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氏寻祖重点在山西

作者:聂训斌 原创作者:聂训斌 2012-06-13 23:52
聂姓的起源鲁豫无疑。壮大于山西,望在河东!这是历史顺序。寻祖问根不能颠倒和随异。族谱不能牵强附会,攀强附贵,不顾史记,乱了章法。 ..

聂姓的起源鲁豫无疑。壮大于山西,望在河东!这是历史顺序。寻祖问根不能颠倒和随异。族谱不能牵强附会,攀强附贵,不顾史记,乱了章法。
 
所以,历史上的每次迁民都与山西很大关系。聂氏发掘重点在山西。山西脉络清晰,则聂族谱系清晰。


有一宗亲说聂姓已经全部找到。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妄言。聂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126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约150万左右。
 
我家堂号--望东堂,属河东郡。是今年初才被大家了解认识。我家祖籍世居山西翼城县南梁镇东郑村。东郑村的历史可追溯到晋国,是晋国大夫庆郑的故里。可见历史之悠久!
 
聂氏望郡有3个:
河东郡秦置,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新安郡晋置,新都郡为新安郡(今浙江淳安西)。
清河郡:汉置,治清阳(今河北清河)。
 
聂氏堂号全国目前就有52支。
悯农堂、光裕堂、垂裕堂、赐书堂、环溪堂、节孝堂、
河东堂、临川堂、理学堂、崇本堂、追远堂、圆满堂、
德馨堂、盛世堂、卓雅堂、光明堂、万清堂、世昌堂、
三礼堂、三德堂、三友堂、三听堂、尚义堂、兴旺堂、
清风堂、枫叶堂、问政堂、肇修堂、新安堂、敬德堂、
仁德堂、存德堂、崇德堂、衣绳堂、克绳堂、兴翰堂、
旭德堂、儒学堂、衣绍堂、理图堂、秩宗堂、积善堂、
崇礼堂、大本堂、墨香堂、亲睦堂、尚礼堂、继述堂、
国士堂、耳顺堂、如定堂、望东堂、等。。。


就我目前简单初步的了解。仅山西翼城县就有聂姓不同渊源的7处村落,不为外人所了解。他们世居此地,对族谱的重视远远不如迁出的宗亲迫切。虽然有些资源的保护还不尽如人意。还有待进一步整理挖掘。山西其他地方我们考证、了解多少?目前文献资料、族谱史记提供有限。聂姓分布有多少?我认为目前还是未知数!
 
作为聂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东郡,在山西省魏晋至明代的聂氏文献史料少之又少,作为聂姓河东郡重要的发源地,与之不太相符。后人尤其是目前聂族挖掘考证史记、族谱相对欠缺不足。山西的聂族历史如果梳理清晰,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起源也就顺理成章,衔接有序。如果查不清楚,也要明确记录给后人提示的空间,待后贤借鉴完善。我认为,山西应该为主,外迁为辅,以辅对照主,以主验证辅。推理要大胆,落笔要务实。不然,断章取义拾人牙慧挣来挣去意义不大。 
在中国历史上大的迁民有五次
 
一是、永嘉之乱,中原汉族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属山西),国号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聪遣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又遣刘曜破兵洛阳,俘虏怀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史称“永嘉之乱”。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
 
二是、安史之乱,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下江淮,入四川。
唐代: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於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反唐。安禄山叛兵由范阳南下,一路攻陷藁城、陈留(河南开封市)、荥阳,直逼洛阳。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安禄山兵进长安。战争使得中原居民迁往江淮,入四川。
 
三是、靖康之耻,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早在1125年,金国就掠夺攻占山西太原、朔州、代州。致使大批难民百姓百姓逃亡。
 
四是、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
首先这是虚构的假像。真要是寻祖寻根的就要仔细鉴别。如果是怀古抒情就另当别论。详见我的《浅议大槐树》一文。
明代1368洪武年开始移民,到永乐年结束。在50年的时间里有规模的就有18次。
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共计18个省区的大规模移民。目前寻祖推进滞后,瓶颈就是被大槐树的故事所迷惑!
 
五是、清朝湖广填川。
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当然,在之前入川大的规模有四次。包括晋、唐、宋时期。
 

在如:山西临汾市永和县提及古代有狐聂国。   
 《十道志》曰:永和县,本汉狐讘县也。  
《汉志》曰:狐讘,属河东郡。  
《史记地名考》、《汉书·地理志》狐讘侯国,武帝元封四年封(公元前107年),七百六十户。  
《宋史·宗室表》又人名。如:必讘、与讘。  
《山海经》蒙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注》聂阳,水经注引此作灄阳。  
《史记·刺客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注》索隐曰:盖,姓,聂,名。(据说,盖聂是榆次聂村人)。   
《集韵》音讘。亦私语也。

《说文》聂,附耳私小语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乃效儿女子呫聂耳语,又摄也。  
   ,姓氏 ,流传于山西宁武、岢岚地区。  
  由此看出,聂不但是姓还是名。聂与聶(nie)、讘(nie)、滠(she)灄(ni)、摄(she)摄(nie),相通。
 
 
 

综上所述,聂姓壮大的根基在山西,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寻宗、考证、鉴别、合谱、归源都是具有现实参考、历史甄别,珍贵价值的。
 
 
更多资料交流 :新浪博客 
望东堂-聂家大小子

http://blog.sina.com.cn/niexunbin 

 
 
 
 
 
 
 
 
已有2562人阅读

聂敬友:训斌为聂家做了不少事。(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