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进良的个人主页

31支队(师)司令部译电员聂进良1980年6月初--83年9月15日做了三年多译电工作。1980年2月初--5月底是在31支队(师)司令部警通中队给师首长做公务员工作)。我师部在湖北襄樊市的军用电台,每天四次报务员发电报给在江苏常州市的301团.湖北荆门市的302团.陕西汉中市的303团.贵州安顺市的304团.四个团共六个电台。报务员收发抄写的无线电密码,交给我们译电员进行翻译密码后,抄写成电报文稿后,直接送师首长批示后,再交给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首长批阅后,再转各科室阅后,我们收回电报文本存档。聂进良

http://www.cnniew.com/u.php?uid=649  [收藏] [复制]

聂进良

请百度输入:聂进良,或者szniejinliang  ,再点击:聂进良新 . .& ..

  • 149

    关注

  • 65

    粉丝

  • 57

    访客

  • 等级:新手上路
  • 总积分:8
  • 男,1962-01-20

最后登录:2017-12-14

更多资料

日志

淮海战役最后一击在战场上见到粟裕司令员

2012-03-13 22:42
淮海战役最后一击在战场上见到粟裕司令员



         1948年11月5日,淮海战役打响第一枪。蒋价石集中国民党军7个兵团、三个绥靖区部队、80多万人,蒋介石国民党叫徐州会战,以徐州为中心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军)、中原野战军5个纵队(军),60多万人进行大决战。我军60万对敌人80万,我军从东、南、西、北飞军遇廻包围了国民党军,一夜之间,使敌军在东西长100余里,南北宽近100里的地区上成了笼中之鸟,插翅难飞。淮海敌军被包围之后,我军进行第一第二阶段对敌军进行攻击,先后歼灭了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等近30万人。第三阶段,击退敌军大突围,对敌猛攻逐步、缩小包围圈,使杜聿明总部及其所属各兵团,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被困在陈官庄一带待歼。
1949年1月9日晚,我军全面发起总攻击,当我军冲到敌第一、二及纵深阵地时,敌军乱成一团,无心恋战,我军所到之处,国民党部队就举枪投降。我军一个人、一个小组也能捉到几百上千俘虏。华东野战军2纵6师18团2机连聂兴球所在的3排,一夜之间就俘虏敌军3300多人。我军在1949年1月9日晚至10日上午9时,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1949年1月10日上午9时,徐州“剿总”杜聿明所部基本上被歼灭。只剩下残敌万余人,退守在陈庄西南刘集圩顽固抵抗,华野2纵6师18团通知全团炮兵到刘集圩集结,配合远射程炮兵对刘集圩敌阵地猛烈轰击。18团2营机炮连聂兴球所在的3排6门60炮按指定时间、地点到达集结位置。排长白玉祥命令七班聂兴球、八班林持友、九班吕昌茂,各炮以最大射束对敌阵地轰击,经过十分钟的急速射击,打得敌阵地浓烟滚滚、尘土飞扬。部队发起攻击,正在此时,在刘集解放军阵地上,传来一片呼声,原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亲自从李庄总部来到刘集圩前线,观看华东野战军各部炮击和突击队对刘集敌军阵地最后一击。
华东野战军2纵队6师18团2机连炮排在参加刘集圩的最后的战斗中,聂兴球和全排同志看到粟裕司令员在此观战,这是难得的战斗场面啊!既消灭了敌人,结束了淮海战役的战斗,又在战场上能见到粟裕司令员,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喜悦,也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对刘集残敌最后一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残敌终于纷纷投降,唯有敌九军3师师长周藩拖到最后,被迫当了俘虏。
1948年11月5日至49年1月10日经历65天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歼敌近55.5万人,我军伤亡人: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聂兴球当时是在华东野战军2纵6师18团2营机炮连7班任副班长,他回顾了亲身参战的部分战斗经历过程。1948年11月初,部队飞行军6天1000余里,7号拂晓完成对淮海敌人的迂廻包围任务。当天下午2纵队6师18团围攻敌独立13旅,当即13旅8000余人投了降。接着当晚6师18团和17团攻打黄堂,歼敌两个团。之后攻击后庄楼歼敌一个团,攻击戈楼歼敌一个团,攻打小王庄歼敌一个团,攻打无名阵地歼敌一个团。在攻打前庄楼时,对敌情的掌握有误,命令任务是打敌人一个团,其实敌人是3个团和一个旅部,此次战斗失利,还歼敌1000余人,但我军伤亡4000余人。戈楼守备战,敌军5个军大突围,以两个师为梯队,几个军轮换冲击,戈楼敌军5进5出,我军打退了敌人5次大冲锋,歼敌一个军,又大量杀伤敌两个军的有生力量,共歼敌2万余人,我军也伤亡6000余人。聂兴球在整个淮海战役中,都参加了以上的具体战斗。当战斗到第二阶段时,聂兴球所在的6师18团2机连,在攻打前庄楼战斗中,遭到敌炮轰击,一发炮弹落在离聂兴球十几米的右侧炮弹炸了,在他右边的八班一个战士牺牲了,聂兴球本人被敌军的炮弹片炸伤了,烟幕刺激了眼、头部、面部和右肩被弹片炸伤,现在脸上仍有一条伤痕,右手肩有几块碎片(头发丝大)至今还在身上。当时头涨痛肿得很大、昏迷、不清醒,连排领导要他到后方野战医院治伤,但聂兴球坚决要求组织把他留在战地上治疗,上级暂时答复就地治疗观察,经三天在战地医治,还好头部消肿了,脸手的小炮弹碎片无影响、无内伤表现,然后继续参加战斗。上级为此事火线记功一次,淮海战役结束总结评比会议上再记功一次。
  
