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自豪[回贴]
聂士成部武毅军资料
为了更多地了解晚清爱国将领聂士成,摘录其有关资料供作参考。
以下是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并称帝国双璧的武毅军(后改称武卫前军)聂士成部的资料及武器配备情况,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头品顶戴,总统武卫前军、直隶淮军、直隶练军、直隶提督。咸丰晚年,由武童投袁甲三军营为兵。同治元年四月,随袁军攻太平军,克庐州,叙外委,八月平湖沟浍北捻巢,拔把总,加五品顶戴。同治二年,改隶淮军,随江苏巡抚李鸿章克太仓、镇洋、昆山、新阳、吴江、镇泽,擢守备,赏戴蓝翎。嗣以下苏州、江阴、无锡、金匮各城,升都司,加游击衔,赏换花翎。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平,论功超升参将。同治五年,追叙淮军战绩,以副将补用。旋从直隶提督刘铭传追击东捻任柱,屡获大捷,赏力勇巴圗鲁名号。同治七年,因功诏以总兵交军机处记名简放,并赏给一品顶戴,七月再以剿平西捻,以提督记名简放,后驻防北洋,分统铭军。
光绪十年,中法战起,士成率精壮千人援台,连战皆捷,后统淮军驻防旅顺,修建炮台营垒,扼要坚守。光绪十七年,海军大阅礼成,赏加头品顶戴,调统芦台直隶淮、练各军,十月剿热河教匪,生擒教首杨悦春。十八年三月,热河全境肃清,论功赏穿黄马褂,换巴圗隆阿巴圗鲁勇号,五月实授山西太原镇总兵,仍统芦台淮、练各军。
光绪十九年冬至二十年春,士成以东防至要,亲赴东三省游历,为时半载,山川险要之地,皆用西法绘图说明,并编成《东游纪程》一书。光绪二十年五月,中日两国因朝鲜东学党乱起分别出兵,士成随直隶提督叶志超驰援朝鲜。战事初起,清军于成欢驿与日军遭遇,志超军败,士成力战以救全军。七月赏穿黄马褂,换刚安巴圗鲁勇号,奉召回津募兵。行至中途,上以士成为前敌得力之员,令回平壤。士成回至安州,平壤军已溃,士成收集溃卒,扼鸭绿江,守大高岭,屡败日军,并乘胜收复连山关、分水岭等要隘。十月捕授直隶提督。是年除夕,士成大破日军于分水岭,斩日将富刚三造,优诏勖勉。二十一年正月,调士成残军功字十营回芦台整训,士成遂接直隶提督印,遍巡海口,严密战守。
光绪二十一年,马关议成,士成奉命并编可战之淮军三十营,组成武毅军,驻芦台,为拱卫京师之第一线部队。二十四年十二月,士成再度奉命总统直隶淮军与直隶练军。连同直隶绿营在内,此时士成统领之部队已逾六万三千人。光绪二十五年二月,清廷正式成立武卫军,士成所部武毅军改称武卫前军。
武卫前军的渊源:
武卫前军是由淮军演变而成,淮军最盛时有:开(程学启)、盛(周盛传)、铭(刘铭传)、庆(吴长庆)、鼎(潘鼎新)、树(张树声)、勋(杨鼎勋)、松(郭松林)、奇(刘士奇)、仁(唐仁廉)等十大军,及稍后由李昭庆所统之武毅军,此批淮军于甲午战前变化已大,战后除编武毅军由聂士成统带外,其它淮军编入直隶淮、练两军中,亦由聂士成兼统。八国联军时,士成阵亡,武卫前军几经波折,最后编回直隶淮军。
武卫前军之营制
