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话衡山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向柏云 2012-07-29 20:32
人杰地灵话衡山衡山县政协 主编作者 向柏云《诫子书》和衡山荆林聂氏家族的辉煌 衡山县开云镇环溪村是衡山荆林聂氏家族聚居地、祖坟地。过 ..
  人杰地灵话衡山
衡山县政协  主编
作者  向柏云
《诫子书》和衡山荆林聂氏家族的辉煌

 
衡山县开云镇环溪村是衡山荆林聂氏家族聚居地、祖坟地。过去,从环溪村出来至西门城外今人民西路北望桥不无处,有一座高高挺立的牌坊,叫“聂家牌楼”,是聂铣敏在中进士、殿试二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复授编修时,嘉庆皇帝下旨修建的。牌坊正中有一匾额,上写“重上蓬莱”四字,也是嘉庆皇帝亲笔题赠,意思为两次点中翰林。可惜这座牌坊在六十年代因兴修水利被毁。由这座牌坊向城内走来,至西街四牌楼今宜家百货处,又可见一座灿烂辉煌、极具气派的“聂氏家庙”,内有三进,前两进为楼房,包括戏台、钟鼓楼、厢房、穿堂、天井、水井、族校等;后进为正殿享堂,主要供奉聂氏家族先祖神位。古制规定,祭祀祖先的场所分两类,一为一般家族普通的祭祀场所,叫宗祠;一为士大夫家族特殊的祭祀场所,叫家庙。家庙者,表示在朝为官者众,家族显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聂氏家族确实非同一般,这座家庙在1944年沦陷时,被日本鬼子毁掉。循着衡山聂氏家族这些历史印迹,我们可见这个家族昔日的辉煌。翻开衡山聂氏家族尘封的历史,我们可以读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一篇闪烁光芒的《诫子书》

衡山聂氏家族由江西清江荆林聂氏迁徙而来。其开籍始祖乐山公(“乐”在此处念yao),生于清康熙十一年八月初三,殁于清乾隆三十年正月初五,享寿93岁。他盛德卓识,性格仁慈,治学严谨,事亲至孝,精通医道,救死扶伤,在衡山美名盛传。他写给儿子——陕西省镇安县县令聂焘(先焘公)的《诫子书》,是千古不朽的传世瑰宝,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贤达之士。在这篇《诫子书》中,他教育儿子安心山区小县的供职,并要有所作为,为民造福,他写道:“尔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稀,徒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又说:“山僻在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今服官年余,民情熟悉,正好兴利除害,若以地方偏小,上司或存宽恕,偷安藏拙,日成痿痹,是为世界木偶人。”他还教育儿子廉洁奉公,为民间办些好事,他写道:“自己节省,正图为民间兴事,非以节省为身家计,同一节省,其中殊有‘义’、‘利’之分。“养廉银两,听尔为地方用。”他告诫儿子事当躬亲,谦虚谨慎,指出“诚能感人,谦则受益。”他教育儿子“不可自立崖岸,与人不和”,并说“山城不得良幕,自办未为不可。但须事事留心,功过自有所考验,更须将做错处,能触类旁通,渐觉过少,乃有进步。偶有微功,益须加勉,不可怀欢喜心阻人志气。”他还把做官比作播种人来勉励儿子,信中写道:“种子播地,自有发生”,“尔在镇安正播种之时,但须播一佳种。”他说:“知县是亲民官,小邑知县,更好亲民,做一件好事,民间能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古有小邑知县实心为民造福一两件事,竟血食千百年。”这篇家书,到处是具有永恒历史意义的传世警言,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任陕西巡抚陈弘谋将《诫子书》转发给陕西省官吏精读,历代的《镇安县志》、《陕西省志》、《衡山县志》、《衡州府志》乃至大清国史,都将其作为重要文献全文刊载。