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95阅读
  • 0回复

《聂氏族谱》重要文献荐誉之六 理学大师程颐、翰林学士王安石所撰《聂氏族谱·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11
《聂氏族谱》重要文献荐誉之六
理学大师程颐、翰林学士王安石所撰《聂氏族谱·序》
皖南  聂猷轩


【谱文】
            理学大师程颐《聂氏宗谱序一》
  自孟轲死,而荀杨之不精不详出道统已蚀矣。越数百年而原道作,圣道为之稍整。余自束发研书,闻吾邑有为伊洛儒宗者,崇义聂公实肇圣学,其功不在昌黎下。吾郡之学道昌明,盖自公始,其原不可诬也。今判西京国子监,裔孙晟以世谱请序於余。余以为公生数百年后,复继道脉於将蒙。余闻有明德者其后必昌,公可谓有明德者矣。今观其子孙繁衍,文献有传。余故欣明德之昌炽,而乐名族之绵缠。因赘言以扬其盛。
时大宋淳佑二年丁卯岁
西京国子教授校书郎改崇政殿说书洛阳

             翰林学士王安石《聂氏宗谱序二》
    粤稽宗法废而天下之无宗族也久矣。泪乎,刘更生出纂修世本,而宗法之意藉以稍留。然世变不能无得失之憾。有历朝代治乱而不失宗法者,唯孔子之子孙为然。向得交孔子四十五世孙,给士中朝,请大夫讳道辅者,得阅其谱牒焉。以是叹大圣人泽长而流远也。今观吾友判西京国子监静庵之谱,出自太公之苗裔。历汉、唐司马。以至周朝千百年间皎若指掌。孔子之外,复见斯谱。嗟乎,岂易得哉。非道德足以垂千百年者,其子孙未必不荡析离居也。其子孙之不荡析离居者,非道德垂后之故乎!因书之以为聂氏族谱引。
时大宋淳佑二年岁次丁卯
赐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后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拜参知政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转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罢为岭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改淮禧观使,封舒国公,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特进改封荆加司空。临川眷弟王安石敬撰


【附注】
   一,此两篇谱序均录自互联网,因已分别注明为《序一》和《序二》,必然是载于同一部《聂氏宗谱》。至于是出自何地的《聂氏宗谱》,尚待登录者提供线索,再作考证。
  二,两篇谱序的落款时间,均是"淳佑二年岁次丁卯"。经查,"淳佑"是南宋理宗皇帝的年号,而"淳佑二年"的干支纪年是岁次壬寅,不是岁次"丁卯",所以,落款时间显然有误。程、王二位都生活在北宋朝代。前者生于北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033--1107);后者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卒于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21--1086)。而北宋哲宗皇帝元祐二年的干支纪年,正是岁次丁卯。由此可见,程撰谱序的落款时间,应是"元佑二年岁次丁卯";这一年,程只有54岁。不过,王在元佑元年就已去世,不可能在死了一年之后,还能撰写谱序。然而可以断定,这种不准确,只能是在多次展转抄刻中产生的差错,不能因此而怀疑其历史存在的真实性。
  三,程文说:"今判西京国子监,裔孙晟以世谱请序於余"。王文说:"今观吾友判西京国子监静庵之谱"。由此可证,这部《聂氏宗谱》的主人公,是北宋朝代担任"判西京国子监"的聂族祖先。其具体名讳、身世,尚待进一步考证。至于程文说:崇义聂公"裔孙晟以世谱请序於余",当然可以认定这位祖先是崇义聂公之裔孙,名讳"晟"。但是,此"晟公",并非唐朝早期的"晟公"。唐朝早期的"晟公","除怀安县令(亦有记载为"除淮安桃园县令")。老归自立书院于三峰林泉山。……唐高宗即位,九子均升官职。"(聂和钟:《中国聂姓名人录》)两位同名的"晟公",生活年代相隔400多年,应该各归其祖位。既然另有一位担任北宋朝代"判西京国子监"的"晟公",我们就应该寻找有关史籍,进一步考证其详。


