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南 省 "聂" 地名 [三]

作者:admin 2021-12-27 16:59
上蔡县-聂庄 地名来历:因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初年间(1368-1644),魏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居住,取名魏庄,后与邻村朱庄,康 ..
 
上蔡县-聂庄
 
地名来历:因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初年间(1368-1644),魏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居住,取名魏庄,后与邻村朱庄,康庄并为一体,3村人共议取村名聂庄。
 
历史沿革:清属朱孝图朱俭里。1931年属第九区(百尺)。1941年属西洪乡。1949年属百尺区。1952年属十三区(周庄)。1961年属周庄人民公社贾竹园生产大队。1966年划属城郊人民公社贾竹园生产大队。1983年底社改乡,属城郊乡贾竹园村民委员会。1987年划属芦岗乡贾竹园村民委员会。2009年5月县城区划调整设街道办事处,所辖村民委员会改称社区居委会,属蔡都街道贾竹园社区居委会。
 
 
 
上蔡县-后聂
 
地名来历:因姓氏及地理方位而得名。
 
地名含义:据传,该村原是从现在的大路李乡聂坡村迁移两大户姓聂的居住于此。两户分住在南北相距约200米,本村在北,北为后,故名。
 
历史沿革:清属朱孝图孝感里。1931年属第九区(百尺)。1941年属朱陈乡。1949年属百尺区。1952年属周庄区。1958年属大路李人民公社后聂生产大队。1966年划属城郊人民公社后聂生产大队。1983年底社改乡,属城郊乡后聂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芦岗乡后聂村民委员会。2009年5月划属卧龙街道后聂社区居委会。
 
 
 
上蔡县-前聂
 
地名来历:因姓氏及地理方位而得名。
 
地名含义:据传,该村原是从现在的大路李乡聂坡村迁移两大户姓聂的居住于此。两户分住在南北相距约200米,本村在南,南为前,故名。
 
历史沿革:清属朱孝图孝感里。1931年属第九区(百尺)。1941年属朱陈乡。1949年属百尺区。1952年属周庄区。1958年属大路李人民公社前聂生产大队。1966年划属城郊人民公社后聂生产大队。1983年底社改乡,属城郊乡前聂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芦岗乡前聂村民委员会。2009年5月划属卧龙街道前聂社区居委会。
 
 
 
上蔡县-北聂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驻北聂村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末清初(1644),由山西洪洞迁来姓聂的兄弟二人在此居住,因该村地势低洼,故取名聂坡。后来聂中的户口增多,因该村委驻北聂,故称北聂村委会。
 
历史沿革:清属白汝图百尺里。1931年属百尺镇。1949年属百尺区。1958年设栗庄生产大队,属百尺人民公社。1983年10月,从栗庄生产大队,分出南、北聂庄生产大队,同年底社改乡,百尺人民公社改称百尺乡,北聂生产大队改称北聂村民委员会,划属大路李乡。
 
 
 
上蔡县-南聂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驻南聂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末清初(1644),由山西洪洞迁来姓聂的兄弟二人居此,因该村地势低洼,故名聂坡。后兄弟分居两村,该村居南,称南聂。
 
历史沿革:清属百汝图百尺里。1931年属百尺镇。1949年属百尺区。1958年设栗庄生产大队,属百尺人民公社。1983年10月,从栗庄生产大队,分出南、北聂庄生产大队,同年底社改乡,百尺人民公社改称百尺乡,南聂生产大队改称南聂村民委员会,划属大路李乡。
 
 
 
上蔡县-聂坡
 
地名来历:因地势及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聂氏祖碑文曰,先祖聂满仓乃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迁此建村,因地势坡洼,故名。
 
历史沿革:清属百汝图。1931年属第九区(百尺)。1949年属百尺区。1950年属第四区(百尺)。1958年属百尺人民公社聂坡生产大队。1976年属大路李乡聂坡生产大队。1983年属大路李乡聂坡村民委员会。
 
 
 
上蔡县-南聂
 
地名来历:因地理方位及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聂氏祖碑文曰,先祖聂满仓乃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明初(1369)迁此,因村建大坡中枯汝河岸边,故名。
 
历史沿革:清属百汝图,后属百尺里,1931年属第九区(百尺)。1949年属百尺区。1950年属第四区(百尺)。1958年属百尺人民公社聂坡生产大队。1976年属大路李人民公社聂坡生产大队。1983年属大路李乡聂坡村民委员会。
 
 
 