即使是当今社会,仍对《诫子书》高度重视。1991年,安徽省文艺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萃》一书,从汉至清各个朝代浩如烟海的家训中只精选了76篇,其中不仅全文刊载了《诫子书》,而且强调“这一不朽作品所言居官之道,可供今人借鉴,在历代家训之中,可称上乘之作。”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陕西日报》、《人民日报》发表专文阐述《诫子书》的现实意义,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黎夫还赋诗激励当今干部:“为父当比乐山公,做官要赛聂家郎。”足以证明其跨越时空,跨越社会形态的强大作用和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诫子书的内容详见本文附录)
一个令人称道的县令

乐山公生有三个儿子,其次子聂焘(1694-1773),字闲有,号环溪,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中进士,十三年(1748)八月出任陕西镇安知县。他遵奉父教,在镇安担任县令的八年中,勤恳理政,心切爱民,治绩卓著,有口皆碑。迄今254年,仍被商洛人民称颂、敬仰。据文献记载,他不仅经常骑着瘦马,脚穿草鞋,亲临危崖和绝谷,出没于虎狼之间,而且节衣缩食,捐资公益,常常弄得自己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他采取“招抚流民,申报户口,劝民垦荒,奖励升科,给照为业,减免科赋、革除里下杂派”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大力实行休养生息,发展农垦事业,使镇安县由他上任时的仅有7844026人,发展到2562户,8971人,新垦荒地33.4公顷,储仓粮3060多石(容量单位)。他筹资开凿镇安至西安之间悬崖偏路200千米,捐银240两修复车家河至大山岔20多千米偏路,发展镇安县交通事业。捐银213两兴建南、北两仓储,解决百姓借还仓糖驮粮之苦。从江浙招募缫丝匠人,引进裁桑养蚕技术,发展镇安纺织业,又废弃寺庙田产,成立“启秀山义学”,倡兴镇安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子。他离任赴陕西凤翔任知县,又整顿吏治,兴利除弊,举贤荐能,刚刚任职三个月就使凤翔县杜绝了弊政,树立了新风。他的勤政廉政,感动了镇安、凤翔两县县民。当他离任时,凤翔县民像路上的婴儿失掉了母亲一样痛苦,他们沿途挂帐结幕,陈设酒席,赠送的匾额上写着“仁心善政”,对联上写着“心切爱民合回乡;士欢农乐才能理”。表达深切的惜别之情。以后,凤翔县民又为他竖起了纪念碑,镇安县民为他修造了纪念祠,子孙后代永记这位不负众望的好县令。
“七子登科”引轰动

聂焘生养了三个儿子,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各有不同凡响的建树,其中的第三子肇奎,曾经担任益阳教谕,岳麓书院监管,是乾隆壬子(1792)乡试亚魁。他共生育了7个儿子:镐敏、镜敏、铣敏、镇敏、及敏、惠敏、钰敏、均学有所成:或中举人、或中进士,或点翰林,并在朝廷担任要职,嘉庆皇帝曾先后9次询问其兄弟七人的情况,在当时衡山,产生了“七子登科”的轰动。
“七子登科”中最露锋芒且才华横溢的首推聂铣敏。他出生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月二十三日,殁于清道光八年(1828)七月初十,享寿五十三岁,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建树颇多,19岁时中举人,29岁时中进士,此后,殿试二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兵部主事,特用编修,贵州省大主考。嘉庆初年,他参加翰林院大考,做过一篇《东巡赋》,用的回文体,共1300字,是国文学史上首创的特殊性文体。