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Re:关于聂辽亮对“聂昌出生地考”三处误读之三点说明
聂昌后裔发表于 2015-11-29 00:02
关于聂辽亮对“聂昌出生地考”三处误读之三点说明

聂 微撰

2015年12月21日,本人将自己的考证论文《民族英雄——聂昌出生地考》发在《中华聂网》后,聂辽亮同志对此文提出了一些看法,我认为很好,在辨析和争论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这应该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学术风气。
下面就聂辽亮之辨析作如下三点说明。

第1点:关于艾南英《站溪聂氏重修族谱序》误读之说明

聂辽亮针对本文引用的艾南英《站溪聂氏重修族谱序》全文,指出了两处错误。
1.指出“临川之有聂氏自宋忠愍公始而站溪之聂实为其苗裔”是作者断句错误。
2. 指出“此篇谱序中仍然有大量错字、断句不当的地方”。
关于第1点,我的说明如下:
我的断句为:临川之有聂氏,自宋忠愍公始而站溪之,聂实为其苗裔。
辽亮同志认为正确断句当为:临川之有聂氏,自宋忠愍公始,而站溪之聂实为其苗裔。
我认为我的断句是没有问题的,符合明末江西四大才子“艾南英”的行文风格,艾南英是一位大家,是个神童,七岁就会作诗,写文章很少打草稿,下笔如神,是明末的“文坛领袖”,曾协助汤显祖编《宋史》,他虽然在科举屡屡受挫,但却在八股文的出版方面大放异彩,大力批评当时八股文的千篇一律,抄袭模拟的文风,他提倡学习唐宋古文。
艾南英的文章朗朗上口,在他所撰的文章中存在多处“而......之”的行文格式,聂辽亮同志生搬硬套,明清八股文风格毒害较深,说吾之断句:“完全不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说什么句中的“而”是连词,前后词性必须一致,还说 “站溪”一词显然不能与动词“始”并列。最后说句中的“之”要充当助词,置于偏正短语之间,即“站溪之聂”。因此聂辽亮同志得出正确断句应当为:临川之有聂氏,自宋忠愍公始,而站溪之聂实为其苗裔。
在此建议聂辽亮同志多读读艾南英的原文和后人对他的研究文章,体会艾南英是怎样抨击明代中后期“八股文风” 的,下面引用一段艾南英的原文,请校读。

在艾南英的原文中,出现“弟谓之此后宜精核而严汰之”的断句,句中的“而严汰之”跟吾断句“而站溪之”是相同的行文风格。
下面再把吾的断句跟聂辽亮的断句对比一下:
聂微的断句为:临川之有聂氏,自宋忠愍公始而站溪之,聂实为其苗裔。
聂辽亮断句为:临川之有聂氏,自宋忠愍公始,而站溪之聂实为其苗裔。
吾之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符合艾南英的行文风格,辽亮同志的断句生搬硬套,读起来磕磕巴巴,且不符合艾南英的行文风格。
关于第2点,我的说明如下:
聂辽亮同志说“此篇谱序中仍然有大量错字、断句不当的地方”,这句话说得有点言过其实了,说“此篇谱序中仍然有大量错字”,“大量错字”是一个什么概念?“大量断句不当”是一个什么概念?吾引用的艾南英“谱序”没有一个错字,断句倒是有一些问题,因为是第一稿,后面的一些断句我没有仔细推敲,是用三天时间赶出来的一篇文章,加之吾水平有限,确实出现了3—4处的断句错误,这点要谢谢你的指正。

第2点:关于熊泗撰《站溪聂氏二修宗谱序》误读之说明

聂辽亮认为我的断句不对。
我的断句是:断自赵宋子经公为始祖者,尊祖也合站溪之,昭穆千有其人,祖祢相沿,云耳......
聂辽亮指出:我的断句不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说“......者,......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一种基本类型,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4)
回帖(4):
4楼:
3楼:“尊祖也合站溪之”,你不会认为句子“也”是现代汉语的“也” ..
2楼:“如果按聂辽亮的理解,这句话可译为:等到“子经公”的第九代 ..

全部回帖(4)»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