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27阅读
  • 8回复

[寻根问祖]寻找山东(河东郡敦伦堂)聂氏宗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20
— 本帖被 admin 从 族谱.班派 移动到本区(2012-01-19) —
聂盛国[发贴]

                  寻找山东(河东郡敦伦堂)聂氏宗亲


 


      我支根系山东枣林庄河东郡敦伦堂。明成祖年间,始迁祖聂九功挈弟及家眷迁移寿县张李乡聂家台落籍定居,至今600多年了。我支已在寿县霍邱繁衍二十一代,但根系山东枣林庄河东郡敦伦堂始终未敢忘,寻找山东枣庄聂氏宗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水有源,树有根。聂姓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我支从始迁祖聂九功往上的血缘就无从知晓了,这是一种深深印在我支族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
    好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交通的发达拉近了距离,交流的平台日益增多,越来越便捷。
    好在我们曾经有过一次接触:一九七三年,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斗批改”阶段。供职于霍邱县供销社的聂子林,刚刚结束“批判教育”而获解放。春节前夕,领命去山东枣庄购买红枣、柿饼等年货,入住于枣庄市农资公司招待所。办完公事,年货装车,开票付款,要打马回程了。招待所的女会计,看了又看他的工作证,“聂”字吸引了她,和他攀谈起来:“我也姓聂,听长辈说,我们这儿曾有一支聂姓迁位到安徽寿县......”聂子林说,我们这支正是从山东枣林庄迁位来的。会计不再给他开发票,邀他至十五华里外的郊区聂姓家里,把酒话家事,并磋商来年清明时,或你们来这里,或我们派人去你们那里,叙家史,览谱牒。聂子林被批判怕了,未置可否,只说回去与族人商量再定。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误再误,如今,三十多年过去,聂子林早已长眠地下……就这样,一次绝佳的认祖归宗的机会失去了。


       好在最近又有了新的线索:在聂俊上传至《安徽聂网》的《山东省聂氏字派》中, 发现有“山东省枣庄枣林岗聂氏字辈:万守金华国 永保太平康  ” ,让人眼前一亮,说明我们老谱上记载的始迁祖来自山东枣林庄确有其地,而且现在确有族亲在。


      今天,为了不再让后人遗憾,我们决定通过《中华聂网》、《安徽聂网》、《枣庄信息港》、山东聂族群等平台,寻找山东(河东郡敦伦堂)的聂氏宗亲。我们相信,山东并不遥远,枣庄并不遥远,历史并不遥远,只要敦伦堂的家谱在,敦伦堂的宗亲和枣庄聂氏宗亲的知情人在,我们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寿县霍邱聂氏宗亲联谊会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20
聂其兵[回贴]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五山东枣林庄
《寻根》1997年05期
作者 曹树基 葛剑雄


