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历史大解密:还原聂姓真实的起源
niee发表于 2014-12-24 23:15
聂姓到底是怎么来的?

概述

汉人的聂姓始于西周时期:周武王得天下后传位到周康王时,封吕衡为卫国卿大夫,还将聂北(也作“乜北”,今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作为封地赐予吕衡,位置与邢、卫、齐三国交界,可享有封地内的财政收入。
他以封地名“聂北”中的“聂”为自己的氏,表示封地在聂北,并修建了城池。后有百姓以“聂”为姓,并于聂氏合为一谈。这就是聂姓的起源了。(这是目前普遍认可的说法)

正文

一、起源地点 1. 古之聂北
西周前期,周康王姬钊赐封地聂北(也作“乜北”,今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予吕衡,位置与邢、卫、齐三国交界。因为领土不大,领主又在卫国为官,因而没有建国,也不属任何一国。西周后期,被邢国吞并。东周春秋后期,卫灭邢,并入卫国领地,与晋、齐两国交界。东周战国时期,先后沦为魏国、齐国领地。
2. 今之聂北
古之聂北,大至今以对角线画贾寨镇张名扬村至肖庄镇朱楼村的范围(境内除朱楼村外现均在贾寨镇境内)。
(图1:茌平县与“大篆”聂)

(图2:聂北/乜北)

(图3:西周时期聂北和聂城的位置,大概)

贾寨镇,现今属于山东省的茌平县境西部,地处聊城、临清两地中间。聊夏公路(聊城——夏津)、省道075交错在乡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全乡辖37个行政村,2.8万人,5.1万亩耕地面积,其中蔬菜面积1.7万亩,总产4万吨,蔬菜收入2500万元。

二、姓氏历史
1. 得姓氏始祖

吕衡,生卒年不详,西周时期人,姜姓,吕氏(后自己改称聂氏),名衡,字奭(一说字“弼”),也称姜衡、吕奭、聂奭。是齐丁公吕伋的儿子,曾在卫国为官。有封地聂北(也作“乜北”,今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聂,子孙以地为氏。”
他以封地名“聂北”中的“聂”为自己的氏,表示封地在聂北,并修建了城池。后有百姓以“聂”为姓,为以区别血统不同,他的后代则改以“乜”为姓。他因而成为了聂氏始祖,乜姓始祖。
(图4:西周时期卫国大司马吕衡)

2. 贵族的氏

吕衡,是姜太公后人齐丁公的儿子,因为母后非齐王正室,因而在当时被看作庶子。但毕竟是齐国王室子女,因而有机会在周天子朝中做官,前976年农历五月,周康王姬钊封吕衡为卫国卿大夫,还将聂北(也作“乜北”,今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作为封地赐予吕衡,位置与邢、卫、齐三国交界,可享有封地内的财政收入。在古代男子看来,氏是一种贵族权利的象征,所以很多贵族可以以新得到的封地为氏,以体现自己是那个地方的统治者或者王室成员。因此吕衡也不例外,他以封地名“聂北”中的“聂”为自己的氏,表示封地在聂北,于是他不仅有“吕氏”,还多了一个“聂氏”的称呼。当时的贵族男子可以有几个氏。
于是吕衡在聂北建造了聂城(乜城),大至今贾寨镇耿张村(耿张庄村)、耿大庄村内。(城址具体位置暂不能确定)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序》:“(商周时期)‘姓’与‘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那么吕衡的后人,就开始男子称“姜姓,聂氏”,女性称“聂姓,(随丈夫)氏”作为自己的姓和氏了,象征自己的家族是聂北那个地方的贵族。

3. 平民的姓
所谓“名、字”,“命名取字”,有“名”就有“字
聂姓与乜姓的来源和关联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