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槐树”[二]

作者:聂训斌 原创作者:聂训斌 2012-03-13 18:36
浅议“大槐树” (接上文)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以此作为提供赋役的基本单位,则为全国皆然的。黄册的编制, 亦以里为最小单位。每里各造 ..
                             浅议“大槐树”<二>

  (接上文)        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以此作为提供赋役的基本单位,则为全国皆然的。黄册的编制亦以里为最小单位。每里各造册两份一份上缴州县一份存留本里以供考查。里册例须分别开列各花户的人丁、事产的细数。州、县汇集诸里所造之册另造总册一式两份以一份解送于府另一份则连同各里所造之册存留于本地。总册中只载各乡、都人丁事产总数不必备开花户撒数。府复据各州县所造之册如法编造全府总册两份以其一份申解布政司司又据各府造册编成全省总册二份以一份进呈户部。可见,从造册的单位考察进程户部者一本存留于布政使司、府、县者各一本总共四本说明明代户口登记的程序是比较严密的。当时的酷刑很是厉害,私自到百里外就要棍打80以下。其他株连九族的事也是常见。一人犯罪连累无辜的也是屡见不鲜。明洪武二年(1369)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1382)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文字入狱牵连的人人自危。对族谱的传承或多或少有很大的影响。
洪洞县元大德七年(1303)年917日,发生8级大地震,史称河东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记录的地震。由于洪洞人口稠密,农业和文化发达,因此,地震造成的破坏和伤亡极其严重。
  1. 《临汾县志》也记载:死者二十余万人,祸甚惨毒。当时地震灾区人口总共40余万,地震的死亡人数达到人口总数的50%。地震后,元成宗铁穆耳发钞9.6万锭,派遣使者前去救济,减免公差和税务,开放山场河湖,任民采捕,以渡灾年。震后数年余震不止,水渠震坏,三年后,粮食颗粒无收,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七十年后的明朝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
  2. 另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
  3.  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食货志》)
 
   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遣赍冬衣给之。”(《明太祖实录)卷一一0)
   “(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太祖本纪》)
 
   3.一三八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
   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明史·太祖本纪》)
 
   5.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6.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
 
   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六)
 
   10.一四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史·成祖本纪》)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明太宗实录》卷十二下)
 
   11.一四三年。“(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一)
 
   12.一四四年。“(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
   13.一四五年。“(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
 
   14.一四六年。“(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雷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明太宗实录》卷五十)
 
   15.一四七年。“(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
 
   16.一四一四年。“(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
 
   17.一四一六年。“(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明太宗实录》卷一0)
 
   18.一四一七年。“(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雷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卷一O)
《明史》、《明实录》。相对来说,互补性很强。假如《明实录》有避嫌就轻掩盖强制迁民的种种劣行,诸如、官府强迫或欺骗迁民的传说,脚趾甲复形、背手、解手的传说。《明史》是清初开始花了六十年的时间里编撰而成的。为了贿赂民心,颠覆前者,肯定会抨击揭露。丑化别人就等于美化自己,也是政治幕后黑手惯用的伎俩。
    
    《明史》、《明实录》都未提“大槐树”。《洪洞县志》最早出现是在明万历年间。也对距离其二百多年前的移民“大槐树”只字未提。倒是民国六年(1917)的《洪洞县志》第一次记录提到有关“大槐树”的存在。毕竟外地传言议论纷纷,《洪洞县志》也顺应潮流趋势,顺理成章的虚构了框架舞台。让每个虔诚的寻根人尽情舒展发挥。
     顺治《洪洞县续志》、康熙《洪洞县续志》都没有任何记载大槐树、老鸹窝以及洪洞移民的资料。
     “广济寺,在城北永安里,唐贞观二年建,节年被汾水侵塌,今改徙贾村北,官路西,寺名仍旧”。
 
      雍正《洪洞县志》记载广济寺条与万历志基本相同,唯后加一句小字:“即今北桥寺旧址。”说明广济寺至迟已在晚明以前迁到另外一个地方。

    关于“大槐树”的故事大致意思相同:一:“广济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不绝。但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此言一经传开,应迁农户多数挤至大槐树下。结果,凡到树下的农户,全部被迁徙。据说,当时大槐树上有个鸦巢,被迁农民望着鸦巢,触景生情,纷纷说:老鸦尚有个窝,咱到啥时才有安居之日啊!”二:“问我的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祖先的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民谣,渐渐的被封神膜拜。有的忌讳老鸹窝就嫌乌鸦不吉利,改叫喜鹊窝。把喜鹊窝当成祖居地。更有甚者,费心解读老鸹与老鹳的区别。还如人民网:“老鹳登枝,如同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民谣所描述的情景,再现了当时移民依依不舍离别故土的情结。在一年一度的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到来之际,老鹳鸟600年后的再度出现成为继每年思乡鸟回归后的又一奇观。”有这样的推波助澜,以讹传讹。美化“大槐树”都变成神话“大槐树”了。