    山东枣林庄与麻城孝感乡、南雄珠矶巷和洪洞大槐树等著名的移民出发地、集散地相比,实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名。要不是去淮北调查,我们也不会知道枣林庄。
    由于朱元璋是濠州人,明朝开国后,他就在故乡设立了一个跨淮河两岸的凤阳府(治今安徽凤阳县)。凤阳府虽然辖境极大,但因长期受到战乱、灾荒、瘟疫的三重打击,已经残破不堪,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土著人口还相当稀少,估计不过13万。
    根据文献记载,从洪武三年至七年(1370 --1374),官方对凤阳府至少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这些移民来自江南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府和山西北部的弘州、蔚州、定安、武朔等地。迁自江南的移民主要分布在凤阳府城及临淮、怀远、定远、五河等县,迁自山西的移民则集中在灵璧、虹县、宿州等地,移民总数已超过了土著居民。
    1991年秋,当我们在固镇、灵璧、宿州调查时,听到的还都是祖先来自山西的移民传说,但向北进人濉溪县时,就发现了明初山东移民的踪迹。濉溪县的地方志编纂人员作了大量调查,在1987年编成的《濉溪县志·人口志))(评议稿)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本县移民多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徒入。建国前,濉溪城居住着周、吴、郑、王、李、丁、梁七个大姓。当地有‘·东李西梁南北丁,周、吴、郑、王居当中”之说。这些姓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移民。城东李姓,原籍山东省长清县野樵窝,明洪武十三年,兄弟四人奉调南迁,老大迁居萧县南冲叮,老二迁居宿县八孔桥附近,老三迁居路叮附近,老四迁居濉溪口城东李家桥,为李家村李姓始祖,繁衍数代后,因人口繁多,迁居到周围村落。城西梁姓,原籍山西省青平县,明初迁入滩澳梁庙、梁花园、梁楼等处。
    长清县今属山东济南市,今山西省却没有青平县,元末明初也没有这么一个县。仔细分析,发现青平县当是青平镇之误。元代中书省的河间路在济南路辖境旁有一块飞地,其中有一个青平镇,是青城县的治所。洪武二年(1369)青城县废,十四年(1381)恢复,直到1948年与高苑县合并为高青县。因此,所谓“原籍山西青平县”的梁姓实际上也是来自今山东高青县的移民,与李姓是同一来源。
    据同书记载,城南、城北的丁姓,其始祖丁齐原籍山东阳谷县,元末迁居蒙城坛城集,四世后分迁至濉溪。濉溪的移民后裔,除了原籍不详者外,能够追根溯源的,祖籍大多是山东,其中在明初迁人的又大多来自济南府。
    濉溪已是明朝凤阳府的北边,我们本来以为山东移民只是因距离较近而就近迁人,但从濉溪折向西南后才明白山东移民的分布并不限于凤阳府的北部。
    今利辛县明初属颖州,也是凤阳府辖境。这一带关于山东移民的传说更多,如一部《纪氏族谱》称其先祖于洪武八年(1375)由山东莱芜县迁来。莱芜县在明初也属济南府,看来迁人凤阳府西部的移民也是以济南府为主要来源。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民间传说中保持着一个共同的移民出发地名。1988年利辛县地方志办公室曾组织过一次大型的姓氏源流调查。尽管这次调查缺乏科学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调查质量不高,形成的资料难以运用,但调查中众口一词的说法却特别引人注目—祖先于明初迁自山东,很多人都说祖先来自山东“枣林庄”。需要说明的是,“枣林庄”并未见到书面记载,“枣林”二字只是按照发音记下来的,而一部分人将第二个字读为"Lian",而不是‘’Lin"。至于枣林庄在山东哪里,却谁也不知道。
    南下寿县,发现这里也到处是山东移民的后裔。1989年编纂的《寿县志))(初稿)记录了当地23个氏族,其中21族都是明洪武年间迁人的,大多迁自山东,几乎所有的口碑记录都说是来自枣林庄。霍丘县的情况也是如此,《霍丘县志》(1989年评议稿)说:“据孟集区《孟氏宗谱》、叶集镇《台氏宗谱》、岔路乡《田氏宗谱》、长集镇《张氏墓地碑记》,明初到明中叶,霍丘接受了大批的山东移民。”不同的只是,寿县、霍丘一带的山东移民大多迁自济宁,而不是济南。明初济宁属兖州府。
    再往南就到了皖西的六安市,已经出了明凤阳府的范围,进人了明朝的庐州府境。这里山东移民后裔依然很多,并且都以枣林庄为祖先的来源。一位姓田的山东移民后裔说,他家老宅中还挂着一副对联:“薛国名臣第,临淄哲学家”。他家来自山东自然确实无疑,但他也不知道枣林庄究竟在山东何处。不过,六安一位山东移民后裔却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以前看过自家的族谱,记得枣林庄似乎在兖州。
    目标缩小了,我们遍阅兖州方志,最后在康熙十一年(1672)《滋阳县志》上查到了“东大南社,枣林庄”这个地名。滋阳县是明朝山东兖州府的附郭县(即府治所在县),这个枣林庄是不是移民后裔心中的故乡呢?