总部营制: 武卫前军设总统一员,分设(一)总理营务处;(二)教习处,包括德俄教官若干人,附设随营步、炮、马队学堂;(三)粮饷局;(四)军械局;(五)军医局,设有军中医院,用西医诊病及疗治伤患。
步炮队营制:武卫前军仍保持淮军传统,采步炮混合编组。共分五路,中、前、后、左、右(分由冯义和、周鼎臣、胡殿甲、杨慕时、姚良才统领)。其中中路辖炮队一营、步队六营,其余各路辖炮队一营、步队四营,各路均设指挥部,分设营务、粮饷、军械、军医等局处总办委员,以期各路均可负担“方面作战”之责任。
步队营制:步队一营设管带一员,帮带一员,营教习一员。营辖前、后、左、右四哨,每哨正副哨官各一员。哨辖三排,每排设排长一员,领三棚,每棚头目一名,正兵十二名。此外,营直属部队尚有:鼓号长一名,鼓号手十名,巡兵长一名,巡兵二十名;总计全营官长二十三员,士兵五百名。另,文案、医官、委员、书识各二人,长夫一百八十人,分配全营供差使或补充正勇。
炮队营制: 炮营编制员额与步营完全相同,亦为一营四哨。因每哨配备火炮口径大小不一,每哨火炮数量亦随之不同。以七五炮为例,每哨配备四门,每排配炮两门,另一排为护勇。每门炮正副车二辆,每车配马六匹,炮目骑马一匹,每炮兵勇二十四名。另炮营尚有铁工、木工、拖炮车、辎重车、与骑用马匹等。各营火炮口径虽不一致,但其总员额不变。
马队营制:武卫前军马队,除总统与各路统领皆有亲军马队一哨外,余自编一路,由马队统领指挥,共五营。每营设管带一员,帮带一员,分辖中、前、后、左、右五哨;每哨设正副哨官各一员,中哨管带自统,另设副哨官二员,每哨马勇五十名,全营官兵二百六十二人,另长夫五十名分配全营供差使。工程队营制武卫前军工程队由总统直辖,计有桥梁队、地垒队、雷电队、修械队、测绘队、电报队等,总计官兵四百余名,长夫不详。
武卫前军之武器配备
步枪与马枪:以德制旧毛瑟步枪为训练用枪,奥制曼利夏步枪、马枪、新式小口径毛瑟枪为备战用枪,并装备其它各类少量步枪与马枪,配合训练及作战使用。
火炮与炮弹:据武卫前军营务处汪声玲于“芦杨剩稿”中记述,武卫前军实有火炮数量为:
克虏伯七五炮十六门
克鲁伯六○炮三十二门
格鲁森五七陆路快炮与过山快炮共约三十二门
克鲁伯三七快炮
麦克心炮二门(即马克沁重机枪)
炮弹约分四种:
开花弹:摧毁炮台、营垒、城墙
子母弹:攻击敌人密集队形
葡萄弹:攻击冲锋散兵
实心钢弹:击穿钢甲铁甲船使用
武卫前军之训练:武卫前军的训练极为认真,除单兵之战技训练外,并讲求战术及实兵演练。据荣禄于光绪二十二年及二十四年两次校阅武毅军的奏稿指出:“步队延用精于中西操者,派充教习。凡枪炮取准,测量远近,阶实力讲求,常操而外,兼习身法手法,一切杂技,必令矫健便捷。并限以课程,教授兵法”。“十日一次练习行军,每岁春秋两季轮派各军至山海关内外暨沿海一带操练战守各法。凡扼要据险,以及可攻可守之处,务使了然心目”,“遇有河道阻拦,则令工程队排设布船,支搭浮桥,瞬息立济”。“至于平原旷野,辄设为敌兵,彼此袭取,攻其不备,练习既久,不惟进退坐作俱极娴熟,即使临机应变,不致张惶失措”。“马队则以登山、越岭、踰涧、涉沟、不介而驰,人人有操纵自如之势,设遇警急,立即成行,不致稍有延误。此则训练马步队着有成效之实在情形”。由此可知武卫前军训练之精实。