上蔡县-聂庄寨
 
地名来历:以姓氏及建筑物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洪武年间(1368—1398),聂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故名聂庄,清康熙十八年(1679),筑寨后改名为聂庄寨。
 
历史沿革:清属百汝图。1931年属第九区(百尺)。1941年属湖岗乡。1949年属百尺区。1958年属百尺人民公社小和生产大队。1961年划属周庄人民公社小和生产大队。1966年划属西洪人民公社小和生产大队。1983年底社改乡,属西洪乡小和村民委员会。
 
 
 
平舆县-聂寨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民委员会驻聂寨故名。
 
地名含义:明成祖年间(1403-1424年),聂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成村后为防盗贼筑成寨,得名聂寨。
 
历史沿革:民国属汝南县西洋店乡十二保;1949年属汝南县西洋乡孟湾小乡;1951年4月,汝南、平舆分治后,属平舆县聂寨初级社;1958年属西洋店公社;1960年设立聂寨生产大队;1983年撤销聂寨生产大队,设立聂寨村民委员会,属西洋店乡;1999年属西洋店镇,沿用至今。
 
 
 
平舆县-聂寨
 
地名来历:以姓氏及建筑物寨墙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成祖年间(1360—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聂姓在此定居,得名聂庄;后又迁来周、鲁两姓人,在此共同修寨防乱,故名聂寨。
 
历史沿革:清属汝南县;民国属汝南县西洋店乡十二保;1949年属汝南县西洋店汪洋小乡;1951年属平舆县;1957年属平舆县西洋店乡孟湾小乡;1958年属西洋店人民公社詹庄营;1963年属西洋店人民公社聂寨生产大队;1983年属西洋店乡聂寨村民委员会;1999年属西洋店镇聂寨村民委员会;经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确定该村标准名称为聂寨,沿用至今。
 
 
 
平舆县-聂庄
 
地名来历:以姓氏儿而得名。
 
地名含义:唐朝初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聂氏在此建庄,成村后得名聂庄。
 
历史沿革:民国属汝南县四区;1949年属汝南县二区;1951年属平舆县四区;1957年属李屯中心乡;1960年属李屯人民公社大朱生产大队;1961年属郭楼人民公社宋海生产大队;1963年属郭楼人民公社孙庄生产大队;1983年属郭楼乡宋海村民委员会;2007年属郭楼镇宋海村民委员会;经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确认该村标准名称为聂庄,沿用至今。
 
 
 
正阳县-聂洼
 
地名来历:因姓氏及地形地貌而得名。
 
地名含义:清初,聂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处洼地,故名。
 
历史沿革:清属礼联保,1921年属同心乡,1932年属铜钟联保,1945年属铜钟乡,1956年属姚楼中心乡,1957年属铜钟乡,1958年属铜钟人民公社二营,1961年属姚楼生产大队,1962年属铜钟生产大队,1967年改属姚楼生产大队,1983年属铜钟乡姚楼村民委员会。1988年12月根据《关于确山等县撤乡建镇的批复》(驻地民字〔88〕37号)文件改属铜钟镇。1999年5月姚楼村民委员会分出建姚前村民委员会。
 
 
 
正阳县-聂寨
 
地名来历:因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清初,姜姓由湖北麻城迁此,名小姜庄。光绪年间(1874—1908),聂姓在小姜庄西建村,称小聂庄。后两庄连为一体,称今名。
 
历史沿革:明属新兴里,清属新兴保,1921年属亲仁乡。1932年属亲仁联保。1945年属王店乡第十四保。1950年属盛楼乡。1956年属永兴铺中心乡。1958年属铜钟人民公社八营。1961年属吴相生产大队和盛楼生产大队,1962年属铜钟人民公社,1975年属永兴人民公社胜利生产大队,1981年属屈楼生产大队。1983年属永兴乡屈楼村民委员会。2009年11月根据《河南省民政厅关于正阳县永兴乡撤乡建镇的批复》(豫民行批〔2009〕42号)文件改属永兴镇。
 
 
 
确山县-聂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民委员会驻聂庄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朝初期(1368年-1434年),聂氏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此地,在此定居并建村,取名为聂庄。
 
历史沿革:清属西三保。民国属瓦岗区。1949年属第二区。1958年设立宋楼生产大队,属石滚河人民公社。1962年属竹沟人民公社。1976年属石滚河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普会寺人民公社宋楼生产大队重名,根据《关于对确山县重名大队更名、命名的批复》(驻政文〔1981〕63号)文件,以驻地聂庄更名为聂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撤销聂庄生产大队,设立聂庄村民委员会,简称聂庄村委会,属石滚河乡。2009年5月属石滚河镇。
 