    当年冬天,我们来到兖州,在县地名办公室的协助下,终于在《山东省兖州县地名志》(1989年)上找到了这样一条材料:
    安邱府,位于县城北3. 5公里,谷城乡南部,黄土平原。安邱府村民委员会驻地。169户,686人,汉族。耕地1005亩,以农为方,主产小麦、玉米、地瓜,兼种棉花。
    此村历史悠久,曾有汉代文物出土。据明朝石碑记载,明以前此村称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明亡后,清康照初年又称枣林庄,清末复称安邱王府庄,简称安邱府至今。
    检《明史·诸王世表》,第一代安邱王是鲁靖王肇辉的第四子,始封于宣德十年(1435),延续至明亡。所以从1435年开始,枣林庄这个地名已成历史,虽然清朝有200余年又恢复了原名,但再称安邱又有近百年之久,湮没无闻就不足为奇了。但明初的枣林庄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村庄或集镇,离兖州府城又只有七里,所以才会作为郡王的封地。
    那么枣林庄是不是明初山东移民的出发地呢?
    从元末的人口分布看,山东境内的济南、青州、莱州、登州等府相对密集,东昌府(治今聊城市)人口最稀少,兖州则仅次于东昌府。但兖州辖境广大,东部和西部差别很大。西部是黄河泛滥区,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决口,这一带成为一片泽国,直到至正十一年(1351)贾鲁治河堵塞了决口后才使黄河恢复故道,但兖州西部依然荒无人烟。兖州东部属丘陵山区,既未受河决影响,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损失也较小,到战后就成为人口相对密集的移民输出区。而枣林庄一方面地处充州府治城郊,充州府东部的移民先集中到这里出发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又处于由济南府各县南下的交通要道上,来自济南府的移民也大多会经过这里,可能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成为他们心目中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地名符号。
    从山东移民不见于明初官方的文献记载看,这些移民基本都是自发的、分散的,所以他们大多分布在官方主要的移民安置区之外,即凤阳府的西部与相邻的庐州府西北。由于并非出于官方安排,所以多数移民没有能够顺利人籍,成为合法的定居民户,多年后才得到官府承认,被编人当地户籍。
    据正德《颖州志》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颖州有土著1700户,正统七年(1442)增加了338户流移客户;至成化十八年(1482)土居主户增加到2544户,流移客户增加到6356户,移民户占总数的7100。但这并不意味着颖州到正统七年才接受外来移民,只是说明从洪武初开始迁入的移民,直到正统年间才陆续获得合法的居留权,被编人户籍。在《明英宗实录》卷89中正好有一段正统七年凤阳府收粮监察御史胡鉴的奏章,可以证明这种做法:
    本府太和等县,地土宽广,荒闲者多,以致各处人民逃来趁食。先是,御史金敬给与勘合,暂编居住,以待原籍来取复业。今经年久,原籍差人来取,有发遣起程至中途逃回者,有聚众打伤来人而回者。展转在彼居住,又不入籍当差,至有窃人财物肆为不法者。合行禁止。
    朝廷作出的决定是重申都察院以往的规定:“凡逃民离乡年久,产业已成,不愿回还者,许就所在官司报籍,三年一体当差,敢有不遵者,治罪不饶。”并命令巡视凤阳等府通政司参议王锡负责调查实施。已在凤阳府西部居住很久的山东移民显然都符合就地人籍的条件,所以他们从正统七年开始就陆续人籍了。当然,山东移民并不都是在洪武初年就迁人的,有的可能迟至正统七年以后。
    明初迁入凤阳府西部的山东移民的数量并不很多,估计不过数万,但由于当地土著人口稀少,移民在总人口的比例很高,并且有较高的增长率,百余年后山东移民及其后裔已占总人口的70%左右,他们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至今还有那么多移民后裔念念不忘山东故乡的原因所在。
    当然,与前面提到过的麻城孝感乡、江西瓦屑坝、苏州间门外、南雄珠现巷一样,山东枣林庄也是一个移民的出发地或集散地,并不是在淮北的山东移民的真正故乡。但它在移民后裔心目中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因为它同样凝聚着移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在庆幸枣林庄被重新发现时,我们又面对着新的疑难,在漫长的中国移民史中,需要我们寻找的移民发源地还有很多。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20
聂盛国[回贴]谢谢其兵族亲提供的珍贵线索。看来山东枣林庄可能只是一个移民的出发地或集散地,并不是现在皖西北的山东移民的真正故乡。我们应该放眼山东全境找线索——河东郡敦伦堂。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20
聂其兵[回贴]