    号称几百万人的大移民,不都会把自己家乡名字忘掉吧,迁出的和寻根的比例失衡都认同一个地方本身就是有问题。我镇司姓族谱就记载迁民来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扶风里(乡称“里”)老官屋野櫵卧,这个就很清晰。和老鸹窝不能混为一谈。我的理解是,这民谣不是一人在吟唱,更像是两个人一问一答的对唱。朱元璋小时候当过和尚最忌讳别人揭他短,据说有人写了“殊字,而招来杀身大祸。朱元璋认为分开就成“歹”“朱”。寓意骂他不是好东西。移民敢怒不敢言,老鸹窝应该在树上啊!大槐树下只有广济寺,里面有和尚就指桑骂槐诅咒嘲笑朱元璋。把他比作乌鸦人人厌恶。这只是我戏说。广济寺当时存不存在还是一回事。唐朝原址被毁,重建另选新址。就今天看到的二代、三代“大槐树”也和原来没关系。话说回来,即使存在,广济寺本是佛门圣地,理应在个偏远清净之地,在大路边上又不是开超市,要人气。
移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移民中渐渐出现了地主、富农,家道殷实又重视教育的人家开始出现有文化的后代,有的甚至考取了功名,成为官宦之家。
  从洪武年开始,大明王朝致力于中原正统(即儒家礼仪)的恢复与重建。这种努力通过地方士绅的言传身教,很快为普通大众所仿效,其中修家谱、立祠堂尤为底层百姓所热衷。
  按旧制,庶民之家不许建家庙,祭祀祖先也仅限祖父母、父母两代(洪武十七年改为曾、祖、弥三代)。但宋代以来,士大夫私立家庙、私修家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奏请天下臣工皆可立家庙,获准。从此,平民百姓也开始修家谱、立祠堂。
此时距明初大移民已有一个多世纪,最初的移民祖先大多没有文化,几代之后,人们连祖先的名讳、故乡何处都搞不清楚了。可修家谱又必须追溯祖先姓名、故里和代际传承,于是移民后裔,甚至当地居民纷纷利用早已模糊不清的移民传说,道听途说,为自己的祖先创造一段冠冕堂皇,又经不起推敲的历史。
都说炎黄陵前祭祖,“大槐树前寻根。我想这个根一定要延伸。不能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即使炎黄二帝也仅仅指汉族膜拜。现在笼统的说法都是炎黄子孙。少数民族就不乐意。聂氏宗亲也有好多少数民族的。比如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位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宗亲就是瑶族,班行:代、吉、生。其余渊源不详。他也郁闷的是寻亲无迹可觅。遥远的历史我们可以推测假想,眼前的变故怎么也让人费解。再如,我现在的同事,湖南怀化沅陵人,向姓,祖辈皆是汉族,他和好多同龄人都改了苗族。究其原因就是为了上学加分、生育宽泛、政策补贴。有些事还真的说不清!有些事说的清楚还非要往糊涂里去办!
 
  “大槐树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寻根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我想起宋代文豪苏东坡,苏轼在黄州时所作两首赤壁诗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自南北朝以来,赤壁古战场到底在哪里一直存在争议。汉阳、汉川、黄冈、武昌、嘉鱼、蒲圻六个赤壁说。其中蒲圻是论证比较靠谱的地方。显然苏轼怀古一次次跑错了地方。但并不妨碍真挚情怀流露,豪情激荡,气势雄壮的感情抒发。这仅是苏轼的个人行为,就像我们平时出行搭错车,饭店进错屋一样。但认祖归宗这事就不同,必须慎之又慎!马虎不得!祖先的渊源一定要用怀疑的眼光去考证,不管祖先的身份富贵还是清贫。我们寻找着同宗,或许同宗也在寻找我们。如果乱改渊源,遇同宗而不敢相认,弄巧成拙,岂不扼腕长叹。牵强附会撰改渊源,也让后人贻笑大方。
 
   写此短文,本意理清脉络,追本溯源。奈自己见识肤浅,论证难免极端偏见,望心怀大度者见谅!

   临近清明节。追终慎远,缅怀先人,遥寄哀思,让我们更好延续传统美德,继承正直秉性,齐心协力,振兴聂族!
                                                              聂胡同村   聂训斌
                                                                            QQ:437600168
                                                                                                     2012.03.12

 
 
 
 
已有1450人阅读

聂昌华:我们的先辈是“湖广填四川”来西部开发的,来自“狮子石”山下,不知是哪里?(20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