 
 
确山县-聂庄
 
地名来历:以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朝初期(1368年-1434年),聂氏祖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此地,在此定居并建村,取名为聂庄。
 
历史沿革:清属西三保。民国属瓦岗区。1949年属确山县第二区石滚河乡。1956年属聂庄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属石滚河人民公社。1958年属石滚河人民公社聂庄生产大队。1962年属竹沟人民公社。1976年恢复石滚河人民公社,仍属石滚河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属石滚河乡聂庄村民委员会。2009年5月石滚河乡撤乡建镇,属石滚河镇。
 
 
 
汝南县-聂庄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所在地聂庄而得名。
 
地名含义:清初(1644-1722),聂姓由今上蔡县聂坡迁此建村,故名聂庄。
 
历史沿革:清属汝阳县韩庄店。1913年属汝南县。1935年属十区寒庄店。1938年辖区属五区徐寨联保。1949年属七区侉子营、八里庄乡和八区大肖庄乡。1950年分属八区侉子营、大肖庄、八里庄乡。1951年属八区侉子营乡。1955年7月,设有聂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属康店中心乡康店乡。1957年3月,属康店乡。1958年8月,由聂庄、前葛湾、和庄、林庄、邱楼、许庄、后葛湾、侉子营、前老庄、后老庄建聂庄生产大队,属光明人民公社。1961年9月撤销聂庄生产大队,将所辖村划归林庄生产大队,属老君庙区康店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区,属老君庙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68年3月,属光明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75年2月,属韩庄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81年7月经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驻政文〔1981〕57号文件批复,林庄生产大队析出聂庄、和庄、前葛湾、后葛湾、前老庄、后老庄、侉子营建聂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改称聂庄村民委员会,简称聂庄村委会,属韩庄乡。2011年12月,属韩庄镇,并沿用至今。
 
 
 
汝南县-聂庄
 
地名来历:因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明洪武年间(1368—1398)聂姓始居,村多橡树,有“聂橡林”之说,后称聂庄。
 
历史沿革:清属汝阳县和孝店。1913年属汝南县。1935年属九区常兴店。1938年属四区常兴店联保。1950年属十区王集乡。1955年7月,属王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属常兴中心乡王集乡。1957年3月,属常兴乡。1958年8月,属红旗人民公社王集生产大队。1959年3月,属和孝人民公社王集生产大队。1961年9月,属和孝区常兴人民公社王集生产大队。1962年7月撤区,属常兴人民公社王集生产大队。1983年12月,属常兴乡王集村民委员会。2011年3月,属常兴镇王集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汝南县-聂庄
 
地名来历:以姓氏得名。
 
地名含义:清初(1644-1722)聂姓由今上蔡县聂坡迁此建村,故名聂庄。
 
历史沿革:清属汝阳县韩庄店。1913年属汝南县。1935年属十区寒庄店。1938年属五区徐寨联保。1949年属七区侉子营乡。1950年属八区侉子营乡。1956年2月,属康店中心乡康店乡。1957年3月,属康店乡。1958年8月,属光明人民公社聂庄生产大队。1961年9月,属老君庙区康店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62年7月撤区,属老君庙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68年3月,属光明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75年2月,属韩庄人民公社林庄生产大队。1981年属聂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属韩庄乡聂庄桥村民委员会。2011年12月,属韩庄镇聂庄桥村民委员会。
 
 
 
新蔡县-聂庄
 
地名来历:以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因聂姓人氏在此建村,村名以姓,故名聂庄。
 
历史沿革:1912年属玉碑寺。1941年属铁台镇。1948年属闫湖区。1951年属新蔡县三区(砖店),同年12月属新蔡县五区(陈店)。1956年属陈店中心乡。1958年8月属东风人民公社阎楼生产大队。1962年10月属陈店人民公社。1984年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属阎楼村民委员会。1999年12月陈店撤乡建镇,属陈店镇管辖至今。
 
 
 
安阳市
 
文峰区-聂村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据调查,古时“打春牛”活动以示迎春,该村承担“春牛”的制作,老艺人捏春牛简称捏春,该村以谐音得名聂村,村民委员会驻聂村而得名。
 