请注意下面这句话:


    从元末的人口分布看,山东境内的济南、青州、莱州、登州等府相对密集,东昌府(治今聊城市)人口最稀少,兖州则仅次于东昌府。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21
聂盛国[回贴]谢谢。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22
聂其兵[回贴]

洪武的移民山東


 史碩二 戴順居


一、前言


    山東地區是中國歷代以來一個人口稠密及經濟發達之區,縱然經歷元末明初的戰亂,洪武年間山東的人口密度,約為河北及河南兩省的1.5倍。此地區應為人口遷出區,不過,洪武年間山東卻是明太祖移民政策的接納區,無論是軍籍移民或民籍移民。山東的人口分布呈現東密西稀的格局,位於山東西部的東昌府成為洪武時期山東主要的移民遷入區,造成山東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外乎此地區為元末明軍北伐之戰區,就是歸咎於元末發生的天災。不過,明初亦有幾處收穫較豐的地區,永樂十年(西元1412)江西與山西分別進嘉禾,代表這兩地區年熟之象,故明初遷民,山西籍移出最多。
    明洪武初期的移民主要目的為安撫元末群雄的降兵降民、蒙古官兵與塞外邊民,迨至洪武後期則是希望盡快恢復農村經濟,促進社會繁榮,以達到穩固政權的目的。這兩種移民政策雖都有移民遷入山東,然而,洪武後期才是山東地區出現大規模移民的時期,因為就《明太祖實錄》的記載,山東真正規模性的移民似乎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後才展開。明代經過洪武時期的移民墾荒政策,土地生產力恢復,加以政治昇平,縱使經過「靖難之役」,明成祖亦延續太祖的移徙政策,致使全國各地人口急速的攀升。不過,就山東全省而論,從洪武二十四年至嘉靖五年(1391-1526),山東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僅3.1‰。洪武二十四年至萬曆十八年這兩百年間(1391-1590),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在6‰以上,山東這樣的人口增長率與其相比顯然偏低。山東地區人口增長緩慢主要是明代中期登、萊兩州人口減少所造成,此二府人口減少主要是居民跨海遷入遼東半島,由此可見,山東在接受移民遷入的同時亦有人口向外遷出。 
 


二、東昌府的山西人
   


洪武初年北方邊境俘獲的將士和降民大都被遷往政治要地,東昌府則是少數例外地區之一,這說明東昌府的空曠與蕭條。位於山東西部的東昌府不僅接受鄰近省份的移民也同時接納來自山東東部青、萊及登州的移民。東昌府的移民中除了山東境內的人口流動有明確的數量記載外,對於山西人的移入記載往往依附在河北及河南的記載中,以致無法得到正確的數據。洪武年間東昌府接受移民的時間,從地方志的鄉土資料是延續不斷的,如果使用「以縣為單位平均分配」的方法加以揣測統計可得知從洪武二十二年到二十八年(1389-1395),東昌府接受了6686戶山東東部的移民,剩餘22376戶為山西移民,約合111880人。以《民國.茌平縣志》記載為例,移民的原籍方面,山西移民與山東東三府移民之比為20:7;再者,洪武年間,土著9里,占總屯、里數的25﹪,即代表土著人口占總人口的25﹪,而土著村莊僅占自然村總數的5.8﹪,造成人口數與自然村比例差異如此大的原因可能是:1、村莊大小不同;2、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戶口中已包含一批較早遷入的移民;3、有一些移民未被洪武二十四年的戶口所包括。由土著里(社)與移民屯數量推測,洪武年間東昌共有40170戶,約合200850人,接受移民總數約29840戶,合147400人,約佔總人口的73.4﹪;土著約10690戶,合53450人,約佔總人口的26.6﹪,可見東昌府是一個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區。 