他在奉皇命去贵州省主持科举考试时,皇上在端午节后的第三天召见了他,详细询问了铣敏的家世,当得知铣敏父子兄弟三代科甲,为书香世家时,皇上很高兴,并勉励其搞好贵州科举考试。在考场中,铣敏与石镜心编修尽心阅卷,在举荐的试卷之外,搜寻落榜的卷子,共选出张日暄等48人的考卷归呈再阅,考场的文人都非常满意,等到主考完毕取道常德返京时,铣敏呈请回家省亲,皇上特许半个月的假期。省亲归京复命时,皇上不仅破格奖励,还详细询问其父母的年纪、身体状况,语气十分亲切。在皇帝五十大寿时,铣敏又进呈颂诗,以表祝贺,嘉庆皇帝阅后御批:“胪陈实事,文义优赡。”并赏赐贡缎二匹,笔一匣,砚一方,钦取一等。当时,铣敏及镜敏均供职京城,皇上常来其工作之处南苑视察,铣敏为感激圣恩,拟献诗册,经掌院学士面奉谕旨,命铣敏进册,因而铣敏敬呈了诗词歌赋1300余首,皇上亲自取阅,赞叹有加,并予以恩赏。
“七子登科”中人丁兴旺且事业有成者要算镇敏。他排行第四,生育了三个儿子,其后人特别发达,其次子有豫是清咸丰(1853)进士,钦点翰林,外放广东三十余年,历任石城、新会、南海等县县令,累官至高州知府、奏奖道员。他继承祖德,为官公正清廉,尽心民事,每至一地,必捐出薪俸建设牛痘局、育婴堂、清节堂(为贫苦寡妇而设)、宾兴馆(资助贫困学生),凡地方应办之公益,无不尽力为之,尤其是在新会县正确处理余姓和李姓戒斗大案,拯救了众多人命,百姓代代感激,所建生人祠至今香火不断。李姓甚至在李家祠堂设“聂恩公”牌位,每年均进行祭祀,说是没有聂恩公,李家的后代就没有了。
民族资本家聂缉规和聂云台

有豫公的次子缉规公更是近代一个有名的人物。他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是曾国藩的女婿。光绪二年(1876)受刘长佑委派,为云南捐局帮办,后随姐夫陈鸿志去江宁,在帮办营务处任差。清光绪八年(1882),被左宗棠派任为上海制造局会办,光绪十年(1884),曾国荃督两江时,升任该局总办,1890年,任上海道台,1893年,调任浙江臬台,1900年,署理江苏巡抚,1901年,调任安徽巡抚,1903年,任浙江巡抚,1905年,因母亲去世,回湖南长沙安养。
聂缉规为近代中国著名民族资本家之一,在任上海道台时,上海筹办上海筹办官商合办华新纺织新局,他兼理筹办事宜,拥有股票450股,合银5.4万两,占股权十分之一。光绪十七年(1891),该局开工生产后,经营情况较好。1904年,通过其内账房汤癸生组织复泰公司承担华新纺织新局,又陆续收买该厂股票达三分之二,并命其子聂其杰任经理。至此,全部企业几为聂、汤两家所有。次年,汤病死,遂独资经营,颇获厚利。
光绪三十年(1904),聂缉规 又开始在洞庭湖区领垦湖田。先在南洲淤田领得0.267万公顷,又陆续收买刘公垸土地,建立种福垸,东西长8千米,南北宽5千米,总面积近0.334万公顷,周围筑堤高8米,堤脚宽66.7米。以后逐步设置管理机构,又有保警队,俨然行政机关。地租主要为稻谷,租率一般为年产量二分之一(押租除外),每年收租谷5.6万石,棉花7500千克左右。为囤积谷、棉,在他逝世后第十年的1921年又在长沙设立协丰粮栈,可容稻谷10万石左右。
光绪三十四年(1908),复泰与华新租约期满,聂缉规 以银32万两将该局购买,改名恒丰纺织新局,独资经营,仍以聂其杰经纪其事。初期工人1000余名,多为女工,亦有学徒工,计时工资级别为多,12小时一班,工人平均工资约7元。宣统三年(1911),聂缉规病故,此时,恒丰纺织新局资本达到银90万两。
聂缉规逝世后,其子聂其杰和聂其炜继续掌管恒丰纺织新局,而以聂其杰为主。聂其杰,字云台,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排行第三,幼时随父在外,1893年回原籍衡山参加童子试,考取秀才,此后致力于西学,先后学习英语、电气、化工、工程等科目,其翻译的《赫氏无线电学》一书,为我国最早介绍西洋电学之著作。
聂云台执掌恒丰新局后,致力于改革创新,他开办训练班,培训技术人员,废除包工制,又将蒸汽机改为电动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产量很快增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尤多。