地名含义:聂村村民委员会因村级行政组织改革,由村民民主选举而产生,是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历史沿革:聂村于1947年从安阳县划归邺县;1949年5月6日设置安阳市;1952年从邺县划归安阳市;1958年成立聂村大队,原属红旗公社;1959年归灯塔公社(文峰区);1962年从灯塔公社分出,归东关区;1968年属东郊公社;1983年更名为聂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安阳市区划调整,划归文峰区。名称沿用至今。
 
 
 
文峰区-聂村
 
地名来历:据民国二十二年《续安阳县志》记载称聂村。
 
地名含义:据调查,古时“打春牛”活动以示迎春,该村承担“春牛”的制作,老艺人捏春牛简称捏春,该村以谐音得名聂村。
 
历史沿革:聂村于1947年从安阳县划归邺县;1949年5月6日设置安阳市;1952年从邺县划归安阳市;1992年将聂村、东屠家庄、打线沟、徐家桥、毛家庄五个自然村合并称为聂村。名称沿用至今。
 
 
 
滑县-聂庄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于1983年改设村委会并由老爷庙乡政府命名并报县政府审批得名。
 
地名含义:据传,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聂氏十一世祖聂守业携妻子儿女由高鹅寺(今高平镇蒙堤村)逃荒落居唐古寺西北300米处垛庄西场小屋,以扛活为生。后来垛庄因遭抢劫被灭亡后,聂氏人家趁废墟立庄,以姓取名,称为“聂庄”。
 
历史沿革:1949年由滑县第六区管辖;1958年建队,称聂庄大队,由老庙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建乡,称聂庄村民委员会,由老爷庙乡管辖,沿用至今。
 
 
 
滑县-聂家寨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于1983年改设村委会并由牛屯镇政府命名并报县政府审批得名。
 
地名含义:该村东庙碑文记载,上溯数百年前有姓聂的在这里居住,故以姓氏得名聂家寨。
 
历史沿革:1958年建队,称聂家寨大队,由延津县牛屯区冯付公社管辖;1962年归回滑县,称聂家寨大队,由牛屯公社管辖;1975年分队,从中分出,因大队驻聂家寨,称聂家寨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称聂家寨村民委员会,由牛屯乡管辖;1987年撤乡建镇,改由牛屯镇管辖,沿用至今。
 
 
 
滑县-聂庄
 
地名来历:因姓氏得名。
 
地名含义:据传,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聂氏十一世祖聂守业携妻子儿女由高鹅寺(今高平镇蒙堤村)逃荒落居唐古寺西北300米处垛庄西场小屋,以扛活为生。后来垛庄因遭抢劫被灭亡后,聂氏人家趁废墟立庄,以姓取名,称为“聂庄”。
 
历史沿革: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建村;1949年属滑县第六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由聂庄大队管辖,属老爷庙公社魏庄村管理区;1984年撤社建乡,由聂庄村民委员会管辖,属老爷庙乡,沿用至今。
 
 
 
滑县-聂家寨
 
地名来历:以姓氏得名。
 
地名含义:该村东首庙碑文记载,“上朔数百年前有聂姓人家在这里居住”。故以姓氏得名“聂家寨”。
 
历史沿革:明朝时期建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由聂家寨大队管辖,属延津县牛屯区冯付公社;1962年归回滑县,由聂家寨大队管辖,属牛屯公社;1975年分队,由聂家寨大队管辖;1983年撤社建乡,由聂家寨村民委员会管辖,属牛屯乡;1987年撤乡建镇,改由牛屯镇所辖,沿用至今。
 
 
 
鹤壁市
 
浚县-聂渡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驻地聂渡而命名。
 
地名含义:聂渡因姓氏和古渡口得名。该村原为卫河古河道的一个渡口,明洪武年间,聂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以姓取名聂家渡,后简称聂渡。
 
历史沿革:1949年隶属于浚县二区,1958年为小河公社聂渡大队,1983年为小河乡聂渡村民委员会,1995年为小河镇聂渡村民委员会至今。
 
 
 
浚县-聂村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驻地聂村而命名。
 
地名含义:聂村因姓氏得名。据府君庙碑记载:唐朝就有聂村,以姓得名。毁于金天会九年(1131)黄河水灾,灾后村民西迁建村。明初李、郑、赵三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沿用原名。
 
历史沿革:1949年隶属于浚县三区,1958年为王庄公社聂村大队,1983年为王庄乡聂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为王庄镇聂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淇滨区-聂下务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驻地聂下务而得名。明崇祯年间,该村因下大雾免受战事袭扰,又因聂姓居多,取名聂下务。
 