三、兗州府:西部重建東部補充


    (一)、兗州西部
    兗州西部在元末可說是受黃河水患最嚴重的地區,使得兗州西部的大片區域人煙稀疏,造就了洪武期間的移民條件。[9]兗州最北部的平陽縣處於東昌、兗州和濟南三府的交界處,地理位置與茌平縣鄰接,該縣洪武年間的移民也是以山西人為主,東三府移民次之,兩縣屬於同一移民類型。西兗州北部的自然村情況亦與東昌府南部相似,土著村莊折算成標準村占總村莊的40﹪。兗州西區的南部諸縣與北方大體相同,該地區現今的望族皆是洪武年間山西的移民充當,反映出移民規模的巨大及土著嚴重的流失。洪武年間兗州西區總人口約78萬,移民約占60﹪,大概有46.8萬,其中1.2萬是軍籍移民,顯然此區屬於重建式的移民區。
 
    (二)、兗州東區
    兗州東部來自外地或山西的移民只是零星的,不足與西區相提並論。滕縣是兗州山西移民的聚居區,以滕縣官橋鎮為例,洪武移民僅占總人口的13﹪,故遷入兗東地區的移民人數並不多。因此,兗州府東區在洪武年間是一個人口補充式的移民區,與兗州西區有很大的差別。
    兗州府明代初年接納了約57萬左右的移民,大抵上是移入兗州西部,其中80﹪-90﹪來自山西,應有50萬,軍籍移民合計為1.5萬。
 
                   四、青州府:人口的對流
    (一)、青州南區
    此地區洪武年間的人口遷入,莒縣是一特別的區域。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的大疫,導致洪武年間莒州的土著人口大量減少,約為總人口的35﹪,創造了外地移民遷入的條件。青州南部其它縣,沂源、沂水、沂南及蒙陰四縣與莒縣的移民情況有三個不同處:一是土著人口比莒縣大許多;二是江蘇海州的移民數量少莒縣很多,主要來自山西;三是出現來自河北棗強的新移民群體。計青州南部的移民人口約20萬,海州籍約6萬,山西籍約9萬,棗強籍約為2萬。
 
    (二)、青州北區
    由青州府北部的移民原籍,顯示出此地區的移民主體不再來自山西,而是來自其鄰近的河北。以臨淄為例,土著占總人口的82﹪,棗強移民占15﹪,山西移民僅占1﹪,毫無疑問,河北棗強移民已成青州北部移民的主體。棗強只是作為北方一個移民的集散地,應包括真定府及其附近的地區的移民,因為真定府乃是河北地區人口密度最密集之區,也是人口外流的中心之一,洪武年間真定府人口大量遷往鳳陽和山東。甚至有山西移民由棗強出發的紀錄,如從地理上分析,山西娘子關→真定→棗強→山東是山西移民進入山東最便捷的通道,故山西移民於棗強稍作整頓再赴山東亦在情理之中。
    青州府的移民運動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青州府不僅接受人口的遷入,同時亦有人口的移出,特別是竟從相對人口稀疏的河北真定府向人口較密集的青州府流動。
 
