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聂园的个人主页

http://www.cnniew.com/u.php?uid=677  [收藏] [复制]

重庆聂园

金蛇狂舞-龙的传人-聂受立

  • 24

    关注

  • 29

    粉丝

  • 43

    访客

  • 等级:新手上路
  • 总积分:0
  • 男,1953-04-26

最后登录:2020-03-23

更多资料

日志

笔耕人生路  为纪念父亲聂仲杰而作(二)

2015-02-06 00:52

(六):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和留校工作(重庆化龙桥庞家岩,革大第四部三班,小温泉,茅溪红旗机器厂工作,1950年4月一1953年9月)
重庆解放后,1950年四月,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在重庆诞生了,我父亲见了招生报纸,非常兴奋,决定报考,果断离开了药房,考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总校第一期学习。刘伯承元帅是当时的校长,邓小平任副校长,邓止戈,郑思群二人分别担任学校的正副教育长。我父亲在革大的开学典礼会上,听了校长(刘伯诚)讲话后才知道是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校学习中经常以上大课形势播放录音听讲,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使他初步懂得了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什么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始明确了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加激发了他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必须努力学习,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继续不断的进取,才能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创建出一个美好的末来。通过学习忘掉了往事烦恼,他感到了一身轻松。在他回忆录中记有:
    川大求学功课重,偷闲辅导不落空。
    中学各科包揽教,外语绍铨文幼公。
    育才鼓我精神壮,直插高中二年中。
    经济无力迫失学,只得谋生去沪淞。
    1949得解放,穷人翻身志气壮。
    五0年初考革大,结业留我正式工。
    四年本科六满分,政治专业两基充。
   在革大结业之后,学校确定安排他留校工作。分配在革大第四部卫生所药房上班,从1950年9月起,单位经过几次调整,1952年7月之前,我父亲是革大四部卫生所药房调剂员,至12月单位改为西南工业部第二干部学校,1953年1月起,单位改为西南第二技工学校,同年8月,又改名为214技工学校,即以后的茅溪重庆市红旗机器厂工作。
    在工作中,随着业务深入要求,引起了我父亲对专业学习的念头,因此提出了申请,经批准,考入了成都华西大学药学系(后因院系调整即改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1953年9月我父亲离开茅溪红旗机器厂214技工校,到华西大学报到,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革大工作中,由于我父亲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遇到不少问题,如在药物调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问题,药物配伍问题,药理上的相加,增强,协同,以及药物的毒性作用等等…,这类涉及到专业性的问题,无法得解,于是就去找革大总校医院药局,向刚从华西大学药学系毕业调来唯一的药师(廖培成,阆中人,22岁)求教。他理论丰富,问他问题时,他总慢条拆理,和颜解答,他还经常关心、着我父亲的学习进步,常对我父亲讲:知识越多越好,书读的越多越能解决问题,并说他家几姊妹都是大学毕业,都各具专业知识本领。他经常勉励我父亲要努力学习,掌握好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我父亲与他的接触虽然时间不长,但受益良多,后因他为照顾爱人(重大化工系毕业)关系而调离了革大总药局。临别前还邀我父亲共进丰富午餐,以表离别之情。
    崔庆琳同志是经过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干部,是当时是当时西南革大疗养所(南温泉)所长,后调到成都任四川财经学院卫生科科长,他也很支持我父亲的学习,如在成都读大学过程中,他知道我父亲需要参考书,就给书籍,药典等作参考用。还经常关心着我父亲的学习进步,生活上关心寒暖,拿钱助买冬衣,并嘱遇星期及假日一定到他家去共渡,他是战争时期经过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考验的革命老干部,对人是那么真诚坦率,热情爱护,注重人民的革命利益,不存私心,体现了共产党革命老干部的优良品质和传统作风。我父亲至今思念,难以忘怀。
    我父亲唯念助他的同仁,老师前辈,至友挚交,感激易己!计有:(蔡希人,林绍全,李育才,崔庆琳,廖培成,粱静瞻,黄开宗,李映煌,瞿祥久,杨为尹,郑宾宁,刘祖义,刘幼章,刘正刚)
感言:
    老师益友,不图分文。
    不讲空话,见弱扶持。
    不存和心、助人为慰。
    不讲吃喝,不慕权贵。
    不贪便宜,不重虚荣。
    抑强抉弱,出自公心。
    作风正派,舍己为人。
    尊老恤友,气义为伸。
    人格高尚,共同特征。
    坚持自学,孤身社会。
    助我成长,频遇良人。
    幸哉乐矣,六十余载,忆感犹新。