1917年,他与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职业社,担任临时总干事。19196月,发起企业招股,在吴淞蕴藻浜筹建大中华纱厂,有纱锭4.5万枚,资本达200万两,为当时华商第一流纱厂,他担任该厂董事长兼总经理。与此同时,还与姚集舟等集股在江苏崇明建大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王正廷等在上海建华丰纺织公司,与张謇等在吴淞办中国铁工厂,与孔祥颐等办中美贸易公司等企业。在这些企业里,他分别担任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等职。此外,他还参加上海纱布交易所的筹建,并设恒大纱号作为交易所机构,聂家企业的发展,使他在工商界成为风云一时的人物。1920年起,他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和全国纱厂联合会副会长。
1923年,由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聂云台所经营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大中华纱厂于19248月仅以150余万两银忍痛出售,华丰纺织厂则于192年被日商吞并,接连的挫折。1924年,退居幕后,而由他的另一个兄弟聂潞生掌管经营。
抗日战争时期,恒丰纱厂被日本军管,后又被逼与日本大康纱厂合办,成立所谓“恒丰纺织株式会社”。抗日战争胜利后,恒丰纱厂被国民政府行政院经济部接受,聂云台写信向宋子文和当时军政部次长俞大维报告实情,后将产权收回。恒丰收回后,遂邀吴锡林、吴柏年入股,改组为恒丰股份有限公司,他任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恒丰经人民政府多方扶助整顿,生产才逐步好转。
聂云台在振兴民族工业的同时,个人人生观亦经历不少变化,早年,他与妻肖氏,同受基督教洗礼,历任基督教青年会司库、会长等职。其妻因病谢世,聂云台不腹续娶,并舍耶奉佛,潜心佛学,著有《辟邪篇》、《人生指津》等书。与他的持家理财著作《保富法》一样充满哲理,同时,他弘扬佛理,乐为善事,时值南北各省遭遇水旱灾荒,尤以湖南为甚,聂云台情系故土,尽出所蓄,并变卖不动产及其妻遗留饰物,全部捐助赈粮,帮助桑梓人民渡过饥荒。60岁以后,聂云台开始研究医学,编写《伤寒解毒疗法》、《结核辅助疗法》等书。66岁时,因患骨痨症,从此深居简出。19531212日安详逝世,享寿74岁。受聂云台研究医学的影响,其另一位弟弟聂其昆(潞生),积极参加湖南长沙“湘雅医学院”的筹建,并担任湘雅医学院的校董,为培养湖南医学人才,发展湖南医疗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的聂氏家族人才辈出

新中国成立后,聂氏家族仍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战斗工作在祖国各条战线,如聂潞生的二儿子聂光育,身为留美博士,却放弃国外优裕条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建设湖南的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屡立奇功。湖南苎麻纺织厂、湘潭纺织印染厂、长沙裕湘纱厂、湘江氮肥厂热电站等省内大中型企业均为他所创建。