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36阅读
  • 2回复

[族谱]中华聂姓源自齐公说的疑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7-22
— 本帖被 宗亲法律部 从 族谱○班派○排行诗 移动到本区(2012-05-07) —
聂学锋[发贴]

中华聂姓源自齐公说的疑析


拜读了金城宗亲的《论中华聂姓源自齐公说的可能性》,受益匪浅,给我很多启示,开阔了我的视野。但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聂地何其地也。金城宗亲在大作里分析了聂地可能不在河南清丰,不在山东茌平,即在又不在山东聊城,聂地应是在山东聊城县东北。说实在话,我以前对聂地倾向于在河南清丰。因为《大名府志》十六卷记载(清丰县元、明、清时期隶属大明府):“春秋僖元,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志以为即此城也”《濮阳市土地志··清丰卷》:周惠王十八年,即鲁僖周惠王十八年,即鲁僖元年(前659年),齐师、宋师、曹师兴于聂(即今聂城,在今清丰县北聂城)北救邢。这是有根有据的史料。不过我也有过怀疑,本来想自费跑一趟清丰县北聂城,可是没有伴,便试着写信求助河南濮阳市的王市长,没有想到王市长鼎力相助,委托有关部门的同志专题调研,也就是我的《关于聂姓来源的佐证》。聂地不管在不在河南清丰,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可嘉的。至少我们知道了河南清丰的初步情况,为我们探讨聂地在何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当然金城分析的也有道理,不过现在就结论聂地不在河南清丰值得商榷。因为《大名府志》十六卷记载(清丰县元、明、清时期隶属大明府):“春秋僖元,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志以为即此城也”《濮阳市土地志·清丰卷》:周惠王十八年,即鲁僖周惠王十八年,即鲁僖元年(前659年),齐师、宋师、曹师兴于聂(即今聂城,在今清丰县北聂城)北救邢。这是有根有据的史料。既然史志上记载清丰县北有聂城,就有一点依据,不是空穴来风。但是从科学分析来看还是有疑团,河南濮阳市史志办的同志他们也有难处,他们是现在实地调查,从古到今,经历了多少战事,岁月沧桑,古人的事今人不一定清楚,所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至于在不在山东茌平、山东聊城,或在山东聊城县东北,这也还待取得有说服力的证据,需要我们大家努力。


在文中,说到公元前659年,齐桓公无私地将邢国迁到齐国内夷仪,夷仪距聂城仅十来里地,邢聂相接,有可能被齐送给邢。对于夷仪,现在有两种说法,一说在聊城,一说在邢台,而且在邢台的可能性更大。《左氏春秋》记载:“僖之元年,齐恒公迁邢于夷仪。”《管子》记载是齐以“车百乘、卒千人以夷仪封邢”。按照《元和郡县志》作者唐代宰相李基甫的记载,夷仪就在龙冈县界之内;《读史方舆ji要》说在“龙冈县西一百二十里”。 特别是要指出的是,现今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659年齐迁邢于夷仪并筑新城的地方就在今邢台县西部的浆水镇附近。《据清朝乾隆十五年版《顺德府志》古迹栏记载:“邢侯行台在城西140里,西周初年邢侯为防御狄人入侵,将处于邢国国都迁至邢西山区,在浆水村附近建筑了夷仪城,在夷仪城南川北建筑了象征高贵与尊严的‘邢侯行台’,以示邢侯复国之壮志”。更有现代史学家在论述夷仪在齐国时说,夷仪在齐国是不可能的事,齐国是一个霸主国家,齐国不可能把邢国迁到齐国的内地聊城夷仪,他只有把邢国迁到齐国的边界上。他把邢国迁到邢台邢西山区夷仪正是他的上策,一来显示了他帮助邢国的仗义之举;二来邢台邢西山区夷仪紧靠狄人,利用邢国抵御狄人是再好不过。这样,邢国前靠狄人,后接齐国,在齐国边界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由上述可知,邢国在元气大伤迁都夷仪城,这个夷仪可能是在邢台。