(七):步入大学,第四次求学,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学习成都华西坝,(1953.9至1957.9)原名华西大学改名为四川医学院现又改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学系。
    1953年,正值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期,国家需要培养多方面建设人才,在这革命建设形势感召下,全国各大学统一招生之际,为了学得专业知识,要求深造,我父亲特向组织提出申请,经校党委批准,考试合格,(1953年8.1得到全国高校考生录取通知书)录取于华西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后改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学习。(1953年9月29岁),离开了214技工校而到华西大学学习,园了读大学的美梦!实现我父亲多年潜心要读大学的理想。他感到自己是无比的自豪。
    进了大学之后,心情特别舒畅,加上宽畅和美如花似的校园,浓厚的学习风气,一切感到新鲜。蔡希人为我祝贺,李育才通信鼓舞,林绍全高兴之余,还给别介绍我父亲的学习经验,其他友人也都为我父亲感到兴奋,可是一开始学习,他就面临着两方面的困难:一个是中学课程基础,六年课程缺读五年,都是自学辅导,当然不够扎实,跟上学习进度,存在一定困难.另一个是家庭(包办婚姻),思想包袱很重,直接影响学习情绪,障碍着顺利进行学习。因此两个问题都需要解决,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前一个中学基础差的问题,我父亲采取努力克服的办法,利用课余,挤时间复习初中和高中的数,理化,:大学的课程就抓住学院系布置每周答疑时间,向辅导老师求解。如化学无机课,到时请教扬秀岑,何荣泽二位辅导老师,通过一段时间努力,所学的各科进度尚能跟上。可是后一个问题,属于受思想、深度影响却较难克制,他想到只能提出靠法律解决,否则难保学习的顺利完成而掉队,于是我父亲向法院提出了申请离婚。当时提出申请离婚的事女方不会同意,她给法院讲我父亲这是〝喜新厌旧”,因此申请末批准,法院不准予离婚。这使他的精神感到非常痛苦(后面专题再讲),为要安心读书,我父亲只得对家里一切,一概不予过问,强制心灵,保证学习精力。
    当时的大学学制是学习苏联的六节一贯制,上课时间长,功课又繁重,学习时间安排又紧,只能强制自己,课堂上只有集中精力听讲和静心记好老师所讲笔记,不容有半点疏忽。因此思想上只得拼命克制,真是备受艰辛,好不容易才熬过大学读书的四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毕业考试笔试口试综合生产实习成绩全课程26门功课中,药剂.药理.生化、俄语以及及两次药房药检药厂生产实习等科计取得六个满分5分(当时计分总分为5分)。足以自慰。在毕业典礼大会上,当他领到了红彤彤的大学文凭时,感到无限的幸福和安慰,内心有无限的喜悦与感慨,这文凭是他多年来梦想追求的实现!更是他长期艰苦学习奋斗的结晶!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了几年的大学学习,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大学文凭,真是我父亲一生的安慰,和不可多得的瑰宝。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对外语的学习值得回忆,进大学时,本来学校规定学的两门外语(俄、英),俄语必修,英语为选修,因所好,入校时,我父亲就先选修英语,在全年级80个同学学英语的只有12名,我父亲是其中之一,我父亲这个班是由刘正刚任教(留学美国教大学多年),对我父亲及12个同学总是循循善诱,耐心进行讲授,严格教学,每堂课前测验,小考形势,写单词,作翻译等。到毕业终考成绩,我父亲取得了四分(即80分)。当第二学年继上俄语课时,我父亲又跟上了全级,第二年俄语学习是个印民华侨老师(许南性)教课,毕业终考俄语,成绩还是取得了满分(5分)。
    大学学习中,为了掌握多门外语,除学校规定学习外,课余或假日之暇,他又去找了个姓邹的法国、苏联两国留学的老师学习法语,向蒋左挥(原山东医学院药学系)教授学习日语。在毕业后等分配工作期间,学校安排我父亲去川医院属一院门诊大楼上班,又巧遇一日本女士:小川淑子在一起上班,她是日本正宗的东京口音,药局何瑞华主任(教授)安排我父亲以化学与她交换学习,当她回日本前,小川淑子不但题词留念(1957·8·4),还送我父亲一部日华辞典,又请我到她家品赏日本菜的味道,以表离别之意。
我的父亲对外语学习,因求知欲强,所以产生着浓厚的兴趣,英语、俄语、拉丁文是专业上应用的外语之外,其他如德语、日语、法语等我都有所爱好,但多门外语对我来说,其本上无多少应用价值。这些年来,尤其对外语复习,因精力日衰,他也就很少去理会了。
他在八十八年来人生回溯回忆录中就写有:
启蒙私塾入学求,季度蒙学人之初。四字经兼百家姓,当家增广和四书。新学课本l,2册,3册无人来管我。四册由乡转木洞,期中回家不去读。五册六册村小诵,七册村小列榜首。八册转乡中心校,初小结业首奖中。高一迎龙转木小,辗转求学寄叔处。重读私塾念四书,不与解读混三秋。高三高三父不问,读停随我逐波流。高四小学毕业班,寄佳木洞四叔处。毕业典礼表学绩,名列第一成绩优。六岁启蒙至十七,小学毕业心情舒。高四前期考戴中,父不交费只罢休。何奈父戚密商定,断学去蓉当学徒。瞿师惋惜常函鼓,勉励自学不放松。上进学习基础差,有缘受教蔡荣谋。川大读书功课重,挤时来教中学课。英语拉丁A、B、C,依样葫芦苦学求。自学求教李育才,精神鼓舞实由衷。川大外系林绍铨,授以外语从头起。三人家境同根苦,励我自学语告同。中学基础初具备,补习学习油加添。插读高中二年级,录取闻之同欣欢。
蜀华初考被录取,逼我初中文凭单。二次再考立达校,顺利入读只一年。高中三年至五期,无钱补费出校园。寄人篱下去上海,业余英语苦自专。现代英语浅翻译,刊出我名心舒展。家教夜课补习校,只要招生不放过。英人家教处宿舍,每天登门不缺席(抽时)。上海一年堪回忆,外语学习学处多。回忆重庆四九年,解放前夕华洋店。旧中国物价天天涨,通货膨胀不值钱。劳动生活无保障,渴求解放换新天。49年底得解放,劳动人民得身翻。50年初考革大,革命道路踏步前。结业留校分工作,任劳任怨,加油干。三年工满考大学,药学本科力苦作。