武卫前军与义和团:义和拳在经过袁世凯的强硬剿办后,在山东存身不住,于是大举流入直隶。在一开始,直隶总督裕禄对义和团也是主剿,派遣记名提督梅东益率淮军三营在直鲁边界围捕,后续调淮军三营由候补道张莲芬统率增援,但因拳众兵寡,续派武卫前军马队二营(由统领邢长春率领)及淮军步队一营前往扫荡。此九营机动部队纵横扫荡,除捕获拳首四十余人外,并解散拳民三千余众。义和拳经此打击,渐向西移,进入正定镇防区之内,正定镇总兵董履高亦统直隶练军四营加入补剿。惟此时清廷中枢对义和拳的态度开始转变,决心利用拳民排外,军机处指示裕禄“不准强硬剿办”,“民间学习拳技,自卫身家,以止论其匪不匪,不必论其会不会”。于是义和拳大受鼓舞,大股拳众再度聚集,蠢蠢欲动。
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奉命在涞水劝散义和拳民的直历练军分统杨福同,在高洛村外中伏被杀,裕禄上奏,朝廷反拟将杨福同革职,并诏责地方官吏纵兵扰民。于是拳民气焰大炽,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帜,抗官军、拆铁路、砍电线、焚车站、杀洋人、毁教堂,裕禄见事态扩大,急调武卫前军剿办。前军左路统领杨慕时统兵三营进驻高碑店,保护铁路,并配合原先派往的邢长春马队,相机进剿。聂士成并亲率马步三营及炮兵一哨由芦台乘夜车赶往丰台护路,并与荣禄、裕禄在丰台会商,决心分三路进剿。奏上,诏不许,并严斥荣禄不得孟浪行事。
此谕一发,拳众大受鼓舞,于是毁黄村车站,攻击护路之武卫前军左路后营,并焚毁廊坊车站。士成决意用兵,五月十日上电荣禄:“拳匪迭毁黄村、安定、廊坊车站,阻隔津京大道,猖獗实甚,非捕击不能了事,士成奉旨保护,责有攸归,大局所关,实深悚疚,已亲督马步队沿铁道迎头痛击,不及请旨,俟大局底定,如何责备,所不敢辞。乞代奏”。电报发出,即赴廊坊。
士成约正午到达廊坊,拳民列于道旁,预备迎击聂军,“聂军从车上放三排枪,拳民散走村林间”。因站台已毁,聂军又退回落垡。士成向北侦查虚实,知拳民甚众,即电调前路步队三营,马队二营增援。傍晚,义和团由东北来犯,士成一面令本地士绅前往晓谕,一面将马步五百人伏道两旁,同时增援之前路步队三营亦适时赶到,拳民恃众,猛扑官军,战至夜半,拳民不支而退。次日晨,探报拳众来攻,士成上马应战,“匪约六七千人,前后抄袭,势凶猛”,士成“令步队西冲据铁道之股匪”,“亲率马队驰击东面匪股,匪众崩溃,死伤千计”。此时,“杨村站送到荣相电,有旨:派刚相开导,乃回军杨村”。
五月十三日,津京铁路不通,次日电讯亦断,聂士成在北仓,再出击毁坏铁路电线之拳民,杀伤近千人,并阻拳民进入天津。此时,荣禄派遣武卫中军前路统领孙万林率部至长辛店弹压,并阻止聂军与拳民再发生冲突。杨慕时与邢长春在高碑店、定兴、涞水颇有进展,并击溃拳民一部,但此时先受刚毅警告,再遭孙万林告诫,因而处于完全被动。五月二十日,杨邢决定向天津转移,沿路遭拳民伏击围攻,冲杀数日,终抵天津西沽加入对联军作战。
朝中亲贵怨恨士成认真剿办拳民,阴令裕禄设法陷害,或秘密处死。裕禄爱才,仅奏将聂士成“革职留任,以观后效”,杨慕时调回芦台免职,梅东益开缺(贵州提督)了事。裕禄见拳民进京,得到慈禧太后及当朝之重视,遂一改初衷,改剿为抚,并将静海独流自称“天下第一坛”之拳首张德成,以八抬大轿请进督辕待为上宾。数日之内,天津神坛林立,拳民多至数万人,并由补用道谭文焕带领,进入武库,抢取新式枪炮。自此,拳民于天津城内,烧教堂,杀洋人,并多次与官军发生冲突。“一日,聂军门骑马行至河东兴隆街,适有拳匪百余人,结队而来,一见军门,挥刀即进,大呼曰:吾等正在寻你,今竟遇上,非杀你不可”。士成寡不敌众,在亲兵保护下,驰骋而去。
