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聂海毛——“拐杖老师”坚守山村课堂40年
宗亲法律部发表于 2012-08-09 20:18
聂海毛老师用拐杖书写人生
——“拐杖老师”坚守山村课堂40年

  聂海毛老师,在他三十九年的从教生涯中,用一颗火热的心耕耘未来,用那病弱的身躯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盐湖小学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八景镇西南方。那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八景条件最艰苦的学校。学校仅有一栋砖混结构教学楼, 70来个学生。由于条件差,许多教师满含激情而来,无可奈何而走。
  1973年,高中毕业的聂海毛来到盐湖小学拿起教鞭,当上了"孩子王"。聂老师一坚守就是39年。现年58岁的聂海毛教师,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严重萎缩,走起路来必须依靠双拐,但他身残志坚。他常说:"是党和人民让我读了高中,给了我生路。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学好、成才。"
  聂教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讲台上,他总是将一根拐杖放在臀下,娴熟地坐在上面,杖拐成了一个支点,另一根拐杖自然而然成了教鞭。整个身体在讲台上旋转开去,时而面对学生慷慨激昂,时而返身激情板书。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似轻松,可他的付出,常人是难以体会的。同事都劝他坐下来上课。他却说,站着上课才能有激情,才能顾及每个学生。为了学生,这点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聂老师家境贫寒,上有年迈多病的二老,下有患病的孩子。95年,聂老师的孩子得了癫痫病,可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从不迟到、早退。他总是利用周末带着孩子辗转高安,樟树,南昌各大医院看病。为了不耽搁学生们的功课,他从不让孩子住院治疗,只是拿上点药回家,治疗的效果很不好。岳父见此情况,便怂恿女儿与他离婚,并告上法庭,说他只顾学生不顾家。
  学生与家庭之间,聂老师选择了前者。离婚后,他既当爹又当妈,从未因个人或家庭原因请过一天假。不幸的是五岁的病孩,因无人看管,不幸溺水夭折。后经人介绍,聂老师又成了家。可是婚后才发现,妻子是一名智障患者。原本需要人照顾的聂老师反过来还得照顾妻子。行动不便的聂老师样样都干:洗衣做饭,照料年幼的女儿,侍奉年迈的双亲……没人知道双腿残疾的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从不说一句苦,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盐湖小学地势低洼,肖江河从旁流过。四五月间肖江发大水,整个学校被大水包围。聂老师每天坚持划着小船接送学生。雨雪天,他的行动就更难办。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整个南方。正常人行走都很艰难。从家到学校的几里山路上,他用拐杖拄在地上,一滑就摔倒。摔倒了,他爬起来继续走。没人知道他摔了多少次,只是双脚的脚皮全都磨破了。别人十几分钟的路程,聂老师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师们看到泥人似的聂老师,非常感动,心疼地说:"聂老师明天休息一下,让我们来上课。"聂老师说:"行!"可第二天他照样早早地来到学校。
  教学上,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课堂上,他耐心辅导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学生们都认为他既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朋友和值得尊敬的长者。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后进生的转化,聂老师下了很大功夫。在任教三年级时,学生肖金民因缺少家人照料,吃饭不准时,经常迟到,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了解情况后,主动到学生家为肖金民补课。经过他的努力,肖金民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肖柏秀,比较贪玩,学习成绩很差。他针对此情况,利用双休日、傍晚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 肖柏秀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
三十多年来,盐湖村的孩子经他教育,很多已走出农村,跨进大学的门槛,甚至有的还走出了国门。
  聂海毛老师不图名,不图利,"当一名好教师"是他唯一的追求。他总是教育身边的年轻教师:"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我们唯有把热情和梦想,创新与开拓奉献给祖国人民,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这位平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残疾教育工作者,三十九年如一日扎根山村。他的辛勤付出可谓"呕心沥血铸师魂,一片丹心为桃李"。他的感人事迹在他在学生中,八景镇的教师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回帖(4):
4楼:感动,为有聂海毛这样的宗亲感到骄傲!
3楼:海毛宗亲 身残志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感人肺腑
2楼:江西高安市八景镇的聂海毛老师用爱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

全部回帖(4)»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