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60阅读
  • 34回复

[族谱]中华聂姓始源之讨论(专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08
— 本帖被 宗亲法律部 从 族谱○班派○排行诗 移动到本区(2012-05-07) —
宗亲法律部[发贴]

        关于聂姓始源,为方便有兴趣研究的宗亲进行讨论,中华聂族宗亲协会特开此留言版。请各宗亲将有关“聂姓始源”的看法、意见、争鸣在此发表,以达到收集、统计、交流之目的。


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法律部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08
聂秋征[回贴]

   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据考证,藏族姓氏比漢族姓氏起源较早,后来又在漢族的影响下两族姓氏通用。


  【聶】字的来源相傳是:藏族的圖腾是神猴,此神猴有六耳(漢族文史中也有六耳猕猴之说,【西游记】中六耳猕猴有孫悟空同等的本领),藏族首领自称是神猴派下界的首领,故取神猴六耳之三耳为姓,全名叫聂赤赞普。后衍变为父系六族,各族分别以聶、洛、琼、努、色、保为氏。


  然而我聶姓并非源自藏族之聶氏,而是来源于姜姓。相傳与女娲同時期有一母系氏族,這個氏族的圖腾为【羊】,定为姓【姜】,也傳为【羌】,总之,【姜】、【羌】两姓均源于此。这个氏族的首领安登,在居地的河邊(姜水,今山西宝鸡市天台山下清姜河)产下一子,就是炎帝。


相傳炎帝嘗百草、創耕种,是中华農耕文化的創始者,尊称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及后裔在各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繁衍了二四七个姓氏。与同時期的姬姓黄帝軒轅氏并尊为我华夏族始祖。


       商朝末年,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耄耋之年常在渭水垂钓。时值纣王无道,群起反之。黄帝后裔诸侯王姬昌,聞姜尚有文武才,多次往邀助之,姜允,姬昌授姜为文武师。经多年征戦,減商興周,姬昌之子姬發称帝,建立周朝。自封武王,追谥其父为文王。武王感姜尚開國之功,将营邱之地(今山東、河北、山西一带)分封给姜尚建立诸侯國【齊】,尚称齊丁公。


  根据周朝的分封制度,周王将土地分封给兄弟、親戚和異姓功臣建立诸侯國,各诸侯王又可分封给下属。齊丁公将封地又分封给自己的子孫和同姓或異姓的公卿大夫,其中将山西河東聶城之地分封给支子,并赐以邑为氏。


  至于『聂城』可能是此地曾有藏族聶姓居住過,故称聶地或聶城,也可能齊丁公支子本名姜城,因封于聶地故改名聶城,是此是彼渐無從考证。


  『聶』本为氏,至漢朝姓氏合一,故聶氏也称聶姓。我聶姓始源于齊丁公支子聶城,乃为聶姓之始祖矣。


 【供参考】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08
聶汉武[回贴]

        聂姓的这种起源也很有新意.只是藏文的耳字和聶字也和汉文的写法相同吗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08
聂秋征[回贴]    汉武宗亲所提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讲实在话,本人确实不懂藏文,诚请哪位懂藏文的宗亲予以指教。

     从现代汉语词典看【聂】字是个独体字,仅用于姓。我们的先辈造字时为什么用三个同一的独体字组成另一个独体字?或许是藏族祖先用三个藏文耳字连在一起做一个字认,也许是汉族先人中有人长出三只耳朵,因此以三耳给他暘姓或定姓,还有可能是因某个事或物的联想而造的字?


        我也诚请哪位说文解字资料较齐全的宗亲认真查一查,看能不能给我们解开这个迷。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08
钟秀[回贴]

金城宗亲:


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文,隶书、楷书、草书等等发展着;你不妨寻找最早的甲骨文看看!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学锋[回贴]

对秋征宗亲的《我所了解到的聂姓始源》一文看法的商榷


聂 学 锋


秋征宗亲于20101023日撰写了《我所了解到的聂姓始源》。该文在聂胞留言上静了近一年时间,近日又被重新翻出。今天我细细地看了两遍,越看越觉得矛盾重重,为此我很想同秋征宗亲一起探讨商榷一下。


秋征宗亲撰写这篇文,出发点是好的,想多找一些资料,共同来把我们聂姓的来源理清,但是估计他自己也没有好好推敲,不过不要紧,我们一起来分析。


其一,文章一开头说:“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据考证,藏族姓氏比漢族姓氏起源较早,后来又在漢族的影响下两族姓氏通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藏族姓氏早,还是漢族姓氏起源早,我没有研究过,至今我也没有看到藏族姓氏比漢族姓氏起源较早的论文。如果他单一阐述藏族姓氏比漢族姓氏起源较早,我不会写此文。但是他说到聂姓,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我觉得很新鲜。既然有这一命题,那么肯定有依据,可是看了半天,文章突然冒出一句话,“然而我聶姓并非源自藏族之聶氏,而是来源于姜姓”。自己对自己说,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没有这回事。论点被自己的论据推翻,这是我被搞糊涂之处。何况,文章中用的“据考证”这一词语,是不科学的。据谁考证,那里考证,必须说出。“据考证”,说故事可以,搞学术可能不行。


其二,文章谈到“()字的来源相傳是:藏族的圖腾是神猴,此神猴有六耳(漢族文史中也有六耳猕猴之说,(西游记)中六耳猕猴有孫悟空同等的本领),藏族首领自称是神猴派下界的首领,故取神猴六耳之三耳为姓,全名叫聂赤赞普。后衍变为父系六族,各族分别以聶、洛、琼、努、色、保为氏”。本段用了一个关键词语“相傳”,既然是相傳,传说的东西是靠不住的,没有依据,也就是说说故事,这未免不好,活跃我们的气氛,好事。


其三,文章又说到姜姓的来源,“(姜)、(羌)两姓均源相傳与女娲同時期有一母系氏族,這個氏族的圖腾为(羊),定为姓(姜)”。“商朝末年,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耄耋之年常在渭水垂钓。时值纣王无道,群起反之。黄帝后裔诸侯王姬昌,聞姜尚有文武才,多次往邀助之,姜允,姬昌授姜为文武师。经多年征戦,減商興周,姬昌之子姬發称帝,建立周朝。自封武王,追谥其父为文王。武王感姜尚開國之功,将营邱之地(今山東、河北、山西一带)分封给姜尚建立诸侯國(齐),尚称齐丁公。”这里涉及到一个历史知识问题,姜尚是齐国的建立者。姜尚就是子牙,人称姜太公。齊丁公是姜尚的儿子,而不是“尚称齊丁公”。姜尚即是齊丁公,父子混为一谈,不妥,你说呢。


其四,文章又说:“根据周朝的分封制度,周王将土地分封给兄弟、親戚和異姓功臣建立诸侯國,各诸侯王又可分封给下属。齊丁公将封地又分封给自己的子孫和同姓或異姓的公卿大夫,其中将山西河東聶城之地分封给支子,并赐以邑为氏”。


好,我们来看一看齐国的历史情况。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春秋时期,齐国的接壤国为燕、卫、鲁、宋、吴。


再看山西河東即山西聂姓河东郡,今天的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夏县古称安邑。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由此可见,山西春秋时期根本不在齐的管辖范围。山西河东聂城不在齐国的管辖范围,齊丁公怎么将封地又分封给自己的子孫和同姓或異姓的公卿大夫,其中将山西河東聶城之地分封给支子,并赐以邑为氏”,这段文让人费解,依据等于没有。


其五,文章又说:“至于『聂城』可能是此地曾有藏族聶姓居住過,故称聶地或聶城,也可能齊丁公支子本名姜城,因封于聶地故改名聶城,是此是彼渐無從考证。”既然是無從考证,也就证明没有这回事,聶地或聶城与齊丁公支子联系不到一处,考证不了,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证据。
   
其六,文章又说:“然而我聶姓并非源自藏族之聶氏,而是来源于姜姓”。“『聶』本为氏,至漢朝姓氏合一,故聶氏也称聶姓。我聶姓始源于齊丁公支子聶城,乃为聶姓之始祖矣”。这是本文的论点。通篇文章并非考证聶姓是来自藏族之聶氏,不是研究藏族之聶氏,而是“我聶姓始源于齊丁公支子聶城,乃为聶姓之始祖矣”。我认为,本文有论点,重点突出,但是缺乏论据。没有论据,“我聶姓始源于齊丁公支子聶城,乃为聶姓之始祖矣”的论点,不能让人信服。照论文的通常规定,没有论据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其七,“我聶姓始源于齊丁公支子聶城,乃为聶姓之始祖矣”,我说,疑问太多,依据不足。我认为:我聂姓得姓始祖应该是是卫大夫奭公,食采于聂。我在我的《聂姓得姓应该是源于卫大夫奭公》已经论证,在此我就不再赘述,请予谅解。