(八):大学毕业后工作阶段1957年9月一1985年9月(第四次工作)
   大学毕业(1957年9月33岁),我的父亲被分配到重庆市卫生局,又由重庆卫生局分配到江北区市红十字会医院(地址江北城上横街,该院原属中国红十字总会,是个国际性的单位,后交由重庆市卫生局统一管理),任药师工作职务。当时医院规模小,先是60间病床位,后增到100间床位。医院房屋,设备又差、由于是初出茅芦,经验缺乏,一切只能靠个人独立解决,为了搞好工作,我父亲千方百计想办法,自创条件,开展自制输液,氯霉素滴眼剂及其他普通制剂等:同时开始对中草药的探索研究,在一次市卫生局主办的大型展览会上,他的自制制剂曾受观众好评,会后还来函索取制作经验资料等等。
    在红会医院工作期间,为了给全院乃料内人员讲课,我父亲曾编写《器械消毒液变色问题初探》,另一篇是《自制注射剂证明度的探索》。供医院人员的学习和参考。18年的红会医院工作,除科内日常处理业务技术问题,负责业务学习外,还曾外调过几次,担负临时任务:1958年市卫生局调去负责搞积压(清仓)物资处理半年之久:1962年10月16日市卫生局又成立清仓办公室半年:1959年市卫生局又调他去搞技术革新展览。我父亲所在的医院自制的大输液糖盐水,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普鲁卡因液,合霉素眼液及合素素乳等12个品种。不仅给医院带来了声誉,还为医院病人带来了更多而价廉的药剂治疗。1971年10月12日又被调去支援国家重点建设一襄渝铁路解放军铁道8741部队支援,为部队培养人材。
    1975年7月15日时年51岁,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于1974年12月29日,经我父亲申请,经卫生局决定,调到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四川维尼纶厂职工医院(长寿区,晏家,朱家镇地区),担任药剂科药师及主管任务工作,兼负责科内人员的业务学习,除本职工作外,还被派至长寿县医院负责办的重庆市儿科提高班任教,学员来自各医疗单位,(都是中专毕业5年以上者)。另又派至长寿县卫生学校担任药理及拉丁文的教学任务。他这样一面工作又一面教学,很感乐趣。
    1987年,我父亲被晋升为主管药师职称,科副主任职务:根据文件指示精神,经外语等的考核合格,经四川省职称改革办公室核定批准,于1988年8月又普升为副主任药师职称。
    从解放后革大工作职称开始:调剂员(初级),药师,主管药师(中级),副主任药师(高级职称)。这是我的父亲业务工作的职称界定。一生工作中,我的父亲对国家和社会真是做到了尽心尽责,问心无愧。
在川维医院任职期间,因长时间接触发现,处方的用药剂量,很不统一,特别是小儿用量,差别不少,由于计量计算的不统一,给病儿治疗上带来很大的不利,如何解决这种计算矛盾,于是我的父亲查考了中外有关书籍,(在中外书籍如美国的雷明登药剂学,国内的多种药理学,药物学等各书记载计算都不相同,尚须进一步查考各组计算来源,找出依据,使药物计算上,尽量达成合理统一),以提高和充分发挥药物效果,降低和防止药物的毒性反应,为研究本课题的最终目标,综合参考研究,撰写了《小儿用药剂量计算的遴选与改进》,一文。在长寿医药卫生附刊上发表,后报送市科委,得到了重庆市科学委员会认可,签发优秀论文证书。
