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73阅读
  • 0回复

郭厚村“聂氏宗祠”重修碑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4-18
一、郭厚村“聂氏宗祠”重修碑记
                 聂国璋
建祖庙,欣逢盛世;修宗祠,恰遇明时。尊崇古训传鸿运,勖勉子孙展懋勋。
郭厚,千秋古村,鼎盛旺族。始祖云仪公,唐开成年间﹙836—841﹚携子孙由抚州战坪迁居于此,起名郭厚。郭者,土坡也;厚者,厚德也。千百年来,繁衍生息,香火缭绕,先后又有子孙从郭厚迁徙清丰城上,上村,松湖,利城城前,荣湖新居、老居,溪源、麦源,㘭上等附近邻村定居发展。郭厚属丰城市辖治,与樟树市毗连,现村内住有500余住户,1700多人。膏壤沃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民风淳朴,村人和睦:实乃静穆殷实之乡,修身养性之地也。
克勤克俭创基业,历尽沧桑;呕心沥血育人才,几经磨砺。昔日,始祖三十二世孙 承宗公 于清乾隆年间远赴湖南常德创建“聂振茂药号”,造福四方,惠及万民。老字号牌匾至今高悬常德。“聂振茂药号”享誉楚湘,名播北南,深得三湘父老厚爱,郭厚子孙推崇。“药号”在家乡创建“渊源小学”,义务培养乡人子弟。修道路,建宗祠,竭心尽力;整塘岸,栽竹木,协作同行。今天,以三十七世孙聂景华先生为代表的“华伍集团”,经十多年的努力拼搏,已雄居江西机械行业十强企业之列,成为丰城市的明星企业和纳税大户,是丰城市民营企业首家上市公司。“华伍”为家乡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为之喝彩,村民与此为荣。郭溪父老称颂景华兄弟的故乡情结,桑梓同侪赞誉“华伍”集团的仁心义举:谋村略,整村容,他们出谋划策;修村路,兴村业,他们慷慨解囊。                          
想当年,民居幢幢,里巷深深,石板铺大道,车衢通药城;看今朝,小楼林立,百业俱兴,村道连国道,汽笛鸣新村。
承前启后设祖庙,“讲信修睦”建祠堂。清光绪七年﹙1881﹚,由村民筹建,“聂振茂”悉力资助的“聂氏宗祠”落成竣工。祠宇历经百有三十春秋之风雨侵蚀,殿宇损毁,文物遗失;虽几经修缮,仍难以为继。鉴于此,经聂景华先生倡议,并在其主要资助下,族中贤达极力主张重修祠宇,再振雄风。新祠屹立村前中央原祠福地,坐西北,面东南,占地370平方米。殿内,两天井,一神台,双层回廊绕中堂。殿宇仿砖木结构,既留古风古貌,又呈现代风格:巨柱支撑,宏梁牵系;铭文刻字,图画雕饰。“親睦堂”牌匾高悬殿宇上首,祖宗牌位端坐中央,聂氏族谱静卧宇耳。神龛牌匾居上殿,木雕石刻布两边。殿前,“聂氏宗祠”高悬门楣,颂祖楹联镌刻两侧,上书“云行雨泽千秋润,宗贤磊磊;仪正范尊四海倾,祖谕殷殷”。新祠左为祖庙,右为附房,总面积510平方米,于2010﹙农历庚寅﹚年清明节后动工奠基,2011年冬至日竣工落成。殿宇雄伟,气势恢弘。
承祖制,“聂氏宗祠”匾额仍保留;尊时风,郭溪诸姓村民无等次。“聂氏宗祠”是全体村民尊宗敬祖之堂,集会议事之厅,文化娱乐之地。古人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愚以为,“村民绘彩村增色,怎管夷吾姓字名”,凡为郭厚发展作出贡献的全村子弟,贤达英才,必将永载村史,让后世缅怀。此次重修祠宇捐款捐物者,宗祠内或镌懿名、或悬肖像、或书业绩、或简踪迹,供子孙景仰。
新祠落成兮,瑞雪兆祺;我村老幼兮,雀跃欢欣。颂我祖先兮,业精于勤;观我子弟兮,门楣光大;祈我后嗣兮,青胜于蓝。承祖宗宏德,光民族传统,扬时代新风。郭厚基业,定日益壮大;故乡才俊,必再创辉煌。
倡仁彰善兮,巍巍祠宇;脱颖见锥兮,泱泱旺族。光宗耀祖兮,山河同在;启嗣导胤兮,日月齐辉。承恩咏诵兮,敢竭鄙怀;鸿儒云集兮,羞疏短记。幸甚幸甚!