武卫前军与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之役,聂士成所部参战者为:
武卫前军前路统领总兵周鼎臣,辖亲军马队一哨,炮队一营,步队四营,共二千五百人。
武卫前军后路统领守备胡殿甲,辖亲军马队一哨,炮队一营,步队四营,共二千五百人。
(以上前后两路,为武卫前军最先进入天津之部队,联军进攻天津时,仅此十营武卫军及何永盛三营天津练军参战,其它武卫军及淮练军均不在天津。)
武卫前军左路统领副将杨慕时,辖亲军马队一哨,炮队一营,步队四营,共二千五百人。
武卫前军右路统领副将姚良才,辖亲军马队一哨,炮队一营,步队四营,共二千五百人。
武卫前军中路统领总兵冯义和,辖亲军马队一哨,炮队一营,步队四营,开战后,新募二营,共七营,与工程队一队,官兵共三千八百人,驻芦台大营。
武卫前军马队统领副将邢长春,辖马队五营,其中一营调归士成亲军,共官兵一千二百五十人。
直隶淮军左翼前路统领总兵李安堂,辖步队四营,炮马队各半营,勤勇卫队三棚,官兵二千二百九十人,驻北塘。
直隶淮军左翼后路统领记名提督郑才盛,辖步队四营,炮马队各半营,勤勇卫队二棚,官兵二千二百七十人,驻山海关。
直隶淮军右翼左路统领提督罗荣光,辖步队四营,炮马队各半营,勤勇卫队二棚,官兵二千二百七十人,驻大沽。
直隶淮军右翼右路统领提督梅东益,辖步队四营,炮马队各半营,勤勇卫队二棚,官兵二千二百七十人,驻盐田,兼顾沧州。
直隶练军步队左翼翼长总兵王三连,辖步队三营,马队一营,官兵一千七百五十人,驻大名。
直隶练军步队右翼翼长总兵董履高,辖步队四营,马队一营,官兵二千二百五十人,驻正定。
直隶练军马队左翼翼长杨玉书,辖马队四营,步队二营,官兵二千人,驻热河,战事起后进驻山海关。
直隶练军马队右翼翼长提督吕本元,辖马队十营,官兵二千五百人,为游击之兵,驻马厂。
天津练军统领总兵何永盛,辖步队一营,马队二营,官兵一千人,驻天津。
保定练军统领副将张士翰,辖步队一营,马队二营,官兵一千人,驻保定。
以上总计官兵三万四千六百五十名。
除上述武卫前军及直隶淮练军外,归聂士成统领者尚有直隶绿营官兵两万八千人,分布热、察、奉、吉各地,为地方守备部队。
京津线上的战斗:
拳民大闹北京之际,天津驻防联军为援救北京使馆,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集结联军两千零三十二人,于五月十四日乘火车开往北京,并携行工匠物料等,准备沿路修护通行。联军于北仓及杨村,均与聂军遭遇,士成立主干涉,惟津海关道黄建筦及铁路局总办唐绍仪以总署电准洋兵入督相告,且裕禄命士成勿阻止启衅,因而未加腰击。士成是日密奏荣禄:“前奉电饬保护铁路,迎护洋人,业经电请知照各国钦使,令洋人在京者暂缓出京,在大沽口外者暂缓登岸,以免保护不及,另生枝节,一俟内讧平靖,再照常往来。又迭次晓谕,人民均言铁路系我国家造成,今洋兵忽来兴修铁路,民情惊疑,必生他变,本军逼处洋兵拳匪之间,尤犯兵家之忌,一身不足惜,为大局何?在四筹思,唯有率军队移驻天津,恭候朝命,乞代奏。”十五日,士成电令马队统领邢长春及左路统带杨慕时率队来津,以备不虞。次日,乘专车返津布置战守。是日,西摩所统联军在落垡与拳民遭遇,杀拳民三十余人。十七日,大队进驻廊坊,留一支队防守落垡车站。