    1985年6月(61岁)中石化川维厂送我父亲到北戴河石油工人疗养院疗养之后,由于已到退休年龄,当年9月就退离了工作岗位。退休前厂里请他们遊览过天安门,中山公园,毛泽东纪念堂,香山公园,北京地铁,中南海,后海,北海公园,宋庆龄故居,九龙壁,天坛,十三陵水库,明陵,地下宫殿,颐和园,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北京动物园,景山公园,天津水上公园,天津劝业场,北戴河海滨,西山,鸾角亭鹰角亭,鸽子窝,秦皇岛,秦皇岛公园,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娘娘庙,燕塞湖,海滨游泳,长城,居庸关,八达岑,北戴河又见日出……等等景区游览。于9月初,办好退休手续,退离了35年的工作岗位。由于我父亲在川维厂做出了成绩,中国石化集团评他为石化健康老人,获得中国石化集团搬发的立体金扇一座。授予“石化健康老人”称号。
(九).封建婚姻问题
我父亲的婚姻是1927年,当时我父亲三岁时,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代替,订下了姻亲,历时整整19年,至1945年5月(学徒后期),女方家人长辈,来个武断诱骗,抢先完成了这门婚事,造成了我父亲一生之苦,切肤之痛。
小学读书时怕同学笑话,不敢暴露订婚真象。18岁时到了成都,每欲否定三岁时订的婚约,都遭双方父母的反对。时当友人介绍结识女友建立了感情,正到情投意合之时,女方婶母,是她四爸(原总经理)的姊太太,口蜜心狠,密施诡计,特准我父亲假,要我父亲回重庆探视离开四年的父母,在探视期间,未经我父亲同意,趁机择定吉日,于1945年5月突击完婚。
这种婚姻的双重包办,加上诱骗突击结婚,完全剥夺了我父亲的婚姻自由选择权利,完全是欺骗式的婚姻。这样的封建婚姻已经了造成他终身怨恨。
    加上婚后各处一方,彼此豪无感情,不闻不问,家内矛盾重重,后又勉强凑合一起。当我父亲经刻苦努力,几次学习和几次工作而进入大学读书的漫长时间,当时她(母亲)的态度不是积极支持和鼓励我父亲的学习和进步,而是反映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封建妇女的埋怨情绪。又由于她平时要只身照顾几个孩子,也能只想自己的苦处,并且还说我父亲和她还不如别的家庭夫妻,没有尽到对她和家庭的责任。由于是封建妇女思想落后,要求我父亲要像她一样在家煮饭,洗衣,扫地和搞其他家务。她文化不高,也不爱学习,婚后没积极主动争取努力改善这微薄底子的家庭生活,以至长期处于经济拮据状态之中。她是个文盲,平时很少讲话,讲起话来总是疙疙瘩瘩,吵架闹咀,不太懂事理。由于文化上的差距,有时甚至形成了对牛弹琴,或者是不了了之。
大学学习,功课负担繁重,要求思想上不能背有包袱,要高度集中,为了保证顺利学习,所以,在大学二学年时,我父亲即正式向法院提出了离婚申请,法院却没了解具体情况,终以支持女方提出的“喜新厌旧〞最后不准予离婚。从此形成了一对名义夫妻。由于毫无共同语言,造成他思想上苦恼,郁郁不解。而红颜知已的李育才女友,仍鼓励着我父亲,一定要拿出勇气,好好学习。有她这种支持和精神鼓舞的好友,我父亲只能在内心深处表示深深的谢意和负疚。为此封建婚姻,对友情的强制分裂,天理何容,叫人心底是何等的难受!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
回溯难忘之恋