秋征宗亲,聂姓来源的探讨,使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我们共同携手,共同探讨、切磋。希望我们重依据、重证据,科学、求实、客观、历史地去考证,去伪存真,认真分析,认真思考,聂姓来源的探讨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果。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秋征[回贴]

学锋宗亲:


       你好,今天我才看到你发表的关于我以前发表的拙文所作精辟剖析的文章,我表示十分感谢你的赐教。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且无精力去考究你所提出的种种疑问,故在此不一一的作出解释。但有几点提请注意:


       一.我的拙文题目是《我所了解到的聂姓始源》。之所以在‘聂姓始源’前加了‘了解到’的定语是说明是从相关资料上看到信息综合写成的,并在文章的后面特别注明‘供参考’三字。所以我的拙文不是论文,不存在论点.论据.论证的问题。


        二.关于‘聂’字的来源,由于本人孤陋寡闻,还未见到有充分依据的说法。烦请你加强考究,予以赐教。


        三.关于‘聂氏始源’,就我所了解到的至少有四种说法。你论述了‘卫大夫’一说,很有力度。但以本人的愚见还未达到就此定论的程度,因为其他说法也有一定依据。


        四.‘传说’虽然不能做依据与证据,但却是未明事.物考证的方向与重要线索,不可忽视。如我族许多支派没有可靠的谱谍资料流传下来,特别是‘字辈’许多是凭口传。就是有谱谍的许多也是由‘传说’变成‘传记’。我们现在就只能凭这些‘传说’与‘传记’来考究我族的流源脉络。你说是吗?


        今天先说这些,如有不妥之处请赐教。我也诚心希望加强相互切磋,共同探讨。


                                  聂秋征             


                             2011年8月4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学锋[回贴]聂姓来源的探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这一代肩负着重任,因此我们在网上发表文章必须慎之又慎。因为我们现在,聂姓人被网上的文章搞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事到现在,如果我们还发表一些没有依据的东西到网上,人们思想不是更混乱吗。当然,我不是说不可以发表,我也不想堵塞言路,但是发文者必须慎重,慎之又慎。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不错,未明事.物考证的方向与重要线索,不可忽视,但是我认为,在拿出来之前,我们自己要先分析,先论证,这样不是更好吗。见东西就拿到到网上来,未必是好事。。我也诚心希望加强相互切磋,共同探讨。至于你说,“关于‘聂氏始源’,就我所了解到的至少有四种说法。你论述了‘卫大夫’一说,很有力度。但以本人的愚见还未达到就此定论的程度,因为其他说法也有一定依据”。我想,我现在也没有强逼你,其它的说法也有一定依据,你可以把一定依据拿出来,大家来共同探讨,去伪存真,科学、求实、客观、历史地去考证,我认为,没有充分依据的说法,一定要先靠边往后站,至少‘卫大夫’一说现在应该暂时摆在第一位吧。我性格直爽,我的新浪博客取名为“善良正直”就是这意。有的地方可能言辞过急了一点,敬请谅解。有不妥之处请赐教。我也诚心希望加强相互切磋,共同探讨。

                      聂学锋


                     2011.8.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秋征[回贴]学锋宗亲:

           你的某些观点本人不敢苟同。1.我们党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怎能说谁的‘摆第一位’谁的‘靠边站’呐?难道只许一花独放.一家独鸣吗?


         2.我们写文章难免要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文史记载。之所以借用就是在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相信记载的正确性才借用。这个是否借用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的过程。不能武断的说是‘见东西就拿...上来’。


        3.我们搞聂族谱谍研究,现在最大难题就是严重缺乏史料。所以我们要广开言路,广乏搜集各种资料,哪怕一块碑文,一张手记。先不要管它是否正确,‘见东西就拿到网上来’资源共享。让大家共同研究,正确的采用,不确定的作参考。我不主张一个人关起门来搞分析.研究,要相互提供资源,共同分析.研究。


        4.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共勉吧。


                                 聂秋征            


                            2011年8月6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学锋[回贴]

秋征宗亲:


你的观点我有不同看法。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没有错。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有一个结果,而不是永远争鸣,不管目的,永远消耗下去。前段时间,大家都放了、争鸣了。接下来,必然要总结一下,谁说的更有道理,谁说的更接近事实。不可能永远争下去,不去总结。同时在争鸣的当中,争鸣人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要很好地去倾听对方的意见,分析一下谁更有说服力,谁证据更足。不管是谁,谁说的对,就应该认真听取对方的正确的东西,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东西,从而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要的最终目的。如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不管自己对与错,一味坚持,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有什么意义。


2、你说“难道只许一花独放.一家独鸣吗?”未免口气太高。我前面说过多次,我没有强逼你,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你可以反驳我,可以发文呀。我在八月五日留言不是说了:“至于你说,关于聂氏始源,就我所了解到的至少有四种说法。你论述了卫大夫一说,很有力度。但以本人的愚见还未达到就此定论的程度,因为其他说法也有一定依据。我想,我现在也没有强逼你,其它的说法也有一定依据,你可以把一定依据拿出来,大家来共同探讨,去伪存真,科学、求实、客观、历史地去考证,但是要有根有据,有说服力”。


从这段话我的意思很明白,一是,我现在也没有强逼你,我理解你,因为一个人的观点要转变有一个过程;二是,我又说,“其它的说法也有一定依据,你可以把一定依据拿出来,大家来共同探讨”。我这里是要你说,要你一起来共同探讨。你怎么能架帽子,打棍子,说我是,“只许一花独放.一家独鸣”??!!!!三是,其实按你的逻辑,你才是真正的只许一花独放.一家独鸣。你的文章,或者提供的资料,不允许我分析,老虎屁股摸不的,分析了,摸了,就是不行,就是否定了,就是不允许你说。照你的逻辑,你不是只允许你说,只许你一花独放.一家独鸣吗,不管对不对,别人评不得,说不得吗。


3、你说我,“怎能说谁的摆第一位谁的靠边站呐?”我认为我说的是对的。我前面说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有一个结果。你说 :关于聂氏始源,就我所了解到的至少有四种说法。其他说法也有一定依据”。至少有四种说法是没有错,但是这四种说法都对吗,你敢保证吗?!


如果我们聂姓人认为,我们聂姓来源只有一个,那么就肯定四种说法只有一种对,其他三个说法是没有的。否则,如果四种说法都对,那么聂姓就有四种来源。既然只有一种说法对,那肯定要将四种说法排一排队,哪一说法排第一,排前面。排队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没有充分依据的说法,就要先靠边往后站。有道理,有依据的说法就暂时排到前面。我这里说的还是暂时,以后其他说法有依据,有道理,他又可以排到前面来,如此往复。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总不能,没有道理,又拿不出依据,却要排在前面,或者四种说法并列,这太不讲道理了吧。请问,我这样做是“只许一花独放.一家独鸣”吗?!我这样说又有什么错?!


4、卫大夫一说,我在我的《聂姓得姓应该是源于卫大夫奭公》一文中已经充分论述,无论从现实上,还是从历史上都是有根有据,有板有眼,客观实在。如果你不同意,你可以来探讨,拿出依据来反驳。我不是说了欢迎大家来讨论吗。而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聶姓来源于姜姓等说法,无根无据,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鉴于这样的情况,卫大夫一说不应当排到四种说法的前面,排在四种说法的第一位吗。难道倒让经不起推敲,没有依据的的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聶姓来源于姜姓等说法排到前面,排到第一吗。在拿不出证据之前,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聶姓来源于姜姓等说法靠边站,往后摆是理所应当的。反过来,如果你以后拿得出证据,说理充分,那卫大夫一说,没说的,靠边站,往后摆。而聶姓最早起源于藏族,聶姓来源于姜姓等说法再摆前面。这又有什么不可以,不公平。


5、你说“我们写文章难免要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文史记载。之所以借用就是在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相信记载的正确性才借用。这个是否借用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的过程。”我完全同意,而且就是鄙人的本意。我们确实要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文史记载,而且要广泛地去搜索。我写《聂姓得姓应该是源于卫大夫奭公》一文,我搜索资料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可见我是赞成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文史记载。


但是我反对“拿来主义”。我赞成你的“ 这个是否借用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的过程”。我们搜索的资料,不是什么都拿到网上来。他有一个像你说的“自我分析.论证的过程”。吃不准的,要注明,比如说,有这样一个资料,不代表本人观点,只供大家一起来探讨斟酌,这样的资料我们是欢迎的。但是说了: “我所了解到的”这样的词语,你所了解到的,就证明是你的观点。是你的观点,又拿到了桌面,就要慎重。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提倡见东西就拿...上来,反对“拿来主义”.否则要我们的大脑干什么。


