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68阅读
  • 1回复

[族谱]从聶字的造字想到的聂地在哪里(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26
— 本帖被 宗亲法律部 从 族谱○班派○排行诗 移动到本区(2012-05-07) —
njc1188[发贴]

              从聶字的造字想到的聂地在哪里(二)


 


G1,濮阳市、县――濮阳是一座历史名城,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6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上古时期〕濮阳一带地跨兖、冀二州,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县。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今清丰县南),次子昌意在南乐筑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有造书遗址及仓颉陵、仓颉庙。中原地区继黄帝之后由颛顼统一治理,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史称“颛顼之墟”)。颛顼时,其氏族集团实力强大,打败了以共工为首的集团,活动范围大为扩展,万邦来朝。颛顼之后,帝喾继位,初都帝丘,后迁都伊洛平原。帝喾赐颛顼玄孙陆终长子樊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阳东南)。帝喾之后,尧继位成为祁姓集团首领,以冀州为活动中心,死后葬于城阳(范县东)谷林。濮州(今属范县)有尧母庆都庙,范县辛庄乡北有尧子丹朱墓。舜生于姚墟(今范县城西南),住南河。他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到雷泽(古泽名,在今范县东南)渔猎,去历山耕作,还贩于顿丘(今清丰)。舜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后代尧而立,成为姚姓联盟的首领。尧舜之时,太行山区雨水丰沛,水患频仍。以秦(今范县)为活动中心的东夷首领伯益协助舜的水官大禹治水,两大集团在联合抗洪斗争中进一步增进了民族融合。〔夏王朝时期〕 濮阳地区建有己姓联邦集团的昆吾(它是夏后氏酋邦王国最亲近的成员)、斟灌、顾等宗族邦国。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并视为国宝。夏帝仲康的儿子相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国斟灌氏。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其间历百年,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殷商时期〕 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至相土时迁至商丘,即帝丘(今濮阳),活动于今豫北、冀南和豫东一带,势力发展至东海之滨。汤时征服了昆吾、韦(在今滑县东南)、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以帝丘为其陪都。〔西周时期〕 以姬发为首的姬姓联邦集团联合其他邦国灭商后成为新的联邦王国的宗主国,帝丘一带称东国,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节制。西周时,帝丘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强。厉王时,卫武公曾带兵入朝平定叛乱,稳定政局。〔春秋时期〕 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60年,散居于齐、卫北部的狄人入侵卫国,占领卫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这一时期人们用桔槔提水灌田,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仅公元前626年至前479140多年间,春秋经传中关于戚的记载即28处,诸侯来卫国的14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25公里)、铁丘(位于华龙区)、顿丘(今清丰县西南)、五鹿(今清丰县南)、澶渊(位于华龙区内),清丘(位于市中心东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绝,相当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思想的活跃,精神的解放,文化的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郑新声”,风靡华夏。先进的卫文化既培育了中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也激励工奴于公元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奴隶的革命斗争——百工起义。同时,帝丘位居黄河要津、中原腹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濮阳一带。〔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普遍推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争夺霸权竞相改革,大批优秀人才应运而生,仅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更加衰微,最后仅剩濮阳城(濮阳县西南)一弹丸之地。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此时名存实亡。前240年,东郡治濮阳。至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