二、奭公何许人也?聂姓得姓始祖,提到的则不是奭公,就是弼公,有的言奭、弼为一人。不过我也倾向于奭、弼为一人。因为奭、弼如果是二人的话,那聂姓就不是同一源了。但是对于奭公源于姜子牙可能性比较大这个推断,我持疑义。不错,有众多族谱都载有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姜尚封于齐(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糸出姜姓之说。鄙人曾在聂网发了《对《河东聂氏显荣仕籍本末概述》谱牒的疑问》、《中华聂姓齐公之说的疑问》、《中华聂姓源考辩》等文章对齐公之说提出了质疑。


1、众多族谱的可信性值得怀疑。族谱我们本来是应该相信的,但是现在发现很多族谱有的是后人在续修谱时把齐公加上去的,有的是提供了虚假的资料,使我们对众多族谱不敢相信。


比如,江西谱序中,明朝阳明王守仁正德甲戌(公元1514年)在江西谱序中的聂豹与阳明谈话,纯属虚构编造。为什么这样讲,其一,聂豹是正德丙子(公元1516年)中江西乡试,正德丁丑(公元1517年)中进士,正德甲戌(公元1514年)那时聂豹还未出山,不可能与阳明会面,没有会面那有谈话。其二,历史记载,聂豹与阳明一生只会过一次面,那是在嘉靖五年乙酉(公元1526年),阳明在越,聂豹以御史按闽,过武林(杭州)欲渡江见之,以后都是以书信来往。江西谱序是公元1514年,比聂豹与阳明实际会面时间早了12年,所以江西谱序聂豹所谈内容是人为捏造;其三,明朝正德甲戌(公元1514年)是否修了江西总谱,非常值得怀疑。我们现在修村里的谱都困难,那时明朝信息不灵,交通不发达,有这个能力修江西总谱吗。还有皖(安徽)赣(江西)鄂(湖北)三省历届宗谱(姓源总括),我更怀疑它的真实性,修三省总谱,谈何容易,它是否又是有人造假,是否有参考的价值;其四,从内容上来说,聂豹从来没有说过聂姓是出于齐公,他只说过:“我聂姓始于卫大夫奭,食采于聂”。永丰聂姓族谱是聂豹、聂静亲自编纂,如果江西谱上有的东西,永丰聂姓族谱上肯定会有,试问,为什么永丰聂姓族谱上没有呢。


再比如《河东聂氏显荣仕籍本末概述谱牒》认定奭公为聂姓的鼻祖,但是他在对奭公的注释时写道:“鼻祖讳奭公名衡系齐丁公支子周平王时为卫大夫官食采于聂地因以地赐姓故为聂氏得姓始祖。”对这个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奭公是齐丁公支子,周平王时为卫大夫官。我们来分析一下,先看齐丁公支子。先弄清支子的意思。支子:宗法制度下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的儿子为支子。那么支子,就是丁公的儿子。我们来看一下齐国的年代表:齐太公姜子牙 (1046--1000) 47年,齐丁公 姜伋 (999--???) ,齐乙公姜得 (???--???) ,齐癸公 姜慈母 (???--???) 齐哀公姜不辰 (???--863) ,齐胡公 姜静 (862--860) 3年 ,…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齐丁公姜伋 是前999年出生,虽然齐乙公没有具体时间,但是齐哀公姜不辰 (???--863)有殁的时间,退后一步,至少丁公的支庶子应该早于齐哀公 姜不辰 (???--863),即公元前863年。再来看一下周平王。周平王(约前781~前720)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姬姓,名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是东周第一位国王。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齐丁公支子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在前863年以前:奭公做卫大夫的时间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时间。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奭公是在公元前863年以前在世,而作卫大夫官时却在公元前770~前720年,奭公总不会转世再做卫大夫官吧。我们知道的一世祖昭是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6年)丙寅四月初四已时生,文帝十五年后元六年(公元前157年)癸未二月二十九日卯时殁,葬霍山,而且知道昭是“奭”公的十三世孙。按每代25---30年推测,奭公应该是公元前626年——561年出生,算奭公高寿80岁,奭公就应该推至于公元前546年——481年以前殁,与《河东聂氏显荣仕籍本末概述》的谱牒所述奭公在世时间相差300多年。而作卫大夫官肯定是前626年以后的事,不可能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时间。                          