我不能同意你说我是,武断的说是见东西就拿...上来。我前面说了,我没有反对广乏搜集各种资料,哪怕一块碑文,一张手记。你赞同让大家共同研究,正确的采用,不确定的作参考。我也赞同。但是,对你的“先不要管它是否正确,见东西就拿到网上来资源共享”有前提,不要先就说我所了解到的。资料就是资料,要注明出处,它是一个中性的东西。附了你所了解到的,就不是单纯的资料,它就不是中性东西,而是你的观点。是你的观点,就要想清楚,绝对不能管它是否正确,见东西就拿到网上来资源共享。


6、你说,不主张一个人关起门来搞分析.研究,要相互提供资源,共同分析.研究。这个主张我是赞成的,我把文章拿到网上来,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来共同分析.研究。我分析你的文章也是共同分析.研究。但是分析.研究后总要有的感想吧,要有一点结果吧。我同聂斌律师聊时同他谈到,我感到,靠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难度,人的精力有限。我很想有这么一个志愿加盟的松散组织,大家一起来相互提供资源,共同分析.研究。所以说我决不是主张一个人关起门来搞分析.研究。


7、你说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共勉吧。我完全同意。但是,还要加一点: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不固执己见,接受道理,更正没道理。


                            聂 学 锋


2011.8.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回贴]

              


                  学术讨论本正常,


                 锋茫毕露不应当。


                 秋风细语顺人意,


                 征得族源可商量。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8-08
聂学锋[回贴] 聂  的留言过头了一点吧,我锋茫毕露不应当,没有吧。你也是一个帽子公司的。我的留言不是和风细雨吗。我是一层一层分析,一点一点说理,我不是细语顺人意吗,你能找到我有那一句不文明礼貌的话吗。劝你要冷静,多帮忙,不要添乱。都是自己的宗亲,手掌手背都是肉,人要厚道一点好。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8-13
聂心爱[回贴]江西老家的宗亲们:从受姓始祖到明朝的世系我们还指望到你们在。至于聂姓源于何人、何处我认为意义不大了,我认为在你们从受姓始祖到一百世之后与各地聂姓相衔接就不错了。如果氏族文化研究超出了中国有文字记在的历史那不就太离谱了吗?我个人认为以寻根为目地,以现时各地聂族为基础,以人口大迁徙为界限而实现构建一地、一省以至全国的聂氏大通谱。这个任务何等艰巨啊!千万不要浪费精力呀!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8-13
聂学锋[回贴] 尊敬的其兵宗亲,你好!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和鼓励、鞭策。由于我的时间仓促,文章还是比较粗,本来很多地方还可以展开,这样更有说服力。在聂姓探源的路上,我知道还有一些路要走,聂姓得姓来自姜的说法,在一些宗亲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想只要我们聂姓人大家团结一致,以理服人,大家科学地、历史地、客观求实地去看待,去探讨,“中华聂姓得姓鼻祖奭公,卫大夫食采于聂”的论点一定能在我们聂姓中成立。


                    聂学锋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8-13
山东聂[回贴]       下面一段文字为聂其兵宗亲二零零四年为《莒南曲流河聂氏族谱》续修时所写文章中的片段,供学锋宗亲参考:

    关于聂氏之起源,众说不一。但归纳起来,除卫说外,还有另外其它两种说法。一是源于齐说,《中华五百姓氏源流》说:“春秋时齐国丁公分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在茌平)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其后以地名‘聂’为氏。”二是源于楚说,《广韵》中称:“楚大夫食采於聂,后人因以为氏。”归纳几种说法的共同点:都是因“聂”地为氏的。鳌溪聂族老谱序说:聂在邢卫之间。聂氏所据以得姓“聂”的地点,目前有两说法:一说在今河南清丰县北、一说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部“博平”故城。《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清丰县北有“聂”,“博平”故城有“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历代专家论证的权威之作,较为可信。《博平县志》称:“博平”属齐国西部边界的“聊、摄”之地。茌平今有摄城,恐聂城之称为后人望文生义之误。
     “聂”以地名在先秦古籍中有记载的并不多见。《左传》载:春秋鲁僖公元年(前六五九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杜注:“聂北,邢地也。”《左传》又载,“僖公二十有五年(前六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由此可见,聂本邢地,邢为卫灭,遂为卫邑。川塘聂氏谱载,聂政为八世,聂政于公元前三九七年去世(《史记》记载)。由聂政去世时间和邢亡时间差推算,发姓祖派下,应有八世左右。邢亡时间与卫大夫食采于聂的时间相吻合,且《路史》上说:聂氏是“卫国侯君同宗之后代”。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卫说”较为可信,齐说、楚说疑点甚多,应不足信。《齐国历史年表》中关于齐丁公的纪事年只出现过两次,“公元前一一一一年,丙寅,齐丁公(伋)元年。公元前一零六三年, 乙亥,齐丁公四十五年,周王‘赐齐侯命’。后,丁公卒,子乙公姜得立。”根据齐丁公元年和齐丁公四十五年与聂政去世时间差推算,发姓祖派下,应有二十四世或二十二左右。聂氏川塘祖谱载,聂政为八世,相差甚远,再次验证了齐说,不可取信。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8-31
聂金城[回贴]

        我是湖南双厚聂族的,知道本支源于江西,其上再源于何处,族谱没有记载。族谱序言中有外族人言聂源于齐,或源于卫,但家谱皆不予以肯定,为什么?不愿认错祖宗罢了。我族在湖南扎根后立即成为一大望姓,宋代出过大学士,元代出过一批元帅的。可是,他们在宋、元都没有修谱。宋没修谱实在是还没有形成族,根还在江西。元没修谱则是异族统治不强调修谱。明代才修谱(本族对在湖南发展的子孙记载比较完备,说明虽未修谱,但其他记载不断),与江西已经隔断数百年,由于当时的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制约,没有认真追寻族源。


        现在我族到江西寻访,已经找不到江西本支至亲。斐斌宗亲研究,认为本支可能与现在的江西聂姓大宗都有关系,一千年前是一家。家族老根据地是最有条件保存和延续老家谱的,因此我在追寻我支来源时很相信他们族谱的言语。他们族谱有很多种,较早的族谱能见到的则言聂族源于卫。叫人不得不相信。


        但是,从各种资料看,聂族来源应该不是单一的。其一、藏族等其他民族也有聂姓,有的虽已融入汉族,但他们绝对不是同一血缘;其二、汉族内的聂姓有齐国之聂,有卫国之聂,有楚国之聂,魏国之聂,他们是平行发展还是一脉辗转,目前还没有定论,没有定论就当来源各异;其三、聂、乜、摄三姓有互借字使用的,他们当然的不是同一来源。如果是这样,我们追源时一定要注意,各家要先追好自己近代的源,即使某族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渊源,也要注意强调是聂氏某支的源,不要强加于说有聂姓头上。


        就江西聂族的来源看,完全可锁定是汉族。虽然大部分较早族谱认为出自卫国,但证据还是欠缺。特别是其族谱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认定自己出自聂政(聂政作为一个大孝的刺客,他举家从韩国逃往齐国后,身边只有母亲和姐姐,母未死不敢再杀人,母死姐嫁才杀人,那么他在齐国就不敢娶妻生子,不会留下子女。史料上就没有记载他有无子女,认尸还是姐姐认的)。聂政没有后人,何来繁衍一族人?也有一些族谱说源于聂政的兄弟,据聂政故里传说,聂政故里没有聂政的兄弟和聂政子女,说明聂政在故里既没有结婚生子也没有兄弟将子孙过继给聂政,因此说来源于聂政和聂政兄弟都很勉强,恐怕这些族谱都是牵强附会的,攀名人啊。


        但是聂政绝对是有家族的,无族何来聂?!追寻江西聂族的根(鄙人自认为是江西聂族的后人),以明代的谱作为引子是不可靠的,编造痕迹太重,必须找到宋代以前的老谱。老话总比新话可靠一些。这一点我和学锋等宗亲都有共同看法。但是宋代谱也肯定有牵强之处。


        .....................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08-31
聂学锋[回贴]