【读后感】
  一,程、王二位大学者,都曾详细目睹过这部形成于北宋时期的《聂氏宗谱》,并都作出了非常高的评价。程说:"余以为公(即北宋之初的崇义公)生数百年后,复继道脉於将蒙。……今观其子孙繁衍,文献有传。"王认为,此《聂氏宗谱》可与当时的《孔子家谱》相媲美。他曾阅览过"孔子四十五世孙"之"谱牒",并说:"今观吾友判西京国子监静庵之谱,出自太公之苗裔。历汉、唐司马,以至周朝千百年间皎若指掌。孔子之外,复见斯谱。"如此皇皇巨制、堪比《孔子家谱》的《聂氏宗谱》,既是聂姓祖德的昭彰,亦是聂氏后生的福音。并且在中国谱牒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年重要的位置。所有聂氏后生,都会引以为荣。既然早在九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千百年间皎若指掌"的完整《聂氏宗谱》,就一定会对元明之后续修《聂氏宗谱》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年久代远族谱难免湮没,然而深藏于信守仁孝族群之中的谱谍,绝对不可能灭绝,这是人心向善和天道酬善的必然。程、王所撰谱序的如今面世,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因如此,生活在当代的聂姓后生,面对聂姓丰厚的谱牒文献基础,就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实现《中华聂氏通谱》而作出各自的积极努力。
  二,在程、王二位大学者看来,祖谱延续,子孙昌盛,是族群行仁尽孝之必然,是全族文明道德水平持续升华之特征。程说:"余闻有明德者其后必昌,公(即北宋之初的崇义公)可谓有明德者矣。……余故欣明德之昌炽,而乐名族之绵缠。"王说:"非道德足以垂千百年者,其子孙未必不荡析离居也。其子孙之不荡析离居者,非道德垂后之故乎!因书之以为聂氏族谱引。"程、王之言,既是对我们聂族的赞誉,亦是秉公持正之论。用我们聂族古往今来发展史实与之相对照,亦可谓是实至名归。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聂族经受过无数次的残酷劫难,依然能够不断地藩衍壮大,聂族家庭和聂姓村镇已经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有少数已经在东南亚、日本和海外其他地区生根成长。聂族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既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孕育,也得益于祖德的庇荫,更得益于祖宗遗传造就的聂氏秉性刚正和心地善良。也就是说,聂族的兴盛发展完全符合天道酬善的客观规律。正因如此,当代聂族的绝大多数,都能够以行仁尽孝为己任,积极奋发进取,为祖先争光,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多作贡献。
  三,聂族祖先的道德文化修养,对于中国谱谍文化的兴起,发挥过重要的影响作用。程颐说:"余自束发研书,闻吾邑有为伊洛儒宗者崇义聂公实肇圣学,其功不在昌黎下。吾郡之学道昌明,盖自公始,其原不可诬也。"把我们聂族祖先崇义公尊为"儒宗",认为崇义公开创的道学"不在昌黎下"(即胜过唐朝的韩愈)。这不仅仅是程颐的个人看法,而是当时政坛学界众多文人名士的普遍认识。崇义公对北宋政坛学界的重要影响,肇于他创建的《三礼图》。所谓《三礼图》,就是奉(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皇帝之旨,代为拟定的用于祫(xía暇)祭和禘(dì帝)祭的一整套典礼章程。其中包括礼规、仪式、礼服、礼器等等。依此规定,祫祭,是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大合祭,三年举行一次。禘祭有"殷祭"和"时禘"之分。殷祭,是与祫祭相配套的盛大之祭,合高祖以上的神主祭于太祖庙,高祖以下分祭于本庙;三年丧毕之次年一禘,以后三年祫,五年禘。时禘,是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一次。其要义是:行禘祫之礼,"则知祭者是追养之道。以时移节变,孝子感而思亲。"通过一系列祭祖活动,教育世人感恩祖德,孝敬祖先,敦厚亲情。(《宋史·列传儒林一》《二十五史·宋史下》第1540页)这套典礼章程制定出来之后,诏准将于显德五年(958)之初推行。但由于受到太子詹事尹拙、吏部尚书张昭等人的激烈反对,引起了一场剧烈地朝廷内斗,被迫暂时停止。经过数月争辩,双方各呈议文四卷及引证文献共十五卷,闻诏颁行。最后,世宗皇帝拒纳尹拙等人所议,坚持推行《三礼图》,并于当年之末诏令实行。崇义公由此而在政坛学界名声大振。两年之后(960年),北宋赵匡胤灭掉后周,宋太祖却看重了后周朝廷推行的《三礼图》,诏令朝廷内外继续遵行。于是,崇义公的"儒宗"美名,在北宋世代相传。中国自北宋之后高涨而起的建宗祠、修宗谱之风,都与《三礼图》奉行的敬祖、祭祖之要义紧密相关。崇义公的文化理论建树,已经受到北宋各不同学派著名文豪(包括程颐、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等等)的共同尊重,并已得到后世学界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要指出,《三礼图》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产物。其正面意义在于,顺应民间尊祖敬祖、弘扬优良祖德垂裕后生的文明道德潮流,表达了普通民众尊祖亲宗的浓浓情感和抑恶扬善的强烈愿望。对于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过积极地影响作用。但是北宋朝廷却对《三礼图》有所扭曲和引伸,用以推行其"以孝治天下"国策,强化封建专制,推行野蛮族规,提倡愚孝,残酷压榨民众。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过恶劣的影响。我们今天传承优秀谱谍文化,一定要剔出和批判这些封建糟粕,既不能让其玷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严防沉渣泛滥危害社会。
  限于水平,以上浅见难免失当,敬盼教正!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