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3阅读
  • 0回复

《聂氏宗谱》师道公与"问政堂"考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11
《聂氏宗谱》师道公与"问政堂"考证
皖南  聂猷轩


  《聂氏宗谱》和其他有关聂姓文化专著,都有师道公与"问政堂"相关的故事:因师道公先修道于歙州问政山,后被吴王召请为国师,所以其后裔就以"问政堂"作为该支脉的聂姓堂号。故事的来龙去脉,与正史所记大体相同。只是涉及师道公生活年代未能一致。少数说他是五代十国时期人,多数说他就是三国时期曾任丹阳太守友公的长子师道公:或者在师道公名目下注以"曾任吴国师,号问政先生";或者说他是"吴王孙休(?)之师";或者把他和吴王杨行密都当作三国时期的吴国人。在这里,涉及一个实质问题:与"问政堂"相关的师道公,究竟是曾任丹阳太守友公的长子师道公,还是另外一位师道公。这是撰修《聂氏宗谱》必须澄清的一个严肃问题。
  据查证:"聂师道,歙州人,字宗微,少好道。唐末事道士于方外,居郡南问政山中,人号问政先生。杨行密平歙州,闻其名,召至广陵,建紫极宫居之。久之卒。时方遣使湖湘,使还,遇师道于途。及入境,知卒已数月矣。相传为异。"(《中国人民大辞典》上海书店1980年版第1722页)文中提到的杨行密何许人也?《二十四史》写得清清楚楚:杨行密原是五代十国时期前唐国君唐僖宗麾下的一位武将。曾指挥数万军队,驰骋于苏皖淮河南北及皖赣长江两岸。累战累胜,所向披靡,战功显赫。在唐僖宗死后,唐昭宗全仗他御外安内。不久,因他"尽有淮南之地",唐昭宗于乾宁二年(895)任其为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握有军政大权。于是他就拥兵自重,自封为吴王。天复三年(903),杨行密死,被尊为太宗武皇帝。其子杨渥(字奉天)继承吴王权位。天祐五年((908),杨渥被其麾下大将张颢杀害,其弟杨渭(杨行密次子)接王位,追尊其为吴景帝。武义元年(919)渭死,其弟杨溥(杨行密三子)接王位,追尊其为吴惠帝。杨溥接位不久,于后晋天福二年(937)被逼退位,忧闷而死,接着全族尽诛之。史云: "自唐大顺二年杨行密始有淮南之地,至溥逊位,凡四十七年而亡。"在五代十国之中,确实有一个存在了三十五年的吴国。(《旧唐书·前僭伪传》由此可证,师道公是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吴国的国师,不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国师;这肯定是另外一位师道公,他与三国时期的师道公绝对不会是同一个人。
  史志辞书描述师道公的原文,的确笼罩着一些神秘色彩,似乎师道公死亡之后又曾复活了。但凡具备基本科学常识之人,都不会相信人可以死而复活,更不会相信师道公死而复活之后,隔了一千多年又去担任五代吴国之师。实际上,史志辞书描述师道公原文内容,必然是另有寓意:或者是师道公确已死亡,而已经外出的杨行密并不知道,但杨行密十分信赖师道公的智慧才干,迷信过度,在出使湖湘返程途中,急于见到师道公,把梦中幻觉当做真的见着师道公,回到广陵知师道公已死,更把梦中幻觉当真,于是在那个迷信盛行的社会环境里,就逐步形成了"相传为异"的舆论;或者是师道公不屑与杨行密为伍,趁杨行密远使湖湘之机,制造死亡假象,潜逃他处隐藏。不料在潜逃途中,与杨行密(或与杨行密警卫部队)相遇,经师道公精心敷衍之后,继续遁走潜伏;杨行密回到广陵,一方面有人报告聂师道早已"死亡",另一方面想起在外地返回途中见到过聂师道。这同样会形成"相传为异"的舆论。这两种可能性无论是哪一种,都无法改变五代十国存在另一位师道公的事实。
  前文已经说过,聂族祖先同名,是普遍现象。同名不同脉系且辈份各异的祖先,必须各尊其祖位,这是对祖先最起码的尊敬。这种认识,相信能够得到族亲的认同。上述考证,如果有不够确切之处,盼能及时教正!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