                        五、膠東半島上的軍人世界
    膠東半島上的萊州與登州情況頗為相似,號稱地狹人稠,然而此區所接受的移民倒不少,卻以軍戶為主。從戶口數上分析,這兩府每縣的人口眾多,與青州府屬縣不相上下。然而,在民國及今天的氏族或自然村統計中,土著的比例卻非常低,僅占總人口的60﹪左右,反映出膠東半島仍接受了大規模的移民遷入,其中最大宗還是來自山西洪洞縣,河北棗強移民也占了相當大的份量。土著數量的比例不大,最可能的原因應與土著人口的外遷有關,如上文所提東三府的人口遷往山東西部外,應有為數不小的數量遷向遼東半島,無論從土地資源或行政區劃上來分析,這兩府的居民在人口壓力下,很可能遷往遼東這個人口極少的農墾區求生存及發展,這樣的移民即是所謂在生存型的移民潮中主動的求發展。萊、登兩府在洪武末年共有9衛3所,約53760名將士,合計軍籍人口有16萬人,扣除由當地人充任者,軍籍移民約有13萬,與山東其它地區相較,明顯高出許多。
    萊州嶗山縣移民普遍有所謂來自雲南烏撒衛與登州萊陽、招遠二縣稱來自建昌衛(今四川西昌)者,嶗山縣地方志中所列各種族譜應可證明雲南烏撒衛就是指今日位於西南邊陲的雲南省。由雲南與四川遷入山東不太可能是民籍移民,尤其是膠東人口明顯高過這兩個地區,故最大的可能即是軍衛的調動,烏撒衛與建昌衛就是證明。
 
            六、濟南移民:洪洞人和棗強人
     在官修史書中,濟南府是作為一個移民輸出區,不過,在地方志和其它民間文獻裡,洪武時期濟南府也是一個重要的移民接納區。濟南北部地區經過「靖難之役」後人口損失甚鉅,這地區已看不見洪武移民的後裔,充斥期間的是永樂移民的後代。這種情況的產生,應為明成祖對洪武移民活動的延續及補充所造成。
 
    (一)、濟南北區
    先看德州,其地處濟南府西北端,大運河之濱,歷來就是交通要道及兵家必爭之地。《乾隆.德州志》中有記載:「自洪武遷民開墾」一句,可以看出德州亦被洪武移民範圍所囊括,德州府的土著和移民(不計軍籍移民),由其居住的里數計算,土著占總人口的64.3﹪,移民占35.7﹪;從自然村統計則土著為66﹪,移民為35﹪,兩者大致上是吻合的,而移民的主體是來自山西。除了一般性的遷民開墾外,還有軍屯。[16]洪武九年(1376)明政府於德州設衛,在德州境內設42屯,這42屯士兵及其家屬達到4620戶,13860人,為土著與移民人口的3倍。故洪武時期德州的移民主要是軍籍移民,他們有效的開墾了德州荒蕪的土地。
    從齊河縣自然村的統計中揭示出該縣土著僅為總人口的40﹪左右,也就是說民籍與軍籍的移民約占60﹪。所以齊河縣確實存在大量的洪武移民,《民國.齊河縣志》卷3〈疆域〉指出:「屯所係前明洪武間設,俱在古倫、節婦等鄉。」《齊河縣.鄉土志》也有記載:「境內衛戶頗多」,顯然在洪武時期曾於齊河縣境設立許多軍屯。從軍屯數93屯大概可估算出軍籍移民約3萬,在不考慮民籍移民下,而洪武年間移民占總人口60﹪的假設成立,那麼該縣人口就有5萬。若再加上民籍移民則超過5萬,這與當時濟南府的大縣萊羌5萬人口相較之下,齊河縣的民籍人口顯然不多,因此設立大量的軍衛屯田,以求土地的開墾和經濟的發展。
    濟南府北區的東部諸縣,移民情況類似齊河縣,濱州、蒲台、陽信、沾化等縣,土著人口所占比例不高,與兗州西部的水平相當,此地區也是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區,移民大多來自河北。
 
