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观“紫光阁功臣像”记

作者:宗亲会 原创作者:聂崇正 来源:信息来源 2011-04-02 23:09
文章摘要
纽约观“紫光阁功臣像”记 聂崇正  2001年初秋,我应美国斯密森学会的邀请赴美访问,亲身体验了美国人民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的悲痛和愤怒。十几天后,纽约虽然表面上已趋平静,但是紧张和恐怖的气氛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坍塌的世界贸易中心周围的地区,清理废墟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不久,人们尚心有余悸,但已昂首投身到日常繁忙的工作中。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应约来到离世贸中心不远处曼哈顿东河路的一座高层住宅内,观赏了女主人的收藏品。女主人名叫黄惠英,是位出生在上海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家,英文名字叫Dora Wong。她在那古色古香、充满东方情趣的客厅和书房里接待了我,稍经寒暄,就马上开始欣赏她的珍藏。她和纽约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赏家王季迁老先生稔熟,但是收藏的路子却另有一功。据她自己讲,王季迁老先生是实力雄厚的内行,在宋元画和文人画的鉴藏方面,根本无法与其争峰,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于是黄惠英女士就将目光投向了过去不太为人注意的清代宫廷绘画中的功臣肖像画。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她手上已经有了若干幅“紫光阁功臣像”。她快人快语,不无得意地向我展示了这些藏品。 在谈及黄惠英女士的藏品之前,先要说说紫光阁和“紫光阁功臣像”。 紫光阁位于京师(今北京)西苑中海的西岸,原址在明朝武宗时为平台,后废台,改为紫光阁,清朝依旧。清康熙时紫光阁前曾作为阅试武进士的场所。到了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平定西域准部回部得胜,在庆功的同时,“上嘉在事诸臣之绩,因葺新斯阁,图功臣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户部尚书兆惠以下一百人于阁内。五十人亲为之赞,馀皆命儒臣拟撰”(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军平定大小金川凯旋,“复命图大学士定西将军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定边右副将军一等果毅继勇公户部尚书丰昇额等一百人,列为前后五十功臣。御撰前五十功臣赞,命儒臣拟撰后五十功臣赞,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到了乾隆后期,又增加了《平定台湾功臣像》五十幅、《平定廓尔喀功臣像》三十幅。乾隆一朝,历次绘制并悬挂在紫光阁内的功臣像,总共有二百八十幅之多。以后,“紫光阁功臣像”仍然还不断有所增添。 数百幅的“紫光阁功臣像”现在早已散佚各处、七零八落不复完整了,目前所见到的画幅和原先的数目相差十分悬殊,可见是因为遭遇到了重大的变故,才出现了如此不幸的命运。据笔者所知,现在收存在国内博物馆的“紫光阁功臣像”,仅仅只有两幅,均藏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即平定西域的功臣《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轴和平定大小金川的功臣《领队大臣成都副都统奉恩将军舒景安像》轴。而这批“紫光阁功臣像”散佚的原因和时间,未见任何文字确切记载,笔者以为应当是在“八国联军”占据北京的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间,当时紫光阁所在的中南海一带,驻扎有外国军队,“八国联军”的司令部就设在紫光阁,笔记著述曾记载:“西苑、三海屯扎洋兵,各国洋人车马逐队成群,滔滔不断。我国人民大车、轿车、东洋车亦任意往来驰骋,尘土障天,车声震耳,比通衢大道尤热闹”(清·仲芳氏《庚子记事》)。原先的禁苑,成了完全开放的地区,内中的陈设物品,遭到破坏、劫掠,损失惨重,也就不足为奇了,以上这段文字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紫光阁功臣像”的下落,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它们是不可能幸免于难的。 