其弟光坡是蜚声国际的物理学家,长期担任联合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高级顾问,曾两次回国讲学,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英公的儿子聂光达,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常委,毕生辛勤耕耘于农科领域,荣获国家级、部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其事迹收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其鼎公生育了五男五女,个个学有所成,他们以三子光旭、光永为首,怀着爱国赤诚之心,于1985年向党中央呈递了《海南五治疏》,这是研究海南岛开发战略的宏观决策论文,全文经过对海南岛20余年的研究完成,曾经七易其稿,文中就海南岛开发从宏观战略上向党中央提出了五点建议:(1)成立海南省,省会设海口市;(2)建立以远洋军舰和海空陆战队为主体的海南大军区;(3)修建沟通琼州海峡的18公里长的“粤海大道”;(4)修建海口-湛江,茂名-三水,东莞石龙镇——漳州的三条铁路干线及海南岛环岛铁路公路干线;(5)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直属的海南分局。该文曾于19859月,自费进京呈送中共中央办公厅陈巍然同志手中,并请转交党中央领导决策,又于1985年冬托人交王震副主任。1987822日,海南省成立后,应广大读者要求,该文先后发表于《湘潭日报》、民革中央主办的《团结报》、《团结杂志》。光永投资创建《中华聂网》。高举中华聂族团结起来就是力量,联合起来就是财富,发展经济就是基础,为中华聂族开创了新的篇章。除此之外,其勋公之孙、光孝公之子聂崇礼,为留美硕士,回国后担任兰州大学物理系主任,高级二级教授,对国防科研作出过重大贡献。其弟聂崇信,1950年获美国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硕士学位,他响应周恩来总理号召,第一批返回祖国工作,先后在志愿军总部、军委总政治部、外交部国际研究所以及山西大学任职,1992年商务印书馆授予其“译林楷模”称号,其事迹收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当代湘籍著作家大辞典》。
岁月的长河奔流不息,历史的帷幕层层打开,衡山荆林聂氏,从聂乐山到聂焘、聂肇奎、聂铣敏、聂有豫、聂缉规 、聂云台这七代中代代有杰出人才,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它是衡山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印证着衡山深厚的人文底蕴,展示着衡山人民艰苦卓绝,奋力攀登的向上精神。
 
附:
诫 子 书
清皇恩浩授  文林郎
荆林聂氏衡山族开籍祖  聂继模

 
[1]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2]稀,徒[3]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尔向家居本少,二老以为固然,岁时伏腊[4],不甚思念,今遣[5]尔妻子赴任,未免增一番怅念[6],想亦不过一时情绪,久后渐就平坦,无为过虑[7]。山僻知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8],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无事寻出有事,有事终归无事。今服官年余[9],民情熟悉,正好兴利除害。若因地方偏小,上司或存宽恕,偷安藏拙,日成痿痹[10],是为世界木偶人,无论将来不克[11]大有所为,即何以对此山谷愚民?且何以无负师门指授?此乃尔下半生事,与父母毫无干涉,儿孙更勿论也。《见答黄孝廉札》,有“为报先生春睡熟,道人轻撞五更钟”句,此大不可。诗曰:“夙兴夜寐[12],无忝[13]尔所生”,居官者宜晚眠早起,头梆  [14],二梆视事,虽无事亦然,庶几[15]习惯成性,后来猝任繁剧[16],不觉其劳,翻为受用。长公负文章[17],遭时不偶[18],愤激而谈,何必拾其唾余耶?山路崎岖,历多虎患,涉水尤除,因公出门,须多带壮役,持鸟枪夹护,不可省钱简从,自轻民社之身。又不可于途中旅次过于琐责,此辈跟随,亦有可悯,御之以礼,抚之以恩,二者相需,偏倚则害。流民[19]在衙供役者亦然。杨五殴死四十七,待决;周三谋杀王三儿增福,立斩。合计除去五患,人咸[20]为尔庆。我每思及,翻[21]觉蹙[22]然。