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聂园的个人主页

http://www.cnniew.com/u.php?uid=677  [收藏] [复制]

重庆聂园

金蛇狂舞-龙的传人-聂受立

  • 24

    关注

  • 29

    粉丝

  • 43

    访客

  • 等级:新手上路
  • 总积分:0
  • 男,1953-04-26

最后登录:2020-03-23

更多资料

日志

笔耕人生路  为纪念父亲聂仲杰而作 (一)

2015-02-06 00:50
笔耕人生路
为纪念父亲聂仲杰而作  聂受立

  
我爱我的父亲,特别是他勤奋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一):家乡幼年,私塾,龙顶,迎龙木洞小学读书情况(1930一1941年)
    我的家父聂仲杰,字福源,别名聪,1924年月30日(民国13年次岁甲子,农历八月初一)生于四川省(重庆市)巴县(今巴南区)迎龙乡,龙顶村。家有姊妹五人,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两个妹妹,他是排行第三,父以织布为业,里外辛勤,母亲体弱,每天烧饭,洗衣还要辅助父亲做织布的种种杂事,和照顾几姊妹的生活,家务十分繁重,每天都是起早睡迟,我父亲小时候体弱多病,三岁都不能行走,只得背于母亲背上,更加重了母亲的负担,直至六岁,1930年(即民国19年庚午春),启蒙于家教私塾谭章焕老师,教学方式只是教字和背诵,一个季度就读完了《三字经》,《四字经》,《随身宝》(当家书),《增广》等书,死记硬背,天生聪明的他从未受过老师体罚,始感读书乐趣。当年下期他就进了龙顶村小学,始读新学。
   由于守旧的父亲忙于生计,视钱如命,对他读书漠不关心,母亲是个封建妇女,除养鸡卖蛋,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幸二伯父和堂叔四爸,他们住在迎龙镇和木洞镇,有了两个长辈的关心、支持,读书食宿暂无问题,就此在迎龙和木洞镇小学之间转读,中途停学时又读私塾,1933至1937直到1941年底这几年,几次换校,读了四个学校,东扯西拉,才读到了小学毕业,时年己十七周岁。在他回忆录中记有:
读书放任自流,父亲从不问管,纯系跳跳读读,两次插读私塾。初小高小两届,只读三年半数两届毕业考试,成绩名列榜首。待到高小毕业,年龄十七有余!
    在小学毕业之前,停学在家期间,他去报考了原数学家,诗词家,书法家何鲁大师创办的“重庆载英中学”(重庆唐家沱地区),录取通知收到后,因无钱交学费,只得放弃了入读初中的良好机会。为了坚持小学毕业,1941年(民国30年),终于又在木洞镇中心小学跳班入读,才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在小学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初小八册,高小毕业,两次期终考试成绩都名列第一,学校在初小毕业大会上表彰,给他颁发《王云五小辞典》,钢笔,笔记本等奖品。高小毕业时,学校还要请他在有1000多人毕业典礼师生的大会上发言,给同学介绍他的学习经验和体会……等。小学的求学阶段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非常好,毕业离校分别前,都依依不舍,难表离别之情,都给他签字或题词留念,同学还邀他到家作客,有名叫耿道蕴的女生还新制了一个紫色包包相赠。老师也题词教诲,黄开宗老师写诗一首相赠:
韶华易逝催人老,改时勉学莫自抛。
悔后识浅恨方晚,休叹亡羊可补牢。
这是一首勉励惜阴诗,李映煌老师也题字勉励:
诗书当大丘,有种自有收。
人来借不去,强盗也难偷……。
校长陈立经(重大毕业)给他讲,要改变落后中国和自己,要继续努力读书,小学毕业后还有初中,高中,直读到大学后还可读研究生,甚至还可到外国留学,……学无止境,听了这些话方知学是学不完的,而学问也会越专越深的……等等。激励好好学习,多学知识,人生不能空渡。
    民国23年10岁又转读私塾,老师柯处常(大彬),教我父亲时,他年仅十八岁,受家庭环境条件所限,书读不多,学问不深,但天资聪明,知识面广,爱好多,很喜欢我父亲这个学生,为壮强体质,柯老师除了教书外还教学习拳术和气功,这给我父亲今后身体素质提高起到了很关健作用。他还教戏曲唱词等等,还曾给他写过一本戏曲唱词。一旦假节日有时间,就带上我父亲一道出游,一次探亲(当时他父亲在重庆工作)也带上我父亲同去,这也是我父亲从小第一次到了繁华的重庆,见了个大世面,开了无知的眼界。有一次一家小孩多病要立碑消灾,请他写〝长命富贵〞刻石,他却坚持要我父亲来写,来激励我父亲学习和对书法的兴趣。