还有,有的谱说,“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周灭纣,受封于齐国,史称太公;约十余年逝,子吕汲继位,是为丁公。丁公封支子食采于聂,伯爵,史称聂伯。聂伯子孙薪火相承400年,历13代,名不可考。其间,聂国北方邢国屡被游牧的狄人侵扰;公元前659年,齐桓公联合宋国、曹国出兵抗狄救邢,就驻军在聂北边。这年邢国迁到夷仪,齐桓公同情邢国遭遇就把聂送给邢,聂成为邢国的领属。公元前635年,卫国毁灭邢国,聂成为卫国的领地。史料记载称:“幸先大夫奭公犹获守其故土,卫候让奭仍旧管理聂,为卫国服役”。我们先不管这段话的内容是不是有这件事。我们要问,既然丁公封支子食采于聂,伯爵,史称聂伯,那么这个聂就应该在齐国,或者在齐国附属。丁公封支子食采于聂不可能封到其他国家,这是基本常识。封到其他国家就不能叫齐公了,别国的领土也不可能给丁公去封。本来这段话到这里就可以结束,逻辑上还说的过去,要有疑问也就是历史上发生了这件事没有。但是编这段话的人,接下来却说齐桓公同情邢国遭遇就把聂送给邢,聂又成为了邢国的领属。也就是说丁公封支子食采于聂,聂伯的聂变为了邢国的领属,齐国的领属变为了邢国的领属。再接下来,更难理解,公元前635年,卫国毁灭邢国,聂又转为卫国的领地。一个聂地,在这段话里从齐国的领属变为邢国的领属,再从邢国的领属变为卫国的领属,这个编戏本的人,实在太会编了。光这些还不够,他又引史料记载称:“幸先大夫奭公犹获守其故土,卫候让奭仍旧管理聂,为卫国服役”。说了半天,他们终于请出了奭公,幸先大夫奭公犹获守其故土,卫候让奭仍旧管理聂,为卫国服役。奭公仍旧管理聂,为卫国服役。奭公是什么人,他与齐公聂伯是什么关系,没有交待。从文字上看,奭公应该是齐公聂伯的子孙,两人在年龄上相差近400多岁,从这里来看奭公就不是聂姓的始祖了,卫大夫食采于聂也不存在了,总不可能两个食采于聂吧。要嘛就是两支,但是他这里明明写的是一支。这段话还说,聂伯子孙薪火相承400年。按我们推算奭公同聂伯的实际年龄相差大约是200多岁。400年与200多岁对不上号,聂伯与奭公怎么连上去,令人费解。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分析。我不是有意识要不认齐公,而是齐公说有太多的疑问,令人看不懂,读不明。我惊奇地发现,不管是谱上还是资料上,只要出现齐公说,它们就逻辑混乱,牵强附会,前后矛盾,难于解释,不能自圆其说,人们越看越糊涂。


2、要搞清齐公之说,齐公说能不能成立,必须先搞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奭公、弼公是为一人,还是二人?


二是,奭公的大概出生时间?


三是,昭,乳名爵,名叔平是否是奭公十三世孙。昭是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6年)丙寅四月初四已时生,文帝十五年后元六年(公元前157年)癸未二月二十九日卯时殁,葬霍山。永丰宋代抄本记载的是昭是奭公十三世孙,有的谱记载的不是。昭是否是奭公十三世孙,必须统一,只有确定了昭的出生时间才能算出奭公的出生时间,才能证明齐公说存在与否。


四是,我非常同意金城的意见,那就是寻找宋代以前的老谱谍。现存的谱谍,存在的疑问太多,有的几乎没有参考价值(如江西谱),特别是现在很多地方续修了谱,有的谱我发现有些后人没有忠于原谱,人为地加上了原来谱上没有的东西(比如齐公说),这样为我们考证聂氏来源增添了很大的麻烦,逼使我们要对有的谱提供的资料一一科学甑别。当然,我也不是全部否认各地的谱,有的还是有参考价值。


鄙人学问肤浅,错误之处肯定不少,期盼金城兄弟指教,也盼聂族众人来探讨。


                          (聂学锋)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7-22
聂学锋[回贴]

谢天谢地,我把文全打过,才避开了广告嫌疑,今天终于发表了,看来在聂网发文真不容易。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4
聂学锋[回贴]很久没有上网,怎么没有人发表高见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