    (二)、濟南南區
    肥城縣與兗州府相鄰,其人口的遷入與兗州頗多類似,由自然村統計得到其土著村莊占總數的68﹪,剛好介於兗州府的東部與西部之間,與濟南府北區有很大的差別。淄川一帶土著人口高達81﹪,與青州的臨淄相當,是濟南府中最多的。
概言之,濟南府的移民可作如下表述:
    一、黃河以北地區,除濱縣外,多數縣份的洪武移民在數量上不敵永樂移民,這是「靖難之役」後重新組織此區域移民的結果。濱縣與黃河以南的各縣由於未受「靖難之役」的影響,也就不需要永樂移民的補充,故濟南府黃河南北兩岸的移民呈現不同的類型。
    二、就移民的原籍而論,主要來自山西與河北棗強,其中以山西移民分佈最廣。棗強籍移民大都遷入濟南府東北部及東部一帶。
    三、儘管齊河縣和濱縣的移民比例高於30﹪,濱縣以北若干縣可能超過40﹪,但考慮到淄川一帶移民比例不足30﹪,大致上濟南府移民比例約30﹪。
    洪武年間濟南府的民籍人口總數約為136.5萬,其中30﹪為移民約41萬。山西移民占總數的60﹪約24.5萬;棗強30﹪約12.3萬。
 
                                    七、結語
    洪武時期山東地區的移民,是整個華北地區移民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移民的組成來看,移民的來源不再是南方人口;移民的形式則呈現多樣,有行政、軍事遷民與自發性移民之分。就山東全省而論,洪武年間移民占其總人口的35﹪左右,其中還包括一部份省內不分區域之間的人口流動。從這一角度說,山東的移民是人口補充型。分區而言,則東昌府及兗州西部屬於人口重建式移民區。造成山東省境內人口流動如此的差異,乃因元末戰亂毛貴佔領山東,他經營屯田,立三百六十七屯於萊州,使得山東東部受到戰亂破壞較少,這就是山東人口比山西、河北、河南多的原因。可是西部的東昌府,由於處在交通要道上,所受戰亂破壞較大,荒閒之地較多,於是東昌府成為山西主要的移入區。然而,山東東部人口密集程度高過鄰近地區,它同時亦接受外來的移民,山東東部地區就成了此時期移民由人口密集趨向人口稀疏區移動的反例。
    洪武年間山東地區接受的184萬民籍移民中,來自山西的移民人口最多,達到121萬,占移民總數的66﹪;次則為來自河北的移民,達35萬餘,占移民總數的19﹪。河北移民大抵上自稱來自河北棗強縣,不過大多數應該來自真定府,當然也包括棗強縣,也可能有來自山西的移民混雜其中。遷自山西與河北棗強的移民構成了山東地區移民的主體。
    洪武時期的移徙政策,大致上來說是成功的,特別是在開墾荒地以復興戰火摧殘地區經濟方面,成效最為卓越。例如:洪武後期從山西遷往山東東部、河北南部及河南北部附近的東昌、大名、彰德等七府約6萬戶遷民,開墾了二萬六千多頃土地,不過三年工夫,歲收三百餘萬石榖、一千二百萬斤棉花,另外又種了一萬二千多頃的麥苗,又過了三年榖類更增產至五百五十六萬石。在人口成長方面,從明初至正德年間是不斷增長的,以後則呈現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由於土地兼併劇烈,階級矛盾尖銳,出現大量流民,使戶口數字無法進行有效的統計。明初的強制遷徙政策雖造成遷民的不便與痛苦,但就整個大局而言,移徙政策對明初政府統治權的鞏固產生了相當的作用。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8-23
聂其兵[回贴]    由此可见明初济南、青州、莱州、登州等府是山东省人口主要输出地区,枣林庄是济南府移民出发地或集散地。寻根如果着眼与现在的济南市、泰安市、淄博市、德州市,面积将大大减少,该地区主要分布两大聂族,一是德州、泰安、济南聂族(主要发源齐河县老聂庄),二是长山二十里(即现在淄博周村)聂族。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8-24
聂盛国[回贴]       寻根之路虽曲折,族亲相助信心增。再次谢谢其兵族亲。先祖六百多年前迁徙实情深深淹埋于历史尘埃之中,现在的一点点发现都会令人鼓舞,都会让我们离目标更近。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1-19
我是聊城的,我们那有个村,姓聂的大约有300多户,我是“学”字辈,辈分中有“中,荣,学,风”有族谱,看与你们的有相同的么?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