李忠定公譬此辈[23],犹痰乘虚火而生,火降水升,仍化为精,痰与精,岂二物而倾刻变化?如此,天下无德精而仇痰者[24],皆自吾身生。在反身而已[25]。此后须设法处置,无使数千里外老人魂梦作恶也。尔家书屡言办过军需,并未赔垫,此殊[26]可疑。湖南州县无不赔垫者,况尔初任,几户穷民,额粮不满二万,又适逢荒歉之岁,肯于此事加一分恩,全活实多,兼可不误大计,人笑尔迂[27],我心弥喜[28]。若云全不赔垫,则半取之谁耶?尔本曲为此言,冀[29]宽我心,犹为有说,后闻寄尔母舅书,内言赔垫多端,恐贻[30]父母忧,嘱其婉为开劝。尔视我为何如人?好消息,恶消息,以营养,不以禄养。彼闺阁中人,能分析言之?况年跻[31]八旬,须眉[32]老翁哉!此后凡遇上司公文,关系地方兴除,须设法行之,至万不能为而后已。大抵自己节省,正图为民间兴事,非以节省为身家计,同一节省,其中殊有义利之分如此。俸薪须寄回,为岁时祭祖用。倘有参罚[33],即不必如数寄,毋[34]致上欺祖宗,且可为办事疏忽戒。养廉银两,听尔为地方使用。通邑仅得二社[35],目前即须谋增建。穷戚友亦不宜恝然[36]。江西祠堂族谱告成,应帮助梓费[37]。族老向受陈大中丞厚恩,求得数言弁简[38],我知万不能致,已将戊辰年批尔秉语[39],庄录[40]付去,欲其刻人编端[41],尔其念[42]哉?若将来有负期望,无面目入祠堂矣!京师乡老重修会馆,此是义举。既有札通知,须量力应答。年谊中曾有以诗句赠送者,须有以报之,如一时不能,不妨迟致,切不可以空札告穷苦,此最是习气,惹人厌骂,且非诚心待人之道。往省见上司,有必需衣服,须如式制就,矫情示俭,实非中道。知州去知府尚远,然既属直隶州,即当以知府相待,须小心敬奉,又不可违背干求,尽所当为而已。凡人见得“尽其当为”四字,则无处不可行。官厅聚会,更属是非之场。大县遇小县,未免骄气,彼自器小,与我何预?然切不可以小县傲之,又不可存鄙薄心,须如弟之待兄,如庶子待嫡子,如乡里人上街,事事请教街上人,可否在我斟酌。诚能感人,谦则受益,古今不易之理也。官厅子内,不可自立崖岸[43],与人不和,又不可随人嬉笑。须噔心静坐,思着地方事务。若有要件,更须记清原委,以便传呼应答。山城不得良幕,自办未为不可,但须事事留心,功过有所考验,更须将做错处触类旁通,渐觉过少,乃有进步。偶有微功,益须加勉,不可怀欢喜心,阻人志气。“瓦雀虽小,肝胆俱全”,此虽俗语,殊为亲切。镇安向来囹圄[44]空虚,尔到任后颇多禁犯,但须如法处治,不可怀怨恨心,寒暑病痛,亦宜加恤。我虽非官医,每人禁视囚病痛,亦宜加恤。我虽非官医,每入禁视囚病痛,给以药物。十余年来,父母官因尔通籍[45],不便延我入禁视病,然我自乐为之。尔母亦亲手作丸药,近来益以此为事。尔体此意,自宜于牢狱尽心。山中地广人稀,责令垦荒,原属要着,但须不时奖励,切不可差役巡查。如属已业[46],不可强唤。遽[47]行报官,有愿领执照者,即时给付,不可使书吏肯索银钱[48]。日积月累,以图功效。秀才文理晦塞,耐烦开导,略有可取,即加奖励,又当出以诚心庄语,不可杂一毫戏曼[49],此二事皆难一时见功,须从容为之,不可始勤终倦。我最爱雷先生与尔书云:“种子播地,自有发生”,尔在镇安,正播种子时,但须播以佳种,俟将来发生耳。知县是亲民官,小邑知县更好亲民。做得一事,民间就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古有小邑知县,实心为民,造福一两件事,竟血食[50]千百年。土人或呼为某郎、某官人、某相公,视彼高位显秩[51],去来若途人[52]者,何如哉!蒲城罗明府名文思者,查乡会年谱,都无其人,在省契合[53],且多劝勉,此最难得。宜相处在师友间,然不可以此望之人人。尔性狷介[54],吾不虑其不亲贤,虑过以贤望人也。州县中,闻亦有曾系中丞公加意者,卒  白简[55],可见大人爱憎,至公无私,尔蒙格外勉望,吾既喜复忧,尔能自忧,即吾之喜也。曾子云:“莅官不敬非孝”。我老矣,因尔做官,益信此言。尔母步艰,断难远涉,彼虽继母,育尔如生,见尔妻子赴任,强为欢送,又时以好语慰我,然枕席有涕泣处。糟糠之妻,布裙荆钗,安之若素,不致累尔,万水千山,来此穷乡,情殊可念,尔当相待以礼,凡有不及,须以情恕,官场面礼,毫不宜施。镇邑僻陋,尔子不致染公子习气,吾地他虑。公余宜课以读书,尔亦籍此得与典籍相近。《二希堂文集[56]寄阅,《张龙湖集》[57]暂不寄,律文精奥,须字字研究,《中庸》所谓宪章,即此也,讵得[58]以法家者言忽过。护送人等,嘱令到即回家,勿听久留置。闻尔士民,时时念我,足见风俗淳古。我身健尚能复来,得睹[59]地方起色为乐。余言尔妻自悉,不暇谈[60]