药房经理小老婆,狐心给我探亲假。
我不识她坏意图,择日密定婚姻完。
这个骗局真突然,忍气吞声无法办。
婚后回蓉相碰面,育才也感太突然。
她在学校当教师,从此我俩突分开。
好人好友不结缘,三年友情突砍断。
断我自学真难受,求学梦想难实现。
鼓我三年自学劲,突然情断怎解开?!
她爱文学帮助我,同约数次心底欢。
抚琴台下双双座,月明星稀敞开怀。
我情回报教学车(脚踏车),心底交流皆坦然。
今生今也不结缘,一生情谊化灰烟!
回忆往事真内疚,手机号码是体现!
聊表寸心慰心怀!。李育才真对不起,恕我负疚人,在此三鞠躬了心弦!
    
为了继续工作和生存下去,念及老的和孩子受牵累,不能丢下不管,遗害后辈。我父亲只得忍气吞声,勉强维持。只能用一句封建信老话:〝命中注定〞来安慰自己。多年来她也是(我现在的母亲)受封建意识拆磨,双方都痛苦难言,各有苦衷,因循至今七十多年,总之,一切己成定局,无法改变,只能顺其自然,不容深想。迩来并皆八九十了,年老体衰,加上疾病缠身,尚须各自多多珍重,过去的往事,只能采取〝往事不鉴,来者可追〞的态度,不去计较吧了!
正告后者:婚姻大事,莫当儿戏,力戒勉强,自然偶定,彼此交心,情投一契,情感所至,心心相印。夫妻协力,事业有成。循此箴言,幸福一生。
(十).晚霞生辉
我父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突然闲下来时间怎渡过呢?成天只是户外在近距离走走漫步活动,缺乏精神寄托倍感生活乏味,于是学习钓鱼,参加钓鱼协会,这种活动可以达到行走活动与精神寄托两相结合的作用,除集体钓鱼外,平时还与老伴(我母亲)自由外出钓鱼,买馒头,带稀饭或带干粮,不论天晴和落雨,到镜子岩下,长棉厂后小溪,晏家河沟或十字,中心、,葛兰,渡舟,双龙,罗围,大洪湖,桃花,云集,狮子滩等乡镇去,不叫苦,不嫌累,这就是精神的支柱作用。参加节日等的活动,才去学会打牌,充实耍的内容,为了丰富精神生活,不受天气变化影响,我父亲又重新拿起笔来搞起从小喜欢的写字爱好。但无老师指导,只靠自己摸索,虽然小时学过赵体,因为当时未入门径,学书是依样画葫芦,故多年来进步很慢,于是我父亲买了不少有关书法的书籍(如技法、理论的)坚持自学揣摩,又订阅了《书法报》,《书法》杂志,对照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楷书学习的重要性,1995年起就对欧阳询九成宫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李邕的麓山寺碑等,认认真真,从一点一画,结构,章法,意境,力度,笔势等等经过认真,边学习,边体会,打下了较扎实的书法基础,我父亲在学楷书的同时又边学行书,对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颜真卿祭侄稿,争座位帖,米蒂的蜀素帖,苕溪诗帖,鲜于枢的干字文,等认真临习,为了书法的古朴和凝重,我父亲又着手学习隶书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魏碑等,扩大了学书眼界。为检验学书的进步与否,就写出作品全国参赛,每参赛一次,他都当是一次考试对待,同时也是在检验他的学书成绩如何。
退体之前1979年我父亲曾参加过重庆,成都,渡口,自贡四市联展。以后又参加过几次本系统(中石化)和本厂的书画展,由于当时书法不得要领,信笔为之居多,获奖等级较为低下,自1988年后,由于书法有了一定基础,在全国各书法大赛中,逐渐提高了奖次,进而,又在国际参赛中,获奖的奖级逐步得到提高。从获得佳作奖,优秀奖,精品奖,三等奖,二等,一等,铜奖,银奖,金奖,特金奖,特等奖级。这展示我父亲的书法艺术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有过几次全国大型大赛中,因作品的印章等的失误,使奖级有所降低外,一般他书法作品的奖级,都能保持在等级奖以上水平。
在他2013·11·1杂记里我的父亲写有:
退休之年六十余(61),花甲之后学钧鱼。玩牌书法齐起步,怡养身心均相舒。,一九八九,六十五,主攻书法自学初。二十余年勤耕耘,参赛获奖并入书。格言入集中外著,执着进取不懈疏。先在所学并所用,精神充实幸福如。