本文作者是我的父亲聂兴球的回忆录

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18团2营机炮连3排7班副班长聂兴球,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战斗。现在在广东德庆县离休安度晚年,我老爸今年已经83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自如,是我的骄傲!

      身为21军的儿女,为我的父辈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爆发背景: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是国民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淮海战役是共产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过程中,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三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不敢北上与华野交战。粟裕认为,这说明敌人是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我军打大规模的仗,也说明我军对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渐成熟。因此,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但已胜券在握的时候,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粟裕军事文集》第393页———394页)。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19页)。需要做出说明的是:此时粟裕的目标是围歼淮阴——海州一带的第7兵团(黄伯韬部),而不是围歼整个徐州集团,这时的淮海战役设想后来也被称为小淮海战役。随着战局发展,总前委审时度势,淮海战役越打越大,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过程及战况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10天逐村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第二阶段
  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12个师。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退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撤至蚌埠,副总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挥。12月1日,敌弃徐州向西南逃窜。4日,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6日,敌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即被歼灭,孙元良只身潜逃。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至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生俘黄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对杜集团围而不歼,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
第三阶段
  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过4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邱清泉自杀,李弥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粟      裕

    (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转载新浪博客好友:原21军军长吴咏湘的女儿小五子的博文:


                  那顶耀眼的军人桂冠——记战将粟裕
(2010-06-24 18:15:15)
转载

                                          小 五 子
  

      粟裕大将——这个从小由父亲口中屡屡提及、如雷贯耳的名字,早已在我的心中深深扎根,他是父亲的骄傲、是华东野战军的骄傲、是中国军队的骄傲!今天读及朋友转来的国防大学著名教授金一南将军这篇纪念粟裕伯伯的文章,让我震撼、让我激奋,我要把他转载到我的博客里奉献给我的博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共和国的战将!!!