    注: 此《碑记》镌刻在祠宇右壁上位。                     作者云仪公第三十九世孙
                                                                               江西省樟树中学教师
                                               公元2011年12月冬至日           郭厚村聂氏字辈歌(始于三十五世,后四句由聂国璋补拟
         大宗之庆詠明良,谦豫同观景运昌。
         晋益升恒家履泰,咸临丰萃复安康。
         攀蟾采桂规斯商翰关津竞栋梁
慷慨晖霓齐著暖,儒生骁将誉轩昂
  
  

   三、振业济困,茂胤扶弱
                 ——“聂振茂药号”发展历程追忆
                         聂国璋
清乾隆四十五(1780)年,聂承宗在常德“聂元泰药店”基础上,于水巷口创建“聂振茂药号”,至1949年常德解放,历经170年,为常德首屈一指的家族企业。解放后,“药号”公私合营,继续服务于广大民众。直至今天,她仍是常德市为数不多的老字号企业之一。
1、借“枝”起步,艰苦创业
“聂振茂药号”创始人聂承宗,系江西省丰城县(现丰城市)拖船郭厚村人,为郭厚村始祖聂云仪之三十二世孙。他本为贫苦农耕之人,后承继亲友旧业,于常德东门外二里铺街开设小本经营的“聂元泰药店”。承宗借“枝”起步,慎端滚烫危瓷;艰苦创业,累积些微盈利。历数载春秋,方选址水巷口,创建传世“聂振茂”。
2、坚持经营理念,诚信服务大众
“聂振茂药号”自开设以继,始终秉持“振业济困,茂胤扶弱”之经营理念,忠实服务患者,俭朴发展自身,而累获民众同声赞誉,“药号”盈利也与日俱增。据载,“药号”鼎盛期年销售额达100多万银元,获纯利20万银元之巨。除常德本埠外,“药号”于清同治年间,先后在江西樟树,湖北汉口,湖南湘潭等药材集散地开设“茂记”药号,并在广州、重庆、宁波、营口、祁州(今河南安国)、禹州(今河南禹县)等地设专庄可见“聂振茂”生意之盛。清光绪二十六(1900)年,“聂振茂”甲子双庆,适逢壬辰(1892)进士,江西高安人蓝钰(字 石如)先生自京返赣省亲,途径常德,欣然命笔,撰序恭祝,谓“上有先父兄,以艰苦而成世业;下有佳子弟,以忠厚而焕家声”。蓝进士称颂“药号”“阻长支以固资斧,裁浮费而守俭朴”,“赌博烟花规在必禁,膏丹丸料货每求真。章程整肃,遂驰远近之名;市价廉宜,常满宾客之意”。足见“聂振茂”声名之盛,影响之广矣哉!
聂承宗深知,创业难,守业更不易。为使“聂振茂”这金字招牌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他费尽心机苦心经营,恪尽职守始终如一,毫不懈怠力促成功;他晓谕子孙力戒骄奢,公正廉洁戮力操持,扶弱济困助危救难。“聂振茂药号”店堂高悬“天人共鉴”“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匾额和对联,昭示其经营之道。
质量是企业之生命线。“聂振茂药号”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患者至上之原则,从不懈怠,长抓不放。“药号”自制的膏丹丸散,坚持“遵古泡制”,恪守传统处方,选用精优原料,精心泡制一丝不苟。以名牌产品“聂振茂虎骨酒”为例,“药号”于清末之季,慨然贷给濒临破产的汉口“李有大酒号”纹银万两,使其起死回生,重整旗鼓,以换取该店将高质量的汾酒售于药号。故此,“聂振茂虎骨酒”驰名湘黔赣鄂,经久不衰。又如参茸药丸,配方均选用“高丽野参”“关东鹿茸”等名贵原料,泡制出的“参茸丸”疗效显著,售价虽高出同类药丸,患者仍争相购买,致使“参茸丸”供不应求。
中国素有“无商不奸”之讽喻,可聂承宗却笃信“奸商速败”之常规。作为贫苦农耕出身之子弟,他每每告诫子孙“宁可暂时折本,决不坑民欺患”“营利可失,药德不丢”“赚钱赢利固为经营之本,救患扶危终成创店初衷”。为此,“聂振茂药号”创建100多年来,既广获称誉,又赢利日增。据传,有一年常德一鄢姓贫困人家不慎失火,房舍财物毁于一旦,家主救火而严重烧伤。“聂振茂”闻讯,即派员工前往救助,安抚失火家人,救治家主。员工们帮鄢家收拾救出之残物,送上路费,嘱其家人暂去投亲靠友;又将家主抬来“药号”,用上等药膏为他敷治。历经数旬,基本治愈,才让他上路寻找家人。鄢氏为此感激涕零,四处传颂。如此义举,偶有发生。每有贫困危重患者,“药号”累累先行救治,而后视患者实情,或仅收成本,或低价开销,或延期付款,或全数免除。当然,“药号”不是慈善机构,她仍需营利赚钱。故而普通患者求治买药,一律依“药号”行规,按质论价,现款现买,决不赊销;“药号”亲朋好友亦概莫有别。求购者若嫌价高,则请它店购买,决不强买强卖。