目前,所剩无几的“紫光阁功臣像”,流散在海内外各处,有些由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还有一些归私人所有。此次纽约之行,就在黄惠英女士处观赏到三幅“紫光阁功臣像”,十分难得,因为据笔者了解,全世界留存下来的“紫光阁功臣像”总共也不到二十幅。当然,这个统计数目仅仅是参考近些年,从拍卖市场中露面的“紫光阁功臣像”而言,实际可能不止目前所见到的这部分。因为如前所述,“紫光阁功臣像”散失的时间是在“八国联军”占据北京期间,掠夺者将中国的文物作为“战利品”,携往国外,所以,进入拍卖的“紫光阁功臣像”全部都见于海外市场,国内则一幅未见,这一现象就很说明问题。由此还可以推测,或许仍然还有一定数量的“紫光阁功臣像”,存于掠夺者后裔手中的可能性,以后还会见于拍卖市场。近些年在海外拍卖市场陆续露面的“紫光阁功臣像”就证明了这种猜想。 笔者以前曾经写过有关“紫光阁功臣像”的文章,对于这批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散失的组画,做过一番钩沉,其中涉及到的作品,有的过去见到过图片,有的过去从未耳闻,现在竟然就都在眼前了。 下面就我所见黄惠英女士收藏中的“紫光阁功臣像”诸作品,向读者作一介绍。黄惠英女士所收藏的三幅“紫光阁功臣像”分别为《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像》轴、《三等侍卫克什克巴图鲁伍克什尔图像》轴、《成都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云骑尉鄂辉像》轴。 《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像》轴,为绢本设色画,纵155厘米、横95厘米,画面的诗堂上有乾隆皇帝拟撰的赞语:“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世胄元臣,与国忧戚,早年金川,亦建殊绩,定策西师,惟汝予同,酂侯不战,宜居首功。乾隆庚辰春御题”,左边是同样内容的满文赞语。画中的傅恒是一位仪表堂堂中年人,直身端立,圆方脸,蓄髯,面色红润,身穿亲王级别的朝服,头戴两眼花翎,身后佩腰刀,雍容大度。皇帝题赞书写于乾隆庚辰,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作画的时间应当也在这前后。傅恒其人在《清史稿》中有传,于乾隆前期,官居高位,非比寻常。傅恒生年不详,卒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号春和,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军机处任职二十馀年,曾督师指挥大金川之役,后又参与筹划平定准噶尔的战争,以功封为一等忠勇公;除此以外,傅恒的姐姐是乾隆皇帝的皇后,所以其身份更显得尊崇。傅恒死后谥“文忠”。     《三等侍卫克什克巴图鲁伍克什尔图像》轴,为绢本设色画,尺寸同上,画面诗堂上为大臣所拟撰的赞语:“三等侍卫克什克巴图鲁伍克什尔图。预军门选,联鏕致书,缠头几万,翩如入虚,达阿克苏,趼将及膝,铅弹在背,至今未出。乾隆庚辰臣刘统勋、臣刘纶、臣于敏中奉敕恭赞”,左边为同样内容之满文赞语。画面中,伍克什尔图侧身而立,左手持弓,右手拿箭,佩带腰刀和箭囊,头戴一眼花翎,颧骨高高的,在红红的脸膛上,留下了艰辛军旅生涯的痕迹。儒臣所撰题赞的时间,也是与上图相同的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 以上这两幅“紫光阁功臣像”,均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平定西域得胜的功臣,按照史料上的记载,凡是画像上由乾隆皇帝亲自撰写了题赞的,均为前五十功臣,傅恒的画像上就是如此。经查《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所载,傅恒在百名功臣中排名首位,与赞语中所说:“宜居首功”,完全吻合。至于伍克什尔图画像上,是由儒臣所撰赞语,应当属于后五十功臣之一 而第三幅《成都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云骑尉鄂辉像》轴,同样也是绢本设色画,尺寸不详,画面诗堂上的文字为:“成都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云骑尉鄂辉。无前出力,屯练之兵,将军鄂辉,实率以行,覆穴摧垒,到处功成,勇而有谋,覃国之英。乾隆戊申孟夏御题”,左边为同样内容之满文赞语。