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3阅读
  • 0回复

从聂辽亮一文看寻根之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7-28
从聂辽亮一文看寻根之艰难

  我仔细读了聂辽亮发表的《从《行衙聂氏世谱原序》看聂昌家族早期状况》一文。其中这文字使我感概濒深至至正之变,宗族出乡避乱,吾祖(昌七世孙)携先代手泽独行,遭村民所掠。及王师入城,守臣杨达召民复业,而祖父以前者数被惊险,安于乡居,是致三百年之居第为乡邻之坏毁,师旅撤费荡为赤地。”文中“至正之变”应该指元末农民起义,发生在1351年——1367年。至正年间为元顺帝1340年——1367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候,饥荒水灾连年不断,饥民无数。经过元末战乱,具庆坊三百年居第毁于一旦,夷为平地,聂氏后裔再不愿回到曾经百口义居、荣耀一时的具庆坊行衙上老宅。至此,曾经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行衙聂氏”彻底衰落。临川区文广局局长聂江波宗亲介绍,具庆坊至今无一户聂姓人居住。曾经,“子孙蕃盛,簪笏相继,文学行谊冠于当时”“百口义居”门庭若市的聂昌大家族,也在“至正之变”的那历史中居第夷为平地,“行衙聂氏”彻底衰落。可想而知,其他一般家族是何境况了。也可想而知,之前的家族资料几有存传?
    我印溪聂族在江西的先祖,各支谱牒上均有明确记载:
    魏钦 文渊 唐玄宗开元二年(七一四年)甲寅三月十一申时生。自临江郡清江县迁居吉安府泰和县东乡圳上。殁俟考,葬东乡圳上。
  聂仲良 唐玄宗天宝七年戊子(七四八年)十一月十一申时生。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壬午(八0二年)三月十一午时殁,年五十四,葬东乡圳上。
  聂仕臣 巨佐。唐德宗贞元四年戊辰(七八八年)三月十五辰时生。为唐宣宗朝御史,秉正不阿才德优异,宣宗重之。离任后就居南昌府丰城县辛家村(有谱载为葫芦坪)。唐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八五六年)八月初十辰时殁,寿六十八,葬太和东乡。氏,唐德宗贞元十四年戊寅(七九八年) 十一月二十日申时生。唐懿宗咸通五年甲申(八六四年)六月二十日亥时殁,寿六十六,葬同夫山。生子四 元正  元大 元光 元明透三郎印溪支谱〉
  我族始于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地圳上东乡。开基迨至仕臣公,唐季官,京都御史。配盛氏。旋任就居南昌府丰城县,地名家村。生子四  元光 元明 元正 元大 〈向二郎汉源支谱〉
  家族人等原系江西南昌府封城县内四拾捌都北平村中座落房屋正房五间、左边横房五间、右边横房五间、堂门厅房五间,五四总共贰拾间四水蹄池房堂门大堰壹条嗣堂正殿三间左面厢房两间,右面厢房两间当门鼓楼三间照壁叁丈贰只零五寸高嗣堂要方不得方要员不得员隔房子四间店子〈透三支郎四川达州万支源谱〉
  荣公配尹,孙廉周公復迁江西丰城葫芦坪,是为丰城迁祖。生子二:曰懋昭、懋官。官公传之珩、之珷、之瑜,世藉丰城。〈荣一郎后山房支谱〉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我支在江西的先祖有名有姓有官职,有住址,有可观的大宅,也有葬地。多年来我们通过各种隧道,甚至一而再,再而三亲临江西寻祖,然而,都无功而返。据我所知,全国各地凡从江西迁出的多数聂姓都遇到与我们一样‘寻根觅祖’的困境。
  这是为什么?聂辽亮文章中的上面那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除了“至正之变”之前迁出江西或在“至正之变”期间逃离江西的后裔得以繁衍发展,留在江西原藉的后裔因“至正之变”,人财衰竭,居址被,家谱无存。这就是我辈后人‘寻根觅祖’艰难的重要原因吧。据我了解,大多数现今居住在江西的聂姓是在“至正之变”之后的明朝中、后期及以后回迁的。
  由于“至正之变”,使不管是迁自江西的,还是现在江西的与“至正之变”前居住在江西的先祖之间形成一个大断层。这个断层给我们今天修通谱造成了一个大难题。因此,我衷心、也迫切希望迁自江西的各支以及现在江西的宗亲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寻先祖或迁出时带出的、或隐藏在旮旮旯旯与地下的老谱资料,公之于众,以填补我族历史的的断层,使聂氏通谱更加完整。


              聂秋征
            2013.7.28.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