    我父亲从小有个爱好,喜欢看别人写字。小学时段正值抗日战争初期,他二姨妈处(重庆广阳坝国民党空军机场),有驻军,高炮连连长王晋钱,每天除安排完当兵的军事技术理论学习之后,坚持每天写毛笔字,他站桌子面前认认真真,稳妥踏实,一丝不苟地执笔书写,我父亲也专专心心的看,当时我父亲还不懂是写的是什么书体,反正很好,看起来很舒服。照他所写字形,现在回忆才知他写的是魏碑体。因我父亲很爱看他写字,他也发现我父亲的爱好,一次他因公到重庆,还买有盖砚台送我父亲。从那时起,我父亲才有个正规砚台写字,写字从此给父亲增添更多乐趣。他的部下樊治峰还借给一本手写行书石印尺牍学习。           (二):初出茅芦,学徒,工作及坚持自学生活:成都华洋药房总店 (1942—1946年)
1942(民国31年)年春,小学刚毕业(18岁那年)我爷爷唯钱是命,不要我父亲继续读书将他送到由亲戚伙办的一家药店(成都华洋药房总店)当学徒自谋生路,让他独步社会,自食其力,自此中断了他的学业,也荒费了求学时代的大好时光,虽深感不幸,但他始终不忘读书。当学徒,杂事甚多,难于抽出时间自学,由于读书心切,他就干方百计挤时间,见缝抽针,克服一切困难,潜心自修,同时一方面背着总店老板(总经理)经理等,暗自报考了成都四川省立石宝中学(成都名校之一),录取榜示有名,高兴万分。但无任何人支持,反斥为〝自不量力,胡思乱想,异想天开〞,等等……。
由于当时是学徒期间,又寄人着離下,唯恐生活无着,就只好作罢休。可是我父亲并不因此而灰心丧气,决心按自己定的愿望目标、继续努力争取!一方面积极寻找老师,加紧补习初中课程,在急如星火的情况下,幸运地找到了结识的四川大学在校的两位学生,请他们给他辅导学习。他俩人欣然允诺,一位是川大外语系的林绍铨,因家贫,当他读高中和大学时,都在不停写稿,搞外语翻译,所得稿费解决他大学读书费用和供给他80岁老母亲的生活。他在学校(解放后才知道他是共产党地下党当时的学生干部),专业功课学得很好,是大学里高才生。另一位是川大文学院史地系学习的蔡希人,是重庆广益中学(现重庆第四中)毕业,他在该校是名列第一的免费(穷苦)学生,他在中学时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所以他就辅导的初中数,理,化及语文等科。林绍铨是学外语专业的,他就辅导我父亲的初中外语。在辅导中,蔡希人为了检查我父亲学习情况,还经常口头提问,本来他们在大学的功课都度繁重,还经常自找参考学习资料,但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我父亲辅导。蔡希人多次来到省立图书馆查阅毕业论文资料时,或放弃星期休息都挤出时间,极极热情地给我父亲进行学习辅导。小学毕业时的瞿祥久老师也多次来信,对我父亲的失学而惋惜,并关心自学情况,谆谆告诚,不要因失学而气馁,要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努力自学力求上进,去争取光明的未来。瞿老师来信教导,长达三年之久。    
还有一位,因家庭贫困,想考大学无钱读书的失学女青年李育才(18岁),她见我父亲好学上进,百般鼓励和支持,也坦诚表示,还望有一天她也能考入大学读书,她从不讲穿绰,心底单纯,作风朴实,喜看书和学习,特别喜欢文学著作,喜欢巴金著的家春秋,冰心,和鲁迅著作。你来我往,彼此交往三年。从未要求进餐馆吃顿饭,买衣穿。言谈中,深恨当时社会上的流氓,阿飞及世俗败类。由于心性相投,学习目标一致,久之,结为了红颜知已,她是我父亲自学的精神支柱,也是我父亲真心喜欢过的第一个女孩。
    由于在前几位热心朋友鼓励支持和老师们的精心辅导鼓舞下,我父亲打好了初中课程的基础,同时更加坚定信心和决心去应考高中。他深深感激以上几位老师和挚友,感激他们无私的爱护和支持帮助。通过各方信息了解,据我父亲所知,李映煌,黄开宗,柯处常,林绍铨等老师早已离开人世,而蔡希人,李育才,瞿祥久等老师和其他朋友,因久失通讯联系而不知近况如何?不论他们在也与否?凡是对他曾经自学辅导和无私帮助过他的老师和朋友,及对过世的表示深深的悼念和健在的人表示试挚的谢意!
我父亲刚只身社会时,文化底子薄,对英语和拉丁更是一无所知,西药房工作要具备外语拉丁基础,否则不能胜任,所以进店以后,必须努力学习外语(英语和拉丁文)知识,能识读拉丁药名,才能适应工作上的要求。为此,除努力自学初中各科基础知识外,又得抓紧学习拉丁文字,先学字母,后学拉丁药名,药房聘任的华西大学药学系毕业的梁静瞻药师任教。在死记硬背的情况下,通过一年左右的学习时间,对常用的拉丁药名,基本上做到能读能写,给适应工作带来了方便,逐步跟上了业务应用的需要。为了更好学习英语,每天早上5.30起床,到五里之遥的华西坝刘祖义老师家学习英语(1946年),刘老师是华西大学文幼章(加拿大)博士的学生,他大学毕业多年,口语流利,请他任教。早上学到7.30后回店,早餐后至八点钟开门上班,直到下午八时关店门,所以时间很紧。为学好口语,我父亲曾数次去到文幼章博士家,请求直接纠正口语的表达和发音,文博士平易近人,他在中国成都地区住得很久,方言也比较熟悉,能用汉文讲演。被誉为当时的“中国通”,所以我父亲的一言一语,他都能听懂。他编写的由中华书局出版《直接读英语读本》为我在书的扉页编者名字下面亲笔签写了他自己的名字,以资纪念同时起到鼓励学习的作用。在多方面的英语学习中,不但基本具备了一般英语基础,同时也大大激发了我父亲对英语学习兴趣。
