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20阅读
  • 4回复

聂海毛——“拐杖老师”坚守山村课堂40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09
— 本帖被 宗亲法律部 从 聂胞风貌 移动到本区(2013-05-07) —
聂海毛老师用拐杖书写人生
——“拐杖老师”坚守山村课堂40年


  聂海毛老师,在他三十九年的从教生涯中,用一颗火热的心耕耘未来,用那病弱的身躯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盐湖小学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八景镇西南方。那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八景条件最艰苦的学校。学校仅有一栋砖混结构教学楼, 70来个学生。由于条件差,许多教师满含激情而来,无可奈何而走。
  1973年,高中毕业的聂海毛来到盐湖小学拿起教鞭,当上了"孩子王"。聂老师一坚守就是39年。现年58岁的聂海毛教师,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严重萎缩,走起路来必须依靠双拐,但他身残志坚。他常说:"是党和人民让我读了高中,给了我生路。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学好、成才。"
  聂教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讲台上,他总是将一根拐杖放在臀下,娴熟地坐在上面,杖拐成了一个支点,另一根拐杖自然而然成了教鞭。整个身体在讲台上旋转开去,时而面对学生慷慨激昂,时而返身激情板书。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似轻松,可他的付出,常人是难以体会的。同事都劝他坐下来上课。他却说,站着上课才能有激情,才能顾及每个学生。为了学生,这点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聂老师家境贫寒,上有年迈多病的二老,下有患病的孩子。95年,聂老师的孩子得了癫痫病,可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从不迟到、早退。他总是利用周末带着孩子辗转高安,樟树,南昌各大医院看病。为了不耽搁学生们的功课,他从不让孩子住院治疗,只是拿上点药回家,治疗的效果很不好。岳父见此情况,便怂恿女儿与他离婚,并告上法庭,说他只顾学生不顾家。
  学生与家庭之间,聂老师选择了前者。离婚后,他既当爹又当妈,从未因个人或家庭原因请过一天假。不幸的是五岁的病孩,因无人看管,不幸溺水夭折。后经人介绍,聂老师又成了家。可是婚后才发现,妻子是一名智障患者。原本需要人照顾的聂老师反过来还得照顾妻子。行动不便的聂老师样样都干:洗衣做饭,照料年幼的女儿,侍奉年迈的双亲……没人知道双腿残疾的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从不说一句苦,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盐湖小学地势低洼,肖江河从旁流过。四五月间肖江发大水,整个学校被大水包围。聂老师每天坚持划着小船接送学生。雨雪天,他的行动就更难办。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整个南方。正常人行走都很艰难。从家到学校的几里山路上,他用拐杖拄在地上,一滑就摔倒。摔倒了,他爬起来继续走。没人知道他摔了多少次,只是双脚的脚皮全都磨破了。别人十几分钟的路程,聂老师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师们看到泥人似的聂老师,非常感动,心疼地说:"聂老师明天休息一下,让我们来上课。"聂老师说:"行!"可第二天他照样早早地来到学校。
  教学上,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课堂上,他耐心辅导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学生们都认为他既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朋友和值得尊敬的长者。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后进生的转化,聂老师下了很大功夫。在任教三年级时,学生肖金民因缺少家人照料,吃饭不准时,经常迟到,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了解情况后,主动到学生家为肖金民补课。经过他的努力,肖金民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肖柏秀,比较贪玩,学习成绩很差。他针对此情况,利用双休日、傍晚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 肖柏秀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
三十多年来,盐湖村的孩子经他教育,很多已走出农村,跨进大学的门槛,甚至有的还走出了国门。
  聂海毛老师不图名,不图利,"当一名好教师"是他唯一的追求。他总是教育身边的年轻教师:"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我们唯有把热情和梦想,创新与开拓奉献给祖国人民,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这位平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残疾教育工作者,三十九年如一日扎根山村。他的辛勤付出可谓"呕心沥血铸师魂,一片丹心为桃李"。他的感人事迹在他在学生中,八景镇的教师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09
江西高安市八景镇的聂海毛老师用爱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至今年3月,(江西)高安市八景镇盐湖小学的残疾教师聂海毛在山区小学执教已经整整40年了。40年来,经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现在,已经58岁的他每天仍是一手拄拐杖,一手执粉笔,在三尺讲台上上课。
  拄拐杖上课累得满身大汗
  聂海毛的家坐落在高安八景镇盐湖村,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是该镇最偏远的贫困村。因自小患小儿麻痹,聂海毛双腿无法正常行走,但他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1972年高中毕业后,他就来到盐湖小学任教。盐湖小学是周边唯一一所公办小学,但学校条件不好,仅有一栋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全校有70名学生,聂老师要负责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等全部课程,有时候他还要教音乐和绘画。
  每到上课铃响,聂老师就带着笑容走进教室。当向学生问好后,他就以拐杖为轴心,从右侧努力地转向黑板,吃力地在黑板上写字,一堂课下来,他常常累得满身大汗。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拐杖老师,他们不仅喜欢听他的课,还喜欢在上体育课时,看见他拄着拐杖在操场旁帮着维护秩序的身影。

  妻离子亡,曾丧失生活勇气
  聂海毛也曾一度对生活心灰意冷。因为自年幼的儿子去世后,不久,妻子又与他离婚。经此打击,他精神一度沮丧,但每当走进学校,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时,他就心宽了,也逐渐重拾了生活的勇气。后来,他又重新组合了家庭,现在女儿也有10岁了。
  “虽然我比别人付出更多,但并不觉得苦。教师是我的职业,教师就应该完成对学生教育和培养的任务。当然,我撑着两根拐杖,也确实很累,还经常摔跤,有时碰到下雨天,衣服都湿透了,但想到学生还在等我上课,就会坚持着挪到学校。”聂海毛老师说。
  教书深受家长和学校好评
  说起聂老师,村里的乡亲和学校的老师无不竖起大拇指。村民刘文富告诉记者,聂老师在教学上很优秀,他教学有耐心,儿子就是靠他辅导后变上进的。他还经常家访,每当看到他一步一步拄着拐杖走来,就很感动。
  校长刘华珺说,聂老师特别有爱心,也很关心学生,他一个月至少要去家访好几次。只要学生成绩下降或有纪律状况,他都要去和家长沟通。有些学生家路远,他要拄着拐杖走好几个小时。家访完后,家长想留他吃饭,可他从不接受。
  退休后还想继续教书
  聂老师每天到学校上课,妻子一大早就上山去砍柴,要到天黑才回来,所以中午他还要赶回家给女儿做饭。从他家到学校有一段几公里的路,每到中午放学时,他就拄着拐杖急忙往家里赶。
  以前,聂老师一家住的是危房,在镇干部的帮助下,才建了新房,大概花了8万元,他出了3万,现在还欠着5万元的债,到现在房子都还没有装修,门前的路面也没硬化。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吃的饭菜真令人心酸,头天的饭炒一下,剩白菜和萝卜干就是一天的菜。
  聂海毛告诉记者,虽然生活艰苦,但只要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就觉得很欣慰。再过两年,他就要退休了,不过还是想继续教书,希望孩子们能走出山区,改变命运。
(信息日报 实习生 何琼 记者 陈国菊)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8-17
海毛宗亲 身残志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感人肺腑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8-17
感动,为有聂海毛这样的宗亲感到骄傲!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