注释:
[1]尔:你。
[2]鸿:书信。
[3]徒:只,仅仅。
[4]岁时伏腊:皆为祭祀名,指岁祭、时祭、伏祭、腊祭。整句指时时刻刻。
[5]遣:送。
[6]怅恋:怅,惆怅,不如意;恋,想念,不忍分离。
[7]无为过虑:不要为此过于担忧。
[8]钝人志气:钝,迟钝,此处引申为消磨。整句意思为消磨人的志气。
[9]服官:服,做,担任。
[10]痿痺:皆病名,引申为麻木。
[11]克:能,限定。
[12]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13]忝:辱。
[14]  漱:  hui,洗脸漱口。
[15]庶几:将近,差不多。
[16]猝任繁剧:猝,突然,出人意外。繁剧:繁重。整句为出人意料的繁重。
[17]负:具有,享有,例如久负盛名。
[18]偶:遇。简从:减少随从,随从人员从简。
[19]流民:流,古代刑罚,将犯人流放于远地。清朝令犯流罪者习艺或服役。
[20]咸:都。
[21]翻:反而。
[22]蹙然:蹙:皱(眉头)。指局促不安。
[23]譬此辈:譬:比如。此辈,这些人。
[24]天下无德精而仇痰者:德(动词),施恩,德化,以德使人感化。仇(动词),怨恨,仇视,以仇敌相对待。整句的意思为:天下没有对精施恩而对痰仇视的人。
[25]皆自吾身生,在反身而已:反,反省,责备。整句意思为:(精、痰)都是从自身产生的,在于反省自身罢了。
[26]殊:很,极。
[27]迂:不切实际。
[28]弥喜:弥;更加,更加喜欢。
[29]冀:希望。
[30]贻:给,使。
[31]跻:登、升。
[32]须眉:胡须和眉毛。指男子汉。
[33]毋:不要,别。表示禁止或劝阻。
[35]通邑仅得二社:邑,县。社,按地域设立的谷仓。
[36]恝然:恝,音ja。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37]梓费:雕刻印刷族谱的费用。
[38]弁简:弁,音bian。弁简,序言。
[39]批尔秉语:批给你掌握的文字。
[40]庄录:庄得地抄录。
[41]编端:编,成本的书,这里指族谱。端,开头的地方。
[42]念:思念,惦记。
[43]崖岸:高峻、严肃的样子。
[44]囹圄:监狱。
[45]通籍:籍,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进出宫门。后以做官为“通籍”,意思说朝中已有了门籍。
[46]已业:已有产业。
[47]遽:音ju,突然。
[48]肯索:肯,音ken。强迫勒索。
[49]戏曼:戏弄和轻侮。
[50]血食:受祭祀,因祭祀用牛、羊、猪,所以称血食。
[51]高位显秩:秩,官职,官阶。地位高,官阶显赫。
[52]途人:行路之人。
[53]在省契合:省,官署。契合,符合。
[54]狷介:性情正真,洁身自好。
[55]  白简:音gua,即挂,指官吏被处分撤职,白简,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
[56]《二希堂文集》:清蔡世远著。蔡世远,福建人,康熙进士,受业于张伯行,力案正学,雍正年间官至礼部侍郎。
[57]《张龙湖集》:明张治著,张治,湖南茶陵人,正德中会试第一,累官南京吏部尚书,人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
[58]讵得:岂得。
[59]睹:看见。
[60]暇谈:闲谈。
 
                                          作者:向柏云  校注
已有3304人阅读

四川乐义聂多富:聂家代有人才出!祖徳宗功,千古流芳!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201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