画中的鄂辉全身直立,穿着文官朝服,头戴一眼花翎,佩带腰刀,面容比较清瘦。画面上皇帝题赞于乾隆戊申,即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鄂辉是乾隆时平定台湾战役的五十功臣之一,由于是经乾隆皇帝御题赞语,可知其功劳之大。鄂辉为满洲正白旗人,姓碧鲁氏,乾隆后期参加了平定台湾林爽文的战争,得胜归来,论功行赏,获绘图于紫光阁的荣誉。后来又参与平定西藏之乱,累官至四川总督;后坐事夺职,不久再起,官至云贵总督。死后谥“恪靖”。据笔者了解,这幅《成都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云骑尉鄂辉像》轴,可能是五十幅“平定台湾功臣像”中唯一存世的作品。 至于“紫光阁功臣像”的作者是何人,因为画面上没有署款和印章,故而无法确定具体的画家。笔者曾经查阅过一部分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发现其中有些材料可以对绘制“紫光阁功臣像”的作者,提供比较明确的答案。现摘录几段。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四日,接得郎中德魁等押帖一件,内开十月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前五十功臣像,著金廷标照手卷像仿;挂轴稿著艾启蒙用白绢画脸像,衣纹、著色著珐琅处画画人画。钦此。” “乾隆二十九年五月十九日,接得主事金辉、库掌柏永吉押帖一件,内开本月初十日太监胡世杰传旨:次五十功臣图,衣纹著画院处画画人起稿呈览绘画。钦此。” 根据以上两则档案材料的记载,可以十分明确地知道,在“紫光阁功臣像”画成挂轴之前,曾经还画有手卷式的小稿。这些手卷式的小稿,应当是在众多中外画家齐心努力下,甚至对着真人写生画成的。而参与“紫光阁功臣像”大挂轴绘制的画家,档案内写出姓名的仅艾启蒙和金廷标两人。而其他珐琅处画画人、画画院处画画人的姓名则一无所知。      艾启蒙为波希米亚(今属捷克)人,是欧洲派来中国的传教士,生于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36年(清·乾隆元年)加入欧洲天主教耶稣会,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来到中国,同年进入宫廷供职。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艾启蒙在北京去世。艾启蒙擅长画人物、动物,基本上采用西洋画法。 金廷标,字士揆,乌程(今属浙江)人,出身于画家家庭,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金廷标主动献画获得赞赏,于同年六月进入宫廷供职。金廷标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四月初四日,在北京去世(见该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明白了平定西域的“紫光阁功臣像”是由艾启蒙、金廷标等人主笔所画的,我们再来分析这些绘画作品。从前两幅作品来看,绘画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人物的面部,采用色彩渲染的方法,注重于明暗和立体感的表现,于解剖结构上也较为准确,这在傅恒的画像上尤其突出,面部除去色彩外,几乎看不到墨线的痕迹,以色泽的浓淡、深浅来塑形,表现起伏凹凸。很显然,这体现了欧洲绘画的特点;而人物的身体部分,以线条勾画轮廓,有些衣纹的皱折处也用线条加以描绘,并不强调立体效果的反映。色彩运用上也以平涂为主,体现了浓厚的传统中国绘画的特点。由此可以认定,这两幅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是由艾启蒙执笔绘制的,而人物的身体部分是由金廷标完成的。中外画家非常融洽圆满地合作,体现了乾隆时期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的趋势。 至于那幅《成都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云骑尉鄂辉像》轴,绘画风格比较统一,应当是由中国的宫廷画家单独完成的,但是画家的姓名已然失传。 黄惠英女士在“紫光阁功臣像”方面的收藏,虽然数量仅为三幅,但是与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相比,它们或者根本没有收藏、或者只有一幅,已经是非常富有的了。 
已有99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