对《再谈“聂氏始源”》的商榷


聂学锋


聂氏始源的探讨是中华聂姓一个不可逾越的重大课题。现在秋征宗亲等一大批聂姓宗亲参加到探讨这一重大课题上来,是可喜可贺之事,是聂姓兴旺发达的表现,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聂氏始源的探讨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前不久,有的宗亲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认为我们这样探讨聂氏始源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主张通过联谱修通谱的办法来追溯聂氏始源,各家的谱都拿来,联谱后,最后鼻祖是谁,就是谁,也不用去争。这条办法应该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现在修通谱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总不能坐到那里等修谱,与其坐着等,还不如边讨论边等。一是丰富了聂网的气氛,二是初步理出了头绪,三是为今后修通谱节约了开支。何乐不为。此外,他还忽视了一点,就是现在各地的谱源源出多头,说法不一。不管怎样找捷径,最后九九归一,还是要走我们这一步,必须去伪存真,必须求同存异,这是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只不过他的方法是放在联谱之后,我们的方法是放在联谱之前而已。当然,他的方法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避免很多争议,对这点本文将另表。


同时,他还认为我们聂姓不是一个来源,是多个来源,没有必要探讨。如果照这位宗亲的看法是多个来源,那么我们聂姓问题就大了,祖宗都不同,还谈什么修通谱,修通谱又有什么意义。我认为既然有人认为聂氏始源是多个来源,那么我们在修通谱之前,更有必要探讨聂氏始源,如果最后得出的结论真的是多个来源,我们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财力去修通谱。到时,我们聂姓各家,源出卫大夫的对卫大夫,源出齐丁公的对齐丁公,大家各俸自己的鼻祖,各行其是。皮之不附,毛之焉存,不是同一鼻祖,还有什么好谈,修通谱岂不多此一举。


所以先修通谱,再来探源的方法,和我们先探源,再合谱的办法是不矛盾的,而且我们的方法更切合实际。


秋征宗亲的《再谈“聂氏始源”》(以下简称《再谈》),鄙人拜读了大作。此大作就聂氏始源谈了很多好的看法,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他的,我们研究应该以汉族同一血统的我族“聂氏始源”为研究对象,这个思路我尤为赞同。


不过秋征宗亲的其他补充看法,虽然好,但是值得斟酌。


一、关于“奭公”的家世渊源。


聂姓宗亲大多数人都承认“奭公”是聂姓的得姓始祖,但是“奭公”的家世渊源,却有不同的认识。秋征宗亲认为“奭公”的家世渊源是源于姜姓。我却不能认同。他在文章里大篇幅地引用了中华聂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聂世敏会长编撰的《中华聂姓文化探源》里的212219页文章,以此来论证聂姓是源于姜姓。不可否定,聂世敏会长编撰的《中华聂姓文化探源》(以下简称《探源》)是论述聂姓文化探源的不可多得的专著。但是他的聂姓是源于姜姓之说值得商榷。


的确,《探源》一书,212219页大量篇幅阐述聂姓来自姜姓。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感人,读了一定会对聂姓来自姜姓一说深信不疑。不过,我要提醒各位宗亲,聂姓在我国是一个小姓,有关记载聂姓的历史资料非常非常的有限。像212219页所叙述的情节,如果是放在文学里确实是一篇精彩文章。但是作为史料,非常值得斟酌。


《再谈》引用《探源》(221页)叙述道:公元前1045年,太公去世时,齐丁公应是67岁,封聂城聂国的奭公也是在35岁左右,因丁公姜汲29岁(即公元前1083年)生长子姜乞,奭公为次子。约在公元前1080年之间,由于太公功高显赫,又是周成王的外公,奭公与周成王按亲戚份上,是表兄表弟,太公去世,奭公受封于“卫国任大夫,故有卫大夫食采于聂”之说。按照《探源》的叙述,公元前1045年奭公是35岁左右,那么奭公的出生时间就是公元前1080年,奭公被封聂城聂国时间是公元前1080年之间。这里奭公出生时间与被封时间是矛盾的。


我们暂且不管它们时间上的矛盾。从《探源》里我们知道了奭公的出生时间是公元前1080年。此外,我们从谱上知道我们的一世祖昭是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6年)丙寅四月初四已时生,文帝十五年后元六年(公元前157年)癸未二月二十九日卯时殁,而且知道昭是“奭”公的十三世孙。按这样计算,“奭”公的十三世孙昭的出生时间公元前236年与奭公的出生时间公元前1080年相差844年,十三代去除,每代相隔65年,怎么生?!这在科学上没有办法解释的。


皖南宣城猷轩宗亲在最近发表的《中华聂姓源流考》论述道:可以从最早出现的《聂氏族谱》资料中,找到相关的佐证。在聂族的早期祖先中,只有战国时期的聂政公和西汉时期的聂昭公、聂壹公,在现存史籍和《聂氏族谱》中载有具体的生活年代。被列为聂奭公第八世孙的聂政公,是在韩哀侯(公元前376—375年)时,因帮助韩卿严遂(即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自屠出肠,遂以死。(《史记刺客列传》)此时距离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才只有260年,每代相隔30多年,这种代际间隔时间是大致合理的;但与齐丁公相差630年,每代相隔70多年,这种代际间隔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真实出现的。


猷轩宗亲又指出:再以被列为聂奭公第十四世孙的聂壹公为例,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匈奴请和亲,边塞将军王恢反对和亲。马邑(今山西朔州)豪帅聂壹(有作聂翁壹),向太行令王恢献破匈奴之计:由他去设法诱匈奴单于入塞,王恢率30万大军埋伏在马邑,以图全歼匈奴军。匈奴单于相信了聂壹,率军10万人入塞,当正走到武州塞(今山西朔县北至大同西一带)时,得悉有伏兵,急忙撤退。汉武帝大怒,责备王恢为什么不出击匈奴锱重。计谋是聂壹出的,失败了,也只好由聂壹抵罪。于是,聂壹被诛。(《三明姓氏考略》)由此年代向前推算,也可得出与上面相同的结论,即:聂奭公本是卫国大夫;其生活年代应是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之后的几十年。


综上所述,聂姓源于姜姓是不可信的。持聂姓源于姜姓的宗亲,他们在引用资料时,忽视了一个重大的、关键的问题,就是逻辑推理,不问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聂姓源于姜姓之说故事编得离奇,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如,《探源》说奭公为丁公次子。《再谈》说的《姜姓世系表》中记有‘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究竟是丁公次子,还是五子,同一文中就矛盾重重。


《再谈》还以《姜姓世系表》为证,说该表记叙了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按常规说,姜姓人的资料是不能作为聂姓人的依据。我在这里要问一下有的宗亲,为什么不相信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而相信其他姓的人呢。好,退一步来说,我们暂且不相信我们自己的老祖宗,相信外姓人。我反复查阅了姜姓世系,没有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之说这样的记载。不过确是有一个现代的姜姓编了一个《姜姓世系表》,提及了丁的次子是聂姓。一个现代的姜姓人编的一个表就可以证明我们聂氏是丁公的后,那么我们聂姓人未免太幼稚了吧。为了慎重起见,我查阅了有关齐丁公的资料,资料是这样表述的:齐丁公,姜姓,吕氏,名伋。齐太公吕望之子。齐国第2代国君。前1014976年在位。周成王、周康王时期为周王室重臣。齐丁公死后,嫡子季子本该即位,却让位于其弟吕得,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其后为崔氏。齐丁公之后又有丁氏。资料还叙述道:姜太公于西周初年官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其儿子名极,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后中国丁氏家族人土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一支丁氏,史称丁姓正宗。正宗的有关姜姓的资料,压根儿没有提及什么丁(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之说。


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点了。


二、关于卫大夫食采于聂。


《再谈》引用《探源》221222页论述说“周成王以防殷人和东夷再度反叛,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军事上,往卫国派兵二万,人事上任用血系亲人,先是任用自己的亲叔叔姬封为卫国国君,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等等”。 好,既然是周成王治国的主要措施,那一定有历史记载。


那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我查阅了大量的周成王的资料,结果是根本查不到:“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军事上,往卫国派兵二万”,“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的记载。