G2,濮阳――戚城遗址。19961120,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泽民总书记在此视察时,称这里是春秋时期的“联合国”。戚城,当地也称孔悝城,相传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戚城古城垣周长1520,残高最高处8.3,最厚处16.5,城内面积14.4万米。现存东西北三面墙体。戚城是豫北地区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它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该城始建于西周后期,以后历代多有增建。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自楚丘迁都帝丘后,该城因位于古黄河的东岸,东有齐、鲁,西有秦、晋,南有曹、宋、郑、陈、吴、楚等,不仅是卫都帝丘北面的重要屏障,而且是诸侯争霸的战略要地。《荀子儒效》记载:“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说明商末周初时,“戚”已闻名遐迩了。春秋时期是戚城的黄金时代,文献和考古资料都为我们描绘了这一时期戚城经济文化的辉煌。《春秋经传》中共四十次提到戚。而记载最多的是各国诸侯在戚频频会盟,使它成为会盟胜地。据《左传》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这九十五年间,各国诸侯在卫地会盟十四次,在戚城会盟就有七次之多。戚城遗址东墙外80处的高4.6、长20、宽16的夯土台(1958年此台尚有一亩多大),就是当年的会盟台基址。戚城最初是卫国的第十代国君武公之孙孙耳的采邑,孙氏在此袭居六代,为卫世卿,他们世代掌握着卫王室的实权,演出一幕幂活剧来,最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太子蒯聩谋害灵公夫人南子未遂,逃到晋国避难,13年后潜入戚城,与其子辄(已立为卫出公)争国。蒯聩勾结其妹控制了执政的外甥孔悝,出公辄被迫出逃鲁国,蒯聩自立为庄公。子路是孔悝的邑宰,为救孔悝而惨死在与蒯聩的甲士的撕杀中。今戚城东北里许有子路墓冢。戚城遗址、子路墓祠、蒯聩台遗址(在油田供应处院内)三处文物古迹,同是这一事件的产物,形成一个自然景区。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孔悝遗址公布为河南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G2,濮阳――会盟台。会盟台旧址在今旧城镇葵丘堌堆村西。据《濮州志•会台别业记》载:濮州故城(今旧城)南五里有高大土台一个,占地二百余亩,上可容纳万人。此台前面略尖,后呈方形,因春秋时期诸侯多次在此台之上会盟而称为会盟台。春秋初期,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弱,诸侯纷纷争霸,齐桓公雄才大略,举贤任能,励志改革,国势日益强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公元前651年与诸侯会盟于葵丘,葵丘之盟奠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从此,齐桓公以中原诸侯的霸主(盟主)身份,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会盟台也因之而名扬天下,备受后人瞩目。


H1,南乐县――仓颉、史皇氏。今濮阳市南乐县吴村人,相传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总结远古各部落的刻划符号首创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先民结绳纪事的历史,后人尊之为’造字圣人’。仓颉陵遗址上建有仓颉陵墓和仓颉庙,还有藏甲楼、故宅井及部分石刻、碑刻。目前主要修复的建筑有万古一人殿、仰圣门、碑亭、朝天门、六书殿、字圣坊、造书台、碑林。


H2,南乐县――昌意城,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所筑。


I 大名县――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


J1, 冠县――虞舜筑有“鲧堤”,春秋为晋国“冠氏邑”,隋开皇六年置建冠氏县,元升冠洲,明改冠县至今;孔子的高徒冉子曾在此讲学,并安葬于此;孟子在此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言;斜店乡辛庄村,发现了距今41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镰、蚌器、灰陶等新石器晚期人类的生活用品。这是在邯郸以东、聊城以西地区发现的首个龙山文化遗址,这处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史前人类文明、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实物证据及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填补了冠县没有史前文化这一项空白。


K1,东昌府区――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的葬身之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西北大约二里左右的地方。这里曾经是聊城县治的所在,现在被称为“旧州洼”。巢陵墓旁传为当年巢父放牧之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K2,东昌府区――微子是商朝纣王的长兄,名启。他的封地就在山东聊城。北宋初期,王文楚等人所著的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聊城县微子城,纣之庶兄封于此,有故城存焉。” 可见,微子城在东昌府聊城县境内,直到宋代尚有遗城留存。至今,关于微子的一个故事依然在当地流传。


K3,东昌府区――聊古庙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镇申李庄东,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5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 。遗址表面散布着大量陶片。可识器型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绳纹筒瓦等,属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遗址。据考证此处应为春秋时期聊城城址,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遗址西北角有颛顼墓。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在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原颛顼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颛顼庙,又名"聊古庙""聊王庙",系祭祀颛顼的庙宇,该庙规模宏大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二是颛顼墓,在颛顼庙后(北),传说为颛顼帝之冢,为长方形高台地。三是圣水井,为一古井,井水甘冽清澈,“圣泉携雨”为聊城古八景之一。1945年庙毁,现仅存遗址。