三、严格企业管理,秉持选能任贤
“聂振茂药号”自始至终严格企业管理,秉持选能任贤之原则,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店制行规,坚持用制度管人管钱管物。这为“药号”发展壮大之又一法宝。
1、权威决策,选能任贤
“药号”在家乡有一个权威的宗族决策机构“渊源堂”。“聂振茂”历经100多年,拥有过百万资产,其经营决策,人事更替,钱财分配诸方面,均受命于“渊源堂”。该决策机构由德高望重,处事公正的尊长主持,子孙后学只能听命服从,不得违抗。“渊源堂”每三年任命一次“药号”管理人员,其条件为:生活俭朴,无不良嗜好;善于管理,懂业务经营;处事公正,不假公济私。三年期满,称职者可留任,懈怠者即行撤换,决不姑息。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若不守店规,恣意妄行,一经查实,立即解聘,轻则扣发年薪,重则永不录用,请其回家耕种劳作。
2、规范店规,严格管理
“药号”雇用员工,坚持“六不用”,即“同宗族人不用,亲戚不用,有家眷在城者不用,无殷实保人者不用,非江西同乡不用,被它店解雇者不用”。员工进店后,实行“六不准”,即“不准有偷盗行为,不准挪用公款公物,不准‘犯夜(宿娼)’赌博,不准得罪顾客,不准擅离工作岗位,不准不听从安排”。对遵规尽责,忠于职守,业务能力强,无不良嗜好之员工,一律委以重用,给予重奖,并随时为其提高薪俸待遇。
3、善待员工,安排合理
为留住优秀人才,有利企业发展,“聂振茂”给予员工的薪俸和福利待遇,均高于同行业。进店求艺的学徒工,除全供膳食外,每月还发给少量零花钱。每当年终结算,“药号”从纯利中提取5%作为红利,依资历、职位、能力分给员工。对员工的婚丧等红白大事,回籍探亲,日常生活娱乐等,“药号”均有合理安排,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四、鼓励后辈发奋求学,努力培养后继人才
为使“聂振茂”长盛不衰,“药号”极力鼓励后辈发奋求学,努力培养后继人才。为此,“药号”在家乡开办“渊源小学”,义务培养股东弟子和乡人子弟,聘请优秀人才担任学校老师,学校一切开支全向“聂振茂”本部和樟树“茂记”索取。弟子毕业后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药号”按规定分级设立津贴,初中100圆,高中200圆,大学400圆;出国留学者,发给800圆助学金。可惜,该项制度的实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渊源堂”子弟读书上进者屈指可数,实为一大憾事。
和不少私营企业一样,清末民初以后,“聂振茂”也因管理乏力,家族人口剧增而意见不一,部分族人生活奢腐,外加军阀混战,日机轰炸,土匪抢劫等诸多因素而日益衰退,但仍在惨淡经营,直至全国解放。
解放后,“聂振茂”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多方照顾下,克服困难,继续发展。国家肯定了“聂振茂”的历史功勋,授予其老字号牌匾,令我等“振茂”后人感激不已。虽然我们已和“聂振茂”毫无关联,但仍希望她日后克服自身之不足,继续发扬光大,以造福于百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坚信,进入21世纪的“聂振茂”,一定能够创造出史无前例的辉煌业绩,为广大民众的健康幸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4年7月      

注:此文2014年7月应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政协之约而写,发表在“武陵区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化武陵》2015年第01期“史鉴收藏”栏目内。文章的部分资料由聂菊林,聂庆伦提供,文字内容实由我一人撰写。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