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8阅读
  • 0回复

聂姓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9-26
聂都明[发贴]

聂姓说


聂都明     


2008915日)


聂姓,当今中国常见姓氏。览聂氏族谱及相关史料记载,聂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始祖避祸于卫国时,有功于王室,升为士大夫,受封于聂城,其子孙为纪念先祖,采地为姓,聂姓始成。探寻聂姓初始之地,传说纷纭,但源于今山东省的聊城、河南省的清丰县、山西省的夏县等的说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河东郡,是聂姓在历史上形成的第一个郡望,在今山西省夏县一带。聂姓先人在该地形成大聚居,名望之士众多,具有人旺丁茂之势。后,此处聂姓开始四处迁衍,但由此迁出的聂姓子孙都念念不忘河东这个地方,他们牢记自己是河东人氏,无论迁往何处都会在自家门前打出“河东聂氏”的灯笼,告诉过往行人本族的来处,更是想告诉过往的本家兄弟路经时千万要进来歇歇脚,共叙一下族人之间的情谊。自此,天下聂姓皆号称河东聂氏。经若干年的迁徙,在今浙江省新安江一带聂姓再度突起,呈现大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聂姓历史上的第二个郡望——新安郡。该郡成于三国战乱之际,存在时期不长,聂姓又向四方播迁,故该郡在聂姓族群中影响不大,加上原属河东郡,因此河东聂一直沿用在全族人之中,这就是不见“新安聂”之故吧。


聂姓经历的迁移,同中国旧时期的朝代更迭息息相关。战争是聂姓迁移的最大动力,在战乱中,聂姓先祖有作为军人随军征战而迁居异地者,也有普通聂姓族人为避战乱而迁居他乡的。政策促使的迁移在聂姓族谱中也有记载,明朝初期的山西兴洞大槐树移民中,聂姓作为移民被分迁到全国各地,后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聂姓又开始了西迁生涯。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导至聂姓先祖不断寻找最好去处的重要因素。种种因素的助推,使当今聂姓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每个角落。


览史观今,聂姓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由北而南,后又由南而北的发展进程。魏晋时期,河东聂氏遍衍南北。三国时,在北方,魏大将张辽本聂壹之子,因有功于王室,曹操赐姓为张,其家族遂改为张姓,北方聂族呈下降态势。同时期的南方,以丹阳太守聂友为代表的聂姓同样以功名扬天下,为聂姓在南方繁衍生息赢取了大好时机,后聂友迁居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南方聂姓呈上升势态。该时期,聂姓在江西有很大的发展。至元明时期,江西的聂族开始向周边省市迁移,今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广东省、贵州省、山东省等省市的聂姓有很多来自于江西省。据他省的聂族寻源资料显示,迁出之前,他们的先祖多居于今江西省的吉安、宜春、临川等地区,当前,这三地仍是江西省聂族分布较多的地区。经过数千年的迁徙繁衍,聂族在祖国的大地上立足生根,健康发展。今天的聂族,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广东省等省市。


聂族人才辈出,载史册者浩如烟海,千古留芳,润泽后人。河东聂氏第七世聂政,为我族第一位载入史册的名人,政公身有千斤力,好行仗义,因避祸入齐时以屠为业,时严仲子相请除奸相侠累。政公不惜自身性命,义无反顾前往刺杀侠累,事成后为不连累族夷而自毁容貌,其事迹在《史记》之刺客列传中有祥细记载。河东聂氏29世聂友,仕吴为丹阳太守,治政有功名载史册。河东聂氏45世聂夷中,以诗留传千秋,其诗作为后人广为传颂。河东聂氏53世聂昌,官至户部尚书,以忠效洒血疆场,千古留名。还有元朝的聂辉(官至兵、工二部尚书)、聂圭(授都元帅),明朝的聂豹(兵部尚书)、聂大年,清朝的聂士成(清庭名将,官直隶提都)、聂缉 (历任上海道台,江苏浙江巡抚),近代的聂耳、聂荣臻、聂凤智、聂鹤亭、聂壁初等等,聂氏家族扬名立万者难以数计。


待续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