我深爱和理解我的父亲,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有着传奇和非凡的一生。这是为我父亲90大寿宴会上写的祝词:
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我父亲聂仲杰老人的九十大寿,我代表全家向各位亲友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的到来,见证今天的感恩,和我们晚辈对老人的祝福。再一次的欢迎和感谢各位的到来!
风风雨雨九十年,阅尽人间沧桑,家父聂仲杰,生于1924年8月,从小离乡背井,打工自学,于 1950年4月考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毕业后留校,至1953 年,又由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考入四川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从事临床药学多年,副主任药师职称。著有《小儿用药剂量的遴选与改进》科学论文,获得重庆市科委颁发的优秀论 文奖。在重庆红会医院工作多年后,1975年重庆市卫生局响应中央号召,支援筹建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石化川维厂,被调到中石化川维医院工作1985年退休于中石化川维医院。
我的父亲,为这个家清贫一生,他一生中积累的最大财富是,与事无争的朴素品格,朴实待人的处世之道,持之已恒的求知精神,活到老学到老的良好学风,和在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上作出的贡献。在这方面他不但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还赢得了很高的荣誉,老人家收获了金牌近百个,奖章,奖牌及各类荣誉无计其数,入编的书藉近二百来部,就充分证明这一点!我的父亲没给我们留下百万家产,但确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文艺复兴的今天,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他老人家已经是个名人了,社会和历史都永远记住了他,为他的人生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我父亲的笔名叫:笔耕,他这辈子的辛勤耕耘的确没有白费,让我们重庆巴县聂氏家族出了一个名人,一个中国实力派书法家…………我为他老人感到自豪…非常自豪…………
这辈子他虽然经历过坎坷的人生,但,今天的他却迎来了,充实,幸福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的家己是四世同堂了,老人家也有了聪明伶俐的小崇孙: 聂裕謦。享受到了天伦之乐。真是: 最美不过夕阳红!!!    
让我们共同响起热烈的掌声,为我有这样值得骄傲的父亲:聂仲杰老人,献上无穷无尽的祝福!…………
今天,有亲友们的到来,让酷热天气也有了扬春三月般的温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在这里向我的父亲:聂仲杰老人献上最真诚、最温馨的祝福:祝愿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如意!福乐绵绵!笑口常开!益寿延年!……同时,希望父亲您老人家,今后在老有所乐的同时,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重身体,有了好的身体,才能继续您的艺术文化生涯!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享受美好的人生……您要记住您的健康,才是儿女们的幸福!
同时,也祝福在座的所有亲朋好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儿子:聂受立  2013年9月1日