历史记载是:(《史记·周本纪》)记载道: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穀,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史记·周本纪》又记载道: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史记·周本纪》又记载道: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周公旦辅佐成王,主要都做了哪些事呢?资料是这样表述的;首先,他制定了了一系列的日常政令,规定要优待战俘、禁止酗酒;其次,他安抚或镇压那些跟仍旧忠于商王朝的势力,将反周复商消灭在第一时间。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完善和确立分封制度,就是分封诸侯,以蕃屏周。周武王在会盟镇大会诸侯的时候,到会的有八百路诸侯,起初武王还不敢凭此用兵,说明当时开下不参与会盟的诸侯的势力更大,至少不小于参加会盟的势力。武王灭纣以后,天下都成了大周的了,因此就要对天下诸侯进行进行数量统计,统计的结果是天下约有一千八百路诸侯(不参加会盟的约有一千路,远远超过了参加会盟的,看来武王不急于出兵,还是很明智的)。这一千八百路诸侯对大周的态度是接受还是排斥,对于周朝的存亡是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周公不断的跟这些诸侯或诸侯的使者进行沟通谈话,每天忙着接见这帮人的访问。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殷人和东夷,他的措施是:西周铜器铭文中颇多东征之役的记载,商王的领土有一部分属于微子之后,是为宋。另外有一部分是周王子康叔治下的卫。《尚书》康诰叙述康叔在卫的使命,康侯的铭文:王朿伐商邑,令康侯图于卫,土眔图乍厥考彝。则记康侯由原封国康移于卫的事(陈梦家,1955161—164;周法高,195118—27)。康叔移封的原因,自然在于监视宋国与其他的殷民;然而康诰却处处嘱咐康叔必须继续殷商的法律,尊重殷商的传统。《尚书》康诰小子封恫乃身……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又告诫康叔必须进用殷商的贤人与长老。如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康诰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甚至对于殷人的饮食习惯也必须宽容,不必重责,酒诰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综合言之,卫侯的任务是怀柔殷民以建立稳固的政权。


资料还论述道:周王朝平定三监之乱后,为阻止戎狄向中原扩张和监控商遗民和东夷,封建卫国于商故都,封建演过于燕山地区,但燕国距中原相当遥远,由燕国通往宗周的道路必须经过太行山东侧平原,很容易被从太行突出的戎狄阻隔,因此封建邢国成为北连燕国,南接卫国,东结齐国的以蕃屏周的重要封国。


以上是周成王的治国的主要措施,他只谈到“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没有《再谈》上所说的“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的记载.


那么,“卫大夫食采于聂究竟有没有呢,我回答是有。但是这事不是发生在《再谈》说是那个年代,也不是那样一回事。


“卫大夫食采于聂,我们的祖宗是这样记载的:《熬溪聂氏谱》《聂氏原委序》记载说:“我姓实始春秋,卫大夫有功于王室,周天子录其功食采于聂邑,因以为姓,肇自河东,庆衍于河内之轵县深井里。……”。《川塘聂坊聂氏谱序》:“余未释褐时尝过舍姻聂氏家焉。阅其谱牒遡其嵿末,系春秋卫大夫弼食采於聂,功于王室,周天子缘聂赐姓,以表厥公,聂之姓所由来也。……(明崇祯三年庚午岁腊月)”。《聂氏大成族谱》的《聂氏大成族谱世系》记载说:一世始祖以忠公:“公承厥考,僎公卫大夫爵食采聂邑,甚得属地之民心,时狄人侵侮我, 祖奋神勇秉斧銊起义师佐文公,以忠與君录其功,周天子赐姓以聂,故公为聂氏一世祖。”


上面我们祖宗的记载是,“卫大夫食采于聂”,是因为狄人侵侮卫国,当时的卫大夫奭公奋神勇秉斧銊率起义军帮助当时的卫文公姬毁,打败了狄人,有功于周朝,卫大夫被爵食采聂邑(聂地),故公为聂氏一世祖。查卫文公姬毁,在位25年,公元前659-634年。


这个时间,同我们推算奭公的时间是大致吻合的。我推算奭公其生活年代时间是公元前626年的几十年左右。猷轩宗亲推算奭公生活年代应是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的几十年。这里,奭公卫大夫食采于聂的时间与《再谈》里说的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的时间(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差几百年,说明《再谈》里所说的不可信的,而我和猷轩宗亲及我们老祖所记载的基本相同的,是可信的。


从以上资料来看,聂氏源于姜姓可能性几乎没有,是不可能信的。


三、关于奭公得氏地——聂地


奭公得氏地——聂地究竟在那里,至今大家说法不一,我到还没有细细考证。但是对聊城一说是持疑问。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宗亲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问题。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我国商周时期,诸侯列国中,曾经有过一个聂国,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诸侯国,它的地理位置在现山东省荏平县西,姜姓,后被齐国吞并。聊城会不会是当年的聂国所属地,我们宗亲们是否把山东省荏平县西的姜姓聂国误为奭公卫国的封地。我认为聂国与聂地是两个不同的地名,两个不同的地点,值得大家注意和斟酌。


鄙人在本文前面叙述过,奭公是卫国的大夫,因为狄人侵侮卫国,当时的卫大夫奭公奋神勇秉斧銊率起义军帮助当时的卫文公姬毁,打败了狄人,有功于周朝,卫大夫被爵食采聂邑(聂地)。按此说,奭公得氏地——聂地应该在卫国范围之内,这点是要引起各位宗亲注意。


我们的谱记载奭公得氏地聂地具体位置的不多,记载最具体的是《安徽太湖聂氏谱》中的的《聂氏得姓辩》,他记载说,“吾族得姓之始,曰卫大夫,是姬姓之裔冑也。食采于聂,是聂为卫邑,以邑为氏者也。今即卫之疆域考之,南阳为卫边邑,在卫之西境,以晋接界;莘为卫之东;北境与齐晋宋鲁错壤;南楚邱为卫边邑,在卫之南境与曹宋错壤”。既然“北境与齐晋宋鲁错壤”,那么聂地肯定不在山东聊城。


四.关于许多谱牒同有些谱牒的问题


《再谈》在结论中阐述道,许多谱牒记载的“聂姓的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是可信的,而有些谱牒记载的“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也是正确的。只是他们记载的角度不一样,实际上是一回事。


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本质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学告诉我们,这个概念是不能偷换的。“聂姓的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就是封支子于聂城,聂氏的鼻祖就是齐丁公。“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就是奭公食采于聂,聂氏的鼻祖就是奭公,奭公不等于齐丁公支子,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


《再谈》在文中用了一个“许多谱牒”和“有些谱牒”的修饰词,这里列出了一个多与少的问题。鄙人在本文开头谈到有宗亲提出用合谱修通谱的办法解决我们目前理论上争论的问题。我说本文另表,现在我就表述一下。我认为,探讨问题不在于人或谱多与少,而在于在理不在理。那位宗亲的办法确实是好办法,各家的谱合在一起,一代一代的往上接。湖北、湖南的许多谱牒”,他们虽然许多”都记载“聂姓的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但是他们大多数来自江西。谱合在一起,一代一代的往上接,就接到“有些”江西的谱上来了,也就是“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虽然湖北、湖南叶枝繁茂,却是清朝以后的谱牒为多。江西老谱虽然是“有些”,但是他们是根,明宋以前的居多。后裔肯定要跟着老祖宗走,现在修的谱服从民国的谱,民国的谱服从清朝的谱,清朝的谱服从明朝的谱,明朝的谱服从宋朝的谱,大家也没有必要去争议。


五、关于姬姓的问题


《再谈》谈到聂氏源于姬姓依据不足。我却不这样认为。聂氏源于姬姓依据还是很足的。


1、《元和姓纂》记载:聂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期的卫大夫采食于聂,因而有了这个姓氏。


2、《周源流史》第三节  卫国各姓氏  卫国亡后,其子孙以卫氏,又有……及、辄、聂、戚、石伯、石骀等110氏。


3、《安徽太湖聂氏谱》的《聂氏得姓辩》记载道:吾族得姓之始,曰卫大夫,是姬姓之裔冑也。《河东郡聂氏渊源录》我祖衡公为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故卫康叔之裔也。卫康叔周武王同母末弟也。盖自后稷有粒我蒸民之德,故代生圣哲世续圣绪。开周家八百年之业,演姬姓之嗣,源远流长,根深而枝茂。《聂氏族谱续修新总序》记载道:据考聂氏家族源远流长。上古以来,我祖原为姬姓。自周奭公为卫大夫食邑于聂,以邑为姓,始得姓为聂氏。聂邑为古晋阳霍州之地,今天下之聂氏,皆同属于周奭公之后裔,均发迹古霍州之地。《续修新序》记载道:溯我始祖原为姬姓,自周奭公为卫大夫食邑于聂,以邑为姓,始得姓为聂氏。发迹古晋阳河东霍州之地。


4、按推理,如果我们认定奭公是卫大夫,卫国是姬姓,那么卫大夫奭公就肯定是姬姓,如果不是姬姓,奭公就肯定当不到卫大夫的。按《周源流史》记载,卫国包括聂氏在内有110氏,卫国分封土地是最多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卫大夫食采于聂,是符合逻辑的。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缪误之处肯定很多,请以斧正。欢迎各位宗亲参与“聂氏始源”探讨。


 


二零一一年九月一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9-01
聂金城[回贴]