    “粟令:一纵所有机动部队及陶、王纵歼击二十五师,复浮山可放”;
    “粟令:八纵解决芦山,九纵孟良崮已占,四纵解决六○○高地,合力打芦山”;
    “粟令:王建安指挥二纵及八纵向南出击八十三师,改成包围”;
    “粟令:停止攻击二十五师、八十三师,续肃七十四师,明午前完成”;
    “粟令…”、“粟令…”、“粟令…”,一道道震撼山岳的命令。
     这是1947年华东野战军歼敌王牌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当天,粟裕指挥孟良崮战役的一组电报。字里行间无不充满军令如山、斩钉截铁的意志;无不充溢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气概。
    那是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在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史无前例的大决战中,粟裕的战争指挥艺术发展到了光辉的顶点。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从1946年7月到1947年9月短短十四个月里,他率领华中和华东野战军,大的战役进行六次,中小战斗不可计数,使华东战区成为吸引敌军最多、消灭敌军最多的战区。其后是更大规模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占领南京、解放上海、挥师闽浙。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不论是敌人的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也不论是我军的战略防御、战略反攻、还是战略决战,伴随粟裕的始终是胜利。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刘伯承评价说:“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刘帅的评价,是一个军人追求的最高荣誉。革命战争年代,粟裕之所以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极大器重,根本原因是他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不战则已,战则全歼;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在长期以劣势兵力与敌重兵集团周旋过程中,其求战愿望之强烈,取胜决心之坚强,古今罕见。
    军人与战争是千古话题,胜利与失败是千古话题。如果军人的辉煌仅仅与战争有关、与胜败有关,那么战争结束了,战场寂静了,军人生涯只有变得寂寞和暗淡。
    粟裕曾经有过寂寞。但他从不因此转投别的场所。他终身不善牌局,不善棋弈,不善跳舞,不善祝酒。胜利了,进城了,别人在繁华的大街上逛商店看商品,他还在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别人开始对军衔、轿车、住房、排场产生更大兴趣,他最心爱的还是手枪、地图、指北针、望远镜。别人因江河巨流和名山大川的锦绣风光引发无限感慨,他眼中这些皆是过去发生过战斗、未来仍可能发生战斗的场所。别人大部分精力被官场风波、政治起伏耗尽,他大部分精力仍然花费在地图前,用放大镜端详世界上哪里发生了动荡,站在那里默默地想,一看就是半天。他一辈子没有学会用其他眼光,只会以军人的眼光审视、分析、判断眼前这个世界。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他想把自己对未来战争的一些想法写出来,报告党中央、中央军委。但他的观点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相冲突甚至相对立,为他执笔的同志犹豫再三,最终不敢落笔。虽然即便有问题也不会由执笔者负责,虽然该同志绝大部分也是出于保护他的好意,但当年这个率领数十万健儿纵横驰骋、以一道道“粟令”、“粟令”令多少国民党沙场宿将也谈虎色变的华野统帅,到了连身边一个普通干部都指挥不了、连一个敢用纸和笔记录下他意见的人都找不出来的时候,那种困顿与窘迫也不言而喻。这还是当年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在城南庄连毛泽东主席也跨出门槛亲自迎接的战场名将么?
    多少人因此向现实局面悄然低头。多少叱咤风云的战将因此悄然委顿。任周身光彩落满利害的尘埃,任奔腾思绪蒙上荣辱的蛛网。
    粟裕没有委顿。他把纸和笔朝自己夫人面前一推,说:我口述,你写!
    夫人劝他:你这是何苦,为直言吃的苦头还不够么!
    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能保个人平安已属万幸,夫人实在不解他为何还要去触及那些重大且敏感的问题。
    他回答的第一句是:战争是要死人的。
    然后是第二句: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严肃而且激动。
    历史上绝大多数将帅,只有拥兵者众才能一展风采。失去了兵权和可驱策的部属,那些为人称道的勇气与能力便像冰雪一般消融,他们本人也像流星陨落一样迅速暗淡。
    粟裕不是这样。他的勇气从来不取决于身后跟随了多少人马。纵然面临孤军奋战的窘迫局面,纵然能够指挥的只剩下数十年相濡以沫的夫人一人,他仍然是一个敢于挑战、敢于应战的军人。
    有两个概念长期纠缠于人们脑海:一曰十全十美,二曰有始有终。现在人人皆知十全十美是凡人难以企及的概念了,仍很少有人体会有始有终也何其艰难。人的一生实在短暂,现代社会的万事万物又何其纷繁。每个人一辈子做过的事情也许多而又多,其中有始有终者,大约鲜而又鲜。
    粟裕并非十全十美。但他确实是有始有终。我们钦佩他,不仅因为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取得的辉煌胜利,更因为他在和平时期对军人使命鞠躬尽瘁的忠诚。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同时也是一个老实人,始终认定军事之学、制胜之道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由不得半点分心与走神。他一辈子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聚精会神地这样做了,最终将自己锻造为一名非凡的中国军人。
    整整60年前,延安总部发言人评价苏中七战七捷时说:“粟裕将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与人民解放艰苦奋斗的历史。” 那是在光明与黑暗决战的关键时刻,对一个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战将的评价。今天我们感叹他百战百胜,讴歌他百战百胜,是否能够真正明白他为何能百战百胜?当他随时拿起身边的茶杯、烟缸、棋子对周围人如数家珍般诉说古今中外重大战役的时候,当和平时期数十年如一日、每晚就寝他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的时候,当生命垂危之时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了,他还要按照军人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扎进裤腰的时候,他的生命仍然是一支燃烧不熄的火炬。这是一个永不退役的老兵,一辈子在等待、在准备硝烟来临。除了战争,他别无所虑。除了胜利,他别无所求。对这样的老兵来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战术家,都不是桂冠。只有枕戈待旦的军人是桂冠。勋章可以褪色,将星也会消磨,一个真正军人在和平年代颇具悲壮且特别珍贵的爱军尚武精神,金子一般万世长存。
    在这样的军人面前,不管你懂不懂军事、是不是军人,都会明白:国家安全应该托付给这样的人。

分类:默认分类|回复:0|浏览:964|全站可见|转载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ertificate Copyright Time now is:04-29 03:18
©2003-2011 聂网论坛 版权所有 Gzip disabled 湘icp备11018466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441号 Total 0.073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