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1阅读
  • 0回复

《聂氏族谱》重要文献荐誉之十二 王守仁《明正德甲戌江西谱序》试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11
《聂氏族谱》重要文献荐誉之十二
王守仁《明正德甲戌江西谱序》试解

  聂猷轩


  说明
  一,王守仁《明正德甲戌江西谱序》,曾出现于 多种不同版本的《聂氏族谱》。聂志刚宗亲于2008年3月29日发布于《中华聂网》的一篇,源于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族《聂氏族谱》。聂秋征宗亲于2011年11月15日发布于《中华聂网》的一篇,源于娄底印溪聂族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聂谱。至于此序所在的《明正德甲戌江西聂氏族谱》出于何地聂氏家族,尚待考证。
  二,此序所涉王守仁与聂豹公之间的亲密关系,另有史籍可证:"豹,初好王守仁之说,闻守仁殁,为位哭。以弟子自处。及著《困辨录》,于守仁说颇有异同。"(《中国人民大辞典》1722页)
  三,王守仁荣登进士之后,先后任刑、兵部主事。正德元年,因得罪权阄刘瑾,受廷杖,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败倒,才改任庐陵知县。直到正德十一年,复为朝廷命官,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从序文内容看,豹公很早就请求他为聂谱写序,且"追随念切"。先是忙于公务,无暇顾及;后因受屈谪至边陲,未能随愿。写此序文时,是在官复原职的前夕,所以当时的喜怒哀乐,亦显于序文之中。
  四,此序与豹公在明嘉靖己未三月所撰《重修族谱旧叙》(永丰县双江)相比较,有相同之处,亦有相异之处。认真研究这些"异"和"同",或许能发现一些有益的信息。五,此篇"试解",以娄底印溪版本为底册。为便于众多宗亲参与研究,故重新断句,另加"译文"和"注释"。所有这些,均为鄙人对序文本义的理解。仅供参考。
  皖南宣城  聂猷轩 谨撰


  【原文】
  原夫人祀①,肇自轩皇②,而继天立极③,参定三才④,万世人纲人纪之所以立也⑤。而源远流长,无不各有其祖之所自出。然则谱牒者,精之,备清宁之撰⑥;广之,竭高厚之藏⑦,岂易易哉⑧!
  余昔默坐阳明书屋,与聂子豹等相与研究良知⑨,求圣学之宗旨,如姓氏之学未遑涉猎焉⑩。筮仕以来?,日勤鞅掌?,而豹追随念切。一旦,请曰:"我明朝自洪武九年修谱诏,颁示天下,虽深山穷谷,皆知亲睦敦序之道,豹家谱将成,敢求先生一言,以弁其端?。"予曰:"桑梓本源之念?,人谁不有,前在龙场恒有触而发?,今子乃勃勃过我也?!"
  余尝考聂氏之得姓,自齐丁公封子于聂城,遂以国为氏,其后,子孙散处四方,历朝以来,未有赐姓假冒之事,以是知聂姓无二。虽所处涣若凫雁,其先无不自聂城来,固不若他姓之联异为同,致来遥遥华胄之诮也?。虽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支分派别又无不各有其脉络之所以贯者?。自末世之汙也?,闻古之名人,则曰:余某世祖也;闻今之名人,则曰:余某祖之裔也,赞宗弃祖。返衷自思,吾知爱亲敬长之良必有不尽没者,是则谱之为谱,所以扩其良知、良能以树天下也,后世之人纲人纪也。
  余前与子讲究于书屋者,胥是道也?,子其勉之!
  皇明正德九年岁在甲戌(1514年)五月上浣
  兵部主事余姚王守仁敬撰

