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3阅读
  • 6回复

[族谱]要学会尊重别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02
— 本帖被 宗亲法律部 从 族谱○班派○排行诗 移动到本区(2012-05-07) —
聂学锋[发贴]

我们的聂网是供聂氏宗亲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的和谐阵地。但是,遗憾的很,现在它却变成了刀光 剑影之地,相互攻击,认人心惊肉跳,不寒而慄。


本来聂义相与析,疑义共探讨这是正常的。有的人却一点都不尊重他人,横加指责,说人家什么是妄下结论;有的是进行人身攻击,什么老先生等。也许有的会说,称老先生是敬重,是这样吗?!如果这人是七八十岁,也许是尊称,试问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年龄,是尊称还是贬义词。肯定是贬义词。讽刺人是年龄大了,是老朽,是愚钝,是书呆子。这是极为不尊重人的表现,搞的人十分伤脑筋。试想首先不尊重他人,他人怎么能尊重你。那么,学术探讨又怎么能进行下去。当然,我也称了他老夫子,也是老朽,是愚钝,是书呆子的意思,这是我的不对。


如果我们的宗亲们能相互尊重,以商榷的口气,共同探讨,这多么好啊,大家心情舒畅,取长补短,何乐不为。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这样。我劝这些人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不明真相者也许会说我这人难说话,容不的别人提看法,如果这样那是冤枉了我,我是万分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我也盼望大家来交流。比如聂勇波他就提了看法,至今我都在探讨他提供的资料。但是容不的别人借机攻击我,如果这样我是会豪不犹豫地进行反击,决不手软。


本来学术界就是百家争鸣,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容的下网上和书上提出的我们聂氏近十种来源, 怎么就没有人去分析这些说法对与错,而且觉得这些说法搞的我们聂氏至今真伪难辨,鱼目混珠。相反,有的人还津津乐道,鹦鹉学舌,自以为有知识,有学问,这就不怕丢人现眼吗,这不是我们聂氏的耻辱吗。


我挑战于网上和书上的说法,有什么不可以。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从来没有人过问,我一提出就横加指责,为什么聂氏容得下近十种说法,就容不下我的这一说法,何况我的说法是老祖宗说的。举一个例子,比如,有的人说聂林风你为什么姓聂,他一定会说,我的祖宗是姓聂呀。如果有的人说他不姓聂,姓王,而且有的人会说是某书上说的,是上海出版社出版的,很有权威,他一定会暴跳如雷,反驳说这是假的(希望不要见怪,我只是举例说明一个道理,没有他意)。不但聂林风,恐每人都是如此。但是奇怪的是,我们聂氏一个姓,可以容许人家去说,怎样说都可以,而且视为宝贝,却容不得我们的祖宗说,令人寒心。祖宗会连自己的祖先也乱认吗?!!


是是非非,曲曲折折。道漫漫,路绵绵,聂姓究竟来源于哪里?聂姓是来自于一支还是多支,需要我们宗亲去探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中去追寻呢!!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8-02
聂首明[回贴]     中华聂网是供聂氏宗亲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和谐平台。因而宗亲之间首先必须相互尊重人格与不同见解。没有异义就没有发现,所以要尊重他人异义。其次要尊重历史,这就要靠广大宗亲努力学习,刻苦调研。在友好辩析中寻找共同点,在调研中寻找历史证据,同心合力为共同目标而认真展开调研活动。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8-02
聂学锋[回贴]

说的好,我想这三个尊重,首先应尊重人格,尊重了别人,就尊重了自己,也就为我们提供了和谐文明的氛围。其次,是尊重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不是那一个人想改变就改变的。再次,是尊重异义,大家以文明的语言提不同看法,相互提供资料,共同探讨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8-03
聂林凤[回贴]

       我们之间谁是谁非自有公议,无需我们恶人先告状,为自已鸣冤叫屈,多了反而会为自已脸上涂墨。


       我的留言至今还在留言框里,大家有目共睹,相信会有人主持公道,说我发令箭,施压、人身攻击、挖苦让族人评评在那点上,长期这样无休止地争吵,会令族人不寒而慄、失去亲情感。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03
聂学锋[回贴]

我都已经休战了,你怎么还不放过,我无言!!!!!!!!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8-03
实践出真理[回贴]

         这是休战吗?“要学会尊重别人”这7个字分明就是在教训人哦!


        谈聂姓之源,您们两个的方法都是错的!几千年过去,祖先们有文化水平的有无以及对祖源的热情不一等差异,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性,人有名、字、号等多名,后代只要记漏一个,就有可能造成与历史的对接困难。所以,这个说聂姓发源于山东,那个说发源于山西,都不能作为最后的定论。尽管众多史书称聂发源于山东聊城东北70里之聂城。


        只所以说大家方法错误,是指大家都把手头掌握的微薄资料当铁证,就资料论资料。这种方法是闭门造车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因为这是永远争不出结果,也永远找不到真理!


        聂族的根到底在哪?应该要让实践来说话——实践才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实践?这很简单,请一切“考古”的同胞,尽快组成一个领导小组,然后把全国各地聂族支脉的谱集中起来对照,从流溯源向上推寻。这时的结果仍是理论性的,但这离最后的结果,实践的工作量不大了。即再到实地考察山水走向描述及先人墓地。现在不走访,任何“定论”都是不明智的!这项工作应该由宗亲总会来发动。现在也不知总会是起什么作用的?日常都安排了些什么工作?


      现在,我们有很多热心家族历史的人,但就是不注重实践。有人说自己的祖先解放前从江西樟树迁出,现在也不知那边情况如何?请研究宗亲工作的人帮忙。但他就是想不到花几十无钱去一趟樟树聂家。去了,不就比听谁说的都更有说服力!另外,有四川一支聂族,他们的字辈与湖南的一支一样,而且湖南老谱上有他们祖先的名字,但他们就是不愿承认,硬说祖上传下来的“不是湖南的,是湖北麻城孝感乡的”。甚至说,你湖南那支如果也是孝感乡迁出的,那就是一起的,否则不可能,“祖先不可能传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偏差?重庆电视台新近开了一个“湖广填四川”的探源栏目,才让人明白。原来明末清初移民四川就跟国民党时的“抓壮丁”一样,移去的大多都是最底层没有文化的人们,因为去四川的道路难行,故而都强制性到麻城、孝感集散。隔了几代后,后人就以讹传讹都说祖先是孝感人了。同样的道理,明时山西的“大槐树”等,也只是一个移民集散地,而非移民们的故居。


        以上意见当否?仅供争议双方参考。双方如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处,也就推动了争执的基础!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8-03
聂学锋[回贴]如果说“要学会尊重别人”,也错了,休战也错了,那我只好退避三舍了。
快速回复
限10000000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