        小子对“如果我们认定奭公是卫大夫,卫国是姬姓,那么卫大夫奭公就肯定是姬姓,如果不是姬姓,奭公就肯定当不到卫大夫的”一语的一点看法


        --这是鄙人很久前写的且在聂网发表的一点东西:我所知道的古时大夫是个统称,包括卿、大夫。在等级上卿高于大夫。卿可能降为大夫(甚至成士或庶民),大夫也可能晋升为卿。周制规定:各国卿和大夫部分要由天子任命,大部分则由国君任命,周末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庶民亦可自立为大夫,大夫也可篡位当国君。由此知:大夫得爵渠道有三:1、天子任命;2、国君任命;3、自己争取。由天子任命,其人可能是天子亲戚或天子身边之人,也可能是某国或外邦之人,可能是本国人在本国得爵,也可能是某国人在异国得爵。由此推断,或卫或齐或楚或魏的的人都可以在聂地任大夫。由国君任命,结论也为或卫或齐或楚或魏的人都可以在聂地任大夫。自己争取,结论也是或卫或齐或楚或魏的人都可以在聂地任大夫。既然如此,则目前所知的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


    为什么周王要任命属国大夫?史册典籍说得很明确:其一、体现君臣关系,监督属国;其二、协助属国理政,防止虐民、造反;其三、确保贡赋上缴,维持周王朝生存;其四、沟通四邻友邦,构建大一统江山。


    周朝卿大夫的周王部分任命制度,充分说明即使不是姬姓,奭公也肯定可以当到卫大夫的。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9-01
聂金城[回贴]

        依据周礼:“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09-02
聂评[回贴]

          我非常赞赏金城宗亲的两段留言。对别人的观点有不同看法,采取的是:先把别人的观点摆出来,然后摆出自己对这个问题所掌握的証据,再通过这些証据论述出自已的观点。既没有说别人的不正确,也没说自己是正确的,任由第三者去鉴别是非。


       这种讨论方法与文风是我们必须提倡的。不能象个别人那样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不同的观点,首先是全盘否定,然后用一些自相矛盾,强词夺理的论述来否认别人的观点,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更有甚者,对别人的论述采取断章取义,故意挑剌的手法来贬低别人。这种文风实在不可取。它会有损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有损他自己的尊严,不会尊重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


       我赞成金城宗亲的看法: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有可能的。在没有取得全面的可靠的证据,在没有得到绝大多数聂族宗亲的认可时,不要轻言自己的是可信的,要站第一位,别人的都不可信,要靠边站。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09-06
聂秋征[回贴]

再谈“聂氏始源”


聂秋征


     


关于“聂氏始源”确实是我聂族直得深入研究、明确的大问题。多年来,许多宗亲为此化了大量的精力,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这种求索精神确实可敬、可钦、可贺。


我也期盼这个问题早日明确,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拿不出象样的研究成果。处于关注,我认真拜读了多位宗亲的探讨文章。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谈几点补充看法,与各位宗亲参考、商榷。


一、关于“聂氏始源”的研究对象。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种资料中,有关''字由来,'聂氏'分布,'聂氏始源'众说纷纭、多种多样。如:有'藏族首领取六耳神猴之三耳为'',有'附耳私小语'偶意为''有象征地理形态为'',有'按造字规律为''等。既有汉族'聂氏',还有藏族'聂氏'、满族'聂氏'、犹太人'聂氏'等。关于汉族'聂氏始源'。也有源于姜姓封于聂城之说,姬姓卫大夫之说,源于齐大夫之说,源于楚大夫之说,源于遽伯玉之说等。


对这些众说纷纷的多种多样的说法,我认为没必要,也不可能一个个都研究清楚。所以我们的研究应以汉族同一血统的我族"聂氏始源"为研究对象。


二、关于'聂氏源于卫大夫奭公'


学锋宗亲发表的《聂姓得姓应该源于卫大夫奭公》(以下简称《聂源》)一文,用大量的史料加以分析论证,得出了'中华聂姓得姓鼻祖奭公,来自姬姓,卫大夫食采于聂'(《聂源》)这样的结论。他的论证很有力度,我个人认为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我认为这个结论还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一是奭公来自'姬姓'的依据不够充分,缺少其家世渊源。二是卫大夫的食采地'聂地'到底在卫国的何地还不是很清晣。对这两个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三、关于'奭公'的家世渊源


关于奭公的家世,'中华聂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聂世敏先生在《中华聂族文化探源》(以下简称《探源》)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一大早前来给太公拜寿的有长子姜汲、长媳黄氏和长孙姜乞一家,有次子姜骆、次媳文姜和姜彬一家,有女儿邑姜和外孙成王姬诵、唐侯姬虞等一家。'(《探源》212)'姜汲受封齐丁公后,便正国纲,立长子姜乞为太子,准备接受自己的传位,封次子奭到聂城,意在建附庸国。'(《探源》219)。这两段论述清楚的说明了'奭公'的家世渊源。


《姜姓世系表》中记有'(齐丁公姜汲)五子封于聂城,似聂姓始祖'。这里须然与《探源》说的齐丁公次子封于聂城有所不同,但对'聂氏源于姜姓'是个有力的证据。


另我聂族的多数新老谱谍都认定'我聂氏源于姜姓',这也与《探源》的考证论述是相符的。我想我们的老祖宗总不至于无根无据随意认定自己的祖宗吧。从以上三点综合来看,我认为'我聂氏源于姜姓'的可信度要大些。


四、关于奭公得氏地---聂地


关于'聂地',聂金城宗亲的《从聂字的造字想到聂地在哪里》(以下简称《聂地》)一文有比较详细的考证论述。据《聂地》搜集到的有疑似'聂地'的史料记载有多处。其中最早的是《左传》'春秋僖元年(公元前659)篇:'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对这个记载《聂地》是这样论述的'鄙人曾广泛收罗资料,发现'聂北'应该在山东聊城以北。当时当今的河南濮阳、清丰、冠县、临西、鸡泽和山东莘县等县地属卫。山东聊城、茌平、高塘、河南的威县属齐''山东茌平县史记载,该县北有摄城王菜瓜遗址'(疑为今茌平县城西北的菜屯镇)。古汉语''''是通假字,这里的'摄城'可能就是'聂城'。而这个'摄城'肯定在茌平县属地内(县志绝不会记载属地以外的事),而茌平县是齐国属地。《聂地》说:'有聂才会有聂北,有聂北,则聂在其南。聂北为邢地,则聂不一定在刑地。'从上面的论证分析看,这里记载的'聂地'应该在齐国属地茌平县域的北部,刑地的南边。


再来看《探源》对'聂地'的考证与论述。'有《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百姓祖宗图典》说聂城聂国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一带。《花城出版》出版的《认祖归宗中国百姓寻根》说聂城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今山东省茌平县位于聊城东北40公里(今距约30公里)地域处,河南省清丰县位于聊城的西南面80余公里(今距有100余公里)处,但在古时,聊城和清丰两地都属西清县,即是古齐国之邑''聂国聂城为聊城更切合于古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地的附庸国属地。由此,聂姓聂氏家谱所称的聂城,指今山东的聊城以聂城聂国地域之称,应是无疑的。'


《后汉郡国志》载'东郡有聂戚'还有'慱平聊城有夷仪聚,有聂戚'。这里的'聂戚'可能是人名,既使是地名,这个记载已距奭公得氏的聂地有800多年了,800年中地理的变迁、地名的更替是很大的。本人认为对研究聂氏得姓地仅可参考,不可为据。同样,《三海经》载'濛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水经注》引作滠阳。滠阳在'今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附近'(《聂地》语)。这里记载的'聂阳''滠阳'距奭公受姓地太远,且出现的时间也晚很多,所以也不可为据。


《山海经》又载'聂耳之国,在无阳国东,为人两手聂其耳'。《聂地》说:'此书之聂耳之国与我们要找的聂地相隔十万八千里,不予查証。'


从上面两位宗亲的考证与论述,本人也认为奭公的得氏地聂城聂国应在今山东聊城的可信度最高。


五、关于'卫大夫食采于聂'


许多史籍与一些谱谍记有'卫大夫食采于聂'。对这个问题《探源》有这样的论述'周武王去世后,武庚反叛,被周公率军平息。由此,再次分封诸侯,改殷都朝歌几辅之地建立卫国,封康叔姬封为卫侯',后又'受封卫国国君'(《探源》221)。周成王'以防殷人和东夷再度反叛'(《探源》222)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军事上'往卫国派兵二万',人事上任用血系亲人,先是任用自己的亲叔叔姬封为卫国国君,后又封亲舅表兄弟奭公到'卫国任大夫'(《探源》221)'可见奭公受封于卫国任大夫,其责任定能不小。'(《探源》222)