  【译文】
  人间祭神祀祖,肇始于黄帝时期。这是秉承天意,树立最高准则,使人参与天地造化而奠定三才之理。人间万世不变的道德准则,由此而立。万物源远流长,没有不是各从其祖而出。然而民间每一部规范之姓氏族谱,精研其内涵意蕴,足以显现天地自然变化之规律;广推其外在功用,足以激起人们感恩天地祖宗之情怀。(修成这样的族谱)难道简单容易吗!
  我往日静坐在自己的书房中,与您聂豹等人在一起相互研究良知良能,集中精力探求圣学的宗旨。诸如姓氏族谱之类的学问,还没有来得及接触。入朝为官以来,因职事纷扰繁忙,更是无暇顾及。而您聂豹却对此追随念切。有一天,请我为聂谱写序,说:"我大明王朝自洪武九年就有修谱诏书颁示天下,即使是居住在深山穷谷的民众,都知道亲睦敦序的人伦道德。我聂豹家谱将要撰成,所以冒昧地恳请老师写一篇序言,放在我们家谱的前面。"我说:"思亲怀祖的情感。谁人没有。以前我受屈谪至龙场之时,经常触景生情而发思亲怀祖之念,现在看来,您在这方面已经远胜于我了。"
  我曾经考查过聂氏得姓之缘由。自从齐丁公封其子于聂城,其后裔就开始以国名为姓氏。在此之后,聂氏子孙虽然散处四方,但历朝以来,从未发生过赐姓假冒之事,因而早就知道聂姓的缘起没有第二个源头。聂氏后裔繁多,像凫雁一样各处一方,而其最早的祖先无不来自聂城。从来就不像其他姓氏,把异姓当作同姓,自夸是名人的远裔,招致社会的讥笑和嘲讽。聂族虽然是严格遵循"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的传统礼制,而支分派别无不各有脉络相互连结。自从元代衰亡,社会风气日下,道德品质腐败,就有很多人"赞宗弃祖":听说到古代名人,就说他是我的某代祖先;听说到现代名人,就说他是我某代祖先的后裔。聂氏修谱让我对比反思,知道当今世界"爱亲敬长"的美德,还没有完全丧失。这就是说,谱的功用就在于张扬人们的良知、良能,树立社会榜样,使之成为后世之人的道德规范。
  以前我与您在书房中讲究良知良能的圣学宗旨,都是这些原理,希望您为此而继续努力!
  皇明正德九年岁在甲戌(1526年)五月上浣
  兵部主事余姚王守仁敬书

  【注释】
  ①夫: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②轩皇:即黄帝轩辕氏。
  ③继天:秉承天意。立极:树立最高准则。
  ④三才:天、地、人。汉·王符《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  
  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物,相待而成。"
  ⑤人纲人纪:人伦纲纪,即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
  ⑥清宁:指天清地宁。《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  以宁。清代诗人黄鷟来《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天地贵得一, 清宁以定位。亦指时世太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天下清宁,灵物乃降。"撰: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清宁之撰:天地自然变化之规律。
  ⑦高厚:指皇天厚土,亦指恩德深厚。藏:怀,藏在心中。高厚之藏:  
  感恩天地祖宗之情怀。
  ⑧易易:容易,简易。
  ⑨良知: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见《孟子·尽心上》)王守仁倡导的心学,其核心意义就是"良知""良能"。如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见《传习录》卷中)
  ⑩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涉猎:接触,涉及。
  筮仕: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凶吉。通指:求神卜卦,探问做官的命
  运。亦指:初出做官。
  鞅掌:职事纷扰繁忙。
  弁:放在前面。
  桑梓:本指桑、梓二木名。《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因桑和梓是父母所植,才受到尊敬。所以自东汉之后,一直以"桑梓"借指乡亲父老。桑梓本源之念:思亲怀祖的情感。
  龙场:地名。属贵州省修文县治。王守仁被谪为龙场驿丞,即此。
  勃勃:兴盛貌。
  遥遥华胄:谓名人的远裔。嘲人自夸出于名门。诮:讥笑,嘲讽。
  贯:串连,连结。
  末世: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汙:指社会风气、个人道德品质的恶劣或腐败。
  胥: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