K4,东昌府区――鲁仲连射书救聊城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221年),齐燕之间曾为争夺聊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详实记载:“燕将(乐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困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这时,齐国明士鲁仲连来到聊城,“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 鲁仲连在书中对燕将陈述利害,晓之大义,或退或降,不要负隅顽抗。书中言辞恳切,“燕将见鲁仲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杀。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K5,东昌府区――有文献可考的聊城古城城址共4处。第一座古城是聊古庙,最早的聊城所在地,位于现在的古城西北7.5公里处,西新河西岸;第二座古城叫王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迁来,位于现在古城的东侧徐田庄南;第三座古城叫巢陵城,后晋开运二年(945)迁此,城址位于今城东南7.5公里大石槽村西。第四座古城就是现在的古城,叫“今城”,又名“孝武渡西城”,宋淳化三年(992)迁来。


L1,茌平县――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相传战国时孟尝君曾于此练兵,故名教场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场铺城址于1994年发现,199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做了复查和初步的钻探,2000年开始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城址呈东西略长、南北略短的椭圆形,城圈内东西约230,南北约180,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城墙平均宽度为28米,最宽处达到30米,保存下来的高度接近2米。城内出土房址、陶窑、祭祀坑、奠基坑、墓葬及灰坑等大量海岱时期龙山文化中晚期阶段的遗迹,并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遗物。其中有精美的磨光蛋壳黑陶杯、磨光黑陶三足盘等陶质礼器,出土了带有明显灼痕的卜骨,表明这是一处等级、规格较高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心性城址。教场铺遗址位于古济水流域,是当时华夏和东夷族交界处,传说中的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逐鹿中原包括在这一带活动。因此,教场铺遗址的发现对中国古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研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以及夷夏两大集团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L2,茌平县――乐平铺遗址。位于茌平县城南乐平镇三里铺北街村东50,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茌平县文化馆对该遗址进行调查,证实属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遗址。1978年,聊城地区文化局和茌平县图书馆又进行复查。整个遗址为缓坡高地,中心部分略高于平地,遗址保护基本完好。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表面可见灰土中,散布大量的龙山文化至战国时期的陶片。可辨器物有石锛、鼎足、碗、鬲、豆、盘、器底,把柄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等。文化层堆积厚大约2.5 ,能清楚地看到底层灰坑及夹杂各时代的陶片,上层为耕地扰乱层,下层为战国至商周,最下层为龙山文化层。


L3,茌平县――李孝堂遗址位于茌平县茌平镇东南李孝堂村西,南距济聊馆高速公路150,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茌平李孝堂遗址是1974年在挖渠修路时发现的,遗址表面散布大量龙山至汉代陶片,文化层厚约3 。从捡到的标本看,可辨器形有器盖、碗、罐、鬲、豆、骨凿、骨锥、蚌镰、打制石镞及黑陶口沿、器底等,陶质大部分为细泥黑陶,有少数夹砂陶,纹饰主要有绳纹、方格纹、篮纹及弦纹等。该遗址除西部挖沟修路遭破坏外,其余保护较好,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L4,茌平县――王菜瓜遗址位于茌平县肖庄乡王菜瓜西1.5公里,东距茌平县城27.5 公里,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茌平王菜瓜遗址原为博平故城遗址,旧垒颓垣,高出地面约五米 多的沙丘成鱼鳞状。王菜瓜遗址1980年调查时发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文化堆积厚约2.5 ,文化内涵丰富,保存较好,出土有盆、罐、砖等战国、汉代器物。据历史记载:这里原为摄城,春秋时并入齐国,故又称摄城。


L5,茌平县――台子高遗址又称牡丘遗址,为僖公会盟诸侯之地,《一统志》记载:“春秋僖公十五年,公会齐侯、宋侯、陈侯、魏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遗址为缓坡土岗,中心高出地面约2 ,四周为平地,土质沙性。东西长64 ,南北长56 1970年秋,聊城地区文化局组织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整个遗址保存完好,文化层厚7 ,内涵丰富。发现的器型有石斧、石镞、石矛、陶鼎、陶祖、陶罐、陶盆等共100余件;陶器纹饰多见绳纹、篮纹、弦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牡丘会盟,春秋时代,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竞相称霸。齐桓公在位的43年里,共召集诸侯会盟15次,成为春秋诸侯国中的霸主,故史书中有所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说法。其中,公元前645年,因楚伐徐,齐桓公召集鲁、宋、陈、郑、邢、曹等国,会盟于牡丘,谋救徐。


