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忠恕寺,重创双厚聂族的惨痛古战场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聂斐斌 2018-04-20 12:52
湖南省衡阳县金兰镇是双厚聂族的群居地,一脚蹋衡阳、双峰、邵东三县。就在金兰寺镇正南600米处的省道315旁,立有“忠恕寺”牌坊。2015年8月12日, ..
湖南省衡阳县金兰镇是双厚聂族的群居地,一脚蹋衡阳、双峰、邵东三县。就在金兰寺镇正南600米处的省道315旁,立有“忠恕寺”牌坊。2015年8月12日,与友人再登此山,经与寺众交谈寺名由来,顿感恍然大悟,这莫非是重要文化圣地,而一直被乡人作了“等闲观”。因为这极可能就是元末聂家军鏖战朱元璋的古战场。
忠恕寺建在山顶,登过几次,只是为其居高凌下、霸气凛然之势,更兼冬暖夏凉气候,心旷而神怡。当然,我较他人更多一份向往,那是因为山麓大塘东南角埋葬着我的明朝崇祯年间的祖先聂志章公,我是他老的第11代孙。至今就此墓还传有典故,此山原属长乐区曾姓,被地仙看中属“大发”之地后,志章公五个儿子及后代便在他仙逝后以多副棺材同时行20多里出殡,最终甩开了曾家人的拦截而成功下葬。说来也巧,今双厚人口的一半为志章公后裔,且自清朝、民国至今,家家崇尚“读书做官”以至代有达人。除此,此前我根本就没意识到这山、这寺,原来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说,我不能解释的话,整个金兰辖区难有第二人知悉。
这次故地重游较过去几次只是遇到的管寺之人多了。大约十年前,那次是与房弟聂豪良上来的,当时只有邵阳隆回县籍俗家姓李的老和尚一人据守,他曾提起过此寺周边是朱元璋的古战场,如今老僧早已西归。为何叫“忠恕寺”?寺中无一知晓。只有一位头发渐白的刘姓俗家寺管,除了介绍风水好、地势险要,日本军队占领金兰时也曾驻扎此寺而外,他还说出了一条重要线索,说是听老辈讲的,常遇春当年进攻此山左峰上的“袁公寨”,因易守难攻,死了很多人。600多年了,“袁公寨”的遗址至今仍能折射出其“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往昔豪华。这“忠恕寺”三字也是朱元璋亲自命名的······
尽管没有具体、详尽而完整的故事传说与史料,但我已感心痛!因为这原来是重创我们双厚聂族的“伤心”之地。
近年研究双厚聂族族谱,得知自我而上的第19代祖先,曾经出过聂原洪与聂永恭父子两代元帅,形成了 庞大的“聂家军”,并且都是朱元璋的敌人。到底“敌”到何种程度?曾经的古战场在哪?谱上未留只字,后人如何得知。但近年全球聂族联网而获取的确凿史料,揭示了这是一场“不共戴天”的水火不容敌对,这些证据就是常宁松柏聂族祖先的隐居事实,另有湖北兴山古夫、重庆长寿、四川宜宾、古蔺、贵州遵义、毕节、广东江门、江苏盐城等地聂族祖先,迁徙背景也与双厚“大逃亡”相符。那时可是真正的妻离子散啊,而且主角大都上了年纪。
凭什么肯定是聂家而非“袁家”?因为弹丸之地的金兰不可能两大元帅同时驻军,加之金兰没有袁氏家族,由此可见,“袁公寨”实际上就是“原洪公寨”,简称“原公寨”,相当于祠堂,因建在山顶上即称“寨”。金兰周边以名人名字中的一字命名寺、祠是一种历史习惯,至今人们熟知的如周姓“宏公祠”、聂姓纪念聂必达的“达公祠”、赵姓的“正公祠”等。
元末明初的“原公寨”这一仗,按上述的逃亡分布来说,是把双厚聂族打成了好几大块,而且还至今无法寻回曾经的数以千计的徙外、失考者。聂家的祖先有多“忠”、有多“勇”,治军多有方,这一仗有多惨?朱元璋命名的“忠恕寺”,就彰显了一切!
朱洪武是有名的“暴君”,但金兰寺成了他走向“仁慈”的分水岭。建寺通常是为了祭祀死者,“忠”,顾名思义是褒扬、纪念自己的战死下属,那么“恕”呢?宽恕、饶恕的对象通常是指的敌人。什么样的敌人,死了之后能够让朱元璋宽恕并提升到与自己将士平等的位置来纪念?那肯定是让他钦敬、感动的弱势而宁死不降的“敢死之师”。
如果上述的恰恰是真实的历史,那双厚聂族先辈用自己的牺牲为后来的全国人民造了福!因为他们让朱元璋感悟到了“攻心为上”的哲理。也许正是这一态度的转变,才奠定了大明276年的强盛基业……
看到“忠恕寺”三字,我们仍然为曾经惨败的先辈们自豪,因为他们用生命启发了后人: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金兰忠恕寺,重创双厚聂族的惨痛古战场
金兰忠恕寺,重创双厚聂族的惨痛古战场
有谁知道这里现在是一座名不副实的寺庙


已有3025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