再看《探源》论述的奭公履历。'公元前1045年,太公去世时,齐丁公应是67岁,封聂城聂国的奭公也是在35岁左右,因丁公姜汲29(即公元前1083)生长子姜乞,奭公为次子,约在公元前1080年左右生。由于太公功高显赫,又是周成王的外公,奭公与周成王按亲戚份上是表兄表弟,太公去世后,奭公受封于'卫国任大夫',故有'卫大夫食采于聂'之说(《探源》221)'公元前1060年,成王周公、太公东征胜利……举行了盛大的再封诸侯。这次封侯,姜汲受封为齐丁公……姜汲受封齐丁公后…立长子姜乞为太子,封次子奭到聂城'(《探源》219)。从以上两段论述可以可看出,奭公生于公元前1080年左右,公元前1060年受封于聂城(当时约二十岁),公元前1045年受封于卫国任大夫(当时约三十五岁)


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齐国在前,卫国在后。齐国聂城奭公受封在前,卫国大夫奭公受封在后。实际上,聂城奭公与卫大夫奭公是同一人。


《探源》说:'卫国,原是殷都朝歌地域'(今河南淇县)'几辅之地'(《探源》221)。从这里看出卫国的都城应是朝歌,距聊城西南约190公里,这里应不是聂城。所谓'几辅之地'可能就是《聂地》所说的'河南濮阳、清丰、冠县、临西、鸡泽和山东莘县'。而这些地方都在聊城与茌平的西南面,与前面考証论述的'聂城在聊城与茌平以北'不相符。从上面两点看,聂城在卫国属地内的可能性极小。


为何史籍多记为'卫大夫奭公食采于聂'?我认为可能是如下两个原因所造成:1.聂城聂国是齐国属下的附庸国,而卫国是周王朝属下与齐国同等级的诸侯国。聂城是齐丁公所封,而卫大夫是周天子成王所封。卫大夫比聂国国君等级要高,名声要大。2.奭公在聂城任上只有十五年左右,而卫大夫任上的时间要长得多。故'后有聂姓得氏于齐,出名为卫之说'(《探源》222)是有道理的。史籍记载的'卫大夫食采于聂,因氏焉'是把前后两个事连在一起记录下来。其意可以理解为'卫国大夫奭公原食采于齐国聂城,因此得氏'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许多谱谍记载的'聂姓得氏于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是可信的。而有些谱谍记载的'卫大夫奭公食采于聂,因以为氏'也是正确的。只是他们记载的角度不一样,实际上是同一回事。


以上看法如有不妥,请宗亲们指正,赐教。


 


 


                                          聂秋征


                 0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09-07
聂学锋[回贴]

聂评宗亲:


本来我不想回答你的留言,但是我想了一下,你毕竟还是我们的宗亲,有来无往非礼也。我这次还是以礼相待吧,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


你的留言,总共不到400 字,但是充满着火药和杀气的文字占了有一半以上。


你大概不懂研讨是怎么一回事吧。研讨就是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驳。辩驳是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但是它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不准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或进行人身攻击。这是论坛的大忌。


金城宗亲的两段留言。对别人的观点有不同看法,采取的是:先把别人的观点摆出来,然后摆出自己对这个问题所掌握的証据,再通过这些証据论述出自已的观点。这是没有错的,我也是按照这样做的。


你说的“既没有说别人的不正确,也没说自己是正确的,任由第三者去鉴别是非”。我认为这不是探讨。探讨的过程就是研究讨论、辩驳、辩论的过程。比如,金城宗亲就是针对我的对〖再谈“聂氏始源”〗的商榷》一文里的“如果我们认定奭公是卫大夫,卫国是姬姓,那么卫大夫奭公就肯定是姬姓,如果不是姬姓,奭公就肯定当不到卫大夫的”一语来谈他的看法。这是我们探讨问题惯用的办法,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对。


何况你的“任由第三者去鉴别是非”是行不通的。现在第三者水平参差不齐,水平高的一看就懂。目前有不少宗亲打电话给我,赞扬支持我。但是也有你这样的第三者,不问我文章里的理由充分不充分,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依据。而是横加指责,吹毛求疵,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搞的人根本不写文了,这样的第三者,我看不但鉴别不了是非,而且搞的我们的论坛一塌糊涂,是非全无,百害而无一益。


你说的:“不能象个别人那样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不同的观点,首先是全盘否定,然后用一些自相矛盾,强词夺理的论述来否认别人的观点,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更有甚者,对别人的论述采取断章取义,故意挑剌的手法来贬低别人。这种文风实在不可取。”我看你是严重地违背了我们探讨问题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不准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或诬陷、进行人身攻击。


你的“不能象个别人”是含沙射影。你的“然后用一些自相矛盾,强词夺理的论述来否认别人的观点,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你的“更有甚者,对别人的论述采取断章取义,故意挑剌的手法来贬低别人”。我问你,我的具体方面表现在那里,请你指出,我非常想见识见识。


你说的“这种文风实在不可取。它会有损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有损他自己的尊严,不会尊重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我将它送给你吧,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至于你的“赞成金城宗亲的看法: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有可能的。在没有取得全面的可靠的证据,在没有得到绝大多数聂族宗亲的认可时,不要轻言自己的是可信的,要站第一位,别人的都不可信,要靠边站”。特别你的“在没有取得全面的可靠的证据,在没有得到绝大多数聂族宗亲的认可时,不要轻言自己的是可信的,要站第一位,别人的都不可信,要靠边站”,我认为我说的不算,你说的更不算,你也代表不了聂姓人,因为你拿不出一点依据。你如果有一点真本事,你不仿拿出一点真本事来,而且你亲自做一个示范,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署上真名,希望你能为自己争这口气。


 


                         聂 学 锋


                         2011.9.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9-07
聂学锋[回贴]

金城宗亲:


很欣赏你据理相辩的研讨态度,你是聂氏探源的积极参与者之一,我们虽然观点各异,但是都在为聂氏探源默默耕耘着。


你对鄙人的《对〖再谈“聂氏始源”〗的商榷》一文里的“如果我们认定奭公是卫大夫,卫国是姬姓,那么卫大夫奭公就肯定是姬姓,如果不是姬姓,奭公就肯定当不到卫大夫的”一语的一点看法,鄙人也就你的看法谈点看法:


一、 关于“周朝卿大夫的周王部分任命制度,充分说明即使不是姬姓,奭公也肯定可以当到卫大夫”的问题。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历史资料是这样表述的: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西周时期的奴隶主贵族阶级主要是以他们所封的土地广狭而决定级别的。当是最高的奴隶主贵族是周王,又称天子。…… 其次是诸侯,……再次是大夫,它是天子、诸侯国内的实际上执行政务的人。《诗经·小雅·雨无正》云)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这里的正大夫,指六卿百官之长;三事,指三公;大夫,指六卿及中下大夫也。可见他们是王朝中的行政官。大夫的封地叫采邑是由天子或诸侯分封的


周朝社会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宗法制,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其本国则是大宗。诸侯也由嫡长子继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被分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则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宗的关系与上同。世袭的嫡长子即是宗子,地位最尊。如此层层分封,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大宗、小宗的宗法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也纳入宗法关系。于是,在全体贵族内部,举国上下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的众诸侯国竞相拱卫的等级森严的体制,使政权不但得到族权而且得到神权的配合。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也是周礼的根本原则。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与贵族等级里的层层封建是完全合拍的。


 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天子按嫡长继承制世代相传,是天子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为诸侯,他们是从属大宗小宗。这些诸侯也是按嫡长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非嫡长子则由诸侯分封为卿大夫。诸侯对于这些卿大夫来说,又是“大宗”,依次类推。大夫以下又有士,士是贵族阶级的最底层,不再分封。在这样的情形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


周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封建制,周灭商后,国王大搞分封把王族与功臣分封到国家各个地方,建立起众多诸侯国,数量超过百个。


关于周朝的五等爵位,凡公侯伯子男封自周天子的,都称做诸侯.其中的伯子男三等爵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余子无爵.
而公侯两等,除了由其嫡长子继承爵位外,余子也可以受封伯子男三等,这些封自公侯的伯子男就是公族大夫。     


另外,大夫应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爵位等级的,指封自公侯的伯子男:另一种则指的官阶,如上卿上大夫等.