L6,茌平县――大碾李村遗址位于茌平县城西北韩屯乡大碾李村东北250处,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茌平遗址为缓坡高地,西南部分微微高出四周平地。遗址发现于1981年,文化层厚达3 ,土呈深灰色,土质松软。遗址地表散布大量陶片,主要有夹砂陶、泥质陶。陶色以灰黑色为主,陶器纹饰主要有方格纹、篮纹、弦纹、瓦纹、绳纹等。器物多为轮制,可识器形有罐、盆、鬲、豆等器物,主要是龙山文化时期到战国时期遗存。


L7,茌平县――迟桥遗址位于茌平县韩集乡迟桥村西500,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茌平迟桥遗址1973年被发现,遗址大部为平地,东南部有一南北20 、东西约30 、高约3的方形高台,遗址东西100 ,南北150 ,面积约15000平方米 。从遗址上发现大量灰、黑陶片,大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有少量细泥陶。器物大部分轮制,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豆、尊、罐、鬲、盆等,另外有石、骨、铜器。迟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代长,从龙山一直到战国时代。


L8,茌平县――东一甲遗址位于茌平县赵官屯乡吴官屯村东一甲西南500处,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茌平东一甲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富,由龙山时期至汉代。遗址可见面积约4800平方米 ,形状为不规则形,部分保存状态良好。遗址表面散布的器物极多,各种陶片俯拾即是。过去村民平整土地时曾多次发现过完整器物,可惜都未保存下来。现调查采集的标本陶器有鬲、盆、缸等,石器有石镰、石刀等。


L9,茌平县――马家坊遗址位于茌平县城马家坊村南500 处,距县城南3华里,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茌平县文物普查小组曾对该遗址进行调查。该遗址中心部分隆起,高出地面约50公分 ,四周为平地。遗址暴露的文化层南北长约40 ,文化堆积层为龙山文化至汉代。从遗址表面灰土中采集的标本来看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等。


L10,茌平县――孟尝君遗址位于茌平县韩集乡迟桥村西500处,据载为战国时孟尝君活动之地。遗址南北长150,东西宽100,暴露面积为1.5万平方米。遗址断面可见厚2的文化层。从暴露的文化层看,土质松软,土层深灰,内含大量灰陶和黑陶片。大量的陶片中又以夹砂陶和泥质陶居多,细泥陶少许。陶色为灰色、黑色,大部分轮制。陶器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豆、尊、鬲、罐、盆等。另外,尚有少许石器、骨器及青铜器。


以上还仅仅是部分遗址,看了已显眼花缭乱,若要细细甄别找寻,还要花费多少工夫?呜呼哀哉,以己之力,当个抛砖引玉就不错了。找寻聶地还得靠聶族众人齐心合力!


六、结语――由聶字联想到聂族必然是黄河冲积平原上的一个伟大农耕族群


中国很早以前就已形成高度文明的农耕文化,农业是汉族的基本生产方式。从聶字就可以看到农耕文明的发达。聶字笔画的井井有条,可以看到井田制的痕迹;我们还可从聶字想到聂地是旱作,因为看其笔画就知道其地块被划分成条成垄;聂地很平坦,看其字形就知无撇无捺无弯折,沟渠都是非常直的。古人以地得姓氏,以聶为姓氏者可以是聶地大夫,也可以是聶地平民。我本意找寻聶地,找不到也不感遗憾,因为我还是发现了许多,我为聶族是一个很早就有发达农业的农耕族群感到高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27
钟秀[回贴]

金城的文章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写就的!我很佩服!做学问就得是这样!但愿本文能带来更多的探讨文章和研究心得,早日揭开我们的姓源之谜!


据生活在濮阳聂绍英先生介绍,因黄水泛滥而将原地面的东西均埋入地下,只能期待有关聂姓的文物早日出土了!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