宵节。即是平常的安稳日子,宗亲祭祖的香火仍然不断。一年中,和谐城迎来送往的宗亲和游客,不下百万之众。
 
三、姓氏祠堂大群落在传承姓氏家文化中的借鉴作用
1、和谐谋发展,共同谱写新篇。一个国家,一个县区,如果没有共同的信仰和奋斗目标,就不能团结广大人民,为实现强区富民的目标而奋斗。我们的使命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的战略构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谐城主体建筑完成后,相继成立了姓氏文化研究会(简称研究会)。研究会在开展学术研讨和开展民间姓氏文化活动中,抓住“一刊”“二基”“三节”为工作重点,把民主,和谐,文明,富裕等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谱写出“和为贵”“孝为先”的新篇章。
“一刊”就是“南山书院”学刊。南山书院是和谐城姓氏文化研究的讲堂。是请进来,走出去,出人才,出成果的民间研究机构。南山书院学刊,每年两期,已经出刊十三期。每期都有主题栏目,比如“学习十九精神”专栏,“齐家治国,家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栏目,“姓氏史话”“祖德宗功”“古今人物”“家国新风”等。学刊还特辑了教育部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郑杭生一级教授关于开创“姓氏文化学”研究重要文献,并在中国人民大学首招2名“姓氏社会学”博士后。每期印量为千册,发至研究会108个团体会员,赠送区委区政府四套班子成员,以及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各乡镇。还有一定数量的对外交流。学刊创办以来,主旨明确,版式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广大读者评价较高,被誉为区民间团体最优刊物。
2、最具民族“文化认同”价值意义的标志。而修建宗祠又与各姓氏春秋祭祖,编修宗谱等宗亲大事一样极为重要。中国姓氏文化的姓氏堂号、堂联,只能在姓氏宗祠里最醒目位置上高高悬挂,传统习俗活动也只能在宗祠得到充分展现。所以,在当今时代,能集中连片,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集约用地,有规划,有组织,有统一要求,运用和谐理念来修建各姓氏宗祠以弘扬优秀的姓氏文化,在全国为数不多、甚至是独一无二。
和谐城,在南康区内外百万乡亲的心目中,不仅是祖宗灵魂栖息之地,更是他们和谐共生的家园。这里只有正能量在生成和扩展!好大一个家啊,这是南康人民的幸运,是南康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产物和丰碑!
3、和谐城的创建是顺应时代的盛举。姓氏文化是华夏五千多年文明中
的一颗璀璨明珠,由始祖炎黄开创并经由秦汉时期发展的姓氏,在古代传承中见证了中国文明起源,民族融合和人口迁徙等历史变迁。中国人对先祖的崇敬,对家族的认同,对民族的归属,都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特色。传承姓氏文化,不仅是当代传统文化回归的需要,更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具有创新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南康创建百家姓和谐城,就是以五千年的姓氏文化背景为底蕴,充分展示华夏姓氏这一鲜活文化现象的纵深感,又表现出鲜明的大家庭认同的和谐时代特征。
4、和谐城的创建特色与亮点。
第一,特在和谐上。以“和谐共处”为核心建设各姓氏宗祠,把各姓氏宗亲紧密团结在一起。据统计,南康在籍市民有198姓,百家姓宗祠建筑群不能少于100个姓,于是统一规划建筑宗祠108间,每间宗祠集约用地,占地仅为108平方米。做到大小一样、祠门一样、标高一样、座向一样。祠祠相连、栋栋相接、前檐相平、共墙共壁。人数不分多少、姓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用“先交款、先选址”来平衡选位。
第二,特有弘扬上。以“弘扬祖德”为内容装修宗祠,文字精辟,恩泽悠长。宗祠是祖先崇拜的仪典性场所,那里供奉着祖先的神主像或牌位。各姓氏宗祠108平方米不算大,都设有神龛、拜殿、殿前天井三部分。宗祠装修除了堂匾、楹联、徽记、图腾外,重点是拜殿两厢文化墙和天棚红梁藻井。文化墙用述、记、传、图、表、录的体裁,凝炼展示各姓氏始祖得姓,分支迁徙,家风家教,名人精英等,内容经典,功德突显,异彩纷呈。
第三,特在励志上。以“励志教育”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各姓氏宗祠对先贤的表彰都很醒目,对后嗣的激励都有训示。尤其是奖学基金的设立,把宗亲的乐捐善举用到奖励优秀学子和扶助贫困学生身上。凡高考金榜题名,特别是录取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宗亲学子,都有重奖。此外,还有新婚夫妇到宗祠拜祖誓言的,有敬老活动开展走访的,有伟人纪念召开座谈会的,有农时节气、国家节日开展活动的,整个和谐城天天爆竹响,月月活动忙,成为市民爱国爱家教育的好去处。
第四,特在共谋上。以“共谋发展”为重点联谊四方,合作共赢。各姓氏成立的理事会或联谊会,有章程,有制度,捐款公示,监督严格。宗祠装修有方案、有预算、有招投标,各姓氏捐款大户都获得乐捐功勋称号。
第五,特在传承上。以“文化传承”为己任设立机构,开展活动。中华文化五千年,在灿若繁星的文化长河中,如何让姓氏文化这朵奇葩常开不败,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不懂姓氏文化,就不懂中华文化。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儿女血缘文化,是寻根文化。有了中华姓氏,就有坚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为了传承好姓氏文化,我们成立了姓氏文化研究会,并且开办南山书院。研究会通过民政部门社团登记,有章程,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已编辑出版了书院学刊共六期,编写了《姓氏文化第一城》专著,40万字的《和谐城志》书,已赠送有关图书馆和各社会团体存阅。姓氏文化丛书《源远流长》两册,已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互联网+和谐城”已开通,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了解该姓许多文化信息。
5、普及了对“本同一根”的血缘认同。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各民族之间
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乃是实现中国文化统一性的重要因素。这是体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而姓氏,则是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综合性产物。
中国姓氏知多少?唐朝记载有293个,宋朝《百家姓》有504个,元朝《元和姓纂》有1233个,《续文献通考》所记姓氏有4657个,现代学者统计,中国有姓氏19989个。由于时代变迁,中华民族保留下的姓氏有3500多个,其中,14万人口以上300个大姓中,有171个源于河南,100个大姓中,有97个源于河南。回答了人们一直寻找的“我们从哪里来,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天、地、人”三才与“日、月、星”三光的定位。
 
用千年古老的家族结构的核心文化象征——宗祠,用当代和谐理念,史无前例地把102家不同姓氏的祠堂连片建筑在一起,实现了各家宗祠平起平坐,坤山艮向,方向一致。南康百家姓和谐城的规划设计,开发兴建,体现了地方政府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关注民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永久立于世界人类文化发展史之林。
 
聂振强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姓氏宗亲文化调研组组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委员(第十五届)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委员(第十二、十三、十四届) 、农工党北京市委理论研究基地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姓氏文化研修班》开课人。
研究领域:政党政治,多党合作制度,参政党在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中的监督作用研究;姓氏社会学,姓氏宗亲文化,姓氏宗亲政策及应策研究等。
已有3521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