地名含义:是负责聂下务村务管理工作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历史沿革:1949年属浚县四区。1958年设聂下务大队,属浚县钜桥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为浚县钜桥乡聂下务村民委员会。1998年乡改镇,为浚县钜桥镇聂下务村民委员会。2009年区划变更,为淇滨区钜桥镇聂下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浚县-聂渡
 
地名来历:该村以姓氏和古渡口命名。
 
地名含义:该村原有卫河古河道渡口,明洪武年间,聂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冠以姓氏取名聂家渡,后简称聂渡。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该村1949年隶属于浚县二区,1958年隶属于小河公社聂渡大队,1983年隶属于小河乡聂渡村民委员会,1995年隶属于小河镇聂渡村民委员会至今。
 
 
 
淇滨区-聂下务
 
地名来历:据《浚县志·金石录》(1801年版)记载:明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军和政府军在该村一带交战,因大雾迷漫,该村免遭袭扰,为纪念此事,取名下雾,后以聂姓居多,改名聂下务。
 
地名含义:因明崇祯年间下大雾此村免受战事袭扰,后此村聂姓居多而命名,为聂下务村民居住地。
 
历史沿革:1949年属浚县四区。1958年始设大队,属浚县钜桥人民公社聂下务大队管辖。1983年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属浚县钜桥乡聂下务村民委员会管辖。1998年乡改镇,属浚县钜桥镇聂下务村民委员会管辖。2009年区划变更,属淇滨区钜桥镇聂下务村民委员会管辖。沿用至今。
 
 
 
浚县-李聂村
 
地名来历:该村以姓氏命名。
 
地名含义:据赵聂村府君庙碑记载:唐朝就有聂村,以姓得名(聂姓早已绝嗣),另据《浚县志》载:聂村毁于金天会九年(1131)黄河水灾,灾后村民西迁建村,即今赵聂村。明初李姓自山西洪洞迁聂村附件定居,取名李聂村。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该村1949年隶属于浚县三区,1958年隶属于王庄公社聂村大队,1983年隶属于王庄乡聂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隶属于王庄镇聂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浚县-赵聂村
 
地名来历:该村以姓氏命名。
 
地名含义:据该村府君庙碑记载:唐时就有聂村,以姓得名(聂姓早已绝嗣)。据《浚县志》:聂村毁于金天会九年黄河水灾,灾后村民西迁建村,即今赵聂村。明初赵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冠以姓氏取名赵聂村。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该村1949年隶属于浚县三区,1958年隶属于王庄公社聂村大队,1983年隶属于王庄乡聂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隶属于王庄镇聂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浚县-郑聂村
 
地名来历:该村以姓氏命名。
 
地名含义:据府君庙碑记载:唐时就有聂村,以姓得名(聂姓早已绝嗣)。据《浚县志》:聂村毁于金天会九年黄河水灾,灾后村民西迁建村。明初郑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冠以姓氏取名郑聂村。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该村1949年隶属于浚县三区,1958年隶属于王庄公社聂村大队,1983年隶属于王庄乡聂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隶属于王庄镇聂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济源市
 
济源市-聂庄村民委员会
 
地名来历:因村委会驻聂庄而得名。
 
地名含义:据聂氏家谱载,清康熙年间,聂应训由本市北杜村徒居于此,村以姓名。
 
历史沿革:1949年建国后属济源县二区。1955年属济源县轵城中心乡。1958年属轵城人民公社,名为聂庄生产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轵城乡,名为聂庄村民委员会。1990年撤乡建镇,属轵城镇,名为聂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济源市-聂庄
 
地名来历:因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据聂氏家谱载,清康熙年间,聂应训由本市北杜村徒居于此,村以姓名。
 
历史沿革:1949年建国后属济源县二区。1955属济源县轵城中心乡。1958年属轵城人民公社聂庄生产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轵城乡聂庄村民委员会。1990年撤乡建镇,属轵城镇聂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济源市-聂家庄
 
地名来历:因姓氏而得名。
 
地名含义:村民因聂姓居多,故名。
 
历史沿革:1949年建国后属济源县六区。1955年属济源县王屋区。1958年属王屋人民公社桥后沟生产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王屋乡桥后沟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乡建镇,属王屋镇桥后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济源市-聂政冢
 
地名来历: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的衣冠冢。
 
地名含义:乡人为纪念他,在此修衣冠冢。俗称刺客墓。
 
历史沿革:宋代在墓前建聂政祠,俗称将军庙。历代都有修葺。现存明代享堂及明、清、民国碑记六通,记述聂政的事迹和修葺情况,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已有878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