(三):继续读书(为考高中前准备,入文典校补习高中课程)。文典补习学校校长刘文典一日本标早稻田大学毕业专攻数学,(1946年2月一7月)
  通过自修辅导,时历四载,初中各科基础具备,为了夺回失去的学习时间,我父亲决定直考高中,但又无把握,又不知考试科目的深浅,所以得先补习学校学习高中课程。1946年2月(民国35年),即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年春季,为了实现继续求学的愿望他就下定决心,冲破重重障碍,以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坚决态度,在不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毅然丢掉工作离开了药店,去到文典补习学校补习高中课程。刘文典(日本稻田大学毕业)教自编数学(代数,几何,三角),杨为尹(川大化学系毕业)教化学,物理。张奠安教语文,姓杨的老师教生物……等科。为要考上高中我父亲总是勤奋认真,好学肯问。化学老师杨为尹,还为我是词相赠:The path to glory is alwayos ragged"。大意是:走向光明之路,荆棘常有。以此来激励我去努力学习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四):立达中学高中求学时期:成都(老西门外) 1946-1947年第二次读书
1946年(民国35年)下期学校秋季招生,因我我父亲未读初中,没有初中文凭,就以“同等学力”条件,大胆报考成都市蜀华高级中学,由于没有初中文凭,高中新生无法报考。所以我选考了高二插班,终被录入校。高兴之至,无奈校长赖高祥查知,以无初中的学历证明为由,硬逼退离学校,我父亲只得忍气吞声,另考插班。所幸当时立达高中正在招收,我父亲立即报考,结果如其所愿,再被录取入校。老师和朋友都为我父亲高兴,而连声称颂。蔡希人喜悦而有风趣的对我父亲说“你的名字就改名叫聂聪好了……。所以他报考高中读书时就是用聂聪这个名字。(1946年8月即民国35年8月得录取通知) 我父亲在他回忆录中记有:
送去药房学徒,断我继续读书。
    英语AB不识,拉丁陌生苦受。
    文化程度低下,只得潜心自修。
    幸逢辅导奇缘,无私真诚相助。
    希人绍全两人,适续川大学府。
    课余登门辅导,初中课程基础。
    加上育才女友,助我精神鼓舞。
我父亲热爱学习,在立达中学读书期间,结识了一个比我父亲高一级的同学周永邦(陈希同表哥),谈到陈希同(就现在犯了错误的前北京市市长),由于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高中都是免费读书的,我父亲非常羡慕,就多次约周永都一道去陈希同读书的华西大学附中高中,见面求教,见他作的三角学习题,作得既认真又细致,美观又漂亮,而每题不缺。就借来抄完了全本,以备复习参考,至今仍还保存完好。
   在高中读书时,我父亲积极努力,能跟上高中课程学习的进度。由于他一直勤学好问,深受老师们喜爱,如语文老师郑赛于(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课余之暇,我父亲曾多次登门求教。至高中三年级上期,1948年春天(民国35年)当时的国民党时期通货膨胀,学校中期追加费用,因无钱缴纳而被迫停学。在我父亲为谋工作前夕,师生离别之时,郑赛于老师还热情的为我父亲写了副篆书对联: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相赠,至今保存完好。
(五):第二次工作上海成都华洋药房申庄及重庆华洋药房(上海九江路234号大川通合成银行大楼316室)
   1948(民国37年)高中三年级上期失学之后,读书不成,生存困难感到十分苦恼,后由亲戚之荐,到上海成都华洋药房申庄工作,在工作之暇,我父亲仍抓紧学习英语,晚上到南京路的〝上海之江大学夜校〞学英语。白天抽出时间又到一位英国人家去学习英语。通过学习,我父亲有时还在上海的英语周刊上参加初浅的翻译投稿比赛。可是我父亲女方(三岁时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包办代替订下的姻亲,我现在的母亲。)的四爸(华洋总店的总经理,长住上海,他的生活富奢极欲),但对我父亲学习却一点也不支持,一文不舍,当时因抗战形势的变化,至上海解放前段时间我父亲就转回重庆,在重庆华洋药房工作,时间是1949年上半年,(1949年即民国38年,时年25岁),下半年11月底重庆解放。
分类:默认分类|回复:0|浏览:912|全站可见|转载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ertificate Copyright Time now is:04-20 11:51
©2003-2011 聂网论坛 版权所有 Gzip disabled 湘icp备11018466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441号 Total 0.052510(s)