十八日,士成奉旨:“调集所部在天津附近铁道一带地方,扼要驻扎,如有外兵阑入畿辅,惟该提督是问”。晚间聂军攻落垡车站,迫使联军回援。此时廊坊以北,杨村以南,铁路全毁,联军被困在两站之间。二十二日,武卫后军姚旺部与拳民攻击联军,西摩退至落垡,且自知被聂、董两军夹击,乃决心退回天津。
二十四日清晨,联军沿北运河从杨村向天津转移,九时许遭淮军右翼徐得标部迎头截击,联军冲过后,聂士成于武库小庙亲自指挥拦阻,苦战十一时之久。次日,联军继续攻击前进,聂军马队统领邢长春及后路统领胡殿甲均赶到参战,聂军沿河两岸,全力阻击,联军毫无进展,受创甚重,且部分遭击溃,重炮丢失。西摩乃决定拋弃辎重,夜间突围。第三日夜二时,联军潜行至西沽,趁清军不备,夜袭武库,武库陷。
第四日晨,杨慕时率兵三营,进攻武库西南,战况激烈,杨部左营营官徐照德、中营帮带吕光烈、哨官王玉山等一百三十人阵亡。联军方面死伤亦众,能战之兵已不满千人。二十九日,天津租界援军二千人,意图接应被围武库之联军,但遭练军卞长胜部及武卫前军胡殿甲部奋力击退。是日夜,胡殿甲奉令夺回武库,联军趁夜纵火突围,逃入天津租借。
大沽炮台陷落
拳民乱及京津后,大沽港外集结各国大小船舰三十七艘,其中大型巡洋舰二十二艘,炮艇十艘,鱼雷艇五艘。
大沽炮台守将为罗荣光,守军计有:炮台兵四营,二千人:副将韩照琦,守南岸大营炮台;卞长胜,守南滩营炮台,配十五生新式大炮五门;李忠纯,守南营门炮台;封得胜,守北岸左营炮台。海军统领叶祖珪,率海容号巡洋舰及渔雷艇四艘,泊大沽。另,罗荣光统带天津镇标兵及淮军右翼中营张祥瑞部,与韩照琦同守南岸大营炮台;淮军右翼守万年桥营地。
五月十九、二十日,联军派遣数百名部队由塘沽登岸,并占据塘沽车站,预作战争准备,并由俄国海军副司令海尔德布朗领衔通知罗荣光,令其于二十一日晨二时让出炮台,否则将予攻占。罗荣光立予拒绝,并通报直督裕禄,同时于水面布雷,预备战斗。
晚十二时五十分,炮战发生。海军五艘舰艇被俘。罗荣光指挥大营炮台,韩照琦指挥海宇炮台,向联军船舰轰击。大沽炮台守军训练精良,炮击甚准,联军船舰退去。登岸之联军步兵,先向北岸左营炮台进攻,守军极力防御,联军统领保赫遭击毙,血战数小时,彼此伤亡均重,左营管带封得胜亦阵亡。五时许,该营库爆炸,炮台遂被日军攻陷。联军再进攻左副营炮台,约六时,清军放弃抵抗,英军进入。联军据此二炮台与南滩营炮台互击,七时,联军舰炮击中南岸右副营子弹库,弹药被焚起火,营官李忠纯以南门炮台轰击,弹尽而陷。淮军各营退至新城,大估陷落,津京门户洞开。
此役,大估守军伤亡官兵一千余人,击沉俄炮艇一艘,重创俄巡洋舰、德国炮艇各一艘,伤英、法炮艇各一艘,联军伤亡二百五十五人。大沽守军,淮军右翼部份,由罗荣光统带约千余人到津参战,后由徐得标指挥;练军部份,先由韩照琦与卞长胜统领在大沽联军游击战,后由卞长胜指挥赴津作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