当然,也有有功之臣破例被封的记载: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姻亲:指通过婚姻关系产生的亲属(配偶本身除外)。可分为三类:一是血亲的配偶;二是配偶的血亲;三是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同时,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商朝人)


我查阅了所有资料,周朝没有 “自己争取” 任命的记载,周朝也没有所谓的“任命制度”。恰恰相反,周朝是森严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制度。


综上所述,周朝实行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也被分封。奭公在采邑聂地之前,没有功臣的记载,应该不是功臣。姻亲来说,姜姓是姻亲,但是奭公与齐丁公相差几百年,也不可能是姻亲。金城宗亲说的“自己争取”,周朝没有这个制度。殷商降族可能性也没有。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同姓亲族。因此姬姓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之大。


二、关于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


我认为此话差矣。


世界上没有同争议的的事都对都不对。如果这样,任何事情都没有对与错,是与非,有可能与没有可能,聂姓探源也是这样。如果在我们探讨聂氏起源之前说:“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我们不会见怪。因为大家对聂氏起源没有一点认识,它是陌生的,是处在一个原始阶段,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看法,也没有自己的认识。


但是现在来说这话,就不妥。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大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有一个取证求证,引经据典,相互切磋,去伪存真的艰苦过程。虽然还不能说搞清楚了聂氏起源,至少可以这样说,我们对聂氏起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聂氏起源的各种出处我们进行了论证,那一来源更可信,那一来源不可信,那一来源更有可能,那一来源没有可能,我们已经有底了。比如说,到目前为止,奭公来源说更可信,更有可能性;齐丁公来源说不可信,相差几百年,可能姓很小,就比较明了。


如果说“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那么我们的探源就显得多余了,徒劳了,今后我们也没有必要在网上探源了,探讨了,还谈什么呢?!这刚好应了给我留言的又一位宗亲的话,他劝我不要再探什么源了,卖力不讨好,还经常受到一些滥竽充数、没有水平和修养的人的攻击和侮辱,不值得。他说我们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即使我探源探对了,祖宗也这样说了,对方也不会认同,因为他们丢不下面子。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联谱,一代一代往上接,后裔接祖宗,天经地义,他总不能连祖宗也不认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在无休止扯皮、争执的问题。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聂学锋


2011.9.7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09-08
聂凉[回贴]

聂氏繁衍几千年,无有帝王并诸侯。唯存一些小史记,留给子孙探族源。公说婆说都是理,争争吵吵何是头。历史本是后人写,江山更留后人愁。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9-08
聂学锋[回贴]聂凉 宗亲,问题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吧,你大概喜欢中华聂网一潭死水,鸦雀无声吧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9-08
聂金城[回贴]

回复学锋宗亲


 


我很赞同学锋宗亲关于“周朝实行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聂大夫“姬姓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之大”的见解,但这并不能排除聂大夫非姬姓的可能性。周代各国任命非宗亲甚至外国人当卿大夫的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田氏逃到齐国被齐任命为大夫,田氏后人竟还把持朝政,篡夺了国君之位;严遂是卫国人却到韩国任大夫,竟买通聂政杀了韩傀,成就了聂家一位男人的千古芳名。奭公是不是姬姓,不能以他当卫大夫作为主要证据,这当不得铁证的。我赞成秋征宗亲的话——“奭公来自'姬姓'的依据不够充分,缺少其家世渊源”。要肯定奭公是姬姓,可能还得找到奭公父辈等源自姬姓的历史证据才能令持其他说法的人信服。这就是我现在还说出“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这个话的缘由。


关于大夫的“自己争取”和“任命制度”,因需长篇大论,且不关聂源宏旨,在此不予表白。现仅就现在说“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这话妥不妥发表点观点。


近些年用学锋宗亲的话来说,聂族宗亲“大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有一个取证求证,引经据典,相互切磋,去伪存真的艰苦过程。虽然还不能说搞清楚了聂氏起源,至少可以这样说,我们对聂氏起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对“聂氏起源的各种出处我们进行了论证,那一来源更可信,那一来源不可信,那一来源更有可能,那一来源没有可能,我们已经有底了。”——这个就是对聂族探源的现状。


现状就是在更可信与不开信,更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没有肯定,没有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让我说“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要我怎么说?要我说什么什么更可信,什么什么更可能?说了这种话就证明我们的探源就不显得多余了,徒劳了?


我认为继续说“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这话是可以的。这样说,就提醒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却尚未得出结论,就要求我们必须锲而不舍继续探源。如果我们已有结论,还要我们探什么源?还要我们争什么论?令人遗憾的是,就目前的聂族探源状况来说,真正进行聂族探源的人实在不多,已经得出的正确结论实在太少。就像爬山,我们仅在山腰,就像长征,我们还在征途。试问天下百万聂族宗亲,几人了解我们在探源?几人上网读我们的论文?几人认可我们的研究?鄙人地处湘西山区,孤陋寡闻,虽游历大江南北,但见世面实在不多,所了解的聂族宗亲在深入研究族源之人,好像屈指可数,学锋、世敏、秋征、钟秀、斐斌、猷轩,多否哉?不多也!


近些年我们的探源没有多余,而是不够,没有徒劳,而是有益。因此,讲出“各种聂氏起源出处都可信,也都不可信,因为都是可能的”这样的话,就是要激励我们聂族后人进一步搞好探源。顺便说一句话,现在“联谱”搞不得,源流搞不清,怎么联?谁跟你联?!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09-08
聂学锋[回贴]

金城 宗亲:说实话,我对你很佩服。


      我们探源确实不容易,千辛万苦,查找证据,寻觅老谱,路上 的艰辛不要说,自己花费的经费也不要说,我们常常熬夜,人家是吃喝玩乐,我们是苦苦觅求,我们为了什么。其中我们所历经的酸甜苦辣,有几个人知道。但是我们吃苦不讨好,经常受到有的人的非难,他们不是看文章有没有道理,依据妥不妥,站的脚住站不住。他们也不知,我们探源的过程,既是我们自己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大家学习提高的过程,大家在此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了解很多他们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他们不但不感谢,不但不支持,而是泼冷水,放冷枪,半桶水偏汤的很,指手画脚,横加指责,拉一个打一个,挑拨我们的关系。有的甚至把我们探讨的过程认为我们是在吵架,好像我们是是非者,他们是法官,他们是上帝。好像我们是在无理取闹,我们是吃了没有事干,撑的难过,真使人哭笑不得。我在想我们聂姓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


      本来,我早要退出,好多亲友都劝我退出,但是我经常有我们的老祖托梦给我,要我一定要把聂氏的探源搞清,不要乱认祖宗。既然托梦给我,我又不好推脱,只好忍受冷嘲热讽,硬着头皮了,干一天算一天,干不了也只有愧对祖宗了。


    这几天心情不好,我劝聂姓的宗亲,只要你们还认得聂字,你们就多给我们支持,多给理解。多帮忙,少添乱。多加强学习,少乱泼墨水。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09-08
聂金城[回贴]

        学锋宗亲一席话,其言也哀,其情更切。我聂族有这样的赤子,何愁聂姓始源探究不清?!的的确确,做学问是件非常辛苦的事,特别是做家族的学问,外界社会并不关心,只有本族人才关心,研究得到的支持本来就少,若还受到冷嘲热讽,其不悲乎,真是甘苦寸心知。


        在探究聂族始源上,我们还会提出不少问题,尝试破解这些问题,要用到一些判断性词语,可能会令部分不支持本判断的宗亲有意见。如对研究者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讨论,但愿调和口气,不要泼冷水,放冷枪,指手画脚,横加指责。讨论是好事,鼓励百花齐放,这样就会更加完善研究成果。


        我坚决支持学锋宗亲一如既往开展聂族有关的问题研究。殷切期盼宗亲们多给学锋等宗亲以支持,“多帮忙,少添乱”。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10-18
小聂[回贴]那个叫聂学锋感觉有点毛病,靠!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10-19
大聂[回贴]

小聂,小聂,你很特别。名不敢露,惹是生非要不得。挑起聂姓不团结,你真是在作孽。劝你为你的子孙积点德,不要在聂网上乱嚼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10-20
聂召南[回贴]南京有座栖霞山,原名摄山,据民间研究姓氏起源和南京关系的专业人士分析,摄山和聂姓起源有关系。据此,大家怎么看?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10-21
聂金城[回贴]

 南京摄山,据南朝陈顾野王《舆地志》记载:江乘县西北有扈谦(晋人,精卜筮)所居宅,村侧有摄山,山多药草,可以摄生,故以名之。”(《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根据这段记述,摄山与聂姓没有多大关系。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10-21
聂召南[回贴]谢谢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10-22
聂家勤[回贴]支持秋征、学锋、金城宗亲对聂姓的起源、聂地在哪的研究。希望各位宗亲团结,对事不对人,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对以上两项的研究。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11-20
聂如伟[回贴]中国文人自古相轻,可怜,可悲。可叹。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