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数典问祖?请到——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

作者:宗亲会 原创作者:宗亲会 来源:信息来源 2009-04-16 10:55
文章摘要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1977年,美国作家费利克斯的《根》风行于世,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寻根热”。相比而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对自己祖先和故土的眷念更甚于他族。博大精深的谱牒文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海外游子寻根溯源、谒祖朝宗的面缘凭借和桥梁纽带。基于此,国内首家从事谱牒学研究并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寻根服务的专业机构——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诞生了。收藏丰富这个“中心”于八十年代中期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共同酝酿筹建。初始时,“中心”的研究人员跋山涉水,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家谱资料的追踪搜集和拍摄工作。中国人民始终都很重视自己的“来源”,大多家庭都存有家谱,乡村保留族谱。但是几千年来,由于天灾人祸和背井离乡,许多家谱失散,现在已难以收集到很完整的资料。即使有完整的家谱,有些人也不愿意外借,研究人员只好携带摄像器材上门拍摄,有时还得付钱以换取拍摄家谱的权利。这项基础性的工作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奋斗才初告完成。之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家谱档案对外交换协调小组”批准,“中心”同美国犹他家谱协会进行了家谱胶卷交换。目前,该“中心”著录姓氏270多个,藏有各种姓氏的家谱、族谱3000多部,计3万余册,共制成缩微胶片830余盘,每盘3000个画幅,6000个页码,总计达8.49亿字。有如此丰富家谱资料的单位,在中国仅次一家。服务寻根“中心”主任李吉教授介绍,“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白手起家,致力于族谱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对外的寻根咨询服务,先后整理、编纂了《中国家谱目录》、《中华族谱组成》、《太原王氏》、《汾阳郭氏》、《陇系李氏》、《中华家谱金册》、《郭氏史略》等学术专著,创办了《谱牒学研究》专刊,发表了《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族谱与修志》等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并于1992年4月应邀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中华族谱特展”,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当“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尚在酝酿。筹备之中时,就承担了为缅甸,泰国王氏寻根问祖的咨询服务。通过查阅文献典籍、族谱资料和实地考察,终于确证了太原王氏之源是周灵王太子。并在山西风景名胜——晋祠,重新整修了王氏先祖王琼所创立的晋溪书院和子乔祠,编印出《太原王氏族谱》和《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两书,拍摄了电视资料片《太原王氏》,使海外王氏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寻根谒祖”的宿愿得以实现,尔后,泰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王氏后裔,纷纷组团前来山西朝宗谒祖、旅游观光,并先后与太原市签订了几十项经贸合同,总金额达1000万元以上。香港实业巨子霍英东先生,旅美华人李极冰博士、杨庆伟教授、朱增珍先生、刘汉璋先生,日本华裔京都静源先生(陈氏),泰国华侨李诗淑先生等,都曾先后委托“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为其寻根问祖。至于港、澳、台同胞及各兄弟省市来人来函,查询其先世渊源,进行家族文化研究的更是络绎不绝。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及山东等侨乡较为集中的沿海省市,常有人受海外亲属的嘱托,千里飞鸿,寻根问祖。  服务寻根“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自创建以来”,短短数年中,先后为港、澳、台同胞及新加坡、印尼、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及欧美的1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寻根咨询服务,接待海内外来人、来函数以千计。原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就是以翔实的族谱资料,确认了自己为福建马尾鸿渐村的女儿。继太原王氏之后,1991年8月,“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又受新加坡郭氏宗亲会之托,进行了郭氏族裔演化的研究,其时,“中心”收藏有郭氏族谱23种,总计133册,11089页。根据族谱和文献记载,“中心”的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理出了汾阳王郭子仪的世系源流以及在山西的活动概况、遗迹。通过翔实的史实和资料,证明了郭氏始祖是号称“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其得姓受氏则肇源于周代宗室虢仲、虢叔。汉、唐以来,尤其是唐“汾阳王” 郭子仪,功高千古,名垂青史。宋、元以来,郭氏族人南迁江左,遍布各地,明、清之际又垦殖台湾,拓展海外,枝柯遍布,享誉中外。山西是郭氏的发祥祖地,众多的郭氏衍派和郭氏后裔,“皆祖太原而宗汾阳”。1992年12月,“中心”向新加坡有关方面通报了查证情况。新加坡郭氏宗亲会会长郭明星、秘书长郭获悉后,专程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了解查证情况。当郭明星在缩微阅读机上看到他先世的迁徙世系时,感动地说:“你们的资料太过硬、太珍贵了!”他还和郭祖荫亲自到汾阳县对明万历年间修建的“汾阳王”庙的遗址进行了考察和访问,并捧走一块明代的“汾阳王”庙砖以资纪念。1993年春,“中心”与汾阳县合作,录制了《汾阳与汾阳王》录像带转给海外其他郭氏宗亲团体联谊会,特邀“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牵头组团赴会,向与会代表报告查证情况。1994年5月13日,马来西亚华人、香港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先生来到了太原寻根。经过“中心”仔细查证,确认郭鹤年先生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嫡传后裔。郭先生对此非常满意,在与山西矿物局签订了合资经营太原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合同后,他又通过山西电视台《五彩缤纷》节目与家乡父老乡亲见了面,表达了一个海外赤子对这片黄土地的眷恋和对故里经济发展的莫大关注。1994年秋,为迎接世界各地郭氏宗亲团体到山西汾阳寻根谒祖,“中心”将3年间关于郭子仪的研究成果和重要资料,梳理成《汾阳王郭子仪谱传》一书。书中有3件珍品,一件是北京故宫南薰殿珍藏的“唐郭子仪像”。此画是唐太宗赐绘、凌烟阁所藏,传至清代为南薰殿珍藏。第二件是郭子仪的墨宝——《唐郭汾阳书诸葛后出师表》影印件。第三件是唐朝宰相杨涫为“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撰写的神道碑。这3件珍品,海外郭氏宗亲团是第一次见到,因而备感珍贵。1997年9月是郭子仪诞辰1300周年,郭氏宗亲又来到了太原,这次“中心”奉献给他们的是《郭氏史略》一书,令郭氏后裔兴奋不已。研究深入谈及几年的工作实践,李吉教授体会颇深。他认为,谱牒文化是蕴藏宏富、亟待开掘的丰厚遗产,它是人类血源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传播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蕴含有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哲学及人物传记和地方史料,其数量之巨大,内涵之丰富,不亚于正史、方志,因此它与正史、方志被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基于此,“中心”把发展重点从当初的寻根服务拓展到开展文化交流和加强学科建设。“老是轰轰烈烈也不行,总得有人来做基础性的工作。”李教授说。近几年,“中心”除了为社会和海外侨胞提供大量的寻根服务之外,还编纂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书稿和论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填补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一大空白的《中华族谱集成》丛书。为此,“中心”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的现存族谱资料,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确实了编纂体例和方法,使得芜杂的史料条例化、系统化,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姓氏族谱的历史面貌。全书以姓氏为主线,分类编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原则上遵循始祖、支系的历史发展进行编排,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使用价值。特别是各姓氏谱前的介绍文字,对使用和研究者尤为实用。该丛书工程浩大,计划分3批出版,  
已有2682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