父亲也在他2013.9.9日记中记有:
我的生日办宴择日有多好,九十生日慰我老。天气晴朗好,头天雨淋淋,当天太阳照。过了宴日又下雨,继续坚持到今朝(9.2一9.9)壹周过去了。差定席桌妙,同办60寿剩下两桌巧。满足来客不得少,来宾又同事,多年今日聊。来客恰满座,欢集在一堂。儿子有通晓,一生坎坷成绩来介绍。.....
2013·11·9日记中还有记载:
    身心求快乐,………。儿子成全我,书作有寄托。电脑发作品,积成七十多。出版送亲友,圆我出书着。生活虽艰苦,烦恼初解脱。心安且理得,胜过富钱说。四世天伦喜,幸福美满活。知足总常乐,何乐而不乐?!……坏事成好事,儿子接纳父,媳妇理解我,生活照顾好,起居安慰多。儿子为解老人忧,书法作品来集中照像排版作准备,出版集子圆我梦。欣逢十一月《一代大家》来征稿,十一月己半,十二月中即停稿。个人专集可出版,《一代大家》书定调,书号,版权均具备,即时定下出版事,作品集中照好像,做好准备精作品,技巧处理日夜搞。真行篆隶草,大字与小字,奖牌,证书和奖杯,样样考虑好,软笔硬笔和格言齐刊作品集子上,受立日夜为父不辞劳。出版手续即办好,样书寄来细审稿,12月下的最后定,月底前夕印刷好。元旦节日3-5,上午准时书收到。解我心头事,除去诸烦恼。……逼我成好事,《一代大家》作品集,机会难得圆梦好!


聂仲杰日记摘录:
2013·7·11·   杰撰
八十九岁学篆书,伏天暑月初练投。
草,隶本年己入集,仅缺篆书五体周。
正,行入集己有年,书法诸体齐成求。
有生书法求精进,文明贡献不止休。

年初〝草〞展来邀稿,评选专集入书缘。
三月来函隶书展,专集入书又收编。
篆书百家邀请赛,争取五体专集圆。
酷暑天热人难受,虔心攻克意志坚。

书法感悟 :   2013·7·20·    杰撰
要想字写好,情感不可少。心手力笔合,样样都周到。
八法要俱备,精神贯注抄。笔笔能独立,下笔莫迟绕。
结构精考虑,气势始终牢。落笔不轻率,笔锋不乱跑。
指挥心统帅,笔笔见精神。书法无奥秘,心手配合好。

书法要搞好,不能赖取巧。重要在积累,功夫不可少。
楷行草隶篆,五体皆精妙,人生时间限,精益求精好!

九十偶感:      2013·9·27·  杰
九十之年喜事有,隶篆草体入集留。
特等奖项国粹杯,鼓舞耕墨老黄牛。
网络有我退休绩,不负韶华空自流。

退休养老颂:     2013·12·22·  杰
退休养老生活钱,合理安排度晚年。
人生爱好该总结,出版流传传范篇。
回忆记录人生事,有生爱好不枉然。
一生奋斗经磨炼,创出幸福免熬煎。
老来身心乐享受,国家照顾乐晚年。

赠集感兴:    2014·4·10·  杰
四月10日通电话,川大教授徐鸣夏。
电话打到原医大,上海接到我电话。
这次她到杭州游,现住上海同学家。
退休爱好备交流,书法集子赠阁下。
下月(五月)准备回成都,集子定准得收拿。
60余年老同志,人各有志同中华。

韶光珍惜:     2014·5·3·(六)杰撰
光阴亲切如挚友,早晨起床紧跟走。
宁静自然好学习,头脑清新易接受。
紧跟光阴不放松,永远跟随不落后。
署九寒天不掉队,走向成功不空口。

2014·5·25·     杰 (注:这是我父亲生命中最后的一篇日记,6月1日零时因心肌梗塞于重庆江北中医院辞世。)
书法示人,出其不意。同学朋友,褒赞不已。(出人意表)
精神境界提升,真是出奇制胜。
苦战退休之年,有赞出类拔萃。
我虽九十老叟,宜当精益求精。
趁我有生之年,争取出人头地。
荣誉褒赏激励,做到宠辱不惊。
我爱我的父亲,他是个普通凡人,但在我的眼中他也是个奇人,和伟人。我辈将永远无法超越他了!他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了一个书法大家。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座右铭:“学习靠努力,天才在勤奋,努力加勤奋,成功举世闻”。他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没给我们留下百万家产,但确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的精神我们将永远铭记。


                                                      聂受立2014/10/30写于重庆江北
分类:默认分类|回复:0|浏览:841|全站可见|转载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ertificate Copyright Time now is:04-25 09:05
©2003-2011 聂网论坛 版权所有 Gzip disabled 湘icp备11018466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441号 Total 0.0513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