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浅论族谱文化及发展思路
聂治楠发表于 2016-03-25 19:32
《浅论族谱文化及发展思路》
自先秦《周官》《世本》谱学通书起,汉代便有了《帝王年谱》《志氏姓》等大量谱学著作,至魏晋时期家谱便是世族间婚姻仕宦的主要依据,那个时期,家有谱是身份的象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隋唐五代十国以后修谱之风也从官宦传至民间,乃至各个姓氏豪门都各持家谱,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在此过程中北宋文豪欧阳修创立横行体谱书,苏洵创立了垂珠体谱书,经过后代的不断改革,出现了新的格式,欧苏式谱记式等等。当然随着谱书的不断深化,其内容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修谱修祠也成为了各姓氏一件重大盛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文献之一。
家谱,承载的是一项历史任务,有许多的历史学家如司马迁的 《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纪传体史书的撰写。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像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的《汉书》、陈寿撰的《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家谱还记载了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子孙后代的好教材,如人文教育,族规家法,婚配关系,宗教信仰,历史人物,遗留的书画,诗词,乐章,地方习俗,详细介绍地理面貌,古迹,墓葬等等。这些对于研究历史,教育子女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做好修祠修谱的宣传,是一项重大课题。
1、利用网络与书刊杂志为主要宣传工具。建议网络以中华聂网聂氏族谱网书刊以中华聂报为主要宣传资料,并创建中华聂报副刊刊登聂氏族谱系列并加大宣传力度 抢修族谱挖掘族谱,加大宣传聂氏族谱网 美化聂氏族谱文化园。
2、“走出去,请进来”任用精明能干的人,结合当地族人,深入乡村指导整理收藏,并把经过考证好的先祖请进谱书。
3、积极参入宗亲活动,下乡宣传人们对族谱的认识,以及族谱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教化作用。
在收集族谱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族谱是残缺破损的,一动就烂,这也是许多人不愿将家谱提供给外人参阅和复制的重要原因,我们一定要懂得基本古书籍修补技能,这样就能减少藏书人的顾虑,对于有些藏谱人由于家族观念浓厚,所藏家谱不肯轻易示人,这需要我们的耐心劝导,并结合当地的文化名人,或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协调与大量宣传,一定要让藏谱人懂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如让更多的人来共同研究,这也是对先人的缅怀和尊重。对于愿意捐献族谱的朋友,我们可以颁发证书和牌匾,以资鼓励。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有宋以来,族谱一直被当作家庭教育和家族教育的重要素材,修谱修祠活动也被当作一个家族的教育手段,在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族谱除考源流外, 族谱在记述家族历史、维护家族团结、促进家族发展,乃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的,族谱中记载的许多人物,为人处事和人生经验,都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德育内容,它以传统儒家的思想道德为中心,是中华孝文化的总结。所蕴含的孝,德,传承是我中华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者居多,对子女的教育无暇顾及,只能把子女留给自己的父母代管,而隔代的教育,年纪偏差大,一般情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